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
展览会举办情况
2023年5月15日—17日,第十三届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览会成功举办。本届展会以“汇聚产业链力量,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围绕橡胶轮胎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生态化发展理念,全面展示橡胶轮胎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参展企业数量及层次、观展人次实现了新增长,展会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国际化水平、现场服务水平、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呈现出强大的活力,有力的提振了行业发展的信心。
一、展会总体情况
展会共设6个展区,室内外展览面积4.8万平方米,重点展出轮胎、轮毂、橡胶机械、原辅材料、汽保、汽车配件及其他六大类展品,围绕“汇聚产业链力量,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举办了开幕式、轮胎工业展览馆参观、企业考察及展览展示、贸易洽谈等主题活动。
二、展会呈现的新特点
(一)展会规模更大,规格层次更高
本届展会,全面展现了橡胶轮胎产业完整产业链生态。参展企业规模历史最大、层次最高,750家企业参展,行业知名企业报名参展率达70%以上。其中,固特异、马牌、邓禄普等全球轮胎75强和世界500强企业50家,全球轮胎10强企业9家。阿里巴巴、京东、ebay、三头六臂、甲乙丙丁等知名电商企业集体亮相电商展区,有力助推电子商务提质增效。本届展会搭建线上展示与直播平台,全景呈现展会精彩时刻、办展成效。线下企业全部“云端”展示,线上参展企业816家,较上届增加16.6%。展会到会专业观众达15万余人次,为历届同期最多。出席展会政要嘉宾层次和人数也再创历届新高。中国贸促会、山东省政府、山东省贸促会、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中国—东盟中心等高层领导和萨尔瓦多、泰国、巴基斯坦、伊朗等多国驻华官员均应邀出席展会。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大众日报等近50家权威媒体到会采访,进一步提升了展会品牌影响力。
(二)科技含量更足,带动效应更优
(三)国际参与更广,开放程度更深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培育,展会已成长为全球知名的专业性轮胎展会和技术交流、贸易合作平台。本届展会有来自德国、美国、泰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80家境外企业参展。其中,花旗银行等外企高层代表分别在同期论坛中围绕各自领域进行主题发言,共同探讨市场发展新趋势,共话国际合作新生态。同时,有来自俄罗斯、尼日利亚、斯里兰卡、阿联酋、加拿大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名境外专业采购商到会参观并进行业务洽谈,充分彰显展会的国际化水平和专业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四)同期活动更多元,发展潜力更强劲
与往届相比,本届展会同期活动更加丰富多元,信息内容更加优质。期间共举办了7场同期论坛活动和数场企业自主举办的专业配套活动。其中,在5·15中国(广饶)国际轮胎日论坛上,花旗银行、华盛橡胶、中科纳米和奇瑞股份等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分别就技术性贸易措施与轮胎贸易、5G时代汽车变革、轮胎国际竞争力打造、纳米技术赋能轮胎产业等议题发表演讲,全方位解读了新时代全球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在第七届东营橡胶轮胎和新材料产业高端人才洽谈会上发布了广饶县2023年第一批“揭榜挂帅”技术项目需求,公布项目技术需求13项,榜金总额达1049万元。与会专家同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对接洽谈,现场推介科技成果26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2个,有力提升了行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人才智力支撑。多场论坛活动,联动多方资源,搭建了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全方位探讨产业发展方向,充分体现展会已逐渐成为国际产业对话的高端平台。
2021年9月8日—10日,第十二届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览会在广饶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届展览会采取线上形式举办,利用互联网全程直播,集中展示了全球橡胶轮胎、汽配产业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实现了搭建国际贸易平台、引导轮胎产业创新发展的目标。该展览会已成长为全球知名轮胎专业展览会以及全球橡胶轮胎行业知名的技术交流和贸易合作平台,为山东省乃至中国橡胶轮胎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展览会总体情况
二、展览会呈现的新特点
