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130400美术学考博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海派美术文脉、海派美术创新、国际公共艺术,其中包括:世界美术史论、中国美术史论、艺术理论与批评、艺术教育研究、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公共艺术、视觉文化、数码艺术研究、文化遗产研究等。本学科旨在培养艺术学科方面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创造性的、独立研究工作能力的高级美术人才。

研究方向:

01.都市美术文脉

02.海派美术创新

03.国际公共艺术

指导教师:

苏金成、陈红梅、韩天雍(本年度不招生)、胡建君(本年度不招生)、张长虹、丁宁(本年度不招生)、尚辉(本年度不招生)、张晓凌(本年度不招生)、殷双喜、徐建融(本年度不招生)、牛克成

HOSHINATOYOMI(本年度不招生)、金江波、翁剑青、张苏卉

考试科目:

1.1001英语或1002日语

2.2020美术学专业基础

3.3021美术学专业综合

申请-考核办法:

一、申请人申请

1.申请条件

申请考生必须满足《上海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详见学校研招网)规定要求,并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具备一定外语水平(须提供各类官方认可的外语水平证明);

(5)报考类别一般为非定向,即入学前须将考生本人全部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申请。

3.材料提交

申请材料的内容、体例与装订形式,须按照以下要求:

(1)《上海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A4纸正反打印);

(2)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位认证报告);

④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

(3)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无本科学历学位的无需提供);

(5)硕士研究生阶段课程学习成绩单或复印件(需加盖成绩管理部门公章);

(7)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外国语水平证书、成绩单或留学经历证明等,外文证明件需附中文翻译件);

(8)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详细研究计划书(不少于5000字)(可至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

(9)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详细摘要和目录);

(10)证明本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二、材料审查、综合考核、拟录取

(一)材料审查

(二)综合考核与拟录取

综合考核主要包括对考生外语能力、专业素质与能力、综合素质及培养潜质的考核。

1.资格审核

资格审核通过者才可参加综合考核。资格审核包括如下内容:

应届考生:审查有效居民二代身份证原件、学生证原件(最晚8月底新生报到时能提供学位证书原件,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往届考生:审查有效居民二代身份证原件、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在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书原件)、考生为本校(上海大学)在职人员的须提供学校人事处等部门的同意报考证明、外语水平证书原件。

2.专业基础考核

专业基础考核的内容和形式由专业基础考核小组确定。

3.专业综合考核

专业综合考核以专业面试的形式进行,考生以PPT形式汇报个人研究基础、研究方向与研究设想,以“研究计划书”内容为主。

4.综合能力考核

综合能力考核为考官问答的方式,注重考核考生的基础理论,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研水平和研究潜质、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等。

5.外语能力考核

外语能力考核为考官问答的方式。

6.综合考核组织方式和计分方式

综合考核总成绩满分为500分,其中外语成绩、专业基础成绩、专业综合成绩满分均为100分,综合能力成绩满分为200分。

综合考核总成绩=外语成绩+专业基础成绩+专业综合成绩+综合能力成绩

各单项成绩中有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7.公布结果与拟录取

各项成绩合格者,根据本年度博士生招生名额指标情况,按综合考核总成绩排序,拟录取结果由学校统一公示。

三、培养环节

四、其他

有招生条件的导师(见后附导师名单),原则上每人每年招收不超过1名博士研究生;本年度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不接受定向报考。

五、信息查询及联系方式

1.招生信息网址:

纸质材料接收人(请考生务必选择顺丰或EMS快递邮寄):

参考书目:

导师介绍(按导师姓名拼音顺序排列):

HOSHINATOYOMI

联系方式:hoshina@fa.geidai.ac.jp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INGRIDELISABETHJLEDENT

INGRIDELISABETHJLEDENT(女),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1955年5月27日出生于比利时-布拉斯哈特。1973-1978:在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自由图像专业。在g.Gaudaen、w.VanRemoortel和j.VanRuysseveldt的指导下学习木版画、石版画和蚀刻。1978-1979:在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鲁道夫·布洛林(RudolfBroulim)的指导下,在u.m.p.r.u.m(应用艺术学院)专攻石版画学习。1981:国家高等艺术类研究所获奖者,安特卫普。从1984年至今: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担任石版画教授一职。IngridLedent是国家和国际比赛的评审团成员。IngridLedent在世界各地举办了个人和团体展览。作品多次被国内(比利时)与国外博物馆和画廊等收藏。

