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评标专家库中的应用研究

为规范和统一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切实提高评标活动的公正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2010年7月15日发布《关于印发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试行)的通知》(发改法规〔2010〕1538号,已废止),明确要求评标专家库应依据《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试行)》设置评标专家分类。

本文主要立足于招标投标事业发展现状,在充分调研行业专业人才分类和招标项目特点,以及部分省市评标专家库建设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基础上,分析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评标专家专业选择和项目抽取专业选择中的主要应用。

二、评标专家专业分类的发展现状

随着招标投标事业的发展,目前的国家专业分类标准已经不能够完全体现各行业的特点。例如国家专业分类标准中未包含石油化工工程涉及的装置主项分类等,不能够准确体现石油化工行业专业人才能力结构,造成专家选择专业不准确或与自身能力不匹配;招标人及其代理机构由于自身业务能力和不同行业的专业壁垒,不能按照工程项目特点准确设置抽取专业并精准抽取专家,造成抽取的专家不能满足项目评标评审需求或专业程度不够。

为满足各行业招标投标过程中对评标专家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国家在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招标投标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2018年修订了《标准》,调整了部分专业分类名称,新增和细化了部分专业分类。政府采购方面,财政部2022年修订了《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优化了货物类品目分类方式,新增了部分品目,删除了部分品目,如“不可移动文物”“无形资产”等。

各社会组织也对本行业的专家专业进行了明确和规划。例如北京市司法鉴定业协会针对鉴定领域专家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法医临床、法医病理、法医物证、法医精神病、法医毒物、文书、痕迹、微量物证、电子数据、录音、图像、环境损害、交通事故痕迹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团体标准制定,推动了司法鉴定事业高质量发展。

综上,各行业主管部门或自律组织均按照本行业实际管理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人才分类管理和人才智库建设,支持和推动本行业发展。

三、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称AI)指的是使计算机系统能够通过学习、推理、判断等方式来模拟人类智能的一门科学技术,其核心是通过算法帮助计算机理解和处理人类的语言、图像、声音等信息,并从中提取特征和规律,进行分类、预测和判断等任务,最终赋能计算机像人类一样学习、推理、决策和执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有六个方向。

(一)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其目标是使计算机能够从数据中自行学习,而无需进行明确的编程。通过使用算法和统计模型,机器学习可以识别模式并进行预测。在众多应用中,包括推荐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都可以见到机器学习的身影。

(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集,它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学习。深度学习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能够处理更加复杂和抽象的任务,例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通过训练,深度神经网络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特征,从而实现高度准确和高效的任务处理。

(三)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LanguageProcessing,简称NLP)技术是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交流的学科。目前,NLP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聊天机器人等领域。通过NLP技术,计算机可以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从而更好地与人类进行交互。

(四)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具备人类视觉系统功能的学科。它涉及图像处理、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多个领域。在现实应用中,计算机视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五)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技术是指将人类语音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文本或命令的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涉及声音的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匹配等多个环节。随着智能语音助手和语音搜索等应用的普及,语音识别技术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

(六)知识表示与推理

知识表示与推理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种重要技术,它涉及如何将知识以适当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推理和决策。知识表示与推理在专家系统、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将知识表示为计算机可理解的格式,并利用推理规则进行推理,可以实现基于知识的决策和问题解决。

综上,人工智能的主流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知识表示与推理等。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为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此外,还有跨媒体分析推理技术、智适应学习技术、群体智能技术、智能芯片技术等,也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技术。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望为构建智慧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四、人工智能在评标专业推荐中的应用方法

随着招标投标事业的发展,“专业选择困难”“专家不专”等问题逐渐显现,对专家与专家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将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近年来,推荐系统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基本原理在于通过对用户历史行为和兴趣进行分析,构建用户的个人模型,并根据用户模型推荐内容和产品。

在招标投标行业中,以向评标专家推荐专业为例,常见推荐算法和可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如下:

(一)协同过滤算法

协同过滤算法是推荐系统的经典算法之一,通过分析专家的履历和能力相似性,找到专家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推荐相似专家的评标专业。人工智能技术在协同过滤算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使得推荐的准确性和个性化程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内容过滤算法

