方福前王会灵:从中俄经济贸易互补性看两国经济贸易发展前景RUC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中俄贸易的互补性和差异性。理论上,运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了中俄贸易互补性和差异性;实证上,根据2002—2013年数据,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和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测算分析了中俄贸易的互补性。通过产品差异度指数测算分析了中俄贸易产品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构建了贸易引力模型,对中俄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俄间贸易互补性强,两国间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中俄贸易;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贸易引力模型

ProspectsofeconomicandtradedevelopmentbetweenChinaandRussiafromtheperspectiveofcomplementarityofSinoRussianeconomyandtrade

FangFuqian,WangHuiling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complement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ChinaandRussiaintheoriesandempirics.Intheory,studyingthecomplementaryandcomparativeadvantageoftheSinoRussiantradebythetraditional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factorendowmenttheory,dynamical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Inempirics,accordingtodatafrom2002to2013,toanalysisthetradecomplementarityofSinoRussianbycalculatingthe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index,tradeintegrationindexandcomprehensivetradecomplementarityindex.ThedifferenceofSinoRussiantradeproductsisanalyzedbymeansofproductdifferenceindex.Onthisbasis,thispaperalsoconstructsatradegravitymodel,andmakesanempiricalanalysisofSinoRussiantradepotential.TheresultsshowthatthetradecomplementaritybetweenChinaandRussiaisstrong,andtheprospectsforeconomicandtradedevelopmentbetweenthetwocountriesarebroad.

[Keywords]SinoRussiantrade;comparativeadvantage;tradecomplementarity;Tradegravitymodel

一、引言

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俄罗斯拥有1707.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48万亿立方米,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资源探明储量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资源总量的21%;俄罗斯工业技术先进,有十分发达的钢铁、石油、冶金、化工、机械、天然气等工业部门,部门齐全且潜力巨大;俄罗斯科学技术和理论先进,在核工业和航天领域世界一流,在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方面居于世界前列,科技能力排名世界前三甲。中国拥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拥有近14亿人口,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加工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拥有天然的优势,被誉为“世界工厂”,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本文主要分析中俄两国经济结构差异,并基于比较优势的视角来研究中俄经济贸易发展前景。我们认为,这个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中俄经济贸易关系,对于拓宽两国经济贸易领域,提高两国经济贸易质量,推动两国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中以中俄贸易互补性和差异性为主题的研究较少,多是从宏观层面上研究中俄贸易关系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奥斯特洛夫斯基(2002)对中俄贸易情况研究发现,两国的贸易水平落后于两国政治关系,两国间相互FDI水平较低,贸易规模较小且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北地区,提出应努力实现俄罗斯同亚太经济一体化来扩大中俄贸易。[7]亚历山德洛娃(2005)分析了中俄边境贸易产生原因,梳理了中俄边境贸易发展历程,预估了中俄边贸的发展趋势。[8ZZaman(2012)从中俄能源贸易方面研究了中俄贸易关系,他发现尽管中俄两国理论上看在能源方面存在巨大互补性,但实践中两国能源贸易合作水平低,他指出价格、基础设施、不信任、其他能源消费者和供应商、能源外交政策是影响中俄能源贸易发展的五个重要因素。[9]HImamura(2013)通过分析中俄经贸中的商品流动和人员流动,得出结论:中俄一般商品贸易自2000年后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易受到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中俄边境贸易规模小、水平低;中俄之间存在着关税税率高、“灰色清关”等贸易障碍。针对这些问题,他指出中俄双方应抓住俄罗斯加入WTO这一机遇发展中俄贸易,中国应加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并限制非法劳工流动。[10]

通过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学界特别是外国学者针对中俄贸易互补性和差异性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研究这一问题的技术手段大多是利用贸易指数进行定量分析;在研究中俄贸易前景这一问题上,多是从理论上宏观地进行说明,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重点做以下进一步探讨:第一,截取最新数据,运用多种贸易指数系统地对中俄贸易互补性进行测算,并通过测算中俄贸易差异指数进一步分析中俄贸易互补性,为中俄贸易互补性这一问题的研究做出有益补充;第二,将中俄贸易互补性作为一个解释变量纳入贸易引力模型,从贸易互补性的视角对中俄贸易前景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三、中俄经济贸易发展现状