联系方式:ledent.ingrid@telenet.be

注:只招非定向生。

白璎

白璎(男),教授,上海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硕导。研究方向:水墨人物画。学术主张:水墨人物画发展至当下,已呈勃发之势,对其多样化的艺术生态进行全面梳理,系统研究现当代水墨人物画领域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力图在当代水墨人物画领域探索实践“海派”水墨人物画的转型重构。

主要学术著作:论文《“应物象形”的多义性表达》、《论人物画的肢体造型语言表现》、《新仕女画:海派语境下仕女画的当代转型》。

出版:《艺术与设计透视学》、《绘画透视》、《全国普通高等美术学校基础教材——中国画人物篇》、《寻.渡——白璎作品集》、《隐洇——白璎水墨人物作品集》

主要个展:“寻.渡”、“活色”、“隐洇”

主要成果展:作品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第十届上海美术大展白玉兰奖佳作奖等各类展览。作品被上海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苏州美术馆、浙江画院、深圳画院等机构收藏。

项目完成: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时代风采”创作项目——上海重点绘画工程、“日出东方”创作项目——庆祝建党100周年、“上海故事”创作项目等。

联系方式:zhuweijun1972@163.com

蔡枫

蔡枫(男),教授、博导。2008-2011: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中心副主任、2016至今:东方版画视觉文化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为:东方版画视觉文化研究、绘画现象学研究。学术研究和教研活动模型为:“以展览促创作以创作带教学;以学术促教学以教学带创作”之双循环运作。策划一系列艺术展览和学术活动。出版多种画册及专著并为展览撰写策展概念和论文。曾获“八九十年为中国版画事业作出贡献--鲁迅版画奖”。1999版画《古树祭一一天目山国家自然森林保护区千年古树被非法砍伐纪实》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油画《水调歌头》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2002获浙江省鲁迅文艺创作奖。2011获美术报2011中国美术年度人物奖。论文发表主要见于:《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todayprint》英国版画艺术。

教学情况:研究生课程:民族民间版画田野调查、水性版画技法及创新、线性素描与东西方大绘画方法。博士生课程:媒介考古学、绘画现象学研究等。

联系方式:cai__feng@126.com

陈红梅

联系方式:13917125585@qq.com

陈平

陈平(男),1960年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前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教育部指导教育委员会美术学副主任;曾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名山水画家、诗曲家、剧作家、书法家、篆刻家。

教学方向“中国山水画格韵研究”,以“诗书画印”为教学宗旨,以宋、元山水画为摹本,师发自然,到山水间去寻找自我的表现语言,使这一语言再中得心源,体现在创作作品中。与理论相结合,与文人画相结合,培养出有传统文化,有时代感的画家。

联系方式:404262166@qq.com

丁宁

研究方向:艺术心理学,美术史论和艺术博物馆研究等。主要著作有:《接受之维》、《美术心理学》、《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艺术的深度》、《看懂美术》、《西方美术史》、《图像缤纷——视觉艺术的文化维度》、《视远惟明——感悟最美的艺术》和《感动心灵的西方美术》等。主要译著有:《传统与欲望——从大卫到德拉克罗瓦》、《毕沙罗传——光荣的深处》、《注视被忽视的事物——静物画四论》、《媒体文化》、《视觉品味——如何用你的眼睛》、《博物馆怀疑论》、《解码西方名画》和《一个感动美国的故事:肯尼迪夫人与<蒙娜丽莎>的相遇》等。多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06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联系方式:dingning@pku.edu.cn

韩天雍

韩天雍(男),文学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甲骨文学会会长、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硕博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日本岐阜女子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学术思想主张厚积薄发,作为书法专业者,应该深诣文字学,掌握甲骨、金文及先秦古文字之间的递变关系,做到创作起来得心应手。著有《日本篆刻艺术》《佛教写经》《三笔三迹》《中日禅宗墨迹研究》《日本书道史》《中日篆刻边款释文集釋》《吴昌硕篆刻》《韩天雍大篆》系列法帖十种。其中《中日禅宗墨迹研究》论著获国家“十一五”社会科学艺术基金奖。研究方向:中日书法史比较,先秦古文字书法创作与研究。

