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禁毒报告中国禁毒报告上海禁毒科普教育馆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11日18:09:11点击率:4811次

目录

序言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

2012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世界艾滋病日活动

2012年11月30日上午,在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市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第七门诊部,看望艾滋病患者,慰问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习近平指出,防治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需要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要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角度,看待艾滋病防治工作。要认真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按照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扎扎实实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要让每一个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毒品和艾滋病是一对孪生兄弟,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艾滋病人的亲切关怀,也是对禁毒防艾工作的新要求。

2012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在北京与防治艾滋病民间组织和有关国际组织代表座谈

2012年9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视察贵阳市花溪区“阳光就业家园”

2012年6月26日,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禁毒法实施和禁毒工作情况

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左一)和公安部常务副部长杨焕宁(左二)视察公安部禁毒局

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禁毒法实施和禁毒工作情况汇报

2012年6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会上报告禁毒法实施和禁毒工作情况,对禁毒法实施4年来全国禁毒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禁毒斗争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禁毒工作的措施。

孟建柱指出,2008年6月禁毒法实施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为载体,依法加强各项禁毒工作,有效遏制了毒品泛滥的势头,一些地方毒品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了改变。他同时指出,受境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禁毒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禁毒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贯彻实施禁毒法和《戒毒条例》,深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更加注重理念转变、科技应用、机制创新,更加注重明确职责、协调配合、狠抓落实,着力打击毒品犯罪、挽救吸毒人员、深化国际合作,努力实现禁毒斗争形势持续好转,最大限度减少毒品社会危害。

国家禁毒委员会全面部署2012年禁毒工作

2012年5月16日,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主持召开国家禁毒委员会全体会议

2012年5月16日,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孟建柱主持召开国家禁毒委员会全体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孟建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禁毒工作的统筹协调,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各方面积极性。要持续开展堵源截流、破案攻坚、重点整治和专项打击行动,坚决打掉毒品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坚决遏制现实社会和网络虚拟社会毒品犯罪活动蔓延的势头,不断提高境外除源和打击跨国跨境毒品犯罪能力。要注重理念转变,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戒毒康复人员管理服务,努力帮助戒毒康复人员解决生活救助、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要积极推进禁毒工作社会化,不断发展壮大禁毒公益事业,进一步提高群众自觉抵御毒品侵害的意识和能力。会上,时任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汇报了2011年全国禁毒工作情况,提出了2012年全国禁毒工作建议。

2011年10月5日,“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中国货船在湄公河“金三角”地区水域遭到武装人员劫持,13名中国籍船员被残忍杀害,并被抛尸水中。这起案件手段极其残忍、危害十分严重、影响特别恶劣。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开展国际缉毒执法合作

2011年10月,公安部成立由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任组长的“10·5”专案组,全面启动案件侦查和抓捕工作。与此同时,专案组充分运用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机制和云南边境警务合作机制,从情报交流、联合清剿、协作抓捕、证据交换、共同审讯、嫌疑人移交等方面积极与老、缅、泰各国交流协调,与老、缅军警分别建立中央和涉案地方的专案联络和情报交流机制,并派出5支警务工作组前往老、缅、泰三国,与所在国执法部门密切合作,建立了24小时重要情报信息交流热线,形成了打击合力。期间,专案组领导多次出访老挝、缅甸、泰国,与老、缅军警和泰国警方高层领导会谈会晤数十次,为此案的成功侦破奠定了基础。

抓捕糯康

经过侦查,专案组锁定了糯康犯罪集团。2011年11月底,成功抓获糯康犯罪集团三号人物依莱。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专案组协助缅甸、老挝军警开展多次清剿行动,抓获糯康犯罪集团多名成员,收缴大量枪支弹药、爆炸物、毒品。针对糯康犯罪集团骨干成员移至深山老林的情况,专案组实施了“斩首断肢”行动,4月20日,在缅泰边境成功抓获集团二号人物桑康。4月25日,专案组获知糯康将由缅甸潜入老挝的情报,立即将此情报通报老挝,当晚老挝警方在湄公河边将糯康抓获。随后糯康犯罪集团成员扎西卡、扎波、扎拖波等人也相继落网。5月10日,中老警方签署糯康移交备忘录和继续追捕糯康团伙成员备忘录,老挝政府依法将糯康移交中国。糯康当日被押解至北京。

5月10日,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与在京公安部党委委员隆重迎接专案组凯旋的“10·5”专案组成员,孟建柱指出,“10·5”惨案是我国开展国际执法合作的典型范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认真总结经验、把握规律,进一步提升开展国际执法合作、打击跨国犯罪的能力和水平,为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日,公安部作出决定,授予刘跃进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荣誉称号,授予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何庆文等“缉毒先锋”荣誉称号,并颁授奖章、证书。

