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稀土美国35种“CriticalMinerals”还涉及这些中国小金属

1、【事件】2018年2月16日,美国内政部公布了《关键矿物清单》(草案),清单所涉35种矿物均为美国对外依存度高,且对美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金属矿产。其中,19种矿物的顶级生产商(topproducer)为中国,占比超过50%;且大部分为小金属。

4、钨:1)储量产量全球第一,我国钨储量289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8%,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中国钨精矿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3%,处据绝对优势地位。2)下游消费平稳增长,2016年全球钨消费总量约为7.8万吨(金属量),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其中,中国原钨消费总量4.6万吨,同比增长约3%。3)市场价格震荡回升,国内钨市场在经历为期3年左右的价格下行周期后,去库存效果显现,叠加供给收紧,引领钨价逐步回归理性,2017年国内钨精矿年均价为9.07万元/吨,同比上涨29%;今年1季度,钨精矿均价为11.19万元/吨,同比上涨48%(2017年低基数效应明显)。4)出口创历史新高,2017年中国出口钨品28984吨(钨金属,不包括硬质合金),同比增长31.22%,从出口国别看,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占比分别为17%、34%和23%。

5、锑:1)中国主导全球供需格局,从资源部禀赋看,全球锑储量200万吨(金属量),中国占比近50%,是名副其实的锑资源大国;从产能产量看,我国锑精矿产量基本维持在11-12万吨区间,约占全球75%以上;从下游需求看,全球锑消费总量保持在12-13万吨区间,中国占比为50%左右。2)价格冲高回落,并企稳筑底,受环保督查及广西、湖南等地部分锑冶炼企业减停产等因素影响,2017年锑市场价格呈现先涨后跌再企稳的运行态势,锑锭年均价为54352元/吨,同比上涨37%,今年1季度,锑锭均价为51267元/吨,同比小幅下降3.3%。3)环保倒逼升级,成本支撑显现,工艺落后、环保不达标企业将逐步实现出清,行业格局有望持续优化,成本支撑效应有望凸显,中长期看,锑价将维持趋势性向上。4)进口大幅增长,出口同比下降,2017年中国进口锑品72898吨,同比增长31.4%;出口锑品42417吨,同比下降9.2%,其中,2017年出口至美国的氧化锑为14157吨,约占总出口量的33%。

7、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进口以及环保等政策波动带来的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引言

2018年2月16日,美国内政部公布了《关键矿物清单》(草案),清单所涉35种矿物均为美国对外依存度高,且对美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金属矿产。其中,19种矿物的顶级生产商(topproducer)为中国,占比超过50%;且大部分为小金属(具体如图表1所示)。

“关键矿物并非新鲜事”:在09-11年周期中,2011年欧盟便发布了14种《关键原材料清单》,而2014年的这份清单则更新增加到了20种,分别为锑、铍、硼酸盐、铬、钴、焦炭、氟石、镓、锗、铟、菱镁矿、镁、天然石墨、铌、铂族金属、磷矿石、重稀土、轻稀土、金属硅、钨等小金属和原材料品种。

在上述35个关键矿种中,综合考虑资源储量、战略地位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因素,我们认为:稀土、钨、锑和锗四个品种是典型的“中国优势小金属”,尤其是前三者,资源优势最坚实,这里做以更新梳理:

稀土

(一)世界稀土看中国

资源禀赋佳。中国稀土资源丰富,《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资源赋存具有“北轻南重”的特点: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等北方地区和四川凉山,离子型(以中重为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等南方7省区。同时,我国的稀土资源还具有种类多、配分全的特点,特别是我国独有的离子型(以中重为主)稀土矿富含稀缺的中重稀土元素,是真正占据主导地位、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

