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概要:鸽子又名白凤,亦称家鸽,鹁鸽,为鸟属、鸠鸽科孵卵纲脊椎动物。鸽子的祖先是野生原鸽,鸽子的营养价值极高,既是名贵的美味佳肴,又是高级滋补佳品。鸽肉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蛋白含量为24.47%,超过兔、牛、猪、羊、鸡、鸭、鵝和狗等肉类,所含蛋白质中有许多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且消化吸收率在95%,鸽子肉的脂肪含量仅为0.73%,低于其他肉类,是人类理想的食品。鸽子蛋被人称为“动物人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我国民间有"一鸽胜九鸡"的说法。
目前肉鸽养殖业发展前景非常好,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可笼养500对鸽子,年平均实现纯利润2-3.5万元。养殖肉鸽饲养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很适合家庭妇女从事庭院养殖,是一个致富的好项目。
二、肉鸽品种及生物学特性:
肉鸽一般属于重型鸽,其主要特点是体型大、胸宽背圆、肌肉丰满、肌纤维细嫩多汁,腿部粗壮,性情温驯、不喜飞行、易于饲养。雏鸽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1对良种肉鸽1年可育雏6-10对,一般雏鸽发育未满月其体重已与亲鸽相近,甚至超过亲鸽。目前世界著名肉用鸽约有40个品种。在此,就国内外一些主要优良品种作简要介绍。以利大家作正确选择,饲养殖优良种鸽是加速乳鸽生产,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条件。
1、国外优良品种:
落地王鸽,是美国育成的良种肉鸽。常见有白王鸽和银王鸽,一般成年雄鸽体重0.8-1公斤,雌鸽体重0.6-0.8公斤,全羽毛纯白,头部较圆,前额突出,喙细鼻瘤小,胸宽而圆,尾中长微翅,雏鸽体型肥大,一年可产蛋育雏7-8窝。
卡奴鸽产于比利时和法国北部。此鸽外观魁梧、颈粗、胸宽、翼短,羽毛紧密下垂,眼小而深陷,外观雄伟,站立廷直,繁殖力强,年产乳鸽10对左右。喜集群,适应性差,抗病力差。雄鸽体重0.85-0.95公斤,雌鸽0.75公斤,雏鸽18日龄体重约0.5公斤。性情温顺,好饲养。羽毛有红、白、黑、黄等颜色,红色最为名贵,以白色为多,可作肉用和观赏兼用鸽。
贺姆鸽世界上著名的肉用鸽品种之一。成年鸽体重可达1公斤左右,4周龄乳鸽约为0.5公斤。此鸽生长速度快,缺点是年产窝数少,年产蛋5-6对,羽毛有蓝、白、红、棕、黄等颜色。蒙丹鸽体型大,不善于飞翔,喜欢步行,所以也叫地鸽。原产于法国,以后分出瑞士地鸽品系。成鸽体型较大,体重可达1公斤左右,年产乳鸽6-8对,4周龄体种可达750克左右,该鸽大致可分为三种:冠型、平头型、爪胫型(分有毛和无毛两种)。此鸽肉质细嫩,性情温和,产蛋及孵育性能良好,适合室内饲养。
仑脱鸽产于意大利,是肉鸽品系中体型较大,体重最大的一种。成年鸽的体重一般为1-1.5公斤4周龄乳鸽体重达0.9公斤。羽毛以白色和灰色为多,不善于飞翔,育雏孵化性能良好,年产仔鸽8-10对,肌肉丰满,体型较短,呈方形,抗病力很强。
2、国内肉鸽优良品种:
