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半无人”,就是直播间中只展示商品、没有真人出镜,主播在镜头外口播带货。
而半无人直播带货中,虽无真人出镜,但直播重点其实是展示商品、并配有讲解有互动,这样的直播是允许的。
那么半无人直播具体是如何操作的?镜头前没有高颜值主播,商家们又是如何能吸引住用户的眼球、成功带货并月入百万呢?
运营社注意到,有不少做半无人直播带货的账号已经能保持月入几十万、甚至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月销售额。
一位水果商家@党鲜古逸专卖店的直播间就是自家果园。根据飞瓜数据统计,虽然@党鲜古逸专卖店过去一个月仅带货了10款农产品,但还是做到了115w的高销售额。
水产商家@小可乐海鲜和@大窑海鲜两个账号的直播间也是如此。前者是直播用铁锅煮蚝,后者是直播大虾分拣过程。据飞瓜数据显示,目前@小可乐海鲜的月销售额为29.8w,@大窑海鲜则达到114.4w。
还有商家会开设多个账号,也用半无人直播的方式带货。
比如@大爽品牌护肤2号店和@大爽品牌护肤这两个矩阵号,就选择在仓库里直播,主播边逛仓库边对大牌护肤产品进行介绍。
两个直播间主打的都是欧莱雅、欧诗漫、丸美等大牌护肤品及其小样,带货商品中10元以下的占比将近一半,虽然价格低但胜在销量高。
在过去一个月,@大爽品牌护肤2号店和@大爽品牌护肤就分别做到了46w和135w的月销售额。
另一位商家「卡卡女装」也是通过矩阵号直播带货。
半无人直播间,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用户下单?运营社发现,虽然没有真人出镜,但这些直播间依旧在“人、货、场”的打造上有一些“独特”之处。
1)场:原生态沉浸式场景,1秒吸睛
消费者可分为冲动消费人群与理性消费人群,做后者需要逐步建立信任,前者则需要靠“新奇特”场景1秒吸引眼球。果园卖水果、餐桌煮生蚝、渔场做分拣......这些商家们就是通过视觉化的、猎奇的场景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消费冲动。
像@党鲜古逸专卖店在售卖水果时就选择到鲜果林前直播,给观众传达了一种信息——“在这里能买到新鲜采摘的水果”。
@小可乐海鲜(月销近30w)在给水产带货时也是采用了类似的直播方式,将直播场景搬到了厨房。主播基本上每15分钟就要煮一个生蚝,边煮边和大家讲解生蚝的做法,煮完现场吃掉,“呲溜”的吸入声和轻微的咀嚼声,能较好地调动起观众的食欲。
@大窑海鲜则是选择将海鲜源产地作为直播间场景。镜头里,数个带着胶手套的大手在分拣大虾,直接向观众证明“大虾确实像手掌一样长”、“海鲜确实是从源产地直发”。
这类直播间里强调“现摘现卖、现拣先发”、“所见即所得”,以看起来新鲜、好吃、量大的商品来抓人眼球,直接让观众快速直观地看到商品的特色。
2)货:只卖“垂直、应季、爆品”
选品的好坏直接影响直播间的成交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运营社发现,这些半无人直播的选品和大家常见的达人直播间、品牌直播间有所不同。
比方说,达人往往是全品类带货,一位时尚达人今天可能卖化妆品、明天可能卖女装,并且会在直播间里分别设置客单价较低的引流款、客单价较高的利润款。
但这些半无人直播间的选品逻辑相当“简单粗暴”——多以垂直类商品、应季商品、爆品为主。
@小可乐海鲜的带货商品
并且,商家还会根据当下的季节、时节来对选品做出调整。比如5月份是樱桃的销售旺季,@党鲜古逸专卖店在5月则是以带货大樱桃为主。从6月开始正好是水蜜桃的成熟季节,@党鲜古逸专卖店就将过去一周的带货主题调整为“优惠水蜜桃”。
女装商家卡卡女装的选品逻辑则是:多挂爆品,不测新品。
运营社统计了5月30日当天同时段直播的10个账号,研究各个直播间里小黄车排品前10的商品发现,爆款正是它们的“流量密码”。
有9个直播间都挂了3款相同的商品,其中有一款月销量达3000的“十六代蚂蚁腰鲨鱼裤”,被8个直播间放在了前3的排品位。说明各个矩阵号直播间的带货重点都是销量已经不错的“爆品”。
再以@卡卡女装店官方直播号的一次直播为例,小黄车里排序靠前的商品如“韩系休闲风防晒外套”、“蚂蚁腰打底裤”、“约会女神套装”,都是该店铺销量靠前的爆款。
关于测品,鸭鸭羽绒服品牌负责人刘永熙曾在与运营社的对话中提到:
但卡卡女装的排品逻辑就不是如此,商家只把销量较好的爆品放在小黄车里靠前的链接,不多做新品测试。
运营社猜测,在直播时只卖某一垂直品类、应季品类、爆品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降低试错成本,将利润最大化。这些带货商家多为体量较小的中小商家,与其花力气去研究新品、测试市场反映,不如根据已知的用户喜好,去着重推特色产品。另一方面也顺应抖音的算法推荐逻辑,利于给账号打上标签,匹配到对应用户群体。
3)人:“快节奏+快响应+高情绪”话术,5分钟逼单
场景留人,选品诱人,但想要促使客户作出最终的下单决策,在半无人直播间里,由于没有真人出镜,那么优质的话术显得尤为重要。
运营社研究了@党鲜古逸专卖店@大窑海鲜这两个月入百万的账号发现,他们都拥有一套共同的话术模板,即:快节奏+快响应+高情绪。
以@党鲜古逸专卖店为例,从欢迎仪式到气氛炒热再到逼单,整个过程只用了5分钟。
当看到新人进入直播间,主播会立马表示欢迎、开始互动:
紧接着会继续抛出“给新人安排一单”的“福利”,以此留住观众:
最后,主播会利用超低价的价格优势进行逼单:
为了把直播间气氛进一步“炒热”,@大窑海鲜的主播还会和小助手“一唱一和”,放大直播间“商品「优惠」、用户不买就亏”的情绪:
这套话术尽管也出现在普通的直播间里,但其5min就完成一次逼单,在本就以快节奏著称的抖音直播间里,更是快到离谱。
与快节奏、高情绪同样重要的是,主播要对观众的互动及时响应。前文中提到,会采用半无人直播多为体量较小的商家,在投流上可能不会花费太多成本,因此每一个自然流量都极其珍贵,主播的及时响应对增加观众停留时长很重要。
半无人直播看上去是比平时常见的直播方式轻松一些,也确实能用成本相对较低的方式来创造出还不错的销售额,更适合中小商家作为副业布局。
不过,做半无人直播并不等同于当甩手掌柜,一样需要考究供应链、选品、话术,少不了去打磨钻研。
像果农、渔民、原创女装这类账号的主播,本身就是“厂家”,有固定的供应链,在该赛道上已经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在选品上也要去充分了解用户的喜好,有针对性地带货。想必卡卡女装也是从线下门店等渠道验证过了哪些是爆款,才能在线上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
并且,即便是半无人直播,也是一场“持久战”。
能看到,半无人直播对于想做副业的普通商家还是比较友好的,因为它不要求精致画面,不要求高颜值。
但是半无人直播的难度其实并不低于真人直播,话术和选品依旧是主播们需要认真去研究的事情。到底要不要入局,能不能坚持下来,还在于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