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宏观2022年中国进出口形势回顾与2023年展望

2022年中国外贸抗住内部和外部的压力,总体实现稳定增长。出口方面,受国内疫情扰动、海外需求收缩和高基数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出口全年增速呈现前高后低逐步下滑的走势,尤其是8月以来下降幅度扩大,10月以来单月同比增速转正为负。进口方面,受国内疫情反复、价格因素削弱和国内需求偏弱等因素的影响,进口全年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1-2月保持高位,3月以来大幅回落持续位于低位,10月以来单月同比增速转正为负。

展望2023年,中国外贸增长面临较大挑战,尤其出口增长面临的压力增加。出口方面,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大,海外需求趋于收缩,叠加2022年上半年高基数效应的压制作用,不利于出口增长,另一方面稳外贸政策持续加码,疫情政策政策优化保障出口生产和运输,RCEP协议继续发挥作用助力出口企稳回升,预计2023年出口增速预计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全年出口同比增长1.5%。进口方面,一方面国际环境趋于复杂多变、出口需求回落、短期疫情扰动加剧不利于进口增速,另一方面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后续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政策助力国内需求逐步修复,叠加RCEP协议效果持续显现,进口增速有望企稳回升,预计2023年全年进口同比增长3.5%。

一、2022年进出口回顾

2022年1-12月进出口总额为63096亿美元,同比增长4.4%,低于2021年25.4个百分点,增速整体呈现逐步下滑的趋势。其中,出口总额35936亿美元,同比增长7.0%;进口总额27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1%;贸易顺差8776亿美元,扩大30.90%。总体来看,2022年数据显示中国进出口总值保持韧性,对宏观经济形成一定支撑,并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出口方面

第一,出口增速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增长速度逐季降低。

分季度看,2022年四个季度中国出口增速分别为15.8%、12.9%、9.99%和-6.81%。整体来看,2022年度中国对外贸易平稳开局,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利支撑,但国内疫情扰动频发,成为影响上半年出口的重要因素,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出口稳步回升。从具体月份来看,3月和4月受国内新一轮疫情的影响,各地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升级,对国内供应链和进出口运输产生较大影响。5月份国内疫情对供需两端的扰动减轻,社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逐步实现生产生活正常化,供应链稳定性得到恢复,物流畅通性逐步提升,叠加国内稳增长、稳外贸政策继续加码,助力出口增速稳步回升。同时,全球经济衰退压力增大,海外需求逐渐收紧,尤其是8月份以来海外需求总额收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逐渐显现,叠加高基数效应的影响,出口压力逐渐增大。11月和12月海外消费和生产需求进一步收缩,国内疫情对出口生产和运输扰动增加,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的压制作用,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第二,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保持增长,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贸易伙伴。

2022年中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出口总额分别为5672.87亿美元、5619.70亿美元、5817.83亿美元和1729.2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7.7%、8.6%、1.2%和4.4%。总体而言,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增速仍旧保持相对高位。其中,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贸易伙伴,占出口总值的16.19%;东盟为中国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占出口总值的15.78%,RCEP成员国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欧盟为中国第三大出口贸易伙伴,占出口总值的15.63%,通货膨胀高位运行,能源价格位于高位,欧洲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作用削弱。

第三,机电产品在中国出口中占主导作用。

2022年中国出口机电产品20527.66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7.1%,在中国出口中占主导作用,同比增长3.6%。其中,其中集成电路和汽车表现较好,出口额分别为1539.18亿美元和601.56亿美元,同比增长0.3%和74.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9513.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劳动密集品中,箱包及类似容器和鞋靴表现较好,出口金额分别为355.71亿美元和575.77亿美元,同比增长28.2%和20.4%。

(2)进口方面

第一,进口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增长速度逐季降低,尤其在6月份以来进口增速持续位于低位。