公开审判

9月20日,“10·5”湄公河惨案在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11月6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故意杀人罪、运输毒品罪、绑架罪、劫持船只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糯康、桑康·乍萨、依莱死刑;以故意杀人罪、绑架罪、劫持船只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扎西卡死刑;以故意杀人罪、绑架罪、劫持船只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扎波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以劫持船只罪判处被告人扎拖波有期徒刑8年;同时判决6名被告连带赔偿各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共计人民币600万元。宣判后,6名被告人当庭表示不服判决,并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院依法受理上诉请求。12月20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该案,并于26日进行二审宣判,对上诉作出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10·5”湄公河惨案的成功告破,彻底摧毁了糯康犯罪集团,打掉了危害一方的“毒瘤”,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政府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决心和能力,告慰了逝者及家属,维护了我国法律的尊严,极大地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提高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了国际警务和司法合作的典范,对打击跨国犯罪活动,维护湄公河流域安全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以刘跃进为组长的专案组先后荣获了“2012年度法治人物”、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2年度特别致敬奖。

禁毒宣传教育

全国禁毒部门始终坚持把毒品预防教育作为治本之策,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宣传教育,组织各地、各成员单位开展声势浩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推进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2012年全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各成员单位结合部门工作特点制定了实施意见。各地禁毒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面向流动人口、重点场所从业人员、广大农民等人群举行禁毒“流动课堂”等宣传教育活动2万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近2000万份。上海市民政局、农委对全市1460名村委会主任(书记)开展禁毒工作培训,重庆利用邮政网络向30万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投递《致外出务工人员一封信》,云南组织开展“我们拒绝毒品”2012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行动,加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努力推进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禁毒教育网络。

提升“全民禁毒宣传月”影响力

国家禁毒办会同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开展2012年“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有效保证了全国禁毒宣传规格和效果。全国妇联在海南举办“妇女姐妹手拉手不让毒品进我家”主题宣传活动,海关总署举办中外记者吹风会,向国内外媒体介绍海关缉毒工作。

加强“青少年和合成毒品”宣传教育

发挥大众传媒禁毒宣传主渠道作用

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试点工作

禁吸戒毒

全国各级禁毒部门把管控、戒治、挽救吸毒人员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全面推动中国特色戒毒康复措施的落实,有效压缩吸毒人员从事违法活动的空间,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吸毒人员,有效减少了危害社会安全稳定的涉毒隐患。

完善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

国家禁毒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吸毒人员排查管控专项行动,组织公安、卫生、司法部门和乡镇街道等基层组织,切实加大对吸毒人员的排查、管控和收戒,全面落实戒治、康复、帮教等挽救措施,有效减少了社会面失控吸毒人员。截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09.8万名,其中滥用阿片类毒品人员127.2万名、滥用合成毒品人员79.8万名,分别占60.6%和38%;2012年全国新发现登记吸毒人员30.5万余名,依法查获有吸毒行为人员54.9万人次,依法处置强制隔离戒毒20.2万余名,依法责令接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13.6万余名,3年未发现复吸人员75.9万名。联合交管部门开展“毒驾”治理工作,加强交通民警对吸毒行为判别、检测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建立了吸毒驾驶人员的核查协作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依法核查吸毒驾驶人信息64万余人次,依法注销10445名吸毒成瘾未戒除人员的机动车驾驶证,拒绝4006名吸毒人员申领驾驶证,有效减少涉毒不安全隐患。

开展以就业安置为重点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现场会精神,深入推广贵州“阳光工程”建设经验,积极推进以就业安置为重点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国家禁毒办会同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卫生部、民政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制定下发《关于加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戒毒康复工作。坚持把促进就业安置作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重要任务,采取集中就业安置、分散就业安置、提供公益岗位、鼓励自主创业等方式,积极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就业机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立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基地(点)755个,累计安置社会面阿片类戒毒康复人员32.6万名,就业安置率达到30.4%。贵州全力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阳光工程”建设,招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专职工作人员3207名,建立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基地(点)137家,安置戒毒康复人员2.3万余名。北京、上海、广东、贵州、浙江、江苏、湖南、广西、海南、湖北等地结合本地实际,立足社区、依托企业,积极做好戒毒康复人员的就业安置、职业技能培训和救助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推动戒毒康复场所建设管理工作

国家禁毒办会同公安部、司法部对全国戒毒康复场所试点项目建设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积极推动戒毒康复场所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建设的70个戒毒康复场所试点项目中,已投入使用,开始安置人员的有59个,累计安置戒毒康复人员67000名,在所康复9000名。把劳动康复生产项目纳入戒毒康复场所建设总体规划,积极稳妥地引进多种形式的劳动生产项目,形成了适应戒毒康复人员不同素质技能、产业结构相对合理的项目组合。把戒毒康复场所作为就业安置重要渠道,树立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完善管理制度,引导戒毒康复人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促进戒毒康复人员彻底戒断毒瘾,顺利回归社会。

提高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水平

公安、司法行政、卫生等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理念,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建设,创新管理办法,提升戒毒治疗工作水平。出台《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执法细则》等制度规范,推进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探索建立“所院协作”、“绿色通道”和“外聘兼职”、购买医疗服务、建立驻所医务室等新模式,积极推进戒毒医疗卫生社会化,进一步提高戒毒医疗工作水平。开展向社会开放强制隔离戒毒所活动,加强强制隔离戒毒所文化建设,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目前,全国共建立强制隔离戒毒所678个,在所戒毒人员30余万名。

