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展示面积超3.5万平方米,观展总人数达5.2万人;392家企业参展,26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会;33个物联网重点项目签约,合作金额共计312.8亿元……近日,2024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落下帷幕。
围绕“泛在感知智能物联”主题,本届物博会集中展示了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物联网、低空智联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彰显了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澎湃活力。
拥抱智能,融入大众生活
通过头戴式显示设备观看开场视频,体验物联网如何连接物体、设备与系统;智能网联汽车在舞台上进行自动驾驶演示;人形机器人全程参与,给主持人递话筒……一场充满科技感的开幕式,让观众对智能物联有了更为具象化的感知。
从AI象棋机器人,到智能机器狗,再到智能化移动公厕,各式各样的展品出现在本届物博会。“智能用品在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美好的生活体验。”一位前来参观的市民表示。
当物联网融入体育运动,会带来哪些惊喜?戴上头显、摆开架势,走进赛事及互动体验馆,一位观众正在虚拟跆拳道竞技系统内与虚拟选手进行一场比拼。据介绍,该系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做到了兼顾训练强度与趣味性,让普通人也能够感受到竞技体育的快乐。
物联网还走进了社区,在社会治理中大显身手。在展会现场的“数字孪生社区”展区,一个“克隆版”的居民小区出现在屏幕上。当前小区内停放有多少车辆,有无非法占用小区应急车道、高空抛物等信息一目了然。据了解,该“数字孪生社区”系统能够对小区治安和消防等风险隐患精准感知、快速响应,让居民生活更安心。
以新为进,赋能产业发展
物联网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聚焦“以物联网产业筑基,向新质生产力跃迁”这条主线,本届物博会向“新”力满满。
物博会,自然少不了机器人的身影。身高1.7米、单臂抓取力3公斤、手可以捏住鸡蛋,人形机器人“艾德”一亮相,便引得众人围观。“它有20多个一体化旋转模组、两套六自由度15个关节的灵巧手,可从事物流搬运、纠错扫码等工作。”工作人员说。
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制造业,为工业设计和制造带来创新动力,雪浪工业大模型的发布成为本届物博会的一大亮点。该模型融合多个知识源,可按需推理、快速响应,解决了过去能源装备、高端智能装备等重型定制装备在招投标时的资料繁杂、难于检索等问题。
万物互联,共创美好未来
当下,物联网已成为推动万物互联的重要驱动力,未来将如何发展?
“物联网是一个系统概念。”国际物联网与数字孪生标委会主席弗朗索瓦·克里尔表示,经过多年发展,物联网已涵盖传感器、运营数据、决策、执行等多个领域,正改变日常生活。在他看来,标准将是构建强大高效的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基石。
万物智联,连接是基础。“只有把物的数据传输到云端去处理,才能发挥物联网的深层次作用。”中国移动研究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肖善鹏表示,从2G到5G,网络连接的能力不断增强,可以更好地支撑物联网的发展。他相信,再往5G-A的方向发展,还会有更多新技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如今,脑机接口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人脑信息和网络、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的交流,可以进一步增强人的社会交互能力。”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李骁健说,医疗健康领域是目前脑机接口最直接、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未来,通过脑机接口,可以实现对人整个身体的持续监测,也许可以达到‘治未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