分季度看,2022年四个季度进口增速分别是9.6%、1.73%、0.59%和-6.73%。国内疫情对前5个月进口产生影响较大,随着国内疫情好转,国内复产复工推荐,港口物流恢复,进口稳步回升。从具体月份来看,3月份国内新一轮疫情暴发,多个地区疫情严重,深圳、上海等地区防控措施加强升级,对国内生产和消费需求影响较大,其中3月进口受疫情的影响幅度更大,同比增速由正转负,仅为-0.1%。4月份国内疫情仍在持续,多个地区疫情严重,进一步削弱国内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制造业景气延续回落趋势,进口增速仍保持低位。5月份国内疫情扰动逐步减轻,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制造业景气呈现回升趋势,助力国内需求恢复,支撑进口增速缓慢回暖。6月以来,国内需求修复进程缓慢,发达经济体持续收紧流动性,导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回落,削弱价格因素对进口的支撑作用,叠加高基数效应的影响,进口增速维持低位,尤其在11月和12月,国内疫情迎来高峰,对国内生产和消费需求的扰动加剧,进口增速大幅回落。

第二,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进口增速主要靠RCEP成员国支撑。

2022年中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总额分别为4080.54亿美元、2853.55亿美元、1776.4亿美元和1844.9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3%、-7.9%、-1.1%和-10.2%。其中,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占进口总值的15.02%;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进口贸易伙伴,占进口总值的10.50%。同时,对东盟的进口增优于对其他国家的进口增速,RCEP协议显著促进成员国间贸易,东盟国家对中国进口的拉动作用持续显现。

第三,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对进口增速形成拖累,价格因素对进口增速的支撑作用逐渐削弱。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发达国家流动性持续收紧,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回落,进一步削弱价格因素对进口增速的拉动。2022年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煤及褐煤、天然气、钢材的进口量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1%、-1.4%、-10.1%、-9.7%和-25.6%;农产品方面,粮食进口同比增速为-10.70%,肉类进口同比增速为-21.0%。

二、2023年中国进出口形势展望

(一)出口方面

综合拉升和压低因素,与2022年出口总额同比增速相比,预计2023年出口同比增速将有所下降。

从拉升因素看:

第一,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好转,疫情管控措施进一步放松,社会复工复产持续推进,物流运输链进一步修复,出口生产和运输得到保证。

2022年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二十条优化防疫工作的新规定;继“二十条”后,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高防疫工作科学性和精准性,全面助力复工复产进程。虽然短期内疫情形势比较严峻,对于出口的扰动增加,但长期来看随着疫情高峰逐渐消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放开有利于保障中国出口的生产和运输环节,预计未来出口企业生产稳定性和港口物流运输通畅性将得到更强有力的保证,能够避免2022年3月和4月因国内疫情和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升级,对国内出口供应链和运输影响较大从而造成出口大幅下滑的情况出现,预计对2023年出口起到拉升作用。

第二,为应对国内疫情和海外需求收缩的负面冲击,克服对外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风险,国内已陆续密集出台一揽子稳外贸稳经济政策,促进中国外贸保稳提质,政策效力将逐步显现,助力中国出口保持韧性。

商务部于2022年9月27日印发《支持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一系列稳外贸新举措,旨在增强外贸履约能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强化保障能力促进贸易畅通。11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指出要确保外贸产业链稳定,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推动各地积极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现有渠道,支持中小微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扩大订单。1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随着外贸保稳提质政策陆续出台,政策效果逐渐显现,预计未来将对出口增速形成拉升作用。

第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作用持续显现,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未来东盟对中国出口仍将继续支撑。

2022年1月1日起RCEP协议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大幅减免,90%的商品实现零关税;4月1日,日本第二次下调其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项下进口关税;5月1日起,缅甸对RCEP各成员国实施RCEP协定生效。2022年前10个月,中国对东盟出口4639.18亿美元,同比增长20.5%,占中国出口总值的15.50%,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出口伙伴,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速也显著高于对其他国家增速,这既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硕果,也是RCEP协定交出的亮眼“成绩单”。未来随着RCEP成员逐年降低关税,RCEP协定将继续促进区域各国加强外贸合作,持续利好中国出口。