深入推进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

公安、卫生部门坚持把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作为降低毒品危害的有效途径,深入推进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积极推广异地服药IC卡制度,解决流动服药人员异地服药难问题。支持吸食海洛因重点地区增设门诊服药延伸点,扩大维持治疗覆盖面,提高在治人员维持率。对戒毒人员实行免费艾滋病毒筛查制度,对感染艾滋病人员提供治疗。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共设立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756个,配备流动服药车30辆;累计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戒毒人员达到38.4万名,在治人员20.8万名,门诊服药年保持率达到80.4%。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吸毒传播所占比例连续多年低于经性传播所占比例。

打击毒品犯罪

2012年,全国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2.2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3.3万名,同比分别上升19.8%和18.1%;缴获各类毒品45.1吨。其中,海洛因7.3吨、冰毒类毒品16.2吨、氯胺酮4.7吨、大麻4.2吨。

全面提升堵源截流信息化水平

公安部禁毒局升级完善全国禁毒堵源截流指挥系统,指挥各地科学部署查缉站点、查缉力量,完善查缉体系,全面提高查缉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毒品检查站(点)1024个,录入堵源截流指挥系统涉毒线索20.4万余条。4月至11月底,国家禁毒办部署全国开展禁毒堵源截流专项行动,以信息研判为核心,完善多部门多警种整体联动、立体堵截体系,推进堵源截流电子地图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加强物流寄递行业禁毒工作,有效提升堵源截流工作实效,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3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万名,缴获毒品7.3吨。7月6日,国家禁毒办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启动“合力—2012”打击跨国毒品犯罪联合行动,23个国家的驻华使馆警务联络官和外交官参加会议,公安部禁毒局向与会国提供了1500余条有价值的涉外毒品犯罪线索,并通过情报交流、跨国控付、追捕嫌犯等多种方式推进国际战场堵源截流缉毒执法合作,有力地打击了跨国跨地区走私贩毒活动。

大力加强目标案件侦办工作

以目标案件侦办为龙头,以打击制贩毒团伙和网络为重点,推动全国缉毒侦查打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破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30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431名,缴获各类毒品5022.5千克,占全国缴获量的15.1%,收缴枪支173支、子弹1830发,涉案汽车678辆、房产14处、黄金14.5千克,扣缴毒资2.29亿元,打掉一大批跨国、跨境、跨区域的制贩毒团伙和网络,摧毁一大批制贩毒通道,毒品犯罪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坚持侦查机制创新,逐步完善部、省、市三级目标案件机制,有力地带动了全国重大毒品案件侦办和缉毒侦查工作取得新成效。经过七年的发展,目标案件已经完成了从概念到机制的转变,推动了全国缉毒侦查工作从无序到有序、从被动到主动、从局部到全局巨大转变。加强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管理分析系统在全国应用推广工作,并强化管理功能的不断提升,在推动各地目标案件科学管理、提高审批工作效率、增强区域间协作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案件的管理考核、侦查协作、经费保障等各个方面出发,目标案件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坚持完善打击方式,强化科技手段应用,以目标案件侦办推动“联合侦查”这种提高助侦单位地位、战果共享的侦查方式,带动各地积极开展跨国、跨境、跨区域缉毒侦查合作,有效打击了智能型、多变型、专业化的大要案件犯罪团伙。全年确立的518起部级目标案件均涉及2省以上,涉及3省以上占30.5%,跨国、跨境案件占15.3%。公安部禁毒局协调韩国、柬埔寨禁毒部门将重大毒品逃犯崔永森、胡成根押解回国。上海公安机关侦办一起目标案件时,综合运用多种侦查打击手段,成功在广东汕尾捣毁一个制毒工厂,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缴获冰毒181千克。

坚持打击效果为重,注重打击广度和深度,实现对毒品犯罪团伙和网络的毁灭性打击。北京侦办的“一号目标专案”,历时258天,在全国9个省区大力协助下,破获毒品犯罪团伙98个分支,抓获306名毒贩。各地以摧毁境外毒源、切断跨境贩毒通道为核心,不断加强专案侦查向境外渗透拓展能力。福建、广东在公安部禁毒局指挥下,摧毁一个跨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内地、香港等地的毒品走私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其中马来西亚籍3名、香港籍3名),缴获冰毒26千克。湖南、广东捣毁特大制毒加工厂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其中墨西哥籍制毒技师1名、香港籍主犯3名),缴获各类毒品1120千克,易制毒原料19.8吨。各地抓获在云南毒品上线16名,通过跨境合作在境外抓捕遣返回国或立足境内设法诱捕的境外缅甸上线共11名,极大震慑了境内外贩毒团伙。

加大重点整治工作力度

国家禁毒办部署各地禁毒部门不断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因地制宜地开展整治工作,狠抓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管控。深入治理外流人员贩毒问题,强化双向管控,贵州与福建、浙江等流入地建立情报交流和办案协作机制,协助抓捕外流贩毒人员400余名。强化对制毒问题突出地区治理力度,部署广东开展整治陆丰制毒问题百日侦破大会战,共破获制毒大要案件20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6名。指导各地完善娱乐场所禁毒管理,狠抓涉毒重点场所治理,健全巡查机制,明察暗访、滚动排查。7月,公安部禁毒局会同新闻出版总署、司法部、铁道部、银监会等部门联合对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7个城市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暗访、实地检查。浙江、福建、江西、广西禁毒部门会同工商、文化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四川组织人员清查21290多家娱乐场所、网吧、出租房,严厉打击寄生娱乐场所的贩毒分子。