(三)混合推荐算法

混合推荐算法是将多种推荐算法进行融合,综合利用各种算法的优点,提高推荐系统的准确性和个性化程度。人工智能技术在混合推荐算法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算法的自动选择和加权分配上,通过对专家履历和能力的分析,智能地选择合适的推荐算法进行推荐。

(四)强化学习技术

强化学习技术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来学习最优策略。在推荐系统中,通过强化学习技术,可以根据专家对推荐结果的反馈、系统对推荐结果的反馈,智能地调整推荐策略,提高专业推荐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理,在推荐抽取专业时,可采用相同的方式构建推荐系统,通过分析项目的招标内容和需求,向招标人或其招标代理机构推荐合适的专家抽取专业。

五、人工智能在专业推荐中的挑战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一)数据隐私问题

推荐系统需要大量的专家数据或项目数据来进行模型训练和推荐计算,但同时也引发了隐私和数据安全的问题。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有效利用数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冷启动问题

推荐系统需要有足够的专家数据或项目数据来进行推荐,但对于新系统或新环境而言,缺乏专家数据或项目数据会导致推荐的准确性下降。如何解决冷启动问题并提高推荐质量,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三)算法鲁棒性问题

六、人工智能在专业推荐中的应用路线

(一)专业推荐应用规划路线

考虑招标投标行业中专家管理与开评标管理的现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可以分阶段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专业推荐中的应用。

1.第一阶段

在结构化专家履历和能力数据、结构化招标项目数据的前提下,利用协同过滤算法,构建专家评标专业推荐模型、项目抽取专业推荐模型,以大量历史数据为基础,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实现向评标专家推荐评标专业范围,并由评标专家进行确认,同时实现向招标人或其招标代理机构推荐抽取专业范围,并由招标人或其招标代理机构进行确认(见图1)。

本阶段主要是实现推荐评标专业范围,减少评标专家、招标人或其招标代理机构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专业选择的效率和准确性。

2.第二阶段

通过大量非结构化的评标专家履历和能力数据、招标项目数据,利用自然语音处理技术,提取专家特征或项目特征,构建和训练专家特征与评标专业模型、项目特征与抽取专业模型,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对模型进行训练,实现精准推荐评标专业、抽取专业(见图2)。

本阶段主要是实现根据模糊的专家信息或项目信息,准确推荐评标专业或抽取专业,建立招标投标行业普遍适用的专业推荐模型,并可进行复制推广。

3.第三阶段

在实现前两个阶段目标的基础上,综合专家评标专业推荐和项目抽取专业推荐的技术实现路径和方法,直接向招标人或其招标代理机构推荐评标专家,替代评标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的机制。

本阶段主要是基于大量的应用实践的基础,对现有评标专家聘用过程进行优化,有利于提高评标专家的专业性、准确性以及提升招标投标活动的效率。

(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路线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步骤。

1.数据收集

2.特征提取

通过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提取出能够反映专家履历和能力的特征以及招标项目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包括专家的基本信息、学历、工作经历、职称与职业资格、业绩行为等,也可以包括招标项目的类型、行业领域、技术要求、招标内容等。

3.模型构建

基于提取的特征,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构建推荐模型。这些模型可以适用于协同过滤、内容推荐、混合推荐等不同算法。

4.模型训练

利用大量的训练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调整模型参数,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模型评估

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评估,通过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指标对模型性能进行量化评估。

6.模型优化

根据模型评估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其中包括改进特征提取、调整模型参数、采用更先进的算法等。

7.上线应用

将优化后的模型部署到线上环境,提供实时推荐服务。同时,需要定期对模型进行更新和调整,以适应数据分布的变化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8.反馈循环

通过收集各方反馈和线上数据,对模型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更新,形成一个持续改进的闭环。

七、总结与展望

人工智能技术在招标投标领域的应用必将是全局性的,所以站在整个招标投标领域的视角来看,其进程也许会有快有慢,但是最终必将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将会加速招标投标行业发展,使招标投标从程序价值向结果价值转变。同时,由于凡事皆有成本,人工智能的引入必然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增加招标成本、管理难度和数据风险等。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问题和风险,实现风险与效益之间的平衡。