石岐鸽产于广东省石岐县,是著名的国产肉鸽品种。是王鸽、仑脱、蒙丹等品种与本地的杂交品种。其特征为,大小与王鸽相似,但体型比王鸽长,平头光颈,鼻长眼细,适应性长,羽色为灰二线和细雨点,亦有白、黑等杂色,成年体重0.6-0.9公斤,4周龄体重乳鸽可达0.55公斤。繁殖力强,年产仔鸽7-9对,但其蛋壳较薄,孵化是易破,粗放易养,耐粗饲。肉质细嫩,常有独特的丁香花味道。毛色较多,以白色为佳。
公斤鸽:公斤鸽是我国著名和养鸽专家陈文广培育的,该品种产与昆明,含有贺母鸽等血缘,体重1公斤左右,故称公斤鸽,适应性强,抗逆性强,飞行能力强,幼鸽前期生产长,早熟易肥、省饲料等。体型偏长,灰色居多。也有其它颜色。
广东肉鸽是我国有名的肉鸽品种。体重为0.65-0.75公斤,年产仔鸽6对以上,3-4周龄的雏鸽体重可达0.5公斤以上,羽毛杂色。
三、引种及保种原则:
1、选种原则:良种肉鸽是由种鸽场长期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的亲本繁殖力强、生产性能好,只要直接引进亲鸽,就可以进行乳鸽生产。
一般鸽场都不会出售经过长期选育而得到的优良品种的原种即曾祖代。购买者购得的多是优良品种的父母代,父母代不能完全重复上一代的优良特性,因而在选择种鸽时应全面观察外乳体型和生产能力。应该是羽毛紧密有光泽,躯体、脚、翅膀均无畸型;眼睛明亮,彩虹清晰,胸部龙骨直而无弯曲,健康有精神。在生产能力方面:25日龄时体重应达500克以上,20日龄以后的育肥期内,日增重性能较好。成年公鸽体重在750克以上,成年母鸽在650克以上。
另一方面,在引种时要充分考虑地域适应性,气候、地理位置、饲料、保健砂、水质等都是必须认真比较的内容。
购买种鸽既要易饲养又要成活率高,初养者往往喜选择体型大,价格高的大型品种,而大型品种饲养较困难、繁殖率低,不善育雏,经验不足很难饲养好。初养者最好选择白羽王鸽,白羽王鸽在我国已饲养多年,该品系已适应我国各种气候,南至海南岛,北至黑龙江均可健康成长。
2、保留种原则:
外貌体型选择要求选体健性温、结构匀称、采食性强、胸宽深而向前突出、体型较长、背平宽而长、胸宽且深、尾不着地、龙骨直而不弯、体型适中、全身羽毛纯而光洁润滑和紧贴身体的青年鸽留做后备种鸽。
生产性能要求亲鸽产蛋率高、受精率高、死胚率低、抱孵性好、育雏能力强。亲鸽月产蛋达3对,产仔的每窝周期在35天以下的高产亲鸽的后裔,留做种用。
生长速度要求选择的后备种用鸽30日龄体重,母鸽550克以上,公鸽600克以上,留做种用。
做好记录各个环节必须做好记录,建立笼号,形成档案和系谱,并经常检验。有条件的进行系谱鉴定,系谱分析,了解后裔的优劣,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处理。对记录不佳的笼号予以淘汰。
四、场地选择和鸽舍的建设:
1、场地选择要求:a、要求没有病菌和“三废”污染、地势平坦较高、排水良好、背风向阳、远离闹市区、环境安静空气清新、光照、通风良好;
b、保证水源充足干净,最好是有天然无污染的水源,要求电力安装方便及电力保证24小时供应,必要时必须有自备发电机来保证电力供应。
c、交通便利,交通最好是离交通主干线及居民点500米以上。主干道和鸽场之间有单独的运输道路,同时要离其它禽场1000米以上。
2、鸽场的功能分区鸽场通常分3个功能区:即生产区(包括鸽舍、饲养贮存加工、调制和建筑物等)、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以及职工生活福利建筑物与设施)和病鸽管理区(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等)。在进行鸽场规划时,首先应从人、鸽健康的角度出发,以建立最佳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来合理安排各区位置。职工生活区应占全场上风和地势较高的地段,然后依次为管理区、鸽生产区、粪便及病鸽处理区。