部署开展十八大维稳专项打击行动

易制毒化学品管制

全国公安、安监、卫生、药监、商务、海关等部门按照国家禁毒委员会部署,协作配合,发挥合力,深入推进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严厉打击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力地阻止了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开展全国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

7月24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在浙江杭州召开全国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工作会议,部署自8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开展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调整强化重点品种的监管政策措施,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秩序,依法严厉打击非法买卖、走私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活动。各地组织集中宣传教育活动30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15万份,排摸易制毒化学品企业11.6万家,排摸从业人员17.1万人;对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化工医药产品交易市场集中开展明查暗访2000余次,对存在问题的企业限期整改2955家,停业整顿2209家;行动期间,各地破获易制毒化学品案件80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99名,缴获各类用于制毒的化学品4083余吨。

强化制毒物品违法犯罪案件侦办

加快推进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按照公安部“金盾工程”二期建设项目部署,公安部禁毒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全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2012年系统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开展试点,逐步在河南、江西、海南、甘肃等地开展应用。制定和颁布了《易制毒化学品许可(备案)电子证明使用管理办法(暂行)》,统一了易制毒化学品电子证格式和数据交换标注,建成了全国统一的易制毒化学品电子证数据核查中心,初步实现了全国系统与已经建设应用地方易制毒化学品系统的数据交换。全国所有省份都应用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对易制毒化学品实行网上办证和信息化管理,在方便企业办证的同时,也提升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水平,为下一步实现易制毒化学品系统全国联网核查、数据监管和深化系统应用打下了基础。

完善易制毒化学品管制法律法规

开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修订工作,适应国内外毒品形势和易制毒化学品流失情况新变化。6月,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办理走私、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9月,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从源头上遏制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流入非法渠道被用于制造毒品。8月,公安部、商务部、卫生部、海关和安监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管制邻氯苯基环戊酮的公告》,将制造羟亚胺的原料邻氯苯基环戊酮列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附表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进行管制。针对α-氰基苯丙酮、新康泰克、苯乙酸酯类等已成为部分国家制毒新原料的问题,启动麻黄碱复方制剂、苯乙酸酯类等非列管物质进出口管制调研工作。

开展进出口国际核查和国际合作

禁毒国际合作

深化和完善双边禁毒合作

巩固和发展与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合作,推动中缅、中老、中越新建“边境禁毒联络官办公室(BLO)”8个。10月,孟建柱国务委员访问越南、马来西亚期间,与越方、马方就2013年开展中越边境联合查毒行动、中马空港联合查毒行动达成共识。3月,公安部副部长孟宏伟与印尼禁毒署署长郭里斯米尔签署关于加强禁毒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稳步推进与俄罗斯及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中亚、南亚有关国家的合作。11月,在三亚召开第八届中俄禁毒合作部长级会议,达成广泛共识。2月,中吉双方签署关于打击非法贩运和滥用麻醉药品、精神药物及易制毒化学品的合作协议;7月,时任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与阿富汗内政部副部长艾哈迈迪签署关于加强禁毒合作的备忘录。

深化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有关重点国家的全面合作和个案磋商。赴美参加中美执法联合联络小组(JLG)第十次会议禁毒分小组会、第四届中美禁毒情报交流会和国际反洗钱与金融调查会议。9月,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京会见来访的美国白宫禁毒政策办公室主任科里考斯克,签署更新后的《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与美国白宫国家禁毒政策办公室关于加强合作的意向备忘录》。

深化国际和区域禁毒合作

充分利用联合国、东亚次区域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宣传我国禁毒工作成效、禁毒立场,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在联合国禁毒框架下发挥大国作用,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和区域禁毒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3月,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组团参加第55届联合国麻醉品委员会会议,重申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应对世界毒品问题的政治承诺,与美国等国共提《纪念海牙公约一百周年》决议,联手港澳禁毒部门向世卫组织推动氯胺酮国际列管。借助联合国平台开展禁毒工作,增加对UNODC捐款至50万美元,参与UNODC和国际麻醉品管制局组织开展的“全球合成毒品监测、报告、分析趋势项目”(SMART)、“制定预防使用毒品国际标准”专家会议、“巴黎进程”阿富汗鸦片滥用预防工作组会议、“聚合行动”、“棱柱行动”联合工作组会议,推动国际禁毒事业发展。

加大对东亚次区域禁毒合作谅解备忘录(MOU)机制的支持力度,提高捐款额度;参加“支持东亚次区域禁毒合作伙伴关系项目(H15)联络员会议”、“东亚次区域禁毒谅解备忘录签约国高官会议”、第36届“亚太地区禁毒执法机构负责人会议”(HONLEA)和区域联合执法打击跨国犯罪伙伴关系项目(PATROL);推动“电脑多媒体培训”(CBT)项目在华开展;参与“东盟加中日韩机场毒品查缉研讨会”、“东盟加中日韩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禁毒工作组会议”,务实探讨部分东盟国家通过空港渠道向中国贩毒问题。

