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30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06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4532.52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7567.54亿元,增长11.0%。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65∶36.84∶61.5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38.8%和60.7%。
财政收支
价格
类别及名称
指数(上年=100)
比上年涨跌幅度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5.5
5.5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6.6
6.6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3.4
3.4
按类别分:
食品
112.2
12.2
其中:粮食
111.2
11.2
肉禽及其制品
115.7
15.7
水产品
114.1
14.1
菜
104.7
4.7
烟酒及用品
103.5
3.5
衣着
104.1
4.1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其中:耐用消费品
101.1
1.1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2.9
2.9
交通和通信
99.4
-0.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9
0.9
居住
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13.58亿元,增长10.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306.74亿元,增长32.8%。分城乡看,城镇投资3285.65亿元,增长9.6%;农村投资127.93亿元,增长22.5%。市属单位(含区、县级市及其他)完成投资2615.44亿元,占76.6%;中央、省属单位完成投资798.14亿元,占23.4%。
行业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减(%)
固定资产投资
3413.58
10.0
农、林、牧、渔业
3.92
21.9
制造业
427.17
17.7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6.60
121.3
食品制造业
7.85
16.4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3.67
18.7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34.68
55.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68
-21.4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6.34
-51.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32
90.4
金属制品业
17.62
9.3
通用设备制造业
27.18
98.0
专用设备制造业
7.98
20.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11.38
8.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9.03
2.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8.45
16.9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89.11
-57.7
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
65.24
-31.9
建筑业
13.68
-43.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46.92
-2.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02.48
165.3
批发和零售业
106.68
68.0
住宿和餐饮业
43.03
-18.5
金融业
7.62
99.5
房地产业
1533.22
40.6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0.03
48.0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63.76
86.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96.80
-40.8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18
543.2
教育
57.88
29.7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6.42
-13.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1.55
-60.0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1.14
-8.0
二、主要行业
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9.44亿元,增长3%。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分别为173.88亿元、2.73亿元、73.53亿元、64.72亿元和34.58亿元。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77千公顷,与上年持平;甘蔗种植面积6.06千公顷,增长15.8%;油料种植面积7.19千公顷,增长2.3%;蔬菜种植面积138.04千公顷,减少0.6%。
全年粮食产量44.66万吨,增长3.7%;甘蔗产量70.73万吨,增长22.8%;油料产量1.88万吨,增长3.6%;蔬菜产量328.71万吨,增长0.8%;水果产量40.61万吨,减少0.8%;茶叶产量63.00吨,减少13.7%。
全年都市农业总收入1508.00亿元,增长4.0%。都市农业总产值1076.35亿元,增长3.0%。其中,加工本地农产品产值781.04亿元,增长4.0%。反映都市农业生产水平的绿色农产品产值和高新科技农产品产值分别达到4.12亿元和33.28亿元,分别增长3.0%和4.0%。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都市农业示范区30个。农业产业化产值66.95亿元,增长3.0%;农业产业化规模达22.44%。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096.14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3.29%,增长11.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3%。全年工业总产值16718.30亿元,增长1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806.84亿元,增长12.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产品产值3201.95亿元,增长14.1%。
指标
绝对数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5806.84
12.9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4265.47
4.9
其中:集体企业
95.19
股份制企业
4322.65
股份合作制企业
18.27
0.4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10431.37
11.1
其中:民营企业
2538.34
19.8
其中:轻工业
5547.77
20.1
重工业
10259.07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纱
万吨
1.24
-16.1
布
亿米
5.57
-11.2
化纤
0.38
-56.1
卷烟
亿支
649.30
3.3
人造板
万立方米
46.90
8.8
中成药
5.29
5.1
彩色电视机
万台
429.38
5.7
家用电冰箱
154.08
-9.6
房间空调器
590.21
-7.3
原油加工量
1201.04
2.1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389.19
-3.3
粗钢
159.30
-38.9
钢材
684.63
-15.9
水泥
886.39
乙烯
20.41
-9.1
化肥(折100%)
3.76
28.8
发电设备
万千瓦
0.6
汽车
万辆
150.23
10.6
其中:轿车
120.60
7.1
集成电路
亿块
7.55
-24.7
液晶显示屏
亿片
0.55
-13.1
液晶显示模组
万套
7860.14
28.4
程控交换机
万线
9.08
万部
214.39
-29.4
传真机
6.59
-62.6
微型电子计算机
