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世界上最难走的路,莫过于商家的套路。自从网购盛行以来,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货比三家,但在形形色色的店铺、直播间中游走,也难免会掉入商家的套路之中。
最近,有网友反映,自己在某直播间捡漏,花39800元买了8个翡翠蛋面,收到货之后,发现蛋面直接变成薄薄的“蛋壳”。经专家鉴定,刘女士购买的为危地马拉裴翠蛋面,总价值仅两三千。随后网友与客服沟通后才进行了退款。
图源:抖音
据了解,危地马拉的翡翠,品质较差,业内简称“危料”,价格只有缅甸翡翠的十分之一左右。
图源:央视财经
随后李某与演员上演了一场买卖“古董”的大戏,一出手就是数百万元。
图源:中国普法公众号
直到忽悠不到钱了,李某就换另一套剧本赚钱,开始走卖惨路线。
“我在国外收购‘古董’,身上现金不足,现在没办法回国,请大家帮忙把‘古董’买走。回国后,我等价回收还给大家付保管费。”“‘宝贝’流落海外,求求家人们买回去,替我保管,我真的心疼。”
在去年315,央视就曝光过主播导演苦情戏坑骗老人,把食品当药品卖给老人。
实际上,主播们在直播间卖给老人的只是普通食品,成本价1.2元/盒的产品,卖99元10盒,而主播佣金80元。
被曝光的主播包括“高冷”“小张说事”“马洪亮”“方明快相亲”、“二亮二老板”、“和和工作室”等,随即被平台封禁。
谁曾想一年之后,部分主播账号竞死灰复燃,重新走上这条路。
最近,主播辛巴还炮轰“太原老葛”、“马洪涛”等情感主播,怒斥情感主播利用辛巴直播间中的发言切片在自己的直播PK中做节目效果,碰瓷辛选、误导观众。
大到黑心老板骗钱跑路,小到婆媳矛盾、夫妻恩怨等,都是情感主播可以调解的范畴。
有业内人士指出,情感主播类账号因“共情力”而具有快速的流量吸附和变现能力,其受众往往是具有强消费能力的用户,变现路径主要有卖情感课程、连麦答疑、私域咨询、社群陪伴等等;还有的是通过带货变现。
有业内人士透露,主播团队里有负责写剧本的编剧和走戏的导演,很多主播都共用编剧,或者单独花钱买剧本。
有了剧本后,就联系中介找演员,戴口罩的一场200,不带口罩的200-500,如果演技好一些、能瞬间飙泪的800-1000,在大主播直播间出现过的演员短期内不可以上另一个大主播的直播间,以防穿帮。
就连不露脸,只是开麦讲话的也是托,在圈子里被叫做“麦手”,50-100块一次。
而主播主要是通过带货来赚取佣金。主播人气高了之后,很多产品供应商会找上门来谈合作,佣金一般不低于60%。
直播卖惨、剧本演绎被严打
当前来说,直播带货跨过高速发展期,已经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直播乱象也逐渐规范。
今年3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将重点整治7方面突出问题,其中包括通过摆拍场景等方式,制作“扮穷”“卖惨”内容博眼球;通过渲染商品“功效”等方式,在直播带货中进行虚假宣传。
今年3月,“凉山孟阳”“凉山阿泽”等网红被通报,因其背后悲惨身世是早已设定好的剧本,其打着“助农”旗号售卖的“大凉山原生态农产品”,实际是从批发市场低价采购来的。
“凉山孟阳”图源:抖音
谁知网友实地走访后发现,她不仅父母健在,平时衣着也干净讲究,还不时出入高档场所。遭到质疑后,主播却将网友踢出直播间,甚至雇佣网络“水军”攻击举报人。
值得注意的是,其近年来一系列“网红”直播卖惨、虚假助农等违法行为的背后,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
而平台今年以来也一直在打击这类主播。今年2月,抖音电商发布《平台治理这一年》数据报告,全面盘点2023年度该平台的治理举措及成果。
报告显示,抖音电商明确要求内容创作必须真实可信,坚决打击夸大虚假、粗制滥造的低质内容。2023年,该平台累计下架低质短视频1797万条,封禁低质直播间148万个。
目前来说,各主播在直播带货的过程中应该守好法律红线,加强自律,保持对消费者、对商品负责的态度。通过虚假剧本等方式带货,避免不了被封杀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