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导致毛利率低预期;产业竞争加剧;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风险提示:调研样本有限不代表行业全貌;调查问卷获取订单及销量预测数据仅供参考;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零部件供应不稳定;新产品推出不及预期。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宏观经济环境不及预期。
2024年H1:实现营收900.39亿元,同比+3.13%;实现归母净利润42.01亿元,同比+2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30.08%;24H1实现毛利率约为21.41%,同比+1.97pct;期间新签订单约1401亿元,其中新签海外订单约298亿元。1、聚焦轨交主业,加强战略引领:1)24H1全球发布7款新能源机车车型,可实现低碳零排放、低噪音、高效率运行;2)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正式发布,较传统地铁车辆减重11%;3)全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完成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标志着氢能在。2、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取得历史性突破:1)成功签约印尼国铁通勤列车项目,书写中印尼合作共赢新篇章;2)持续创新国际业务商业模式,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系统解决方案在全球逐步获得认可与落地,推动巴西圣保罗TIC项目落地执行。根据24H1半年报,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我们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3/154.2/184.2亿元(前值为126.8/140.3/165.4亿元),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战略风险、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境外经营风险等。
风险提示:房地产市场景气程度回落的风险;汇率、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根据公司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29.84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97.88亿元,同比-17.3%,其中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8.18亿元,同比+2.96%。1、自产商品煤销量同环比均有所提升,单吨成本同比小幅度上升。结构上,材料成本同比+11.3%,人工成本同比+33.4%,主要是公司加强生产接续露天矿自营剥离量增加以及地质条件变化所致,人工成本抬升主要是公司提高一线队伍薪酬水平所致。2、受益于煤价调整,聚烯烃单吨毛利有所扩张。2024上半年聚烯烃单吨价格为6955元/吨,同比+0.8%,聚烯烃单吨成本为5866元/吨,同比-3.1%,聚烯烃单吨毛利达1089元/吨,同比+241元/吨,煤化工成本下行主要是原料煤、燃料煤采购价格下滑使采购成本减少。从整个煤化工板块来看,煤化工营业成本上半年为86.24亿元,同比-7.8%,其中材料成本下降幅度为-13.1%,下滑幅度最大。我们上调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93.9/198.6/205.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46/1.50/1.55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大幅波动风险;经济下行风险;煤炭供给超预期增长风险;煤炭进口量超预期增长风险;煤化工产能过剩风险。
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57亿元,Q1/Q2归母净利润分别183/174亿元,基本符合我们预期。上半年每股分红0.146元,中期分红比例约50%与往年同期一致,而且计划本次回购A股8-15亿元。1、上游勘探开发稳油增气。原油实现价格77.7美金/桶,比去年同期约76.3美金/桶小幅上升;天然气实现价格1.895元/方,同比-2.8%。板块上半年经营收益291亿,同比+37亿元,我们认为归因于产量增加、油价同比小增、以及进口LNG成本下降。2、下游炼化销售板块主动优化产品结构。上半年公司原油加工量同比基本持平,汽油、柴油、航煤销量分别同比+0.4%、-6.8%、+8.9%,化工轻油产量同比-7.4%。上半年中国汽油/柴油表需分别同比+0.32%和-3.52%背景下,维持24/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647/708/812亿元,PE分别13/12/10倍。根据我们测算按照70%的分红比例,对应A股分红收益率5.5%,H股分红收益率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衰退带来原油需求下降;未来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披露中报,2024H1营业收入2.24亿元,同比+18.67%;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4.69%;扣非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12.23%。1、发电功率预测产品构筑稳定基本盘,24H1服务电站净增数量创历史新高。公司作为新能源行业数据开发与应用服务的先行领导企业,2023年底功率预测服务的新能源电站数量增至3590家。2024H1受益于公司核心技术领先优势及积极的市场拓展策略,服务电站规模较期初净增超过200余家,超越往年历史同期水平。2024H1公司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收入1.32亿元,同比+3.27%,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重59.02%,业务毛利率73.50%,同比+1.61pct。2、创新业务拓展卓有成效,24H1收入同比+172.65%,构筑第二成长曲线。公司积极推进创新类产品线,2024H1创新产品业务收入1592.08万元,同比+172.65%,占整体收入比重7.11%。功率预测奠定成长基石,创新业务打开成长空间,考虑股份支付费用及非经损益影响,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5、1.33、1.67亿元(2024-25年前值为1.28、1.63亿元),分别同比+25.17%、+25.71%、+25.86%,对应PE为31、25、20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业务成长无法持续的风险、技术创新失败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应收账款延迟或无法收回的风险、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