2、鸽舍建造
鸽舍的类型很多,根据地势及气候饲养条件,鸽舍一般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及封闭式,根据鸽群饲养需要,分为种鸽舍、青年后备鸽散及商品鸽舍
a、全开放式鸽舍,适用南方温度相对较高地区,四面可不设围墙,结构简单,直接由笼网及立柱组成,笼舍中间设立通道,由中间通道内喂料打扫。此笼舍要设立网上饲养,清洁卫生,减少疾病感染;
b、半开放式群养舍适合冬季气温不低于-5度的地区,北面设墙面,南面向阳敞开,通道设在北墙,同样以网上饲养为好;
c、封闭式鸽舍,适用北方寒冷地区,或冬季要结冰的地区,四面围墙,南墙设有大窗口,南墙外建有飞棚,鸽舍与飞棚建有栈道,鸽子由栈道出人鸽舍和飞棚之间,窗口可供光照和通风,天热时打开,开冷时关闭,关闭时舍内人工供应光照。
3.鸽笼及其用具
肉鸽规模生产主要是采用笼养方式,笼养式鸽笼常是3层重叠式铁丝网笼,安装简单,各种鸽舍都好放置。一般每组12个单笼,上下层之间带有抽粪板,防止下层鸽被上层鸽粪便污染。每个单巢内设有巢架,供1对鸽产蛋孵化,正面开笼门,并放置料槽、保健杯和水槽,笼上方挂记录牌。有的鸽场是两笼同用一条食槽、水槽,食槽钉成3格,两头的放饲料,中间的小格放保健砂,单笼的规格为高50厘米x宽50厘米x深55-70厘米,底笼离地面20厘米。
巢盆是供种鸽产蛋孵育的,有塑料的、铁丝的、稻草编织的、木条框加上麻布的,还有陶瓷的等几种。不管用什么为原料做成,其规格为方形的,上口宽20厘米,长20厘米,高10厘米,底宽15厘米、长15厘米;圆形的上口直径为20厘米,下底直径为15厘米,高10-12厘米。
食槽一般可用白铁皮、薄木板、竹筒或塑料做成,群养的鸽子宜用长食槽。长为100—150厘米,下宽5厘米,上宽7厘米,高6—8厘米。为了防止鸽粪污染,食槽两头加6厘米高的梁,食槽上钉宽为7厘米的盖。笼养鸽宜用短槽,槽长42厘米,做成3格,两头格子大放饲料,中间格子小放保健砂,料槽挂在两个笼中间,2对鸽子合用,槽下宽5厘米,上宽7厘米,高6厘米,外口高8厘米,大格长18厘米,小格子长6厘米。有些鸽场料槽中间合用,保健砂分开,这种料槽容易造成2对鸽子采食不均。
五、肉鸽的饲养管理
1、鸽子的营养和饲料:
肉鸽主食植物性饲料,如谷、豆、玉米、高粱等,可喂配合饲料,参考配方为:玉米50%、麸皮7%、高粱10%、豌豆20%、油枯5%、石粉4%、磷酸氢钙3.7%、食盐0.3%、再加适量氨酸。
鸽子必须采食保健砂,一方面利于消化,另一方面补充微量元素。如喂原粮,保健砂可参考如下配方:粗河沙37%、骨粉30%、旧石灰2%、黄泥20%、砖末2%、木炭末3%、食盐4%、维生素2%;若用配合饲料,保健砂只需采用粗河沙或风化红土即可。
2、鸽子的配对和孵化期饲养管理:
配对及管理:鸽子长到6个半月龄配对为好,一般在晚上强行配对。要选择体型、体重相似,毛色一致的公母配对。配对后产下4只蛋的说明是同母。配对后经常产无精蛋的应重配。配对后不生蛋的可对公鸽肌注丙酸睾丸酮5毫克/次,3~5天后再注1次;或口服维生素E每只一粒。另外,配对后不融洽常打架的也应重配,重配后要把双方隔离到互相看不见的地方。
产蛋及管理:配对后10~15天开始产蛋,产蛋前2天在蛋巢中放上短稻草、松针草。一般来说鸽子产下二只蛋就开始孵蛋,有条件的用户可以跟据自和身条件进行拼孵,以提高孵化效率。
孵蛋及管理(自然孵化):孵蛋期间防止雨水侵入,要防止垫料污湿,注意种蛋不要离开亲鸽腹羽。天热时减少垫草,多开窗户,用凉水洗地或喷雾降温;天冷时增加垫料,注意保暖,6℃以下加温保暖。孵化后第4-5天和10-12天时各照蛋一次,及时取出无精蛋和死胚蛋;17~18天时检查出雏情况,对出壳困难的要人工剥壳助产,只剥1/3以下。