(一)俄罗斯经贸现状

1、俄罗斯GDP及GDP增长率

从图1可以看到,俄罗斯在2008年以前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据测算2002-2008俄罗斯GDP年均增速达到了6.8%,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GDP增速3.1%,截止到2008年底俄罗斯已成为世界第八大经济体。高速增长的内部原因是俄罗斯经济转轨之后建立的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外部原因则是国际能源市场价格的上升给俄罗斯经济挣得了大量的石油美元。

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俄罗斯GDP增长率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为新兴经济体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此后俄经济呈下降趋势,2015年随着石油价格有所提升才开始恢复。

图1.俄罗斯GDP及GDP增长率

2、俄罗斯的贸易结构分析

(1)俄罗斯对外贸易进出口额

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近十几年来,俄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口方面,俄罗斯大体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02-2008年俄进口年均增速达到了30.7%,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俄进口额出现低迷,下降了36%,但随着俄政府积极采取调控措施,其进口开始回暖,2012年俄进口达到历史最高点3162亿美元,同比增长3.3%;出口方面,俄大体上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02-2008年俄出口年均增速达到了25.1%,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油价大跌,俄出口出现了大幅下滑,下降了35.5%,但2010-2013年,由于国际油价开始企稳回升,俄出口开始了恢复性增长,2013年达到历史最高值5273亿美元。总体上看,俄对外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截止到2013年,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842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4.5倍。

图2.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额

(2)俄罗斯进出口贸易结构

进口方面,以食品化工、机械及运输设备等工业制成品为主。从表1可以看到,俄罗斯的进口产品主要包括:食品、化工产品、原料制成品、机械运输工具和杂项制品。其中初级产品占20%左右,工业制成品占进口大部分比重,大约为80%。

表1.俄罗斯进口产品结构表

出口方面,以燃料和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从表2可以看到,俄罗斯的出口产品主要包括:矿产品、原料制成品,其中矿产品的比重近年来不断攀升,截止到2013年已经达到了70.6%。在俄罗斯的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占70%左右,工业制成品只占20%左右,因此俄罗斯的能源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出口为其主要的出口特征。

表2.俄罗斯出口产品结构表

从贸易结构看,俄罗斯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呈剪刀差状,进出口贸易符合自身的比较优势。从图3可知,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不断下降,初级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逐年上升;而工业制成品进口占总进口比重不断上升,初级产品进口占总进口比重则逐年下降。进口的剪刀差大于出口的剪刀差,说明俄罗斯比较优势贸易进一步加强。

图3.2002-2014年俄罗斯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占比

(二)中国经贸现状

1、中国GDP及GDP增长率

从图4我们可以看到,2002-2014年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1年以前经济增速一直在8%以上,这一时期的年均增速为10.6%,2012-2014年增速有所放缓,年均增速7.6%。在经济的高速增长之下,中国GDP由2002年的16822.65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52741.06亿美元,增长了2.1倍。2012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速有所下滑,这主要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等。

图4.中国GDP及GDP增长率

2、中国贸易结构分析

(1)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

从图5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口方面,除了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进口额出现下降外,其余年份中国进口额均保持上升的趋势,贸易额从2002年的2951.7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19580.2亿美元,进口额增长了5.6倍;出口方面,除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额出现下降外,其余年份中国出口额均保持上升的趋势,贸易额从2002年的3256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23423.4亿美元,进口额增长了6.2倍;贸易总额基本上延续了进出口的趋势,由2002年的6207.7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43003.6亿美元,增长了5.9倍。