(二)拓宽推广渠道,助力境内外商企实现供需对接。作为“中国品牌企业境外行”活动的首个试点地区,东营市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培育打造品牌精品。借助“线上展览会”平台,根据双方实际供需,利用ZOOM平台同期举办了RCEP成员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西等3场轮胎品牌推广活动,1场俄罗斯汽配品牌专场推广活动以及2021山东轮胎品牌海外推广行动—走进迪拜专场推介会,中外各方通过网络精准配对,就产业现状、优势产品、营销政策等进行了高效高质交流。活动吸引了150余家境内外轮胎汽配企业和经销商积极参与,其中包括日本丰田通商株式会社等70余家境外知名企业,实现中外“一对一”对接400余场次。通过一系列轮胎汽配品牌推广活动,搭建了新形势下崭新的贸易交流平台通道,有效推动了橡胶轮胎企业抢占外贸先机,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展览会交流成果丰硕
截至目前,展览会共促成贸易意向订单120余个、意向交易金额近30亿元。其中,企业直播推介期间,大陆(德国)、耐克森(韩国)、华盛橡胶、永盛橡胶、贵州轮胎等24家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了在线产品展示、新品发布、品牌推广,实现意向交易金额26亿元;品牌海外推广行动期间,恒丰集团、双星集团、万达宝通轮胎、华盛集团、金宇轮胎、新途轮胎、方兴轮胎等国内知名企业现场收获120余家意向客户,2021山东轮胎品牌海外推广行动—走进迪拜专场推介会共促成贸易意向订单25个、意向交易金额4000万美元。
四、展览会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2020年9月8日-10日,第十一届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线上展览会在山东广饶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展览会集中展示了全球橡胶轮胎、汽配产业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实现了创新展会业态模式、搭建国际贸易平台、引导轮胎产业创新发展的目标。展览会已逐渐成长为全球知名轮胎专业展会以及全球橡胶轮胎行业知名的技术交流和贸易合作平台,为山东省乃至中国橡胶轮胎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展览会首次搬到“云端”,推出全球首家轮胎线上展览会。本届展览会以“品牌行世界,质量赢未来”为主题,举办网上展厅展示和线上直播等活动,本届展览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东省委员会、东营市人民政府承办,广饶县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东营市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山东轮胎商会、广饶汇博会展有限公司具体执行。
香港商报、新华网、凤凰网、中国经济时报、中国产经新闻报、中国化工报、大众日报等50余家国家、省、市级主流媒体及行业权威媒体对展会的多项活动进行了多角度采访和报道,广饶国际轮胎汽配展的专业形象日益鲜明。
一、网上展厅名企云集,服务平台日新月异
5月15日网上展厅正式上线,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示轮胎制品、轮毂制品原料及制造设备、橡胶轮胎机械设备、橡胶原辅材料、汽车保养维修设备、汽车配件、轮胎翻新设备及原料等七大类展品。线上参展企业共有500余家,涵盖了德国马牌、美国固特异、台湾正新、华盛橡胶等45家全球轮胎75强和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德国ATS轮毂、意大利MAK、甲乙丙丁、锐巴化工等行业知名企业。展厅自上线以来,累计观展观众超过10万人次。真正打造了不受形式、规模、地域、参与方式限制的“永不落幕”服务新平台、新窗口。
二、企业直播精彩纷呈,线上商机空前活跃
9月8日-10日,围绕“无与‘轮’比,‘胎’聚广饶”推介主题,华盛橡胶、恒丰橡塑、永盛橡胶、方兴橡胶等30余家龙头企业亮相直播间开启直播推介,大量明星产品、新品集中发布,助力企业在线上寻求商业合作机会,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买家与卖家的精准匹配。直播活动期间,在线观看人数逐日递增,日均增加3万人次以上,3天累计在线观看人数突破22万人次,促成贸易意向订单80余个,意向交易金额25亿元,打造了集展览展示、贸易活动相互交融的展会新模式。
三、轮胎品牌云端风靡,海外市场潜力无限
自2018年国家贸促会启动“山东轮胎品牌海外推广行动”以来,作为“中国品牌企业境外行”活动的首个试点地区,广饶县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培育、打造亮点轮胎品牌。展览会同期,举办了2020中国轮胎品牌海外推广行动——巴基斯坦、东盟、墨西哥三场对接活动,中外双方“云端会面”,就产业现状、优势产品、营销政策等进行了深度交流、广泛洽谈,在全球贸易低迷市场中逆流破冰,突破地域限制,共吸引了1300余家国内外轮胎企业和经销商积极参与,其中包括GeneralTyres(将军轮胎)、DiamondTyres(吉隆轮胎)等100余家国外知名企业。活动共实现中外对接500余场,现场达成意向交易额约30亿元。
四、高端人才强力支撑,科技论坛经济腾飞
第五届东营橡胶轮胎暨汽配产业高端人才洽谈会议内涵丰富,武汉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名政商学研界嘉宾出席会议,围绕助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发展理念,搭建起了高层次人才与企业的对接交流平台,对解决行业发展瓶颈、技术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智力支撑,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互动发展。