3、育雏期饲养管理:
肉用鸽孵出后(如果孵出单仔乳鸽最好是拼窝),乳鸽约10克左右,母鸽用喙吐出鸽乳喂养乳鸽,每天多达近10次。此期间要给育雏期母鸽增加食料量和提高营养。给予营养较高的饲料,要求含蛋白18%,代谢能2800大卡/千克以上,日喂5~6次。乳鸽食量大,排粪多,很容易污染巢穴,应多备些干净麻布,及时更换,减少对乳鸽的污染。15日龄的乳鸽,体重已经接近母鸽,肉用乳鸽可达400~500克。羽毛也已基本长齐,活动自如,可以捉离蛋巢,头几天在笼底部放块20×20厘米的麻布,让它在麻布上慢慢适应,才不致扭伤脚关节。这时的乳鸽还需要母鸽饲喂,母鸽喂给的饲料也颗粒状,与所吃饲料相同。多数母鸽在此已开始产蛋,乳鸽离巢才不致影响产蛋,而且可增加乳鸽的活动量,增强体质。有少数母鸽产蛋后,无心喂养乳鸽,因此应给乳鸽进行人工灌喂,以保证其正常生长。20~25天后,乳鸽会在笼内四处活动,不过还不能自己啄食,依然依靠母鸽。乳鸽长到20~25天已可上市出售,一般以23天左右为宜,这时肉料比最合算,且体重也合适。作种用的鸽可继续留在母鸽身边,待28~30天能独立生活时,及时捉离母鸽,让母鸽安心孵下一窝蛋或休养准备生殖。
4、留种童鸽的饲料管理
5、肉鸽的人工孵化技术: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用人工孵鸽代替自然孵鸽。主要优点:一是使种鸽免去孵化任务,缩短产蛋周期,增加产蛋量;二是避免亲鸽孵化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破蛋、冷死胚蛋等不利因素,从而提高孵化率和出雏率。利用人工孵鸽技术,可使孵化率从亲鸽自然孵化的68%提高到人工孵鸽的88%。技术要求是:
孵化采用小型孵化机,把连续取出来的待孵的鸽蛋放入蛋架内。放进孵化机内进行孵化,孵化温度全期控制在38.3~38.8℃,相对湿度为50%~55%。每天翻蛋4~6次。鸽蛋孵化到第12天,要每天抽出蛋格一次,在孵化机外凉蛋,使温度降至30℃再放回孵化机内。对原机内新入孵的鸽蛋照常孵化。
照蛋鸽蛋每批孵化5天后,进行第一次照蛋,把无精蛋和前期死胚蛋及时取出。鸽蛋孵至10天时进行第二次照蛋,孵化至16天时进行第三次照蛋,及时把死胚蛋照出取走,以免臭蛋影响孵化效果。孵化至17~18天雏鸽开始出壳。
6、人工育雏技术
人工哺育乳鸽是一项科学性强,卫生条件要求高,操作细致的技术。搞好这项工作,对于提高乳鸽肉质,增加乳鸽产量,提高养鸽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工具(1)喂鸽器:利用医疗器械用品,吸球或注射器(去除针头)改作小容量喂鸽器;设计较大容量的桶式喂鸽器,包括吊桶式喂鸽器、脚踏式喂鸽机和手枪式电动气控喂鸽机等。
(2)育雏保温箱:供1~7日龄乳鸽育雏保温用。
(3)育雏鸽笼:一般可制作成长200厘米、宽100厘米、高50厘米,网眼1厘米×1厘米的长方形镀锌网眼平面鸽笼,供8~16日龄乳鸽人工育雏用。17~26日龄乳鸽设计笼式鸽笼,以4~6只为一笼。
喂鸽器、保温箱、雏鸽笼的容量和只数,应根据生产规模来确定。
2.育雏
经17~18天孵化雏鸽出壳,即进入育雏室,置于保温箱或保温室内。1~4日龄时温度为37~38℃,5~7日龄时温度为34~36℃,用吸球喂鸽器或注射式喂鸽器进行人工饲喂;8~15日龄转平面育雏笼,温度要求30~33℃,以后逐渐降至常温。此时开始用较大容量的桶式喂鸽器进行饲喂;16~26日龄上笼式鸽笼育肥出栏。在整个育雏过程中,要注意保温和通风。