从压低因素看:

第一,全球通货膨胀高位运行,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增强,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强,海外需求总额逐渐减少,同时海外主要经济体货币收紧或将延续至2023年上半年,其对需求的影响也将持续显现,将是不利于中国出口的最重要因素。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22年10月5日最新发布的预测数据,将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预期下调至1%,相比于4月预测值下调2.4个百分点;根据IMF于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2023年全球贸易量增速至2.5%,相比于4月预测值下调1.9个百分点。

第二,高基数效应。

2022年整体来看出口增速位于相对高位,前三季度出口增长12.5%,尤其是9月以前,出口增速基本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在高基数效应的压制下,2023年出口增速压力较大。

综上所述,2023年中国出口压力较大,预计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虽然全球经济下运行风险增大、海外需求趋于收缩叠加2022年高基数效应不利于出口增速,但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后续疫情政策优化政策助力国内需求逐步修复,叠加RCEP协议持续发挥作用。综合以上逻辑判断,预计2023年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

(二)进口方面

综合拉升和压低因素,与2022年进口同比增速相比,预计2023年进口同比增速将企稳回升。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5月1日起,中国对缅甸进口的适用RCEP原产地标准的货物给予优惠协定税率。5月30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正式对外发布《高质量实施RCEP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全面对接RCEP加快推动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RCEP(大连)国际商务区揭牌启动;11月16日,RCEP(大连)国际商务区在中国(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正式启用。11月17日,海南省商务厅发布海南进出口优势产品“三张清单”,包括《RCEP项下海南进口优势产品清单》、《RCEP项下海南进口优势产品清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优势产品清单》,旨在协调发挥RCEP与海南自贸港政策的叠加效应。从2022年前10个月的数据来看,中国进口增速主要靠RCEP成员国支撑,其中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1-10月,中国自东盟的进口总额为3345.65亿美元,占进口总值的14.77%,同比增长5.6%,从东盟的进口增速高于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增速,尤其在2022年6月以来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进口增速大幅回落的情况下,对东盟进口增速依然保持坚挺,这是RCEP协定再进口方面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第二,疫情政策优化保障生产、物流和交通顺畅,助力国内生产和消费需求加速复苏,将对进口形成重要支撑。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新措施,提高防疫工作科学性和精准性。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继二十条新措施之后,“新十条”在部分关键问题上进行了新的改进,包括调整隔离方式(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可以自行居家隔离)、优化核酸检测(不再检查跨区域流动人员的核酸结果、取消落地检)、保障居民购药需求等。“新十条”颁布后,虽然疫情对供给和需求两端的影响加剧,但是随着后续疫情扰动逐渐消退,预计在疫情防控新规定的助力下,复工复产进程将继续稳步推进,交通管制和物流管制完全放开,居民生活也将得到极大便利,居民就业和收入情况也随之好转,从而居民的消费意愿可以的高明先改善,被抑制的消费需求预计将逐渐会得到释放,畅通经济社会大循环,而与此同时企业生产需求也将随着供应链和运输链得到保障而逐渐提高,从而国内生产消费需求的修复将带动中国进口需求的提升。

第三,近期房地产行业利好政策频出,预计未来房地产行业逐渐缓慢修复,在房地产投资渐进回升的情况下,国内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随之缓慢回稳,从而对中国进口形成一定支撑。

从压低因素来看:

第一,全球经济下行叠加流动性持续收紧,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回落态势,预计未来价格因素对进口增速的贡献将进一步削弱。

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增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球通货膨胀持续高位运行,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CPI增速较高,因而发达经济体短期内不会停止加息的步伐,10月美国CPI同比增长7.7%,前值8.2%,环比增长0.4%,与前值持平,与美联储的通货膨胀目标仍有较大差距;10月欧元区CPI同比增长10.6%,前值为9.9%,再创历史新高。而受欧美发达国家持续加息缩表的影响,未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增加。10月26日,世界银行预测能源价格在2022年(俄乌危机后)上涨60%后,将于2023年将下降11%,未来或将继续削弱价格因素对进口增速的支撑。

