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进一家超市,突然发现收银员、保安、服务员竟然都是可爱的小动物,或许会恍惚自己是否走进了一场梦境——如果TO君没猜错,很可能你刚好踏入了获得“TimeOut北京2023新生活大赏”年度新零售空间奖项的「火星宠物超市」。
一家让动物“当家作主”的超市是什么样的?这样独特的想法又是如何萌生的?本期我们专访了「火星宠物超市」的联合创始人「Natalie」与「景琪」,或许你的好奇与疑问,都可以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人类的世界破破烂烂
需要猫猫狗狗缝缝补补
在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与高压力之下,家中的“宝子们”也就成为了打工人们疗愈心灵的一剂良方,它们让家不仅仅是一个居所,而有了家的实感。
“在度过了忙碌而疲惫的一天之后,推开家门,被充满期待和真诚的两只大眼睛注视时,所有的压力都烟消云散了。”Natalie甜蜜地说。TO君相信,许多人和她一样,生活中早已离不开这份来自这些可爱生物的陪伴与慰藉。
“小动物有它们的语言、相处模式,甚至有它们自己的‘商业系统’。”长期与动物打交道,“火星”团队看到了不一样的“动物世界观”。他们还注意到,在国外的许多商业空间,人们可以带着自己的宠物一起去逛街,在生活的许多场景中,人与动物之间的相处都是自在而轻松的。
付诸实践
远比理念的构思困难得多
自从首家火星宠物超市在百子湾开业以来就成为了养宠人士讨论的热词,也成为了他们必打卡的空间。Natalie和景琪坦言,她们很感激“火星”在刚开业就幸运地得到了很多朋友们的喜爱,每天晚上10点关店时,店铺通常都是半空的状态,创始团队的几个小姑娘往往需要化身“WonderWoman”亲手补货盘库,“用体力和脑力”来了解动物们的需求。
如果说零售通常要考虑的是消费者的行为习惯,那么火星宠物超市要顾及的除了常规的人类消费者,还要加上那些有自己想法的猫猫狗狗们。
这个“人性化”的空间里还隐藏着许多宠物友好的细节:商品摆放区域巧妙的将玩具放置于不同高度的货架上,以满足两个层面的需求——高层货架便于主人浏览挑选,而低层货架可以让宝贝们自己做决定,可谓是切实考虑了这些与众不同的“消费者”的需求。
在前期规划货架的时候,“火星”还从小动物的视角出发,设计了让它们能够互相看见的透视孔、供它们饮水就餐的设施,以及便于主人parking宠物的装置。当然宠物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也是极快的,运营一年多后,他们发现国内设计的宠物用品“千奇百怪”,非常有创意,所以也选择了大量国内的产品。
人宠共生
是一种双向互动
商业空间成为了社交活动场所,人们可以通过和哈基米的互动来结交新朋友。即便是那些原本没有自己宠物的新朋友也会被店里的宝贝们吸引,来店里享受与它们相处的乐趣,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铲屎官建立联系。“当然,对于那些没有条件养宠物或者不知道怎样和小动物相处的朋友们,还能在这儿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共生,说的不仅是可以共同生活,当然还要共同快乐!“我们会组织一系列富有创意的社群活动,比如呼吁狗狗和猫猫们自己赚取零食和罐罐。当时发帖招募参与人员时得到了强烈的反响,有超过200只狗狗和猫猫报名来店里承担保安、收银员等工作。”除此之外,火星宠物超市还开展了一些如狗狗滑板、手工串珠等有趣的活动,让大家可以一起玩乐,一起创造愉快的记忆。
宠物的一生也可以是很多姿多彩的。“从领养开始,有美容、洗澡、拍照、医疗,我们甚至还和一家提供动物殡葬服务的机构进行了合作。”
救助对于动物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周末,「火星宠物基地」的「哈基米停靠站」会为中转家庭提供一个空间,帮寻找新家的狗狗和猫猫举办领养日,包括提供体检、产品知识和礼包给领养者。
迄今为止,火星救助已经成功地帮助了十几只狗狗和猫猫找到了新家。“这真的是我在创业道路上最快乐和满足的事情之一!”说起火星救助,Natalie总是难掩欣慰,“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流浪动物,也坚定地支持领养代替购买的理念,并且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决不销售活体动物。”
在火星宠物的未来规划中,更多有趣的服务和体验即将逐步上线,譬如日托服务。接下来他们还计划在1733开设全国首家新型集合式宠物店。“我们也期望能将火星的理念从北京辐射到其他城市,让更多人感受小动物带来的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