7.71
-64.2
注: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口径为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全年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580.35亿元,增长11.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96%。其中,汽车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66.32亿元,增长3.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40%。汽车制造业中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增长12.4%。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2024.75亿元和2489.28亿元,分别增长11.5%和23.8%。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5%,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5.3%,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长17.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9%,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10.2%,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0.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557吨标煤/万元,下降10.1%。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16.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6.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2.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4.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4.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70.62亿元,增长14.9%;实现利税总额1575.46亿元,下降3.6%;实现利润总额856.46亿元,下降9.7%。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98.7%;企业亏损面17.6%,增加4.8个百分点。
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67.81亿元,增长22.4%;完成竣工产值672.69亿元,增长5.9%。房屋施工面积8494.33万平方米,增长19.0%;房屋竣工面积1335.69万平方米,下降11.5%。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41.02万元/人,增加6.14万元/人。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已涉足全国30个省市,在外省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为370.16亿元,增长46.4%,占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的23.6%。
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32.01亿元,增长8.2%。
单位
客运量
万人次
67756.14
8.3
旅客周转量
亿人千米
1879.09
11.0
货运量
64929.02
13.2
货物周转量
亿吨千米
2861.19
16.7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85.7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2%;其中私人汽车148.90万辆,增长18.1%。民用轿车保有量达到99.61万辆,增长18.6%;其中私人轿车88.84万辆,增长19.8%。
国内商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4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163.53亿元,增长1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9.49亿元,增长19.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544.46亿元,增长17.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98.56亿元,增长17.8%。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26935.74亿元,增长27.0%。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额2442.17亿元,增长23.6%,占全市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的46.6%。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和个体户销售商品分类中,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14.9%,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8.3%,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46.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25.2%,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43.5%,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21.4%。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74.60亿元,增长6.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460.80亿元,当年新增2595.57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7732.88亿元,当年新增1474.08亿元。
年末数
当年新增
比年初增减(%)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25791.70
2500.78
10.7
其中:单位存款
13762.06
1113.12
储蓄存款
10032.62
941.06
10.4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16333.43
1371.20
9.2
其中:短期贷款
3747.52
595.95
18.9
中长期贷款
12084.31
982.76
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亿美元)
106.19
19.47
22.5
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亿美元)
222.10
26.33
13.5
年末,全市拥有保险机构624家,总部2家,市场主体71家。全年保费收入397.30亿元,增长6.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9.70亿元,增长20.1%;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30.66亿元,下降1.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36.94亿元,增长19.6%。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08.38亿元,增长27.5%。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59.43亿元,增长18.8%;寿险业务赔付支出27.18亿元,增长1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支出21.77亿元,增长82.1%。
房地产开发业完成投资1306.74亿元,增长32.8%。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867.66亿元,增长5.1%。
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1306.74
32.8
其中:住宅
780.81
42.4
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
220.56