承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禁毒部门领导人第三次会议,促成各方原则同意赋予上海合作组织常设机构禁毒协调职能,批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禁毒部门高官会议工作规则》及法律基础、缉毒执法、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减少毒品需求四个专家工作组工作规则。组团参加上合组织成员国禁毒部门高官会议及法律基础、缉毒执法、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减少毒品需求专家工作组会议,进一步推动上合组织三级禁毒合作机制向务实方向发展。

加强情报交流和案件合作

参与开展缉毒联合专项行动,积极参与俄、加、新等国发起的禁毒专项行动。6月,派员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俄罗斯发起的“通道—东方”区域禁毒联合行动,参与国际协调指挥部工作。会同中亚地区禁毒信息协调中心共同开展旨在打击非洲裔跨国贩毒集团的“黑色郁金香”联合禁毒行动。

加强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比利时、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禁毒执法部门的个案侦办合作,提高跨国跨地区执法合作能力,联合侦办多起特大跨国走私贩毒案件。

参与国际缉毒执法大会(IDEC)及其远东工作组会议、打击西非裔贩毒团伙研讨会、亚太地区禁毒执法会议(ADEC)、国际缉毒联络官会议(ADLOMICO)等国际和区域禁毒执法会议,利用多边场合与各国禁毒执法部门加强专业交流。

开展对外交流和执法培训

充分利用国内国外资源,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和成效。联合美国缉毒署在华举办资产收缴和反洗钱培训班、易制毒化学品执法培训班,培训禁毒民警70名,有效提高民警涉毒反洗钱分析研判能力及易制毒化学品管制执法能力。赴泰国参加由亚信秘书处组织的国际禁毒执法培训班,促进参训禁毒部门以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谋划工作。委托云南警官学院、广西公安厅禁毒总队、新疆警察学院、山东警察学院、公安大学等单位为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周边国家培训禁毒官员170人,加强周边国家禁毒执法能力建设。

禁毒基础建设

各级公安禁毒部门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在大力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全面加强禁毒队伍、法制建设和经费、装备等基础保障工作,极大提升禁毒基础工作水平。

推进禁毒信息化建设

大力推动禁毒情报DIAS研判系统等信息系统的实战应用,协助破获毒品案件特别是大要案件成效初显。充分利用动态管控系统,开发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登记模块,顺利实现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与机动车驾驶人信息库的资源共享,联合交管部门开展“毒驾”治理工作,积极教育挽救吸毒人员,有效减少涉毒不安全隐患。升级完善全国禁毒堵源截流指挥系统,提高查缉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加快公安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2013年1月1日正式启用全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开展禁毒民警执法规范化专题培训和推广实施工作。对省级禁毒委员会工作进行年度考核通报,调动各地禁毒委员会组织、协调、指导开展禁毒工作的积极性。

提升禁毒工作保障水平

加强禁毒经费、装备、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协调国家发改委批复“十二五”禁毒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规划建设项目283个、总投资近10亿元;协调科技部增设“十二五”国家禁毒科研项目,制定禁毒科研规划;协调财政部增加中央补助地方禁毒专款,确保禁毒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保障各项禁毒工作顺利开展。

禁毒情报技术

在公安部党委的领导下,以服务基层、贴近实战为宗旨,全面推进禁毒情报研判系统建设应用,不断提升情报分析研判能力、毒品分析检验能力、禁毒实战培训能力,有效地指导和推动各地禁毒情报工作,逐步提高打击毒品犯罪活动能力,推动我国毒品形势呈现持续好转。

大力推动信息系统实战应用

强化毒情分析与案件自侦

推进境外罂粟替代发展有序进行

继续开展罂粟种植卫星遥感监测工作

为准确掌握“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形势,科学制定对我国影响最大的“金三角”毒源地的禁毒工作和替代发展工作措施,连续第6年联合缅甸政府对缅甸北部23万平方公里范围的罂粟种植情况开展卫星遥感监测工作,向缅方通报近1万个罂粟种植坐标,为缅方及时铲毒提供线索依据;组成联合工作组,对老北地区10万平方公里的潜在罂粟种植区进行实地踏查和卫星数据校对,发现罂粟种植面积6.37万亩,向老方通报3000多个罂粟种植坐标,首次成功开展中老联合卫星遥感监测和实地踏查工作;11月,对老挝国家禁毒办和老北7省一线禁种铲毒工作人员进行遥感监测技能培训,并捐赠对讲机、GPS和数码相机各40部用于核查罂粟种植地块,深化中老遥感监测合作。继续与UNODC交流遥感技术,向其通报中缅、中老遥感监测结果。

国家毒品实验室建设

国家毒品实验室紧紧围绕禁毒中心工作,以“建设世界一流毒品实验室、为实战服务”为目标,立足我国国情,充分发挥技术部门的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