图5.中国对外贸易总额

(2)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

从图6可以看到,中国进口商品中比重最大的是机械运输工具,所占比重为40%左右,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46.4%下降到2014年的37%;其次是矿产品和粗材料,两者比重都为15%左右,且呈上升趋势,矿产品进口比重由2002的6.5%上升到2014年的16.2%,粗材料的进口比重由2002年的7.7%上升到2014年的13.8%;再次是化工产品、原料制成品和杂项制品,化工产品的进口比重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13.2%下降到2014年的9.8%,原料制成品的进口比重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16.4%下降到2014年的8.8%,杂项制品保持稳定,比重保持在7%左右。据测算,中国的进口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且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83.3%下降到2014年的66.9%,进口的初级产品呈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16.7%上升到2014年的33.1%。

图6.2002-2013年中国进口商品结构

出口方面,从图7可以看到,中国出口商品中比重最大的是机械运输工具,所占比重为45%左右,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39%下降到2014年的45.8%;其次是杂项制品和原料制成品,杂项制品的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由2002的31.1%下降到2014年的26.4%,原料制成品的出口比重比较稳定,始终维持在17%左右;再次是化工产品、矿产品、食品、粗材料、饮料胶烟类、动植物油脂和其他类产品,这些产品的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13.7%下降到2014年的10.7%。据测算,中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且呈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91.2%下降到2014年的95.2%,出口初级产品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8.8%下降到2014年的4.8%。

图7.中国2002-2014年出口产品结构

(三)中俄贸易现状

1、中俄双边贸易额及增长率

图8.2002-2013年俄罗斯与中国双边贸易额(亿美元)及年增长率(%)

2、中俄贸易的商品结构

通过对俄罗斯进口和出口中国的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中俄两国进出口的主要产品互不相同,中俄两国贸易体现为互补性(图9)。俄罗斯进口中国的产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主要包括原料制成品、机械运输工具和杂项制品,工业制成品的占比较高且呈上升趋势,截止到2013年已经上升到了95.2%,初级产品占比很小且呈下降趋势,截止到2013年已经下降到4.8%;俄罗斯出口中国的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主要以矿产品和粗材料为主,初级产品的占比较高且呈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39.4%下降到2013年的87.7%,工业制成品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60.6%下降到2013年的11.3%。

图9.2002-2013年中俄双边贸易的商品构成(%)

可见,中俄在现实情况中的双边贸易符合两国的比较优势。具体说来,俄罗斯是一个劳动力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并且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过剩且价格低廉,所以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这也是中国对俄出口中杂项制品占比较高的原因。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中国不断吸引外来资本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使中国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在机械及运输设备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所以在中国对俄出口产品中机械和运输设备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也不断上升。

俄罗斯出口中国以矿产品为主,因为俄罗斯是一个以资源出口为主的贸易大国,其资源的出口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很高的比较优势,而资源对中国是比较稀缺的且中国对资源的需求很大,另外俄罗斯除了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发达以外,其他轻工业十分落后,在中俄贸易中处于劣势,因此近年来在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中燃料和矿产品的比重近年来不断攀升,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下降。

四、中俄贸易的理论基础

本文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中俄贸易互补性与差异性问题。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包括大卫李嘉图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本文下面将分别依据这四种理论分析中俄贸易的互补性与差异性。

(一)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出发分析中俄贸易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因此,在国际贸易上,两个国家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并都能从中获益。

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和手工业制品劳动生产率高,相对成本低。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应成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产品。另一方面,由于起步晚,中国总体科技实力不强,在高科技产品上处于比较劣势,并且,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石油等战略物资;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军工力量雄厚,开采自然资源及重工业制成品的相对成本低。因此,以燃料、矿产品为代表的初级产品和高技术含量的军工产品应成为俄罗斯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产品。另一方面,由于历史遗留的“重重轻轻”的工业格局等问题,俄罗斯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比较劣势。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工业手工业产品,进口科技产品和能源原材料;俄罗斯应当出口自然资源类产品和军工产品,进口食品、手工业和工业制成品。中俄出口的比较优势产品符合彼此需求,进口的比较劣势产品符合彼此供给,中俄贸易的互补性强。