(二)下游需求长期看好

稀土下游消费可划分为传统领域和新材料领域,其中,新材料主要涵盖永磁、发光、催化和抛光等几大领域,并已经超越传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过60%)。根据稀土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磁性材料毛坯产量为14万吨,按成材率80%测算,则磁性材料产量为11万吨左右;三基色荧光粉产量约为2200吨左右,白光LED粉产量约为130吨,产量增速迅猛;稀土储氧材料(用于催化)产量为2600吨左右;稀土抛光材料约为2万吨(稀土价格下行,需求扩大),稀土储氢材料产量为8000吨左右。具体消费结构如下图所示。

分析上述应用领域,我们不难发现,稀土下游消费大多集中分布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其潜在需求被长周期看好,特别是稀土永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消费具备较大增长潜力。

(三)产业格局逐步优化

组建稀土大集团,提升行业集中度,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提高我国稀土行业整体竞争力,是目前我国稀土行业管理体系的主题主线。自《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2号)下发以来,各稀土大集团整合主体通过全资收购、参股控股、设立平台公司等方式积极开展整合工作,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中铝公司、厦门钨业、北方稀土、南方稀土、广东稀土以及五矿稀土的大集团组建工作先后通过验收,至此,我国稀土行业大集团主导的发展格局正式确立。6大稀土集团整合了全国23家稀土矿山中的22家、59家冶炼分离企业中的54家,扭转了稀土行业长期以来“多、小、散”的局面,资源控制力和市场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从中长期看,6大集稀土团将进一步以资产为纽带,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推动我国稀土行业规范发展。

(四)黑色产业链依然掣肘行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稀土企业共同努力,严厉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建立规范有序的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市场流通秩序,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可观来讲,非法开采稀土矿,无计划、超指标生产等现象仍未得到根治,并且严重扰乱市场经营秩序。违规稀土产品由于完全或部分规避了税收、环保等成本,其售价远低于合规产品,使稀土市场价格大幅下降,严重挤压了合法企业的利润空间,造成了合规企业普遍亏损,违规企业普遍盈利的局面。按照稀土磁性材料产量元素含量倒推,目前我国每年的违规冶炼分离产品量达到6万吨左右量级,约占全部需求量的40%左右,这也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劣币驱逐良币,进而导致市场价格持续低位运行。

(五)出口高位运行,但增速回落

自2015年稀土出口关税取消后,我国稀土产品出口步入高速增长期,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总计出口稀土金属及合金5514.9吨,同比增长8.4%,出口金额7984.3万美元,同比增长37.4%;出口稀土氧化物2.73万吨,同比增长3.5%,出口金额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出口稀土化合物1.83万吨,同比增长23.7%,出口金额5359万美元,同比增长40.3%;出口稀土永磁材料2.99万吨,同比增长11.2%;出口金额约1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7%。

出口至美国的稀土产品主要为氧化镧铈和碳酸镧铈等轻稀土产品,出口量分别为7417吨和4336吨。具体如下表所示。

(六)市场价格仍处底部

(一)储量、产量全球第一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钨储量330万吨,2016年全球钨储量增加近一倍总计达到近600万吨,主要是由于2016年我国江西浮梁县朱溪外围发现了迄今为止全球最大钨矿。目前,我国钨储量289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8%,居世界第一位。其他如,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钨资源储量维持稳定。

钨资源高度集中,钨生产亦高度集中。USGS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钨精矿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3%,占据绝对优势。2017年,受天气以及环保等因素制约,小型矿山停产较多,但大中型矿山利用价格上行机会,提高产能利用率、摊薄成本,致使产量同比仍有所增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钨精矿产量为14.8万吨(折WO3),同比增长5%左右。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下游消费平稳增长

我国钨消费总量同样保持小幅增长,2016年原钨消费总量达到4.57万吨,同比增长约3%。从钨制品消费结构看,钨主要用于硬质合金、钨钢、钨材和钨化工,其占比分别为:46%、27%、22%及6%。