第三,新冠病毒变异加快、传染性增强,疫情反复风险增大,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增加,国内需求修复仍然存在压力。

自2022年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12月7日接续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之后,国内疫情防空政策全面放开,国内各地疫情陆续迎来一波高峰,根据张伯礼院士预测,这波疫情在2023年1和2月份到达高峰,在春季开始明显好转。从当前情况来看,短期内国内疫情对国内生产和消费需求复苏的扰动将持续存在,对国内居民以餐饮和旅游为代表的线下服务类消费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大批工人感染停工也对工业生产运输造成一定影响,短期内疫情仍是不利于中国进口需求恢复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2023年进口增速将渐进回升。虽然国际环境趋于复杂多变、出口需求回落、短期疫情扰动加剧不利于进口增速,但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政策助力国内需求逐步修复,叠加RCEP协议效果持续显现,进口增速有望企稳回升。综合以上逻辑判断,预计2023年中国进口同比增长3.5%。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挂靠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同时,本中心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属学术机构,本报告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仅供参考,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中国进出口贸易产品行业市场需求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20222.2.1 中国进出口贸易政策现状 2.2.2 “十四五”进出口贸易前景 2.2.3 新一届政府贸易政策分析 2.3 2022-2028年进出口贸易的经济环境分析 2.3.1 宏观经济对进出口贸易影响 2.3.2 中国GDP增速预测 2.3.3 工业产品产量与增速 2.3.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http://www.zyhtyjy.com/report/354616.html
2.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形势及前景方向分析报告20241.5.3 主要商品市场前景预测 第2章: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2.1 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概况 2.2 中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2.2.1 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 2.2.2 中国进出口贸易方式 (1)出口贸易方式 (2)进口贸易方式 2.2.3 中国进出口国别(地区) https://96892234.b2b.11467.com/news/5994137.asp
3.中国羊肉及活羊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及展望中国羊肉及活羊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及展望 中国虽然是羊肉的生产大国,但在供需缺口较大且价格显著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进口依存度较大,羊肉进口总量不断增长。2012年起,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羊肉进口国。2023年,中国羊肉进口总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3.4万吨,增长幅度超过二成,达到21.2%,约占全年肉类进口总量的...https://www.cssn.cn/jjx/jjx_jjxp/202402/t20240201_5731877.shtml
4.20162022年中国二氧化锆全瓷牙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三)进出口贸易情况106 (四)cpi、ppi分析110 (五)国民消费水平分析111 二、金融运行及货币政策114 第二节中国二氧化锆全瓷牙行业政策环境117 一、十三五规划对行业影响118 二、重点政策汇总129 三、重大事件分析129 四、政策发展趋势预测130 第三节中国二氧化锆全瓷牙行业社会文化环境分析134 一、中国二氧化锆全...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R91894KNUW.html
5.(商贸行业分析)202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影响因素及走势预测分析...(商贸行业分析)202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影响因素及走势预测分析.docx,Word PAGE PAGE 1 202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影响因素及走势预测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贸易标的从实在延伸到虚拟,市场从有形拓展到无形,不断丰富和进步。加之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进出口贸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17/8053050074004120.shtm
1.2021年中国进出口形势分析与预测一方面,疫苗的应用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新出口订单指数有望得到提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订将加快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的一体化;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不减,海外疫情持续发酵,可能给中国贸易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1 2021年中国进出口形势分析与预测 ...https://swj.sx.gov.cn/art/2021/1/15/art_1488879_58913330.html
2.20252029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深度调研及前景预测报告锐观网2021年以来,国务院出台多轮稳外贸政策措施,涵盖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新业态、加工贸易、出口产品转内销等内容,各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举措,助企纾困,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 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深度调研及前景预测报告》共九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环境以及新形势下的主要影响...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2192150.html
