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进出口数据意外剧降出口降9.2%进口降13.8%
2014-04-1017:56
结合去年月度出口增速“两头高中间低”,分析人士预计,今年二季度出口将比一季度好,随着去年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在4月中旬以后明显减弱,预计5月外贸增速有转正可能,未来将步入温和增长期。
“数据让人大跌眼镜,没想到这么差,肯定有基数的因素,另外一季度美国经济比预期要弱,也有影响,”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称。
“一季度同比双双下降之势暂时的、短期的,随着去年一些特别因素的影响在4月中旬之后明显减弱,从5月份起进出口同比将恢复增长,并进入一个较为平稳的温和增长阶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在答记者问时称。
他指出,一季度外贸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不能高估这种困难,不能就此简单认为外贸出现了衰退;如果扣除去年同期存在的一些特别因素的影响,外贸仍然运行在基本合理区间。
受虚假贸易影响,去年一季度中国出口增速意外上升至18.4%的高位。海关新闻稿显示,2014年一季度中国内地对香港进出口大幅下降33.3%,这一降幅直接影响总体进出口增速近4个百分点。
国内外金融市场对中国贸易数据处之泰然。在沪港股市交易互联互通正式获批的消息刺激下,沪指今日收盘上涨1.38%。
受春节因素影响,中国2月出口同比大幅下降18.1%。分析师原本预计随着春节效应退去,即便有去年高基数的存在,今年3月出口也有可能录得小幅增长。但事实却让市场大跌眼镜。
“原本预期3月都是正增速,负增长有一定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因素,放缓可以理解,但跌了这么多就太出乎意料了,”华融证券研究部副总经理马兹晖评价称。
他指出,对香港出口下降可以理解,对欧盟表现也还可以,对美国几乎是没有增长,美国经济好转对中国外贸的拉动作用并没有明显体现;对日本和东盟出口增速都很低,虽然看起来还是正数,但其实已经非常低了。
“4月也很难乐观,主要是因为外围情况并不是太好,美国好转对中国外贸的拉动作用没有明显体现出来,原来的优势削弱了,但新的优势还没有形成,”马兹晖称。他认为5月增速转正的可能性大。
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对欧盟和美国的双边贸易总值同比分别增长6.3%和0.9%,去年全年分别为2.1%和7.5%;对东盟贸易仅增长2%,去年全年高达10.9%。
“去年4月中旬以后,内地对港贸易恢复正常。由此可以预判,今年5月份起,内地对港出口增速将明显回升,同时将带动总体出口和进出口增速的提高,”郑跃声称。
他认为全年实现7.5%的进出口增速目标还是有可能的。中国3月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环比升至41.7,显示未来2-3个月的出口相对乐观,预计二季度出口较一季度有所回升。
中国3月贸易顺差77.1亿美元,较2月229.8亿美元的逆差已经有大幅改观。很多人原本担心2月逆差会持续,小幅顺差对汇率有心理上的支撑作用,但人民币汇率近期来看仍可能维持弱势。
招商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谢亚轩也指出,导致近期人民币汇率偏弱的因素中贸易项目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国际资本流动、居民持有外汇的意愿等也对汇率有影响。
“小额的顺差不是太意外,贸易差额有季节波动性,2月出现逆差甚至大规模的逆差都不意外,3月往往是比2月改善的、会好转一些,70多亿的顺差还在意料之中,但还没有回到正常水平,”招商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谢亚轩称。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自2月中旬以来持续走贬,目前在6.20元附近波动。自年初以来,累计贬值幅度已经达到2.45%,基本将去年全年约2.9%的升幅回吐殆尽。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研究员张仕元称,贸易数据首先显示出口不乐观,进口下降有点超预期。尽管有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的因素,但数据显示国内经济需求还不足。整个经济活力还是比较弱,估计进口增长还是应该是一些大的项目的拉动,比如铁路工程。但是普通的、传统的贸易国内企业还是没有恢复。
以前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欧美的经济复苏一直有个去中国化的过程。现在我们担心的是西方的经济好了,但是和中国没有太大的关联,这是中国需要担心的因素。不能因为大的经济环境好了,我们就掉以轻心。中国这么大的产能,国际市场还是需要去把握的。
所以今年国内外的两个市场一定还是要重视。因为中国这么大的产能不是国内全部能够消化掉的。当时在产能扩展的时候实际上很多是瞄准国际市场的,现在如果很多产业如果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可能将带来更多的企业经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