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双通道药店也不会仅仅就是一个卖药的场所,随着众多人的努力,市场的规范,药店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凸显,市场也会由现在的胶着竞争走向有序的状态,药店的利润会趋向正常,药店的议价权也会越来越高。
双通道药房是药房在获得医保资质的基础上,获得了双通道目录内药品报销的资质。双通道药品目录,是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的符合本省实际需求的,可以在药店端统筹结算的药品目录。
01为什么有产品不愿意进入双通道目录?
双通道目录的产品可以在双通道定点药店统筹结算,省去了进院准入的一系列麻烦,作为工业企业来说,是不是都希望产品能进入这个目录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个需要按照产品的实际情况来看。
药品零售行业一直在期待的就是医保支付的打通,可以在药店统筹结算。对于适合在药店销售的药品显然是被热烈欢迎的,然而对于在医院销售的医保乙类产品,尤其是注射剂,有的并不希望进入“双通道”这个目录。
原因在于:第一,有些省份对双通道目录内的产品分类管理,会把其中一部分的报销比例确定为低于普通医保乙类药品的报销比例;第二,很多医院为了方便管理,对于双通道目录内可以在院外报销的产品,暂停了院内使用,这让需要长期注射使用的产品,患者在使用时非常不方便;第三,某些省份也有系统原因,导致双通道产品无法刷卡的情况,因此有企业选择退出。
如上图中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被纳入双通道报销目录之后,在医院的使用反而受限制,不得不主动申请退出,转为普通医保乙类,以继续能在医院使用;而之前江西省发生的一些因不能报销导致的企业主动申请退出双通道目录的,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考虑药店与医院报销比例不同。
02为什么不是所有的药店都愿意成为双通道药店
按常理,药店拥有双通道资质就可以让患者在药店使用统筹账户结算,直接支付自付部分,有这样的资格一定会有很大的优势,有些药店削尖脑袋也要拿下,有些药店却不愿意尝试,主要是顾及什么呢?
其实,今年以来,主动放弃普通医保药店资质的药店就已经出现,这在之前是很难理解的,放弃医保资质,意味着患者来买药只能是自费,不能刷医保卡,药店为什么连医保资格都不要了。个中原因也透露着药店的无奈。
有些地方规定,医保药店只能销售医保目录内用药,或者规定必须销售药品,这样保健品、耗材、医用食品等高利润或者带来更多客流量的产品不能经营。仅靠医保药品,药店无法维持经营,是药店主动退出医保的原因之一。
还有些是因为当地要求药店对一些药品(如集采药)实行与医院一样的零差率,对于大型零售连锁药店还好,品类多、门店多、足以支撑,而单体店、小药店很难与之竞争,只经营自费药虽然会损失需要刷卡购药的客流,但至少还能维持日常运转。
双通道的资质也是一样,并不是所有药店都趋之若鹜。虽然因为看到了这一领域广阔的市场以及能够与现有资源的联动,头部的大型商业企业、互联网企业、资本加持下的新兴创业企业对双通道资质非常青睐,而作为单体药店、区域中小型连锁,这个时候再去开始做双通道药店已经是为时已晚。
它们资金上无法与大企业抗衡,也没有获取新产品的能力,同时双通道目录内的产品,在零售端的毛利远远小于普通OTC产品,还要面对更加严格的监管并缴纳一定保证金……这些对于中小型连锁或是单体店来说,使得双通道的资质就像鸡肋,收益是远远小于压力。
所以双通道药店虽然好,能够经营起来还是很不容易。
03国谈药品就是双通道药品吗?
单独列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实际工作中经常会有人混淆二者。
国谈是指国家医保局组织专家,与药企面对面谈判,以期望降低药价。由于被谈判的药品往往价格高,集中在肿瘤与罕见病药物,谈判之后的降价幅度比较大,因此每年的新闻都会对部分谈判环节有报道,社会影响大。
谈判成功的药品就会进入到医保目录内单独列出的“协议期内谈判药品”这样一个目录,而且谈判价格需要保密,在文件中以星号代替。
为了让国谈药品更好地落地执行,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通过定点医院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都可以购买并报销,来保证谈判药品的供应问题。
双通道的政策是因国谈药品而出台,但是双通道管理的药品与国家谈判的药品是两回事。
纳入双通道管理的药品,是由省级医保行政部门确定,需要考虑本地区经济情况、医保基金承受能力、患者用药需求等因素,并且可以定期调整。所以就会出现有些国谈药不在当地的双通道管理目录内,而有些非国谈药却依然可以在当地的双通道定点药店报销。
例如内蒙古自治区,除了国谈药品,对符合要求的门诊特殊慢病药品也会纳入双通道目录;青海省将本省医保目录中的肿瘤靶向药均列入双通道目录;广东省的双通道目录纳入了中成药,湖南省的双通道管理需要企业申报,专家论证。
所以,双通道药店需要拓展的是双通道目录内的药品,不应仅仅是看国谈药品。
04为什么都说双通道药店不赚钱还都要做呢?
有人不愿意做,就会有人愿意做,双通道药店这条路,现阶段对于一二线城市的单体药店来说实在是很难,如果现在想入局,就更是难上加难。
三四线的地区,头部企业还没有进入的地区,还会好一些。
双通道药店毛利低、要求高:对药店的位置有要求导致租金高,对药师的服务能力有要求导致人工成本高,医保对药店的资金使用与药品管理有要求导致财务成本高,企业对药店的服务能力有要求导致管理成本高。
相对应的,由于患者大部分是带着处方过来指定购买,企业不会对药店投入过多的资源,给予药店的毛利比普通OTC药品低几倍,使得双通道药店的经营基本是微利,甚至赔本赚吆喝。
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众多的头部企业要去做这件事呢?
其实他们是看到了这样一个方向:
双通道药店未来也会成为处方流转的承接药店,打通医保支付之后,患者直接在药店结算自付部分是未来药品院外销售的理想模式。
同时,虽然大部分的药品利润低,但是营业额高,还是足以撑起药店经营的盘子,这就使得有很多双通道药店同时会经营普通的OTC药,用获得的利润贴补利润低微的高值药;
第三,这一类产品能够为药店带来更好的现金流,客流量、进而可以装入如保险、检验检测等其他项目,带动其他如特医食品的销售……这些都是在这个领域里耕耘的人看重的部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