38.9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7704.34
19.2
4848.07
21.7
房屋新开工面积
2143.32
9.6
1477.10
12.4
房屋竣工面积
1263.20
15.4
831.68
7.4
1681.65
11.9
其中:国内贷款
352.37
-6.0
个人按揭贷款
142.33
-17.6
其他服务业
全年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177.3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5.83%,比上年增长13.3%。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
年末,市区(十区)城市道路总长度达7072公里,增长1.2%;城市道路总面积10032万平方米,增长3.1%。全市建成区绿地率35.6%,绿化覆盖率40.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按户籍人口计算)15.05平方米。建设了234个城市公园,2038公里绿道,230公里天桥绿化。年内,全市地铁通车里程达到236公里。
公用事业
全社会用电量663.55亿千瓦时,增长6.0%。其中工业用电量361.45亿千瓦时,增长3.4%。至年末,市区燃气销售总量187827万立方米(包括液化气、人工煤气和天然气,其中液化气、人工煤气按天然气热值折算),增长0.3%。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35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23万吨,增长3.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1.98%,提高0.02个百分点。
社会治安
全年全市刑事立案数5.65万宗,上升5.1%,“两抢”案件下降3.1%;刑事案件当年破案数2.95万宗,破案率下降2.3个百分点。全年发生交通事故2664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930人,损失折款910.51万元,分别下降22.8%、4.8%和15.5%。全年发生火灾1036起,火灾导致12人死亡,损失折款1617.05万元,分别下降9.0%、7.7%和1.2%。
安全生产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774起,死亡1022人,受伤3040人,直接经济损失7374.31万元,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下降21.85%、7.85%和29.17%,直接经济损失同比上升49.77%。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664起,死亡930人,受伤3018人,直接经济损失910.51万元,分别下降22.76%、4.81%、26.05%和15.51%。工矿企业(含建筑)生产安全事故66起,死亡70人,重伤14人,同比分别下降13.16%、5.41%、51.72%。直接经济损失3495万元,同比上升95.8%。火灾1036起,死亡12人,受伤8人,直接经济损失1617.05万元,同比分别下降8.96%、7.69%、11.11%和1.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83人/亿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4.15人/万车。
四、对外开放
对外贸易
全年商品进出口总额1161.72亿美元,增长12.0%。其中,商品出口总额564.73亿美元,增长16.7%;商品进口总额596.99亿美元,增长7.8%。
绝对数(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
1161.72
12.0
出口额
564.73
其中:一般贸易
246.92
加工贸易
289.30
11.4
其中:机电产品
295.66
高新技术产品
105.80
6.8
其中:国有企业
120.65
24.1
外商投资企业
322.61
13.1
进口额
596.98
7.8
316.00
218.17
259.07
6.9
149.61
11.7
103.23
-5.6
336.87
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
-32.25
商品名称
数量
金额(亿美元)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25.58
18.5
吨
964946
19.20
113.5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
台
86053827
-0.3
35.06
14.7
液晶显示板
个
98681815
-4.2
24.05
印刷电路
百万块
1510
5.0
13.54
12.7
船舶
艘
5651
71.7
24.65
0.5
家具及零件
16.29
服装及衣着附件
52.58
16.5
鞋
双
224169356
-1.2
13.23
9.4
贵金属或包贵金属的首饰
千克
195662
-15.1
18.24
19.5
煤
15103542
-9.9
16.36
7.9
初级形状的塑料
1788236
37.16
16.0
钻石
1622
-10.7
16.44
25.5
1465242
16.11
-4.9
未锻造的铜及铜材
269972
-3.0
24.58
14.2
21829094
35.0
15.95
35.3
百万个
3423
16.35
5.3
汽车零件
25.36
8.1
飞机
架
33
-15.4
18.50
-19.7
95423220
12.3
46.38
20.5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亿美元)
进口额(亿美元)
香港地区
134.23
7.0
9.18
8.6
美国
100.06
9.1
45.92
欧洲联盟
88.37
82.84
-2.6
东盟
48.04
19.3
80.47
0.8
日本
29.17
4.3
115.63
3.7
韩国
11.51
40.1
73.62
14.8
外商直接投资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34个,合同外资金额67.4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7%和35.7%。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42.70亿美元,增长7.3%。
行业名称
合同外资金额(万美元)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万美元)
总计
674734
35.7
427009
7.3
1020
93.5
784
110.2
采矿业
780
6400.0
251412
53.4
177430
-3.2
3599
120.5
8535
2373.9
548
-48.7
723
55.2
28715
6.0
16036
-43.4
21634
-40.5
12420
-10.9
100776
149.2
43883
89.9
3494
31.2
4201
19.0
39228
413.3
8612
92.2
79572
-41.6
113458
71720
26.2
29642
28.9
31589
101.6
4961
45.0
31679
211093.3
342
-57.6
-328
762
786.0
23
64.3
64
9273
43.6
5156
-4.0
国际组织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境外投资
全年经核准境外投资协议金额4.27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年末在外人员共1.18万人。
旅游
全年城市接待过夜旅游人数4594.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其中,入境旅游者778.69万人次,下降4.4%;境内旅游者3816.16万人次,增长3.4%。在入境旅游人数中,外国人276.27万人次,下降6.2%;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502.42万人次,下降3.4%。旅游业总收入1630.80亿元,增长30.0%。旅游外汇收入48.53亿美元,增长3.5%。
五、科技和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7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9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1家。全市拥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245家;其中,国家级15家,省级83家,市级147家。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8个。按照新的认定办法我市高新技术企业1250家通过。