(二)从要素禀赋理论出发分析中俄贸易

在李嘉图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Heckscher)和俄林(Ohlin)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地域内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地区之间不能自由流动。赫克歇尔和俄林从两个国家商品价格的差异是发生国际贸易根本原因的原理出发,认为两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比较优势决定于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比例和不同产品所需要素比例的差异。其基本思想是,由于生产不同产品所需的要素比例差异,一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根源于它的要素禀赋,劳动要素相对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资本要素禀赋相对丰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中拥有比较优势。因此,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条件下,一国将生产和出口较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在中俄贸易中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俄罗斯拥有优质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国虽然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自然资源比例结构为“多煤、缺油、少气”,俄罗斯在自然资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上仍占据着比较优势,在中俄贸易中主要出口燃料和原材料。可见,中俄贸易呈现强互补性。

(三)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出发分析中俄贸易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一国具有的比较优势对该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动态优势理论则进一步考虑了比较优势随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变化。关于这一理论学界没有统一的界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Grossman和Helpman认为,该理论反映的是一个开放经济体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原有比较优势发生变化导致新的比较优势形成的动态过程。巴拉萨则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比较优势理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一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入会不断增加,要素禀赋会发生变化并引起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

五、中俄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于贸易产品的分类采用《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第四次修订版本,即SITCRev.4。关于商品划分的分类方法,并将商品分类的名称进行了简化,把商品分为了以下十大类,分别是:

2.测算贸易产品竞争性的方法

贸易互补性是研究两国贸易的重要内容,贸易互补性越强,两国贸易对彼此的重要性越强,发展两国贸易给两国带来的福利越大,两国的贸易潜力越大,稳定性和持久性越强。描述贸易互补性的方法有多种,本文主要采用定量的指标来对中俄两国贸易的互补性进行描述,具体指标包括: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竞争性指数,其中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是对两国贸易互补性的综合的衡量,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指标。

(1)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种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时经常使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表明该国在该类产品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若小于1,则表明该国在该类产品上还不具备比较优势;数值越大,表明该种产品比较优势越显著。

显性比较优势的计算公式为:

(2)贸易结合度指数

贸易结合度用来衡量两国在贸易方面的紧密程度,它用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来表示。数值大于1,表示两国在贸易方面联系紧密,体现为互补性;数值小于1,表明两国在贸易方面联系松散;其数值越大,表明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越紧密。

贸易结合度指数的计算公式:

(3)综合贸易互补指数

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是衡量两国贸易互补性强弱的一个指标,得出的结果以数值1作为衡量两国贸易补性强弱的分界点,即数值越大,说明两国双边贸易互补性越强;数值越小,则说明两国双边贸易互补性越弱。

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的计算公式:

显性比较劣势的计算公式为:

(4)竞争性指数

竞争性指数是用来测度产品出口竞争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这个指标可以反映两个国家出口结构的重合程度,分析两个国家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情况。竞争性指数由Finger和Kreinin最先提出,其计算公式为:

3、测算贸易产品差异性的方法

衡量贸易产品的差异性的常用方法包括产品差异度指数(PD)和纯贸易品比例。产品差异度指数可以用如下的公式来表示:

两国贸易总体上的产品差异度指数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

所谓纯贸易品比例是指在两国商品贸易中进口额为0或出口额为0的商品的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在双边贸易中,纯贸易品比例越高,两国间贸易产品的差异性越大;纯贸易品比例越低,两国间贸易产品的差异性越小。

(二)中俄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1、中俄显性比较优势分析

本文采用一位数分类计算两国的显性比较优势。研究表明,中国出口商品中杂项制品、机械运输工具和原料制成品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其他商品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图12)。中国出口商品中,杂项制品比较优势最明显,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始终在2以上;机械运输工具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呈上升趋势,到2013年已达到1.4,比较优势越来越明显;原料制成品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1.2上升到2013年的1.3,比较优势变强;其他类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都在1之下,不具有比较优势。

俄罗斯的出口商品中矿产品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其他商品和粗材料比较优势变弱(图10)。俄罗斯的出口商品中,矿产品具有很明显的显性比较优势,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始终在4至上,远远大于1;其他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总体上下降,到2013年已降到0.76,比较优势变弱;粗材料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1.49降到2013年的0.75,比较优势变弱;其他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都在1之下,不具有比较优势。