总之,人工智能技术已来,招标投标变革将至,我们能做的就是接纳它、了解它、掌握它和用好它,加快完成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转变,积极培养和发展招标采购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THE END
1.协同过滤算法论文1. 引言:简要介绍协同过滤算法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2. 相关工作:综述协同过滤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的优缺点,为自己的研究工作定位。 3. 算法原理:详细阐述所研究的协同过滤算法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和实现方法。 https://www.xiaoin.com.cn/articles/xtglsflw.html
2.大数据毕设基于Hadoop的音乐推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六)同时在引荐算法计算的优化方面也失去了普通和深化的研究,有大量的知名研究者实行了算法并行化的研讨。Ferraira等人自创Map-Reduce编程思惟,以Hadoop平台为根,改善和完成了对高级大数据的并行方面的计算。针对引荐系统没法在秒内对大量用户实行引荐,将协同过滤算法的三个首要计算阶段分为4个MapReduce进程,提高了引荐计算的...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404874
3.协同过滤推荐研究综述AET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是通过用户对项目的评分数据,找到与目标用户或项目相似的对象作为候选推荐。当前主要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有两种:基于用户(user-based)和基于项目(item-based)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认为,如果用户对一些项目的评分比较相似, 那么他们对其他项目的评分也比较相似;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212308
4.《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系统实践》开题报告.docx开 题 报 告项目选题: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系统实践小组成员:××× 开题日期:20××/××/××选题背景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网络经济时代,面对大量的商品信息,用户(消费者)往往难以发现最需要或最适合的商品。电子商务系统会形成海量交易数据,如何从中发掘和发现有用的只是以使得交易更加高效成为一个...https://m.book118.com/html/2017/1124/141296093.shtm
1.推荐系统前深度学习时代推荐算法(1):协同过滤(CF)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通过计算用户相似度,找到与目标用户行为相似的其他用户,推荐相似用户正反馈交互过的物品。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推荐:通过计算物品相似度,找到与用户交互过的物品相似的其他物品,推荐相似物品给目标用户。 算法流程: 根据用户和物品交互记录构建有向图(有向图的弧表示用户对物品的互动记录)(下...https://blog.csdn.net/qq_58872188/article/details/143798469
2.王姚琴算法推送下短视频平台版权注意义务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硕士研究生 要目 一、问题提出 二、短视频平台算法技术中立的前提 三、短视频平台注意义务履行现状 四、短视频平台注意义务标准重塑 结论 算法推荐技术的应用成为短视频平台增强用户黏性的主要手段,在拓宽版权作品市场的同时,客观上也造成权利人的版权损失进一步扩大。对于短视频算法推送此类新...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966996
3.民用建筑“四节一环保”数据的清洗与修复方法研究其中, 识别异常记录采用 3σ 准则、DBSCAN 聚类算法及箱线图内限 3 种方法。数据修复方面, 重点关注缺失值的填补及基于模型的数据修正。其中, 缺失值的填充使用简单填充、线性回归模型和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并以平均绝对误差为评估指标进行对比。基于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岭回归及 ...https://xbna.pku.edu.cn/fileup/0479-8023/HTML/2020-5-785.html
4.推荐系统之协同过滤概述51CTO博客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 Filtering)是现今推荐系统中应用最为成熟的一个推荐算法系类,它利用兴趣相投、拥有共同经验之群体的喜好来推荐使用者感兴趣的资讯,个人透过合作的机制给予资讯相当程度的回应(如评分)并记录下来以达到过滤的目的进而帮助别人筛选资讯(参考wiki,文字有点生硬,不过却很好的描述了协同过滤的一个互动...https://blog.51cto.com/u_16088628/6258396
5.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系统算法研究与实现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系统算法研究与实现,协同过滤算法,推荐系统,自组织神经网络,K-means,改进后的K-means,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网上的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面对这么多海量的信息,用户在查找自己感兴趣特定的信息...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5334518.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