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海洋之城——全球海洋发展先锋

海洋是国际化的媒介,是威海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优势。

威海海域面积1132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78公里,自然岸线保有率达100%,近岸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符合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达到98.6%。拥有8处国家级、省级海洋保护区,200多公里清洁沙滩,30多个公益性滨海公园,7处大型滨海旅游度假区。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骨干城市,威海大力推进海洋强市建设,强化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先后获评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全国唯一获得五个国家级海洋示范试点的城市。

依托地域优势,发挥海洋全领域竞争力

海产品产量连续30多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威海拥有海参、鲍鱼、对虾、海带、扇贝等各类海洋生物资源779种,是全国最大的海带养殖基地,全省最大的海参、鲍鱼、牡蛎、牙鲆、河豚、扇贝、石鲽、海蜇和裙带菜养殖基地。拥有北方唯一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拥有15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3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是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典型。

2021年海产品产量307.1万吨,人均超过1吨,占全省35.9%,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其中海带产量47.5万吨,占全省87.6%、全国26.8%,全国第一;海参3.7万吨,占全省36.3%、全国17.2%,全国第二;牡蛎产量57.7万吨,占全省50.9%、全国9.9%,全国第一;鲍鱼产量3.0万吨,占全省85.7%、全国13.8%,全国第二。

“威海刺参”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蝉联水产品品牌价值冠军,“乳山牡蛎”荣获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

智慧海洋牧场建设全国领先

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5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项目33个,海洋牧场突破135万亩。放大海洋牧场的文旅功能,建设了刘公岛、东楮岛等一批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和21个国家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了全国唯一的中国休闲渔业之都和中国休闲渔业旅游魅力市,年休闲渔业游客量超过700万人次,收入超过100亿元。

发挥海洋牧场的生态效应,积极探索发展“碳汇渔业”,开展海藻床修复,加快海带养殖碳汇交易方法学备案,推动海洋牧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市海洋牧场及关联产业吸纳从业人员20万人,年人均增收超过8000元。

远洋产业链规模领跑全省

获批建设北方唯一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顺利开工,建成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辅助运输船、国内第一艘冷桥结构万吨级冷藏运输船,成为国内最大的远洋水产品运输船队,年运载能力达24万吨以上。

2021年,威海企业实际经营的远洋渔船达到489艘,分别占全省、全国的67%、12%,远洋渔业产量45.6万吨,远洋产业链规模突破100亿元,全产业链发展远洋渔业的做法在全省推广。

优化布局,打造经略海洋新高地

国际海洋科技城

威海市按照“一城三核、多区布局、全域覆盖”的空间架构,高标准规划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推动海洋经济的空间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打造经略海洋新高地。

北部以全国唯一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为核心,建设远遥浅海科技湾区;

东部以北方唯一的海洋生物科技专业化园区(威海海洋高技术产业园)为核心,建设海洋生物产业引领区;

南部以国内唯一的海洋生态经济主题院士工作站和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为核心,建设海洋新经济先导区。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

由自然资源部与山东省政府协议共建,是国内唯一部省共建的海洋试验场。投资6亿元的远遥浅海科技湾区一期主体工程建成启用,蓝贝海洋科学中心、蓝科大厦、蓝创孵化区等总面积8万平方米的创新空间投入使用。

高端装备+新领域,海洋经济加速腾飞

2021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215.13亿元,增长18.3%,占GDP的35.1%(其中海洋生物产业的增加值为450.11亿元,占37.1%;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为153.74亿元,占12.65%;海洋新经济的增加值为34.1亿元,占2.8%)。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新经济具有明显的现实优势和发展潜力。

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拥有企业约300家,规上企业45家;省级以上品牌或着名商标49个;船舶产品涉及15大类40多个品种,17个品种填补国内空白;客滚船、重吊船市场占有率分别达70%和80%;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和省部共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海洋新经济产业潜力巨大。成立碳纤维、石墨烯产业园区,国家碳纤维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投入运行,碳纤维等新材料加速在海洋休闲装备、海上风电装备、深海探测装备等领域的应用。拓展纤维入选山东省新材料创新应用示范项目,光威复材舰船用复合材料获2020年度全国交通运输领域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一等奖。

发挥人才力量,打造海洋旅游品牌

涉海人才

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唐启升、李家彪等13位院士、专家,担任威海市海洋发展院士(专家)顾问团特聘专家,规格及专家数量在全省、全国名列前茅。组建了45名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为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建设提供战略咨询,为加快打造全国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新样板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各类海洋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政策支持,推动威海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淡化所等国内重点涉海高校院所的紧密合作,引进50家高校院所的70余名专家与威海海洋产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有力推进威海海洋产业创新发展。

