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可改善肠道菌群状态,提高抗氧化能力,对动物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膳食纤维中不可溶膳食纤维含量多,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少,且可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能优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故多有研究者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对膳食纤维进行改性,使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本文对这些改性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阐述了膳食纤维理化特性、生理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为未来膳食纤维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饲用益生菌是通过改善动物肠道环境维持菌群平衡的有益微生物。在饲料工业和养殖业中,益生菌替代抗生素作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已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本文对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屎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i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等常见乳酸菌属中饲用益生菌的生物学特性、益生作用机理与实际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为微生物制剂的应用提供参考。
为探讨穿白痢康复方中草药的抗菌活性,以大肠杆菌为试验菌株,以营养肉汤为溶媒制备中草药提取物,微孔-平板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人工诱导雏鸡大肠杆菌病理模型,随机分为穿白痢康提取物(CLE)高、中、低剂量组,硫酸新霉素组、穿白痢康丸组及对照组,连续口服给药5d,以治愈率、有效率为指标考察药物疗效。结果显示:CLE体外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均为62.5mg/mL;CLE组的有效率在50%以上,治愈率达到75%以上,且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的有效率极显著高于低剂量组、穿白痢康丸组(P<0.01)。由此表明,穿白痢康复方中草药提取物体外、体内对鸡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对海兰褐蛋公雏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海兰褐蛋公雏8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日粮添加500mg/kg丁酸钠,试验周期21d。结果表明:(1)丁酸钠可显著提高蛋公雏的生长性能,丁酸钠组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7.78%,差异显著(P<0.01),且料重比较对照组降低了7.05%(P<0.05),但日采食量两组间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2)饲喂丁酸钠的蛋公雏血清中葡萄糖和免疫球蛋白Ig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和门冬氨酸转氨酶含量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3)丁酸钠提高了蛋公雏的抗氧化性能,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提高了22.29%(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了18.26%(P<0.05),其他抗氧化物酶活性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饲粮添加500mg/kg丁酸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海兰褐蛋公雏的生长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性能。
为研究低聚果糖对肉兔生产性能、血液生化和肠道pH的影响,试验将420只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35日龄健康新西兰断奶肉兔分为7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4个处理组在基础日粮分别添加0.2%、0.4%、0.6%、0.8%低聚果糖,2个抗生素处理组分别添加10mg/kg金霉素和10mg/kg恩拉霉素,试验共42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金霉素组和0.6%、0.8%低聚果糖组肉兔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9.58%、8.31%和7.76%,添加金霉素组和0.4%、0.6%、0.8%低聚果糖组血液葡萄糖浓度分别显著提高17.45%、21.34%、26.32%和19.47%,添加0.6%和0.8%低聚果糖组血液甘油三酯浓度分别显著提高26.26%和36.36%,0.8%低聚果糖组血液胆固醇浓度显著提高38.24%;添加低聚果糖可降低肠道pH但未达显著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添加低聚果糖可一定程度替代金霉素和恩拉霉素,其最适添加量为0.6%。
随黑水虻培育日龄变化其蛋白质、油脂含量也显著改变,5龄幼虫是最佳收获时期,并且培养基类型对黑水虻幼虫蛋白质、油脂含量有直接性的影响。黑水虻幼虫可以以鲜活或冷冻幼虫、黑水虻虫粉、黑水虻脱脂虫粉、黑水虻酶解浆、黑水虻油脂等产品形式添加至水产饲料中。不同的黑水虻饲料产品在不同种类的水产饲料中有不同的适宜添加量。水产饲料中添加适宜量的黑水虻产品,有促进水产动物生产性能、提高水产动物健康状态的效果,而过量添加或黑水虻产品中油脂氧化后对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状态表现为负面效果。因此,黑水虻作为一类新型的蛋白质和油脂原料,应该了解其培养基类型和产品开发工艺,这是黑水虻饲料产品质量的基础;针对不同的养殖对象应该选择不同的黑水虻饲料产品和适宜的添加量,以获得最佳的效果。而对于黑水虻培育和饲料产品开发,也应该充分利用黑水虻幼虫资源特性开发出不同的饲料产品,以满足水产饲料工业的需求。
本试验以12个紫花苜蓿初花期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磷(P)含量和相对饲料价值(RFV)9个营养因子为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营养价值评价,以期筛选出陇东旱塬区营养价值优良的苜蓿品种。结果显示:苜蓿王的CP含量比对照品种陇东苜蓿高5.03%(P<0.05);中王1号的NDF含量较对照品低13.85%(P<0.05);甘农5号的ASH含量较对照品种高24.34%(P<0.05),且各参试品种的DM、ADF、EE、Ca、P和RFV差异不显著(P>0.05)。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得出,苜蓿王、中王1号、中兰1号、甘农5号和阿迪娜综合表现较好,营养价值较高。
白鲜(DictamnusdasycarpusTurcz.)属芸香科白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白鲜根皮通过脱水等一系列干燥措施可得到白鲜皮,其是重要的中药材之一,经常用于医治皮肤的炎症、牛皮癣、疮伤、风湿炎症等。由于白鲜能治疗很多种疾病,人们对野生白鲜过度开采,导致野生白鲜的数量急剧减少,使得现有白鲜数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需要。本文对白鲜的生物特性、栽培技术与繁殖、主要化学成分与药用价值、组织培养、次生代谢产物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合理地开发和保护白鲜以及其他珍稀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本试验以山楂果为原料,采用球磨粉碎、剪切粉碎、气流粉碎3种超微粉碎方法制备山楂粉,研究不同粉碎方式对山楂粉理化性质及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流组超微粉碎后的山楂粉整体理化指标最佳,与球磨组和剪切组相比,容积密度极显著升高34.88%、18.37%(P<0.01),休止角显著降低了8.21%、6.62%(P<0.05),滑角显著降低了4.04%、2.62%(P<0.05);水合性能上,气流组水溶性比球磨组和剪切组显著升高了6.82%和6.89%(P<0.05),气流组比剪切组和球磨组膨胀度显著升高了0.79%和1.36%(P<0.05);气流组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得到极显著改善,;气流组总抗氧化性(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含量与球磨组相比分别提高了2.15%、2.24%、5.96%,与剪切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57%、3.72%、6.13%(P<0.05),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低于与球磨组和剪切组5.42%、7.10%(P<0.05);3种超微粉碎方式相比山楂粉色度及对育肥猪血清免疫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气流粉碎山楂粉可以改善山楂粉理化性质、提升育肥猪生长性能和提高血清抗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