联系方式:hty610@163.com

何加林

何加林(男),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博士后、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文旅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学术主张:在注重传统笔墨训练的基础之上,直面生活以笔墨当随时代的学术理念将传统山水画融入到当下。注重个性培养和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各种门类艺术广泛吸收,对世界各国的艺术进行全方位研究。广开思路,打开国际视野,坚守本土语言,使中国山水画既有时代面貌,又有传统精神,既有个性面貌又有学术水准。

作品《汉中古道行》获全国“中华杯”中国画大奖赛银奖(198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作品《秋气嶙峋》获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金奖(1993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作品《虚伫神愫》获‘97中国画坛百杰奖(1997年中国文联主办)、作品《山色空濛雨亦奇》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2004年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作品先后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

出版: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高等院校工笔画新作评析》、西冷印社出版社出版《历代名画解析——千里江山图》、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高等美术院校实力派教师山水画教学对话》、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技法精萃——云山嘉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山水逍遥——何加林作品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凝视的空间:浅识山水画境界的契机》、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艺术家年鉴——何加林》、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何加林写生作品集》、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知行墨境——何加林作品集》。

联系方式:zjmq1314520@126.com

胡建君

联系方式:janehu76@126.com

姜建忠

姜建忠(男),二级教授,中国油画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上海海上油画雕塑创作中心主任、理事,上海市装饰装修协会特聘专家,原院长助理,油画系主任,上海美院学术委员会成员,高评委。

主要研究方向:架上绘画,具象表现。

主要成果:1988年第二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油画大奖;1988年上海壁挂设计展二等奖;1990年台湾图书金鼎奖;2001年上海美术大展油画三等奖;2003年北京国际双年展序列展学术优秀奖(大奖);2005年上海美术大展创意奖;2009年上海优秀文艺人才特别奖;2010年上海文艺创作精奖;2009年《洋务运动》入选由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上海高校系统唯一的入选教师。1998年举办个人画展;1990年中国油画精品展(香港),美国洛杉矶、芝加哥世界博览展;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展;1995年上海市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中国艺术大展;2001年上海当代艺术赴德国汉堡展;2002年中国当代肖像艺术集粹邀请展;2003年西安国际素描展;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2006年上海油画雕塑院举办个人画展;2007《精神与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西班牙瓦伦西亚当代博物馆学术邀请展;2009中国重大历史题材全国巡回展;2010美国威斯康辛州大学学术邀请展,学术讲座;2015年中国当代五十位艺术家作品巴黎邀请展;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米兰;2016年非洲达卡尔双年展,达卡尔;2021年个人画展。

联系方式:JJZHO8888@sina.com

姜陆

姜陆(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副院长。研究方向:版画艺术创作研究。学术主张:长期从事版画艺术专业教学和创作研究,并担任专业领导职务多年。在推动中国版画艺术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力主在本民族艺术传统的自信之上,尽可能开阔视野,多方汲取不同国度的文化精华,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艺术,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气派和完美形式的版画作品。

联系方式:lu.jiang36@aliyun.com

蒋铁骊

蒋铁骊(男),教授,博导,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专业:美术学主要研究领域:以个人化艺术语言为基础的、表达时代审美特征与独特艺术视角的当代具象雕塑研究。作品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湖北美术馆、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大学。重要获奖: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新锐奖(2011)、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2009)、上海白玉兰美术奖(2009)、上海美展艺术奖(2004)、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亚洲艺术家奖(2002年)。

联系方式:jiangtieli50@163.com

焦小健

焦小健(男),上海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特聘教授。中国美协第三、四届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专业研究方向:当代绘画创作。学术主张:实践与理论围绕着一种从观看角度介入的西方传统绘画,现代绘画及当代绘画,以及在全球视野下的语言表现与形式转换。先后办过六次重要个展,内容涉及写生直观作用,诗与画的影响与错位,绘画图像在东西方艺术历史阅读中的延伸与变异。代表作品有:《新富春山水》《雪依旧绕着词语成团》《死神穿过鲜花之地》《一千年不算太久》《新西湖十景》。曾获第七届和第九届全国美展油画展铜奖,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塞尚晚年绘画研究》结题与论文发表。