第二届广饶县科学技术论坛议题鲜明,国务院国资委、中科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知名行业权威专家和技术研发领域代表出席论坛齐聚一堂,聚焦5G技术、人工智能、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等领域,深入探讨分析新技术、新产业给人类未来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加速科技强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实施,迎接新形式下的挑战,助力全县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本届展览会的成功举办,使广饶国际轮胎汽配展从质量、影响和品牌价值得到全面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承本届展览会“品牌行世界、质量赢未来”的主题,加强技术创新和企业整合重组,加快高端产品开发和自主品牌培育,积极参与“中国轮胎品牌海外推广行动”,努力树立起安全、优质、名牌轮胎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深入践行展会服务产业、搭建平台的宗旨,进一步做大做强展会这个贸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展览会融合发展,把广饶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子午胎生产基地、世界橡胶轮胎展览中心、橡胶轮胎采购和交易中心、国际知名的“轮胎之都”。
5月15日—17日,第十届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览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参与下成功举办。在全球轮胎行业经济形势下滑、贸易摩擦增多,国内轮胎行业整合重组、转型升级的情况下,展会集中展示了全球橡胶轮胎、汽配产业的高新技术和产品,搭建了行业合作平台,展会展览面积、参展企业层次及数量、观展人次又一次实现新增长,受到了来自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等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有力地提振了行业发展的信心。
现将展会筹办整体工作情况及下一步的计划汇报如下。
本届展会以“创新驱动,合作共赢”为主题,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办展方向,共设6个展区,集中对轮胎制品、轮毂制品、汽车保养维修设备、橡胶轮胎机械设备、橡胶原辅材料、汽车配件、其它等七大类展品进行展览展示。展会取得的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展会市场化程度,展会规模、参展企业层次进一步提高
(二)扩大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展会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
到会客商及专业观众达10万余人次,较上届增长25%,其中来自美国、俄罗斯、迪拜、加拿大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余名专业采购商到会参展,人数实现九连增。展会组委会办公室对境外专业观众的护照、营业执照、采购记录等材料提前进行详细审核,确保了参会观众的质量和专业程度。在2018年基础上继续组织的中国(东营)“一带一路”跨国采购对接会,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印度、迪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7名采购大咖参会对接洽谈,达成意向贸易额近4000万元。
(三)会展结合,以展带会、以会促展的办展模式日趋成熟
展会期间,除举办开幕式、参观轮胎工业展览馆、企业考察及展览展示、贸易洽谈等主题活动外,展会同期会议活动达15个,活动内容涵盖人才洽谈、行业标准、国际贸易、行业论坛、投资推介等多个领域,搭建了国际贸易平台、展示了轮胎行业风采、促进了人才信息交流。其中,5·15中国(广饶)国际轮胎日论坛现场发布《中国轮胎品牌海外竞争力蓝皮书》,中外贵宾共同见证5月15日—中国(广饶)国际轮胎日的诞生,行业内权威专家做了主题演讲并进行高端对话,努力打造世界轮胎会议的风向标;中国(东营)—东盟轮胎汽配产业投资峰会暨“孙武故里·投资广饶”双招双引推介会,东盟国家驻华参赞出席会议并就各国橡胶轮胎产业投资环境作出发言,为推动山东乃至中国同东盟国家的务实合作搭建了贸易新平台;ITC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提升—橡胶轮胎主题高级研修班,对我县有关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进行培训,补齐服务短板,提升企业国际竞争综合能力。
(四)不断提升外向度,展会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五)促进经贸交流与合作,展会的行业平台作用逐年显现