分析图10中中俄两国各类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可得出如下结论:中俄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各类商品互不重叠,在双边贸易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图10.2002-2013年中俄出口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趋势图

2、中俄贸易结合度分析

中俄双边贸易的紧密程度有所下降,但紧密程度仍较高,双方联系仍然紧密(图11)。2002-2013年,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结合度指数虽然局部年份有升高,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1.5下降到2013年的1.3;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总体上下滑幅度较大,从2002年的1.4下降到2013年的0.6,因此总体上中俄双边贸易结合度有所下降,贸易的紧密程度有所下降。但与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相比,中俄两国仍属于贸易结合度较高的行列,以与中国贸易联系紧密的美国为例,2002-2013年中国对美国的平均贸易结合度指数和美国对中国的平均贸易结合度指数分别为1.3和0.7,而同时期中国对俄罗斯的平均贸易结合度指数和俄罗斯对中国的平均贸易结合度指数分别为1.4和0.8,因此中俄两国贸易紧密程度依然较高。

图11.2002-2013年中俄双边贸易结合度指数变化趋势图

3、中俄综合贸易互补性分析

中俄两国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并且互补性呈现增强的趋势(图12)。2002-2013年以中国为商品出口国的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大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且2007年之后始终维持在1之上,这说明从中国出口商品的方面看,中俄两国间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且逐渐加强;同时期以俄罗斯为商品出口国的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也大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2013年达到了1.02,这说明从俄罗斯出口商品的方面看,中俄贸易是互补的,且互补性逐渐增强。

图122002-2013年中俄两国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趋势图

(三)中俄贸易差异性分析

1、中俄贸易竞争性分析

中俄两国贸易产品的竞争性很弱,且竞争性呈下降的态势。从图13中可以看到,中俄两国的贸易竞争性指数始终在0.4以下,据测算,2002-2013年中俄两国贸易竞争性指数的年平均水平为0.28,所以中俄两国的贸易竞争性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两国的贸易竞争性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0.36下降到2013年的0.25,这说明中俄两国贸易产品的竞争性呈下降的态势。综上可以看到,中俄两国的贸易竞争性很弱且竞争性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从侧面进一步印证了中俄贸易呈现出互补性且互补性有加强的态势。

图13.2002-2013年中俄产品竞争性指数趋势图

2、中俄贸易差异度分析

从图14可以看出,中俄贸易产品的差异度逐渐增强。2002-2013年以中国进出口数据计算的贸易产品差异度指数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总体上呈现为上升的趋势,由2002年的0.75上升到2013年的0.84;同期,与以俄罗斯进出口数据计算的贸易产品差异性指数也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由2002年0.71的下降到2013年的0.88;据测算2002-2013,年以中国进出口数据计算的贸易产品差异度指数的平均值为0.77,2002-2013年以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数据计算的贸易产品差异度指数的平均值为0.77,两国的贸易产品差异度指数都远远在0.5以上而趋向于1,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这表明从中俄两方面看,中俄两国的贸易产品差异度较高,并且这种较高的贸易产品差异度呈现出逐步较强的态势。

图14.2002-2013年中俄两国贸易产品差异度指数趋势图

本文分析了中俄的贸易互补性与贸易差异性,得出的结论是,中俄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很强,差异性突出,非常有利于双边贸易的开展。一方面,从贸易互补性角度看,中俄两国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各类商品基本上互不重叠;中俄两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高于其他国家,贸易紧密程度高;中俄两国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大于1且逐渐升高,再次表明中俄贸易互补性较强;另一方面,从贸易差异性角度看,一是中俄贸易竞争性指数较低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二是两国的贸易产品差异度指数都远远在0.5以上,而且趋向于1,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这表明中俄两国的贸易产品差异度较高,并且呈现出逐步较强的态势。