加强毒品样品库和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充实毒品样品库,明确毒品样品和制毒化学品样品筛选规则,完成2011年和2012年全年海洛因、冰毒晶体、片剂毒品样品、鸦片、可卡因等毒品样品的选样建库工作,其中,2012年各类缴获样品7000余份,海洛因、冰毒晶体和片剂毒品样品对应案件缴获量分别占同类毒品全年缴获总量的70%、50%和77%。在完成2011年度缴获样品分析的基础上,将海洛因原产地特征、生产批次关联性判别、掺杂物和稀释剂及纯度变化等数据,冰毒晶体的合成路线、易制毒化学品原料、异构体和纯度等数据,以及片剂毒品的物理特征、掺杂物和稀释剂等数据纳入缴获毒品特征数据库。

开展常态化毒品特征分析工作

拓展分析项目多方面满足实战需求

加强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

常态化地参加世界性盲测活动,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作为国内唯一参加单位,参与UNODC组织的每年两次全球性“国际共同测试运动”的全部项目(包括缴获样品和生物样品)和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盲测活动之一—英国政府化学家实验室(LGC)每年四次毒品生物样品盲测活动。自主合成制备了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和氘代吗啡等20余种标准物质,向各地提供数百瓶标准物质,吗啡盐酸盐、可卡因盐酸盐和氘代吗啡等标准物资的制备(合成)方法的发明专利已于年内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并公告。

加强与基层实战单位的联系

9月,召开“实验室技术服务侦查实战工作座谈会暨样品收集工作部署会”,全面提高各地缉毒侦查和情报工作使用实验剖析数据的能力和水平;11月,举办“第一届全国公安禁毒系统毒品检测培训班”,完成毒品检测教材编写工作;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各地毒品实验室整体建设、人员技能培训以及其它毒品检测工作,完成全国14家毒品实验室的能力验证结果评定工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参加2012年度国际毒理学家年会和2012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年会等学术会议。

毒情形势

当前,我国毒品形势呈现持续好转的发展势头。但全球毒品持续泛滥,毒品产量居高不下,毒品制造、走私、滥用活跃,国际毒情的发展变化对我国影响不断加大。同时,国内滋生、诱发毒品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仍然不少,我国面临的禁毒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金三角”、“金新月”对我危害进一步加剧

受缅甸、阿富汗等毒源地国家政治、外交变化等影响,尽管缅北地区目前罂粟种植面积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近年来呈持续反弹态势,2012年该地区罂粟种植约63.7万亩,同比上升33.8%,可产海洛因60多吨。2012年我国缴获“金三角”海洛因5.37吨,上升15.5%,占全国缴获总量的73.7%,此外仅云南去年查获缅北冰毒片剂即达8.95吨,同比增长26%。阿富汗仍是全球罂粟种植和鸦片产量最大的国家,向我走私渗透亦有所增加,2012年共破获“金新月”毒品案件98起。

境内制贩毒活动高发

由于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国内制造冰毒、氯胺酮等犯罪逐步向小规模、分段式加工转变。制毒分子利用互联网等平台联络交易和传播制毒经验,制毒方法不断翻新,犯罪手段更加隐蔽,增加防范打击难度。2012年,全国共破获制毒案件579起,同比上升10.9%,共打掉制毒窝点326个,22个省区市发现制毒窝点,特别是广东汕尾、惠州以及四川成都周边地区制毒问题突出,所产晶体冰毒、氯胺酮占国内市场主要份额。西非裔涉毒人员在广东等地落地生根,治理难度加大。航空、铁路以及公路和物流寄递渠道贩毒活动明显增多,全年共破获物流寄递贩毒案件271起,缴获毒品800.4千克。同时,一些地方外籍人员贩毒、外流贩毒以及利用孕哺期妇女、病残人员贩毒问题仍很突出,遏制毒品犯罪活动的难度依然很大。

毒品滥用问题仍然十分严峻

尽管海洛因问题快速发展蔓延的势头得到遏制,但以冰毒、氯胺酮为主的合成毒品滥用发展迅猛,我国面临巩固海洛因治理成果和遏制合成毒品快速蔓延的双重压力。目前,我国吸食海洛因人员基数仍很庞大,戒断巩固难、复吸率高的问题仍很突出。全国累计发现登记吸食海洛因人员127.2万名,占吸毒人员总数的60.6%。同时,我国已登记吸食合成毒品人员79.8万名,比2011年底上升35.9%。因吸食合成毒品引发的自伤自残、伤害他人的恶性伤害案件,以及吸毒后驾车引发肇事肇祸案件等社会危害逐步显现。

制毒原料防范管控任务艰巨

附录

国家禁毒委员会组成

主任

孟建柱时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

副主任

汪永清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张新枫时任公安部副部长

申维辰中宣部副部长

马晓伟卫生部副部长

王松鹤海关总署副署长

委员

南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朱孝清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吴海龙外交部部长助理

穆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刘利民教育部副部长

王伟中科技部副部长

邱进国家安全部副部长

窦玉沛民政部副部长

陈训秋司法部副部长

李勇财政部副部长

信长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徐祖远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胡亚东铁道部副部长

高鸿宾农业部副部长

蒋耀平商务部副部长

王仲伟文化部副部长

杜金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钟攸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

张丕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

李东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孙华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