展会期间,奎屯市政府领导带队就橡胶轮胎产业、汽车配件、设备保养维修、检验诊断设备及工具等方面在展会上进行了对接、洽谈;营口市贸促会、潍坊市贸促会、乐陵市会展办领导带领会展队伍在展会现场学习办展经验,并积极捕捉招商信息;县投资促进中心积极借助中国(东营)—东盟轮胎汽配产业投资峰会暨“孙武故里·投资广饶”双招双引推介会开展对外招商引资、招材引智;县委组织部承办的第四届高端人才洽谈会上,青岛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专家团队分别与我市部分企业签订5项合作协议,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李宁、东营市政府副市长李俊峰为东营市轮胎产业专家智库揭牌,搭建起科学、高效的“智囊团”、“思想库”,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撑。展会平台不再只局限于展览、会议作用,更是扩展到广饶城市推介、招商引资、合作洽谈、企业营销活动、人才支持、文化旅游等方面,平台的价值得到重视,大平台效果逐步增强。
(六)强化一站式服务职能,展会功能逐步完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提升展会餐饮服务、客商接送以及酒店住宿预定等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对标国际展会标准,不断改进提升展会后勤保障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参展观众。一是开幕式设置在独立展馆M2馆,设置观礼座椅与同声传译设备,规范现场秩序,增强观展效果,5·15中国(广饶)国际轮胎日论坛、中国(东营)—东盟轮胎汽配产业投资峰会暨“孙武故里·投资广饶”双招双引推介会等国际性论坛也在此举办;二是设置中央大厅企业活动舞台,企业组织了精彩纷呈的企业宣传活动,吸引了参展观众驻足观看,增加了观展趣味性;三是在展馆周边增设两处大型免费停车场,车位达到2000余个,很大程度解决了展会停车压力,提升了展会期间停车管理和安防工作;四是展会现场专业观众注册登记与国内知名上市会展服务公司北京昆仑亿发合作,观众可提前在网上预登记,大大缩短了专业观众入场时繁琐的登记过程,提升观展品质与心情;五是由山东交通学院、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等合作单位负责展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提升展会服务的专业性。
(七)多措并举,打造智能化、信息化展会
(八)围绕轮胎展十周年,举办系列活动,营造展会十周年氛围
一、展览会主要活动及成效
本届展览会以“智能制造,绿色发展”为主题,借力中国贸促会“国家级出口轮胎质量安全示范区”,起到了搭建国际贸易平台、展示轮胎行业风采、促进人才信息交流的目的。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量、观展人次又实现了新突破,展览会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国际化水平、现场服务水平、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呈现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有力的提振了行业发展的信心。展览会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二是洽谈合作成果明显提升。展会期间洽谈交易活跃,达成贸易意向、协议、合同820余个,贸易意向、协议、合同额约185亿元。在“孙武故里·投资广饶”对外合作推介暨中国(东营)—东盟贸易投资对接会,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万达宝通轮胎到访客户达到263家,其中新拓展客户182家,创造展会接待客户量记录。
三是展览会国际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自2010年创设以来,展会始终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和信息化方向,经过9年培育发展,领跑国内同类展会,成长为全球第二大轮胎专业展会,连续6年被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等权威机构授予“中国十佳品牌会展项目”,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国际展览协会(UFI)认证的橡胶轮胎专业展会。2017年12月份被省商务厅评为山东省首批品牌展会且位列第一位;2018年5月成功通过中国贸促会“一省一展”项目。本届境外参展企业数量增多,英国DAVANTI(达万行)、美国ATTRUO(奥拓友)、泰国吉轮、飞雳士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8家境外企业参展,数量比去年增加10%。到会专业观众达8万余人次,其中有来自美国、俄罗斯、迪拜、加拿大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0余名境外采购商,展会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五是展览会的大平台作用显现。展览会期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领导带领会展队伍在展会现场学习办展经验,并积极捕捉招商信息线索;县发改局积极借助巴拿马工商会考察活动开展对外招商;县委组织部承办的第三届高端人才洽谈会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与都供应布鲁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署院士工作站共建协议,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县政府签署了橡胶产业智库共建协议,青岛科技大学与县政府签署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武汉理工大学与县政府签署科教创新园区共建协议,为我县产业发展、企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的支持,成为轮胎展服务产业的又一个新的资源信息平台;县政协等多个政府部门、院校参观展览会,对接洽谈研发项目合作;很多会议主办方聘请来的专家、学者、教授在演讲结束后,被轮胎企业邀请去指导企业技术、研发及市场开拓等活动。企业在现场、酒店组织客户对接会等活动,展览会被他们称为“轮胎节”。展览会平台不再只局限于展览、会议作用,更是扩展到广饶城市推介、招商引资、企业营销活动、人才支持、文化旅游等方面,平台的价值得到重视,大平台效果逐步增强。