六、中俄贸易发展前景——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中俄贸易引力模型构建

贸易引力模型由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引进国际贸易领域,在分析双边贸易流量时得到广泛应用。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与二者之间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二者的空间距离成反比。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在实证研究中,一般将贸易引力模型转化为自然对数形式,表达如下:

(二)中俄贸易前景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根据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经贸往来密切程度,选取了日本、美国、韩国、德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巴西、俄罗斯、越南、新加坡、荷兰、沙特阿拉伯等28个国家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这两个经济体作为样本,并截取了2002年至2013年数据进行研究。本文运用Stata对所得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下:

图15.2002-2013年中俄贸易模拟值与实际值走势图

从回归结果及图15可以看出,一方面,回归模型显示,综合贸易互补指数对双边贸易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中俄贸易的强互补性对中俄贸易额的增长有积极作用,并且中俄贸易互补性有增强的趋势。分析贸易引力模型,我们发现,中俄贸易距离和WTO成员身份为客观因素不变,两国不发生大的经济波动,即两国的经济和投资规模保持稳定,中俄贸易互补性的增强将会带动中俄双边贸易额的增长,中俄未来贸易前景是乐观的;另一方面,由图15可知,中俄2002-2013年双边贸易的模拟值均高于实际值,且近三年来二者差距有扩大趋势,中俄“贸易不足”,这也表明了中俄贸易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综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俄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乐观。

七、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中俄贸易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

1、中俄贸易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增长,但两国的双边贸易额占两国各自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较低,两国贸易规模仍然较小;从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俄罗斯进口中国的产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主要包括原料制成品、机械运输工具和杂项制品。俄罗斯出口中国的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主要以矿产品和原材料为主,两国在现实贸易中体现出强互补性。

2、中俄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很强,差异性突出,非常有利于双边贸易的开展。一方面,从贸易互补性角度看,中俄两国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各类商品基本上互不重叠;中俄两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高于其他国家,贸易紧密程度高;中俄两国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大于1且逐渐升高,再次表明中俄贸易互补性较强;另一方面,从贸易差异性角度看,一是中俄贸易竞争性指数较低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二是两国的贸易产品差异度指数都远远在0.5以上,而且趋向于1,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这表明中俄两国的贸易产品差异度较高,并且呈现出逐步较强的态势。

3、综合贸易互补指数对双边贸易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若两国在较长期内不发生大的经济波动,中俄贸易互补性的增强将会带动中俄双边贸易额的增长;中俄2002~2013年双边贸易的模拟值均高于实际值,且近三年来二者差距有扩大趋势,中俄“贸易不足”,这也表明了中俄贸易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中俄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乐观。

(二)政策建议

1、充分利用中俄的互补性优势扩大两国贸易。首先,中俄两国的比较优势不同,中国在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方面具有优势,俄罗斯在能源原材料、重化工业等方面具有优势,中俄两国应在这些优势领域加大贸易往来。其次,发展两国的比较优势,优化两国贸易结构。目前中俄两国的贸易仍停留在能源类初级产品与生活必需品上,贸易结构单一,应当积极推进航空科技领域、基础建设领域、服务业、金融业的合作与贸易。

2、挖掘中俄贸易潜力,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1)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在向俄罗斯的出口中制造业产品占比很大,并且以低端制造品为主。继续挖掘中俄贸易潜力一方面要求中国加强创新,促进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及其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中俄贸易新的增长点,如推动中俄在金融、信息、文化等领域的经贸合作。(2)对俄罗斯来说,目前中俄贸易主要集中在能源原材料领域,在高科技领域、民用工业、现代服务业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俄罗斯科技基础较好,具备发展这些领域的条件,因此俄罗斯应推动高科技产业、民用工业和现代的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并在中俄贸易中扩大这些领域产品的出口。

4、缩小中俄“贸易不足”缺口,努力消除中俄实际贸易中的不利因素。中俄两国应积极协商,打破关税及非关税壁垒,促进中俄贸易的自由化;中俄两国应规范贸易秩序,俄罗斯方面应加强立法与监管,妥善解决“灰色清关”问题,为两国提供一个规范有序的贸易环境;中俄两国应加强相互直接投资,实证结果表明直接投资规模对两国双边贸易额的增加有积极作用,加大中俄直接投资力度有利于加强中俄贸易的紧密性,扩大中俄贸易规模,提升中俄贸易质量,缩小中俄“贸易不足”缺口。