3.20241.5.3 主要商品市场前景预测 第2章: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2.1 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概况 2.2 中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2.2.1 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 2.2.2 中国进出口贸易方式 (1)出口贸易方式 (2)进口贸易方式 2.2.3 中国进出口国别(地区) (1)进出口国别和地区 (2)出口国别和地区 (3)进口国别(地区...https://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672ad5018a9e43dd.html
4.中国耳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7.4.1 中国不同应用耳机消费量(2018-2023年) 7.4.2 中国不同应用耳机消费量预测(2024-2030年) 第八章 中国市场耳机产量、消费量、进出口分析及未来趋势 8.1 中国市场耳机产量、消费量、进出口分析及未来趋势(2018-2030年) 8.2 中国市场耳机进出口贸易趋势 8.3 中国市场耳机主要进口来源 8.4 中国市场耳机主要出口...https://www.cir.cn/R_JiaDianJiaJu/26/ErJiFaZhanQuShiYuCeFenXi.html
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中国经济》2009年第3期 29、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出口面临的挑战(范昕王立) 《中国金融》2009年第3期 30、200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及前十大贸易伙伴表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年第3期 31、2009年我国外贸形势分析预测 《产业政策与数据分析》2009年第11期 ...https://iie.uibe.edu.cn/xsky/zlk/zyzlhb/3956.htm
6.中国钢铁贸易行业发展趋势及未来应用规模建议报告2024(3)中国钢铁贸易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1.3 钢铁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3.1 钢铁行业政策动向解读 1.3.2 钢铁电子交易市场规范及监督 1.3.3 钢铁期货交易市场规范及监管 1.3.4 钢铁现货交易市场规范及监管 1.4 钢铁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4.1 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100983985504524
7.分析怎么看中国8月出口增速超市场预期原标题:分析|怎么看中国8月出口增速超市场预期 9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8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2%。其中,出口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3.7%;进口1.7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8%;贸易顺差3624.9亿美元,同比增加28.9%。 按人民币计算,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4.78万亿元,同比增长23.7...https://news.sina.cn/2021-09-08/detail-iktzscyx2926507.d.html
8.商务谈判计划书1、甲方公司(中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公司成立于1978年,是中国第一家工贸结合,以国际工程承包,成套设备进出口为主业务的大型企业。公司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管理模式框架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际化、实业化、集团化、专业化建设稳步推进,并通过发起设立中成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在证券交易市场直接融...https://www.ruiwen.com/gongwen/jihuashu/1072418.html
9.谈判计划书范文(精选11篇)主办单位:湖北科技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 承办单位: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商务协会 谈判计划书 篇9 一、谈判双方公司背景。 1、甲方公司(中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公司成立于1978年,是中国第一家工贸结合,以国际工程承包,成套设备进出口为主业务的大型企业。公司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管理模式框架下进行了一系列...https://www.unjs.com/fanwenku/44355.html
10.2022年进出口数据第一季度:趋势解读与市场前景展望4. 2022年进出口市场前景展望 对2022年第一季度的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展望未来的市场前景。 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将继续推动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随着疫苗的普及和全球产业链的恢复,各国对外贸易需求预计将增加,这将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https://www.arounddeal.cn/news/post/32243.html
11.2023中国商品出口行业发展分析商品出口行业发展分析 2022年11月,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为5217.53亿美元,其中商品出口总额为2955.01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262.53亿美元,贸易顺差692.48亿美元;2022年1-11月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累计同比增长5.9%,出口总额累计同比增长9%,进口总额累计同比增长2%。 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开的信息显示:在能源、食品价格暴涨等因素推动...https://m.chinairn.com/hyzx/20230608/17420395.shtml
12.2024年中国甘草进出口情况分析[图]从我国甘草出口地区来看,其中2023年中国甘草主要出口地区有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及泰国地区,分别出口数量为1705892千克、650388千克、232199千克及199936千克。 更多关于甘草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独家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甘草行业深度调查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0年中国甘草行业深度调查...https://www.gelonghui.com/p/95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