2011年,广州市质监系统共有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4个。全市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标准化技术机构1个,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4个。全市获得资质认证的实验室401家,获得管理体系认证企业6897家,产品获得3C认证企业1117家。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79所,全市培养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26所。全市共有小学961所,普通中学472所,中等职业学校91所,技工学校81所。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2.42万人,在学研究生6.98万人,毕业生1.8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27.11万人,在校生89.61万人,毕业生21.0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78万人,在校生24.86万人,毕业生7.41万人。普通中学招生18.82万人,在校生56.16万人,毕业生18.40万人。小学招生14.85万人,在校生81.98万人,毕业生14.13万人。
文化
2011年,我市成功举办了第8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第16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2011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国际和全国性专业文艺评奖中,广州共获奖31项。年末,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4个,文化站165个。公共图书馆15间;图书馆总藏量2390万册。档案馆29个,博物馆、纪念馆30个,举办陈列、展览300个,参观人数788万人次。全年摄制完成电影片2部。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3座。
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459个(含1096个村卫生室);其中,医院20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9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个,卫生监督所15个,妇幼保健院(所)13个。全市已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6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45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了全市99%以上街道,市统筹区内94%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了医保范围。
全市各类卫生机构共拥有床位6.59万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5.54万张。全市共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0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助理)3.56万人,注册护士4.17万人。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提供诊疗服务1.15亿人次,提供住院服务196.54万人次,分别增长6.94%和11.4%。全年,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3.53/10万和3.58‰。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3.18万例,报告死亡156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210.2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6.69亿元,累积受益458.89万人次。
体育
2011年,我市举办国际、国内单项比赛131次,广州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14项24人次,亚洲冠军2项2人次,全国冠军46项57人次。
全年开展的市、区、街三级全民健身活动及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2106项次,同比增长0.86%;共有779万人次参加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增长5.1%。
社会保障与福利
年末,全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4.15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6.55万人。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2.2万人。
绝对人数(万人)
比上年末增减(%)
基本养老保险
534.80
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396.4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
327.10
5.8
基本医疗保险
724.85
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466.28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58.57
3.0
失业保险
362.48
工伤保险
398.13
6.2
生育保险
252.41
21.3
注: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农转居等养老保险险种。
年末,全市共有社会福利机构168间,床位2.98万张。全市共有救助站6个,社区服务设施1655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25个。全年安置城镇残疾人就业2.3万人;残疾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4681人次。
全年城市医疗救助19.22万人次,比上年增加0.97%。农村医疗救助11.51万人次,增加27.39%。民政部门资助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7.48万人。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45亿元,增长55.3%;年末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834亿元,增长27.7%。
六、就业、人民生活
就业与失业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1.61万人,比上年增加0.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5%,上升0.15个百分点。全年安置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2.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1.73%。年末,全市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职业介绍机构588个,前往各类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登记求职人员达761.3万人次。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6.72万人,转移就业人数7.41万人。
居民收支
据城乡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4438元,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4818元,增长1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
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28210元,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10414元,增长13.8%,占消费性支出的36.92%。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101元,增长12.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2%。
项目
一、城市
148
0.0
空调器
261
电冰箱
103
照相机
97
部
257
1.6
家用电脑
130
4.0
家用汽车
辆
26
23.8
组合音响
套
65
-7.1
洗衣机
二、农村
133
-1.6
151
16.8
98
36
-5.1
摩托车
102
-7.4
285
82
15.6
淋浴热水器
107
2.7
89
-8.6
注:
1.本公报中的2011年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除建筑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外,其余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