参考文献:

[1]杨希燕,王笛.中俄贸易互补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7):71—77

[2]丁振辉.中俄贸易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9):43—49

[3]董瑞.中俄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J],东北亚论坛,2010(3):53—57

[4]杜珊.中俄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J].对外经贸,2014(5):57—59

[5]康晓玲,吴萱,宁艳丽.中俄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J],对外经贸.2015(7):42—45

[6]桑宇.中俄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基于出口技术结构视角[D],首都经贸大学,2016

[7]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同中国东北合作的前景[J].西伯利亚研究,2002(5)

[8][俄]亚历山得洛娃.俄中边境地区经济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ZZaman,EnergyNeighbours:AlookatSino-RussianEnergyTradebetween1993and2012,rudar.ruc.dk

[10]HImamuraSino-RussianEconomicExchanges:TradeandHumanFlowinBorderAreas[J],JournalofNortheastAsianStudies,2013:49-61

[11]GrossmanandDixit.TargetedExportPromotionwithSeveralOligopolisticIndustries[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6(21):233-249

[12]Helpman.MarketStructureandForeignTrade[M].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MITPress,1986

[13][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周宝廉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14]谷克鉴.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J],世界经济.2001(2):14—25

[15]郝宇彪.中俄贸易合作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5):175-182

中心主任关雪凌教授出席《俄罗斯改革教训》

石敏俊等: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基于GTAP模型的政策模拟分析

THE END
1.我国2024年前10个月出口20.8万亿元,增长6.7%前10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36万亿元,增长8.5%,占我出口总值的59.4%。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1.2万亿元,增长10.9%;集成电路9311.7亿元,增长21.4%;手机7539.7亿元,下降0.9%;汽车6985.4亿元,增长20%。同期,出口劳密产品3.48万亿元,增长3.2%,占16.7%。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9327.5亿元,增长0.7%;纺织品8295.2...http://www.ecfair.cn/news/mtbd/t5262.html
2.外贸华丽数据的背后,藏着一些重大变化我们要看到数据背后 所展现的结构性、长期性的力量 今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发展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8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14.26万亿元,增长6.7%;进口10.57万亿元,增长5.4%;贸易顺差3.69万亿元,扩大10.6%。按美元计价,进出口总值3.5万亿美元,增长3.5%。和2023年全年按人民币计价...https://m.gmw.cn/2024-08/11/content_1303818324.htm
3.财经数据海关进出口增减情况一览表数据中心货物,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边境地方贸易及边境地区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边民互市贸易除外),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进出口货物和公用物品,到、离岸价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进出口货样和广告品(无商业价值、无使用价值和免费提供出口的除外),从保税仓库提取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进口货物,以及其他进出口货物...https://data.eastmoney.com/cjsj/hgjck.html
4.(213期)中国进出口数据[经济要闻]中国8月进出口数据 同比增长 中国海关周五公布数据称,8月出口同比增长34.4%,路透调查中值为35.0%;8月进口同比增长35.2%,路透调查中值为26.1%. | 2010-09-13| [行业纵览]09年中国造纸主要产品生产及消费情况 2009年中国造纸工业主要产品生产及消费情况。 http://www.bisenet.com/article/201009/82938.htm
5.中国出口总值同比最新数据及走势图中国出口总值同比数据及变动趋势图,macroview为你提供中国出口总值同比数据可视化查询, 数据定期更新并配有相关数据说明。https://www.macroview.club/data?code=cn_export_rate
6.2021年中国粮食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中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国,根据每年的粮食产量统计粮食进出口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的粮食总年产量位居全球第一,而在粮食进口方面,中国依然是排在世界第一的位置。 10月13日,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1-9月我国粮食进口量12827.3万吨,去年同期进口9922.6万吨,同比增长29.3%。其中,1-9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7397.3万吨...https://www.tradepower.net/ganhuo/353.html