(三)市场价格震荡回升

国内钨市场在经历为期3年左右的价格下行周期后,去库存效果显现,需求亦有所恢复,叠加钨原料供应趋紧,2017年钨精矿市场价格震荡上扬,逐步回归理性。复盘一下,6月小幅震荡,9月快速上扬,月平均价格11.37万元/吨,同比上涨68.20%,环比上涨13.93%,重回10万元/吨以上,是年内月均价格的高位,也是2014年4月份以来的月均价格高位。亚洲金属网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钨精矿年平均价格9.07万元/吨,同比上涨29%;今年1季度,钨精矿均价为11.19万元/吨,同比上涨48%(2017年低基数效应明显)。

(四)钨品出口创历史新高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出口钨品28984吨(钨金属,不包括硬质合金,下同),同比增长6895吨,增长31.22%,创2008年以来的新高;出口金额9.19亿美元,同比增长41.21%。其中,出口原配额钨品21588吨,同比增加5571吨,增长34.78%,创出口历史新高。

从出口结构看,近来总体来看,钨酸盐类和氧化钨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75%左右,2017年出口仲钨酸铵/偏钨酸铵占出口总量的23%,蓝、黄钨占出口总量的46%,二者合计占比约70%。

从出口国别看,三大主要出口地区分别为美国、欧洲和日本,其市场需求扩张较为明显。近年,欧洲进口中国钨品占中国总出口的25%左右,近两年超过30%;美国此前占我国总出口的20左右,近年对我国的依赖略有下降。2017年,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占比分别为17%、34%和23%。

(一)中国主导全球供需格局

从资源禀赋看,USGS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锑储量为200万吨(金属量),其中,中国为95万吨,占比近50%,是名副其实的锑资源大国。此外,俄罗斯、玻利维亚锑资源亦相对丰富,三国合计占比约为82%。从我国资源分布看,2015年我国查明资源储量约293万吨,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地。其中,湖南省查明资源储量占比最高,达20.3%。具体如下图所示。

从产能产量看,近年来,我国锑精矿产量基本维持在11-12万吨区间,占全球比例高达75%以上。2015年,全球锑精矿产量为14.7万吨,其中,中国锑精矿产量为11.1万吨,占比为76%。由此可见,虽然我国锑资源丰富,但供给占比同资源占比仍然不匹配。与此同时,在环保趋严以及市场压力共同作用下,近年我国锑品产量呈现逐年下滑态势,2017年锑品产量19.94万吨,同比下降约2%。供给端的有序收紧,对于修复供需关系、提振市场价格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价格冲高回落,并企稳筑底

2017年,锑市场价格总体呈现先涨后跌再企稳的运行态势。受环境保护督查及广西、湖南等地部分锑冶炼企业减停产等因素影响,国内锑价于4-5月份大幅上涨,后续随着督查工作结束、部分企业恢复生产,锑价逐步出现回调。今年1季度,国内锑市场运行平稳,消费商按需采购,供应商正常出货,锑锭和氧化锑价格保持稳定。亚洲金属网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锑锭均价为54352元/吨,同比上涨37%,今年1季度,锑锭均价为51267元/吨,同比小幅下降3.3%。具体价格走势如下图所示。

(三)环保倒逼升级,成本支撑显现

作为锑冶炼原料的锑精矿,多为硫化矿,而传统的鼓风炉—反射炉工艺,产生低浓度二氧化硫污染难以高效治理,成为制约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2015年1月1日,新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大幅提高违法成本,与此同时,新修订的《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也已经正式生效,这将对我国锑行业的发展格局和路径产生深远影响。

(四)进口大幅增长,出口同比下降

进口方面,中国锑冶炼产能远大于精矿产量,每年仍需进口锑精矿以弥补国内缺口。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累计锑品进口量为72898吨,同比增长31.4%,其中,锑精矿进口量为70295吨,占比超过95%。主要进口国为塔吉克斯坦、俄罗斯、澳大利亚、缅甸等。

出口方面,2017年中国累计出口锑品42417吨,同比下降9.2%。从出口产品结构上看,以初级产品为主,氧化锑占比最大(超过80%),2017年,我国总计出口氧化锑35305吨,占总出口量的83%左右;从出口国别看,美国和日本为主要出口地区,其中,2017年出口至美国的氧化锑为14157吨,约占总出口量的33%。