孙扎根国家林业局副局长

甘藏春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

王国庆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

李健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

刘君国家邮政局副局长

吴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贾建成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

倪健民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汪鸿雁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甄砚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国家禁毒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由公安部承担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新枫(兼)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跃进

2012年全国禁毒十大案件

上海“2011T618”制贩毒案:2012年4月,在广东公安禁毒部门配合支持下,上海市公安局缉毒处经过近9个月的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了“2011T618”专案,在广东省陆丰市甲子镇博社村捣毁制毒工厂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缴获冰毒181千克、氯胺酮2千克,查扣涉案汽车6辆,扣缴毒资人民币4万元。

渝川“戴旭”团伙制贩毒案:2012年4月29日,重庆、四川两地公安机关禁毒部门成功侦破了“戴旭”团伙制贩毒案,共捣毁制毒窝点2处,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缴获冰毒成品410克、半成品78.4千克,查扣涉案汽车1辆,扣缴毒资19万元。

闽粤“JDB1102”走私贩毒案:2012年5月5日,在马来西亚警方和国内有关部门配合下,福建、广东两地公安机关禁毒部门成功破获了“JDB1102”走私贩毒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其中,马来西亚籍3名、香港籍3名),缴获冰毒26千克,查扣奔驰、宝马等高档轿车5辆,缴获毒资50多万元,成功摧毁了一条跨中马两国走私贩毒的通道。

云南“何定荣贩毒案”:2012年5月,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云南公安机关禁毒部门成功侦破“何定荣贩毒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缴获冰毒52.77千克,查获自制手枪1支、钢珠子弹200发,查扣涉案汽车10辆。

中缅“2012-297”制毒案:2012年7月9日,公安部禁毒局指挥云南公安机关禁毒部门通过边境执法合作机制与缅甸警方联手侦破公安部“2012-297”号毒品目标案件,在缅甸捣毁1个毒品加工厂,共抓获境内外毒品犯罪嫌疑人11名(其中,缅甸籍4名),缴获冰毒347千克,有力减少了毒品走私入境造成的危害。

闽粤“2012-269”走私贩毒案:2012年初,福建公安机关禁毒部门根据掌握的线索,对一活动于闽粤台三地、以台湾人为主的走私贩毒团伙立案侦查。在公安部禁毒局统一协调下,福建、广东两地公安机关禁毒部门对此案开展联合侦查。在台湾警方的大力协助下,2012年8月,专案组在广东东莞、福建厦门等地成功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其中,台湾籍6名),缴获氯胺酮121千克,查获制式手枪和冲锋枪各1支、子弹47发。

川甘“1108”制毒案:2012年8月7日,四川、甘肃两地公安机关禁毒部门联合侦破“1108”专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4名,在川捣毁制毒窝点和非法提炼麻黄素窝点各1处,在甘捣毁非法提炼麻黄素窝点1处,缴获冰毒4千克、晶体麻黄素成品256.22千克及制毒和非法提炼麻黄素化学制剂、设备一批。

北京“一号专案”:2012年1月中旬至9月底,在公安部的指挥协调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公安局组织多警种、多部门联合开展了2012年禁毒“一号案件”专项整治行动,共打掉6个特大贩毒团伙,抓获吸贩毒人员306名,侦破98起毒品犯罪案件,缴获海洛因10.1千克,有力震慑了涉毒违法犯罪分子,有效净化了首都社会治安环境。

湘粤“2012-337”制贩毒案:2012年9月13日,湖南、广东两地公安机关禁毒部门联合破获公安部“2012-337”号毒品目标案件,在湖南郴州捣毁面积约800平方米的特大制毒工厂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其中,墨西哥籍制毒技师1名、香港籍3名),缴获冰毒1.12吨(其中,冰毒成品218.35千克、半成品901.9千克)、制毒原料19.8吨,查扣涉案汽车6辆及制毒设备一批,成功摧毁了一个墨西哥、香港及内地籍人员相互勾结、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特大跨国跨境制贩毒团伙。

