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东佛山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非医用口罩产品50批次不合格15批次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2021年10月28日,广东省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关于2021年度佛山市非医用口罩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的情况通报。
据通告,2021年4月至7月,佛山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全市非医用口罩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本次对佛山市辖区内生产销售的执行标准为GB2626-2019、GB/T32610-2016以及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的非医用口罩产品开展质量监督抽查。本次抽查,共对全市41家生产经营单位的50批次非医用口罩产品抽样检验,合格35批次,不合格15批次,不合格发现率为30%,不合格项目涉及过滤效率、呼气阀气密性、口罩带口罩带与口罩体的连接处断裂强力等。
一、抽查结果分析
(一)本次抽查检验依据及检验项目
1.检验依据
2.检验项目
明示产品标准为GB/T32610-2016或其他适用的标准产品内在质量检验项目:颗粒物过滤效率、细菌过滤效率、防护效果、呼气阀盖牢度、口罩带及口罩带与口罩体的连接处断裂强力、吸气阻力、呼气阻力、通气阻力/压力差;
明示产品标准为GB2626-2019的产品内在质量检验项目:过滤效率、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头带、呼气阀气密性。
(二)不合格项目分析
1、主要不合格项目:过滤效率、呼气阀气密性、口罩带及口罩带与口罩体的连接处断裂强力。
2、不合格原因分析:
过滤效率。本次抽查中有7批次产品的过滤效率项目不合格。过滤效率是评价口罩质量的重要依据。该项目不合格,可能导致口罩不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如细菌、病毒、粉尘等),极大地增加了使用者患病或传染的风险。不合格主要原因:熔喷布的产品性能不达标,造成过滤效率不符合要求;熔喷布未采取静电驻极处理,或处理后电荷不足。
呼气阀气密性。本次抽查中有2批次产品的呼气阀气密性项目不合格。呼气阀气密性不合格产品主要表现为呼气阀容易漏气,使用者在吸气过程中外部的颗粒物容易通过漏气部位穿透口罩,使口罩失去防护作用。不合格主要原因:呼气阀本身质量不过关,内部结构缺陷,吸气时不能很好地封闭阀门;呼气阀装配工艺不良,呼气阀和口罩主体结合处存在微小缝隙,导致气体从缝隙穿过。
本次抽查全市非医用口罩产品不合格率为30%,比去年同期的65.43%有较大程度降低,15款不合格产品中本地企业生产的占了7款,线下销售的外地企业生产的产品占了8款,产品主要来自全国各大口罩主要产区。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我国口罩生产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产能在一年内放大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在经历了急速发展后也带来了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尤其一些临时转产的企业或小型企业,产品研发投入不够,对产品技术标准把控不严,质量管理水平落后,导致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二、生产经营警示
(一)生产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强制性标准组织生产,不得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缺陷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可能对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启动缺陷调查、主动召回产品。
(二)销售者必须严格履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查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采取措施保证产品质量,不得销售不合格产品,对公告的不合格产品必须立即停止销售。消费者要求退货的,应当负责退货。
三、消费指引
(二)选购时要认真检查口罩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破损和污染;
(三)选购时要注意产品标识,应选购有标称执行标准号、产品注册证号、制造商名称及联系方式等信息的产品。标注GB/T32610-2016的产品,还应标注防护效果级别,防护效果级别分A级、B级、C级、D级,A级>B级>C级>D级;
(四)根据不同使用场合,选择佩戴不同类型的口罩,合适的口罩产品才能起到有效阻挡颗粒物、病毒的作用;
(五)儿童口罩应谨慎选用。
2021年度佛山市非医用口罩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产品及企业名单
2021年度佛山市非医用口罩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及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