(一)中国重要战略金属

稀缺属性突出,锗是典型的稀散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仅为0.0014%,全球锗资源贫乏且分布高度集中,已探明锗保有储量仅为8600金属吨,主要分布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合计占比超过95%),分别占比为45%、41%和10%。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美国虽然锗储量居全球第一位,但由于实际生产过程中,锗主要以铅锌伴生冶炼的副产品形式产出,因此,锗产量受到铅锌产量的制约。2011年-2012年美国锗精矿产量为3吨,2013年以后基本无锗精矿产出。俄罗斯锗精矿产量基本维持在5吨水平,变化不大。中国锗精矿产量基本保持在90吨以上,全球占比维持在70%以上,成为全球锗资源的最主要贡献者。

(二)有色金属行业高端应用明珠

从消费结构上看,主要集中在红外、光纤以及太阳能电池三大战略性新兴领域,由于国内外产业结构的不同,导致三大领域的消费占比相差也较大。具体来看,全球锗下游消费分布相对均衡,红外、光纤以及太阳能光伏领域占比分别为35%、30%和15%;中国锗下游消费中,红外领域“一家独大”,占比接近70%,光纤领域占比约为22%,合计占比约为90%左右,应用领域高度集中。具体如下图所示。

(三)供需错配导致锗价承压运行

从历史上看,锗价走势并不平静,分别在2008年、2012年以及2014年前后出现过三次深度调整,其中,2008年前后和2014年前后跌幅分别超过55%和45%。具体原因如下图所示。

(四)出口高景气有望延续

2017年锗出口复苏态势明显。在锗价低位运行、出口政策收紧的共同作用下,锗出口贸易经历了长达5年的下行周期,在此期间,锗出口量由40吨锐减至10吨量级。自2016年末、2017年初开始,锗价触底回升,迎来全面爆发。此前,国外下游应用企业以按需采购、不建原料库存为主流经营模式,去库存过程基本已经完结,2017年以来,出于对中国供给收紧以及价格上涨预期的担忧,叠加发达经济体复苏强劲、需求整体向好,国际市场加大采购力度,使得锗出口量同比出现大幅增长。2017年,我国累计出口金属锗约21吨,同比增长超过30%,预计2018年出口端仍将有望维持高景气。