海洋旅游

威海是全国首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入选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全市拥有A级景区50处,其中刘公岛、华夏城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山头、那香海等4A级旅游景区12家。依托801公里山海景观旅游公路、200公里滨海步道,统筹各类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打造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构建滨海观光、休闲度假等相互支撑的新业态体系,打响“千里山海·自在威海”旅游品牌。

成功举办中国威海HOBIE帆船公开赛、威海国际帆船赛、荣成滨海国际马拉松赛、南海新区亚洲沙滩手球锦标赛等国际性涉海体育赛事,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以“蓝碳”为链,海洋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

海洋生态

制定了全国唯一的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生态经济主题院士工作站,集聚了桑沟湾贝藻碳汇实验室、楮岛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观测站、海洋生物碳汇研发基地等一批高能级研发平台,海洋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加强。

蓝碳产业链条加快延伸,海洋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海洋监测探测装备、海洋节能环保装备、海洋生态新材料、海洋生态服务等蓝碳产业加速壮大,2021年在全国率先发放总额2000万的“海洋碳汇贷”,2022年又成功签订全国首单海洋碳汇指数保险合同,海洋生态经济初具规模。

THE END
1.河北省参加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签约金额5000万元第27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近日在山东省青岛市·红岛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我省以省团形式参展并取得优异成绩,共签订订单及达成合作意向金额5000万元。 自2021年开始,省农业农村厅便以省团形式组展参加这一全球最重要的水产品展示平台。近年来,展出面积不断增大,展出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水产企业要求参加水产出口...http://www.hebei.gov.cn/columns/5e0a685f-6984-450b-93ef-0a2a6089ca1b/202411/20/7eee0c55-f82c-4b39-ae8a-afd6f25668f6.html
1.再添3个国家水产新品种,海大集团种业创新跑出“加速度”水产有种...中国水产种业“第一展”年度盛会再启动!以第五届水产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为契机,南方农村报特策划“水产有种”专栏,推出有种的声音、有种的企业、广东种 全国养等系列宣传,展示我国水产种业的最新发展成果,促进更多产业研发、生产、应用之间的交流、交易,敬请垂注。 https://www.nfncb.cn/yaowen/46350.html
2....聚合作力量渔粤向未来——写在2023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开幕之际...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等组织,深圳港集团主办的2023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如约而至,将于5月11日-13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行。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高水平开放、树立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等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海洋强国等重要部署...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3-05/11/content_30221454.htm
3.展会直击CTI华测检测亮相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IC CHINA 2024)于2024年11月18-2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举行。CTI华测检测携芯片工程验证及质量检测解决方案亮相本次博览会。https://www.cti-cert.com/serviceslist/31421.html
4.海洋牧场网—中国渔业协会海洋牧场分会全国客户服务热线:0411-39875527 中国渔业协会海洋牧场分会(MRA)成立于2019年8月,是中国渔业协会的分支机构,由从事海洋牧场相关领域,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自愿结成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不具备法人资格。http://www.mrachina.com/
5.四川三农新闻网在11月28日至12月2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上,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际合作社联盟主办的“国际合作社联盟国际合作社供应链展”受到广泛关注。 “国际合作社联盟国际合作社供应链展”位于绿色农业供应链馆,展会主题为“供应链上的合作社”,由来自15个国家的 22 家合作社代表参展...http://sc3n.com/index/news/topics/id/2.html?page=32
6.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秦皇岛推介项目一、项目概述:项目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民族北路以东、北港大街以南、规划路以西、和月大街以北,总投资7亿元。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 国际交流中心 、数字研发中心 、商业交易中心及 5G 创新中心。 二、优势条件:项目将秉承“两中心两平台”的建设思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秦皇岛...https://www.e-fair.cn/info.html?id=1697788523997233154
7.饶平展团携名优水产品亮相广州国际渔博会,10.1第九届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 时间:2023年9月15-17日 地点: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 同 2023年广州国际水产养殖展览会 期 2023年广州国际海洋牧场展览会 展 2023年广州预制菜展览会及产业发展大会 会 第九届广州国际冷链设备暨生鲜配送展览会 https://shifair.com/informationDetails/173030.html
8.第五届中国国际海洋牧场及渔业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国际海洋牧场及渔业博览会 2024东北亚地名特色 特色农产品及海洋文化 一、前言 中国海洋牧场及渔业博览会是国内首个以海洋牧场为核心题材且贯穿全产业链的大型专业展会,自2018年在大连创办以来,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现已成为国内外海洋牧场建设的展示交流技术、洽谈商务合作、沟通发展理念的重要宣传推广平台...http://www.cnfood.com/mobile/exhibit/show-1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