本届展览会以“品质轮胎,引领未来”为主题,借力“国家级出口轮胎质量安全示范区”,起到了搭建国际贸易平台、展示轮胎行业风采、促进人才信息交流的目的。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量、观展人次又实现了新增长,展览会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国际化水平、现场服务水平、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呈现出强大的活力,有力的提振了行业发展的信心。展览会取得的成效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二是洽谈合作成果明显提升。展会期间洽谈交易活跃,达成贸易意向、协议、合同815个,贸易意向、协议、合同额约166亿元。恒丰橡胶产业园与泰国橡胶管理局合作签约的单笔采购款在10亿元以上;中昊轮胎现场签约打款的13个合同中12个为展会新开发客户;华盛轮胎到访客户达到300多人,比上届增长1倍。
五是展览会的大平台作用显现。展览会期间,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吴建锋一行8人参观展会,到县内企业调研,对接洽谈研发项目合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带领招商队伍在展会现场与企业对接洽谈,捕捉招商信息线索;县招商局积极借助“一带一路”活动开展对外招商。县委组织部承办的第二届高端人才洽谈会成功举办,为我县产业发展、企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的支持,成为轮胎展服务产业的又一个新的资源信息平台。很多会议主办方聘请来的专家、学者、教授在演讲结束后,被轮胎企业邀请去指导企业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组织了“把孙武的故事讲给世界”、“兵圣天下·乐游广饶”广饶城市文化旅游形象展示活动,孙子文化园游客数量增长4.3倍,推动会展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多家企业在现场、在酒店组织客户对接会、销售对接会等活动,展览会被他们称为轮胎节。展览会平台不仅局限于展览、会议作用,更是扩展到城市推介、招商引资、企业营销活动、人才支持、文化旅游等多个方面,平台的价值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大平台效果逐步显现。
六是展览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根据客商、参展企业、参与部门的意见,展览会服务从细节做起,注重节俭,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提升,取得了显著效果。从现场注册、就餐、热水供应、展馆周边停车、行李寄存、志愿者服务等进行了细致的安排。邀请山东交通学院会展旅游系的5名会展专业老师和40名在读学生作为志愿者服务展会、指导展会,提高了展会服务专业化程度。
七是展览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出席本届展览会的政要嘉宾人数和层次创历届新高。到会政要嘉宾达到180多人,是上届的两倍。山东省政府副省长王书坚,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于健龙,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国家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司长孙文康,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以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英国轮胎行业调研公司、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南非汽车工业组织、印度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泰国橡胶管理局等领导出席有关活动。其中,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是首次主动派代表出席,这也是展览会影响力增大的一个表现。
国内外多家媒体云集展会现场,除应邀到会的央视新闻中心、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大众日报等50余家权威媒体外,中国化工报、中国质量报、中国贸易报、中国汽车报、今日头条、国际橡胶商情等多家知名媒体也联系组委办到会采访,共同对展览会和国家级出口轮胎质量安全示范区、轮胎产品“三同”认定等工作进行了采访和报道。特别是央视朝闻天下、中国新闻等栏目的新闻报道,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品牌展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