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数量就达到5175万只,同比增长1.1%;近年来,因为不文明养犬导致的“狗伤人”悲剧,时有发生。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现实生活中,不文明养狗行为屡见不鲜。养犬要办证,遛狗要牵绳,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被忽视。
某社区召开会议,准备根据当地法规制定社区文明养狗公约,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振兴乡村必须坚持村民自治。C市L村坚持村民自治,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把依法办事、勤劳实干、热心为村民服务的人选举到村委会领导班子中;村民通过村民会议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决策;村民共同制定村规民约,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通过强化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形式,保证村民监督村委会和村干部的工作。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推进了L村的乡村振兴。
近年来,某村因成为全国“村民自治”试点村之一而小有名气。
该村将党的工作重心下沉,在全村组建6个屯级党小组,明确村级党组织、屯党小组和党员层级职责;构建村民自治组织框架体系,积极探索以屯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的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村里成立了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将村集体资产量化到本集体组织成员,在涉及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等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上,召开股东代表大会进行民主商议、民主决策;村务民督,有章理事,每笔钱花在哪儿,村民心里有数,所有议事决议都要公示,接受村民监督。
近年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探索的“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北京经验”,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材料一某街道人大代表之家召开征求立法意见建议座谈会,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收集来自居民代表对《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和《北京市节水条例(草案)》等法规的意见建议。
【调研发现】
某区社区治理项目“聚焦服务创制赋能构建基层共治共享新格局”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获评乡镇(街道)服务管理类的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该区整合设立“六办三中心”,回收街道原承担的经济职能,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将区级事权下放街道,组建街道综合执法队,推进执法力量下沉。深入推进“1+8+N”党群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支部)—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实现党建网格、综治网格“双网融合”。在各街道试点开展社区治理“积分制+”管理工作,策划各类积分制实践活动。推行“居民小组自管模式”“四社联动”基层治理模式,开展“公益创投”项目征集活动,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打造“三一两全”政务服务网。全面推进街道、社区便民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三一两全”。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将接入“一网通办”的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评价范围。围绕生活便利,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将“15分钟便民服务圈”项目纳入全区整体规划布局。
这几年,电动自行车因其便捷、经济、环保等特点,成为居民的主要出行工具之一,然而,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不断增多,部分小区现有充电桩供不应求,经常发生充电争抢纠纷:由于缺乏管理,充电车位时常被燃油车占用,导致真正有需要的车充电困难。2023年7月,S市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向广大市民征集意见,某小区大部分业主向居委会提出在小区增设集中充电桩的建议。居委会通过召开居民会议,组织业主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集体讨论充电桩的增设和管理等问题,最终居委会答复,要增设集中充电桩,需要考虑增设充电桩的数量、增设的位置,充电车位管理等问题。
2022年4月15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指出,要始终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定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揽法治天津建设。要突出法规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发挥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增强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要紧紧扭住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规范司法程序,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公平正义,加大普法力度,大力营造法治环境,注重运用法治保障增进民生福祉。
确保经济金融大局稳定,意义十分重大。
党中央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反复提醒,要求警钟长鸣。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2024年1月21日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在这一背景下,发挥好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来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显得更为重要。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新阶段,立法新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于2002年,并在2009年和2014年进行过两次修改,对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开始进入一个瓶颈期、平台期,稍有不慎,重特大事故还会出现反弹;同时,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又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进行第三次修改。这次修改主要涉及贯彻新思想新理念、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新问题新风险的防范应对、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等几个方面。2021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正式实行。
◆高悬法律利剑,护航安全生产
【推荐3】“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北京市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集中力量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难点堵点问题,从出台《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配套文件,到强化依法行政和管理,实现受理、审批、办结在政务大厅一站式完成;从出台《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清单》,对列入清单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到提高司法审判效率,健全立案、审判、执行、破产联动机制,为陷入困境的企业争取挽救“窗口期”,探索跨境破产制度。开展京法巡回讲堂系列活动,“普法进企业”积极回应企业预防犯罪需求,帮助企业预防、化解各类犯罪风险……一系列更有力度、更具温度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举措,切实保护了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有力支撑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不断向前。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