3.乳鸽料的配制
乳鸽人工哺育技术能否成功,最关键的是乳鸽料的配制。按以上配方饲料混合,搅拌均匀,加温开水适量,凉至40℃,1~4、5~7日龄乳鸽料呈流质状,8~10、11~15日龄乳鸽料呈糊状;16~24日龄乳鸽料呈干湿糊状;25~30日龄乳鸽料呈干湿料,进行自食。
乳鸽饲料配方
1~4日龄奶粉50%、蛋清35%、植物油5%、速补-145%、骨粉2%、
酵母粉1%、蛋白消化酶1%、鱼干油1%,另加食盐0.1%。
5~7日龄奶粉40%、雏鸡料25%、蛋清20%、植物油5%、速补-14,5%、骨粉2%、酵母粉1%、蛋白消化酶1%、鱼干油1%,另加食盐0.1%。
8~10日龄奶粉15%、雏鸡料50%、蛋黄20%、植物油5%、速补-14,4%、骨粉3%、酵母粉1%、蛋白消化酶1%、鱼干油1%,另加食盐0.1%。
11~15日龄奶粉10%、雏鸡料65%、蛋黄10%、植物油5%、速补-14,3%、骨粉4%、酵母粉1%、蛋白消化酶1%、鱼干油1%,另加食盐0.2%。
16~24日龄奶粉5%、雏鸡料80%、植物油5%、速补-143%、骨粉4%、酵母粉1%、蛋白消化酶1%、鱼干油1%,另加食盐0.2%。
25~30日龄奶粉5%、雏鸡料85%、速补-143%、骨粉4%、酵母粉1%、蛋白消化酶1%、鱼干油1%,另加食盐0.2%。
六、鸽病的综合防治
1、加强肉鸽饲养管理和疫病的防治工作,严格防疫消毒制度,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检测,增加营养,添加一些复合维生素和多维电解质,增强鸽群的抗病力。是肉鸽养殖得要的工作。
消毒是关键:
(1)、设置消毒池,池内消毒药每周至少更换一次。
(2)、水槽、食槽等用具每天清洁,每周消毒一次。
(3)、鸽舍内每1~2周喷雾消毒一次。
(4)、工作人员勤洗手、勤换衣,注意消毒。
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
夏天防暑,冬天保暖;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空气新鲜;舍内温度保持在10~20℃为宜
做好防害工作:
最好是养殖场周围做上围栏等防兽、防蛇等措施。定时做好驱虫工作。
2、鸽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肉鸽病主要分为鸽蛔虫病、鸽大肠杆菌病、鸽羽虱、鸽霍乱、鸽霉形体病、鸽副伤寒等等。鸽病防治常用的驱虫药有驱蛔灵、盐酸左旋咪唑、丙硫咪唑、酚噻嗪等。其主要防治为:
(1)鸽蛔虫病:可用左旋咪唑防治,并及时清除鸽粪。
(2)鸽大肠杆菌病防治措施:由于该病是由于发生与环境因素和管理水平,因此搞好鸽舍卫生消毒、改善饲养管理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
(3)鸽羽虱病防治措施:用杀灭菊酯进行防治,浓度为约为1:2000,可采用药物沙浴的方法给鸽子治疗。
(4)鸽霍乱病防治措施:对鸽舍进行消毒,死鸽要深埋处理,用氟哌酸每50千克饲料加12克,连用5天。
(5)鸽霉形体病防治:对肉鸽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病鸽要隔离饲养。采用强力霉素原粉,大约每50千克饲料加12克连用5天。
(6)鸽副伤寒病防治措施:鸽副伤寒病原是沙门氏菌有败血型,采用氟哌酸进行防治,大约每50千克饲料加12克,连用5天,但要特别注意产蛋种鸽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