从出口国别看,排名前五的出口地区为俄罗斯、美国、比利时、中国香港以及日本,具体数量以及占比如下表所示。

THE END
1.前10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增长5.2%本报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欧阳洁)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6.02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20.8万亿元,增长6.7%;进口15.22万亿元,增长3.2%。 前10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3.09万亿元,增长3.9%;加工贸易进出口6.53万亿元,增长4%。我国与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贸易总值为5.67万亿元,增长8.8%...http://gd.people.com.cn/n2/2024/1110/c123932-41036879.html
2.图解创历史同期新高!最新进出口数据出炉↓【图解】创历史同期新高!最新进出口数据出炉↓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海关总署、央视新闻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408/08/t20240808_39098032.shtml
3.立方早知道10月金融数据出炉/美国CPI降速至8%以下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汽车企业出口创历史新高,达到33.7万辆,环比增长12.3%,同比增长4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9万辆,环比增长1.2倍,同比增长81.2%。【详情】 ○ 河南 关于延期还贷,河南21家银行最全政策梳理来了→ 在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下,延期还贷相关政策是否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记者详细咨询河南省内21家...https://www.dahecube.com/article.html?artid=144829
1.中国出口总额1992–2024经济指标CEIC中国的出口总额在09-01-2024达303,712.1百万美元,相较于08-01-2024的308,647.3百万美元有所下降。中国出口总额数据按月更新,01-01-1992至09-01-2024期间平均值为103,707.0百万美元,共393份观测结果。该数据的历史最高值出现于12-01-2021,达340,498.8百万美元,而历史最http://www.ceicdata.com/zh-hans/indicator/china/total-exports
2.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破10万亿12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0万亿元。 据海关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5.74万亿元,增长4.9%;进口4.43万亿元,增长5%。进出口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 https://www.redmaomail.com/ask/post/61953.html
3.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最新数据及走势图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数据及变动趋势图,macroview为你提供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数据可视化查询, 数据定期更新并配有相关数据说明。https://www.macroview.club/data?code=cn_trade_rate
4.中国PPI同比对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影响相关经济数据 ? 公布日期月份经济数据实际值预期值 2024-11-07Oct中国10月外汇储备3261.05-- 2024-11-07Oct中国10月贸易帐(按人民币计)679.10-- 2024-11-07Oct中国10月进口同比(按人民币计)-3.70-- 2024-11-07Oct中国10月出口同比(按人民币计)11.20-- ...https://wallstreetcn.com/data-analyse/CN111291/CN10YR.OTC
5.盘前情报丨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数据安全产业有望高速...长江证券认为,数据经济驱动之下,数据要素已成为生产要素,意味着后续海量数据的产生,历史上数据量高速增长会带来整个IT基础设施领域需求爆发。数字经济时代下,数据安全空间广阔,有望高速发展,先发布局厂商或将充分受益。 ② 商务部将培育汽车出口优势,机构称国内汽车出口量或继续维持高增长态势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4/28/c7623714.html
6.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指引(2023...对于实际收付款为零(轧差净额结算合计值为零)的数据,集中收付机构应按照《细则》要求,通过经办银行进行申报,境内银行应虚拟一笔结算值为零的涉外付款,申报在“999998-无实际资金收付的轧差结算”项下,“收款人常驻国家(地区)”为“中国”, 其他必填项可视情况填报或填写“N/A”(半角大写英文字符)。https://www.udfspace.com/article/5338756281079819.html
7.年度盘点2020中国经济社会八项重大成就澎湃号·政务海关数据显示,11月,中国进出口、出口额均创197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单月最高记录,出口增速也创下2018年2月以来的新高。此外,中国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在2019年创历史新高,预计2020年进出口、出口将超过去年,再创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2016年全球货物出口占比达到13.8%,创下1968年以来的单一经济体货物出...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611222
8.一组组亮眼数据振奋人心中国经济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今天介绍,从前11个月外贸数据看,我国出口规模稳、份额稳的特征没有改变,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也没有改变,中国仍然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比上个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1.7%,结束了连续六个月的下降态势。https://china.qianlong.com/2023/1215/8165293.shtml
9.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7.08万亿元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 吕大良:今年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基本持平,8月份近3.6万亿元的进出口规模,较2020—2022年同期均值增长8.2%。这一规模,从今年月度数据看,从历史同期数据看,都是第二高点,我国外贸运行总体平稳。 这几天,山东临沂这家农用机械公司的工人们正在总装调试1400台农用拖拉机,检验合格后将装船发...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652005
10.李迅雷金融与投资个人主页分化是大势所趋——从美股历史数据看《乡下人的悲歌》 在诸多的未知答案中,唯有分化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朗。 2 7 2 12981 阅读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07-29 07:20 · 格隆汇专栏作家 若特朗普当选将带来哪些影响? 若特朗普当选后,落实其要加征的60%关税,国内政策将向更加注重安全,而非刺激的方向演进 3 7 7318 ...https://www.gelonghui.com/user/107592
11.从历史数据看中国看列强看未来“少年中国评论”上俄罗斯学者的《苏联生活水平统计》一文提供了一些历史数据,其中有关中国和其他传统列强的几个经济数据很耐人寻味。先来看“表一”世界各国的工业生产比较: 表一:世界各国的工业生产比较(1830-1984)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的1830年,世界工业生产前四强为中国、印度、英国和俄罗斯。把其中的英国换成...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id=27&classid=27&id=2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