7.历年来中国对各个国家进出口数据历年来中国对各个国家进出口数据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https://bbs.pinggu.org/jg/qikan_qikanku_6991026_1.html
8.2020年全年进出口情况:中国外贸进口出口数据出炉2020年,有进出口实绩企业53.1万家,增加6.2%。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14.98万亿元,增长11.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6.6%,比2019年提升3.9个百分点。 根据WTO和各国已公布的数据,2020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12.8%、14.2%、11.5%,均创历史新高...http://www.guminxuetang.com/html/64815.html
9.进出口数据网进出口数据网(www.jkck.com)是国外海关数据提供商。进出口数据网为全球60多个国家数数万客户提供过进出口数据、进出口研究报告及全球海关数据。-首页-海关进出口数据智能查询分析系统-进出口数据网http://www.jkck.com/
1.出口增速远超预期前十月我国外贸“成绩单”出炉机电产品中,船舶也延续了今年以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船舶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4.9%。据全球航运咨询和研究机构克拉克森最新数据,今年前10个月,全球累计新船订单成交量为1910艘、5416万修正总吨(CGT),其中,中国承接了1338艘、3750万CGT,市场占有率为69%,位居第一。 https://hzdaily.hangzhou.com.cn/mrsb/2024/11/14/article_detail_3_20241114A134.html
2.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5.2%外贸进口值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6.02万亿元,同比增长5.2%,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尽管累计增速较前三季度小幅回调0.1个百分点,但在一揽子增量政策集中发力背景下,月度数据出现明显改善:10月份进出口同比增长4.6%,增速较9月份加快近4个百分点。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DALUQV05507HPG.html
3.一二月出口数据分析:复苏迹象明显,仍有回落主要因季节性因素与...那么,中国外贸真的不行了吗?如何看待出口数据的变化。 季节性因素影响 首先,从绝对值来衡量出口好坏,并不科学。 中国外贸出口的季节性波动,是常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出口旺季为全年的第四季度,而第一季度常为淡季。 原因很简单,海外消费力主要在万圣节、圣诞节等节假日集中的年底释放。而在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新...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453953
4.从9月份宏观数据看中国出口贸易的蝶变类似中欧班列这样的出口便利条件的制度安排和海关合作的深化,使得中国出口商得以全力进军欧洲市场;而俄罗斯、意大利、法国等合作伙伴也是中国商品的直接受益方。如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商品总额为40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31.6%。而俄罗斯总统普京更是在10月13日举行的俄罗斯能源周国际论坛全体会议上表示:...https://www.yicai.com/news/101208050.html
5.2022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公开2022中国进出口贸易国家排行榜一览→买...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20678亿元,同比上年增长7.7%,货物进出口顺差达到58630亿元,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呈持续增长态势。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2022中国进出口总额详情吧。https://www.maigoo.com/news/662370.html
6.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在这里查询!>>查询腾道提供的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 想要用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进行客户开发?>>获取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 腾道自2005年成立以来,服务了超过7万家跨境贸易企业。在过程中,腾道发现在年营收超过1000万美元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的企业中,约有87%跨境贸易公司选择了围绕核心客户进行精准客户开发的有效方式。相比于从阿里...https://www.tendata.cn/news/news4726.html
7.中国进出口海关数据(中国进出口海关数据库)AroundDeal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进出口海关数据,以及中国进出口海关数据库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进出口海关数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进出口海关数据库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https://www.arounddeal.cn/news/post/12344.html
8.外贸实现“开门红”!这场发布会公布生产消费进出口多项数据多种积极因素反映出:中国外贸基础好、韧性强、活力足 问:1-2月进出口数据发布以后,市场普遍感到乐观。想请问郭婷婷部长,如何看待今后一个时期的外贸形势? 郭婷婷: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良好开局。纵向看,延续了去年10月份以来的增长趋势,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特别是在数量方面,出口、进口货物数量分别比去...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9d29f1ce/bf7ef3fad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