中国禁毒基金会

中国禁毒基金会(英文名:ChinaNarcoticsControlFoundation,缩写“CNCF”)是民政部注册登记、公安部主管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成立于1999年,其宗旨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国家禁毒工作方针,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禁毒斗争,面向中国境内外募集和接受捐赠,支持中国禁毒事业的发展,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THE END
1.国家统计局:10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6%北京商报讯(记者卢扬王蔓蕾)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7007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899亿元,增长11.2%;进口15108亿元,下降3.7%。 1—10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60219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208028亿元,增长6.7%;进口152191亿元,增长3.2%。 http://news.10jqka.com.cn/20241115/c663555266.shtml
2.中国10月出口增长12.7%贸易顺差扩大中国10月出口增长12.7% 贸易顺差扩大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12.7%,中国10月以美元计价进口同比下降2.3%。中国10月份贸易顺差957.2亿美元。(本文来自第一财经)https://3g.china.com/act/news/10000169/20241107/47537385.html
3.10月进出口数据怎么样(今年旺季进出口行情好吗)其中,出口19.55万亿元,增长0.4%;进口14.77万亿元,下降0.5%;贸易顺差4.78万亿元,扩大3.2%。 按美元计价,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4.9万亿美元,下降6%。其中,出口2.79万亿美元,下降5.6%;进口2.11万亿美元,下降6.5%;贸易顺差6840.4亿美元,收窄2.7%。 今年10月份,我国进出口3.54万亿元,增长0.9%。 http://www.anfus.cn/n1296056.htm
4.一周前瞻丨中国10月CPIPPI数据将公布;五大券商看好这些板块...初步统计,10月1日-3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90.5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1%,较上月同期下降1%;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26.2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5%,较上月同期下降1%。 6)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额247万亿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4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21107/herald/925ca2fa4f357573461e9c450ca1eb07_ths.html
5.立方早知道10月金融数据出炉/美国CPI降速至8%以下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汽车企业出口创历史新高,达到33.7万辆,环比增长12.3%,同比增长4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9万辆,环比增长1.2倍,同比增长81.2%。【详情】 ○ 河南 关于延期还贷,河南21家银行最全政策梳理来了→ 在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下,延期还贷相关政策是否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记者详细咨询河南省内21家...https://www.dahecube.com/article.html?artid=144829
6.“SHMET晨讯美联储会议纪要暴露9月大幅降息分歧,LME有色金属普跌...据智利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智利9月碳酸锂出口量为18,243吨,环比增加13%,同比增长56%。当月对中国出口碳酸锂16,601吨,环比增加37%,同比增加84%。由于智利海运到港时间大约36-47天左右,且智利出口占我国进口碳酸锂比例约为八成左右,随着智利出口数量小幅回升,预示中国10月进口碳酸锂规模或将有所增加。 https://www.shmet.com/news/newsDetail-2-892271.html
7.金十数据官方网站进出口值占对东盟十国的进出口值的44.7%,主要进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农产品。 16:41:14 白云机场:10月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8.16% 金十数据11月5日讯,白云机场11月5日晚间公告,2024年10月旅客吞吐量682.12万人次,同比增长18.16%;2024年前10月累计旅客吞吐量6316.3万人次,同比增长21.29%。 16:40:32 北京土拍收...http://south.jin10.com/node/4662/
8.世铝网市场行情数据中心 铝业资讯铝价分析 铝业产品采购中心 铝业展会 会采购 本站动态 世铝网2024年国庆节休市通知 世铝网2024年中秋节休市通知 22日铝价61%看涨 9月全球原铝供应过剩1.3483万吨 [取消退税政策对铝业影响][新湖期货:山西氧化铝调研报告] 中国10月电解铝产量371.5万吨赤泥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https://www.cnal.com/
1.国家统计局:10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7007亿元同比增长4.6%证券时报网讯,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7007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899亿元,增长11.2%;进口15108亿元,下降3.7%。1—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60219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208028亿元,增长6.7%;进口152191亿元,增长3.2%。1—10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3.9%...https://news.hexun.com/2024-11-15/215563420.html
2.10月,中国出口有大变化!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10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1.2%。这个数字追平了5月出口增速,达到年内高点。 出口为何大增? 这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不无关系。官方数据显示,去年10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3.1%。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广受认可。 现在,随着各地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国制造”日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816136
3.数据图解丨今年前10月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1.7万亿元对外贸易市场...来源标题:数据图解丨今年前10月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1.7万亿元 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成效明显 1-10月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增长新动能加快积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为全球抗议和经贸复苏作出重要贡献。今年前10个月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1.7万亿元,...https://china.qianlong.com/2021/1204/6603500.shtml
4.进口增速明显改善10月我国外贸增速由负转正新闻海关总署11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速实现由9月的-0.7%转为正增长0.9%,前10个月进出口的累计增速也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03%。 值得注意的是,10月我国进口增速改善明显,同比增长6.4%,达到今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速。专家分析,量价齐升带动进口增速提升,下一阶段基数降低等因素有望推动出口...https://news.cnstock.com/news,yw-202311-5147583.htm
5.中国10月外汇储备财经日历中国 45个港口铁矿石库存 CPI年率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率-年初至今 出口年率-美元计价 出口总额-美元计价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月率 财新制造业PMI 财新服务业PMI 财新综合PMI 出口年率-人民币计价 出口总额-人民币计价 CPI月率 城镇调查失业率 成品油出口量-精炼石油产品-能源 ...https://rl.fx678.com/id/112015032410015421.html
6.10月宏观经济数据点评——消费明显下滑,稳信心是关键中国10月出口(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20.1%,预期14.2%,前值17%;进口增长26.3%,预期17.7%,前值17.4%。短期外贸数据强劲集中反映了对于贸易战前景的担忧,从前瞻性指标来看,中国出口前景并不乐观,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自7月以来已经回落至50%荣枯分界线以下,10月出口新订单PMI仅为46.9%;已加征关税的2500亿美元商品已能...https://m.loupan.com/xa/news/201606/3582085
7.银行周报(10月19日)界面新闻10月14日讯,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14日在今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69万亿元,接近上年全年16.88万亿元的水平,比上年同期多增2.79万亿元。 11.9月进口大超预期内需发力但出口仍存隐忧,人民币升值压力或将减弱 ...https://m.jiemian.com/article/5131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