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是指具有统一包装外观但包装中物品体现随机性的商品。作为一种潮流,盲盒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购物商场、文具店铺、街边自助售货机,都能见到盲盒的身影。近期,盲盒玩法再度翻新,各大平台出现大量盲盒直播间,其以独特的消费体验、新颖的情绪价值销售模式,精准切入年轻消费者市场。在热度居高不下的同时,盲盒直播间也因销售形式不规范、告知义务未履行等问题频频引发争议。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盲盒销售引发的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依法判决消费者支付盲盒货款1.2万元、商家退还消费者15份球星卡盲盒商品。一审判决后,各方服判息诉,该案判决已生效。
经营直播间的销售公司认为平台判责不正确,将小刘诉至法院,要求小刘退还7.2万元货款。小刘则认为,直播间虚假宣传、不符合盲盒销售的正规流程和中奖概率,且盲盒价格与非盲盒商品销售价格差距过大,未尽告知义务,案涉商品应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
法院经审理查明,小刘购买的第一款球星卡盲盒售价800元。直播间商品详情页用红色加粗字体标明“未成年人禁止下单”“下单后直播间默认代拆包装”“拆包装后不支持退款退货换货”。同时,详情页还介绍了中奖概率、抽取范围等内容,告知盲盒包含足球运动员中国新年平行卡和兔年平行卡,有机会获得玉版签字卡,规格为每包8张随机卡、每盒8包,平均每盒有机会获得4张平行卡。但是在球鞋、篮球组合盲盒商品详情页并未显示中奖概率、抽取范围等内容。
法院审理后认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规定,盲盒经营应当符合经营范围合法、商品或服务范围相对确定、明码标价且价格不应与相同非盲盒销售商品价格差距过大等要求。同时,盲盒销售要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商品名称、商品种类、商品样式、抽取规则、商品分布、限量商品投放数量、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关键信息。
本案中,对于第一款盲盒球星卡,直播间在商品详情页告知了可能会抽取到的球星卡,也明确告知了中奖概率,价格亦未超出合理范围,直播间也明确提示小刘“拆包装后(影响二次销售)不支持退款退货换货”且小刘明确表示同意,故该类商品不能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
但是对于第二款球鞋、篮球组合盲盒,直播间未在商品详情页及直播中明确该商品具体有哪些球星签字、抽取概率、投放数量及范围等,且销售价格明显过高,不符合盲盒经营的特征,应认定为一般商品经营,小刘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申请退款退货。
综上,法院依法判决小刘支付销售公司货款1.2万元,销售公司退还小刘15份球星盲盒商品。
法官说法
作为一种新兴营销模式,盲盒直播不仅丰富了多元消费体验,也成为人们追求新鲜感、满足好奇心的文化体验。但是部分直播间过度营销、信息不透明、虚假宣传等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部分消费者冲动消费,导致花费开销远远超出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甚至走上“成瘾”之路。
为有效规范盲盒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23年出台了《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根据指引要求,盲盒经营者应合理确定盲盒价格,将商品名称、商品种类、商品样式、抽取规则、商品分布、限量商品投放数量、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并且要求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本案中,法院结合该指引中对盲盒销售模式特征的规范,结合直播中两种商品销售的方式和特点,准确认定了商品性质,有力维护了诚信经营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利于盲盒类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