联系方式:jiaoxiaojian@126.com

金江波

金江波(男),教授,博导,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公共艺术研究、新媒体艺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教育部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国家文旅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咨询专家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主席,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副会长,上海艺术摄影学会副会长,民进上海市委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中青年联谊会副会长,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访问学者,新西兰戈维布鲁斯特国立美术馆、法国贝桑松艺术中心驻地艺术家,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访问学者等。

联系方式:jjb@jinjiangbo.com

林海钟

林海钟(男),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山水专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为首届中国画理论研究与实践博士。精研于中国画学,对传统笔墨研究与创作实践有较准确的把握和经验。注重绘画史研究,认为实践创作要以画史研究作基础,主张画史,画论、画道三者同参,以人文关怀作为实践指导的理念。

主要经历:1990年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山水专业毕业保送本院硕士研究生,1993年毕业留教至今。1997年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山水教研室主任。2000年考上本院成为中囯首届中国画理论研究与实践博士。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并收藏于国内外重要博物馆和美术馆。2019年苏州博物馆个展"自在苏杭”2021年北京画院个展“海印梵鐘”。近年来重要作品有:灵隐寺济公殿壁画、鉴真东渡、少林寺、太虚震泽、钱塘大观、囯清雪霁、六祖师、故宫系列等作品。

联系方式:haizhongl@163.com

刘健

刘健(男),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导师、督学。研究方向:中国写意人物画创作。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北京文史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浙江美协副主席,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美术专业教学评估专家组成员、副组长、组长,全国十届、十一届、十二届美展评委会委员、副主任,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委、评委,全军美展评委,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办公室主任,艺术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美术馆展览项目评委,国家文化部国家课题项目评委。

联系方式:ljlp999@126.com

刘万鸣

刘万鸣(男),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文化和旅游部高级职称评委、故宫博物院中国画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2012年获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参与国家主题性创作,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为第一作者承担完成中国画作品《遣唐使》;庆祝建党100周年由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共同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承办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作为第一作者承担完成中国画作品《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

作品入选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全国画院展及各类学术大展,曾获金、银、铜、优秀等奖项。出版个人专著二十余部。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展馆举办个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家级单位收藏,中央电视台等以专题的方式对其艺术成就有过详细的报道。

联系方式:18765826210@163.com

罗小平

罗小平(男),现为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市普陀区第十三届、十四届政协常委,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建设部全国城雕艺委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动态艺术协会中国分会副会长,中国陶瓷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轻工总会中国陶瓷大师联盟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委。

主要研究方向:传统雕塑与当代雕塑的比较研究与创作;中美公共艺术的比较研究与创作;陶瓷与雕塑创作研究。

联系方式:374327605@qq.com

牛克成

牛克成(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1994至97年间作为东京大学外国人客员研究员,日本国文部省特聘海外艺术家在日本学习日本画技法并从事绘画创作。

从事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担任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中国传统色彩研究”项目主持;学术专著《色彩的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样式与风格历史的展开》获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艺术图书一等奖;绘画作品入展“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及十、十一届、十三届“全国美展”等国家级重要美术展,获“首届中国美术奖”、“重彩画创作学术奖”奖等;出版《牛克诚写意山水》、《牛克诚山水画作品集》、《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丛书·牛克诚》及论文集《美术文语》等。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美术观察》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美术学科组成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划委员等。

联系方式niukecheng@vip.sina.com

庞茂琨

庞茂琨(男),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导师,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文联副主席、重庆美术家协会主席,重庆画院院长,重庆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美术创作研究。

学术主张——坚持探索古典油画语言在当代文化情境中的表达与呈现,将个人绘画意志的表达与社会现实紧密的关联起来,在我看来艺术不能仅仅从内部来观察,艺术必须要汇入到社会变革的潮流之中,成为时代精神呈现与反思的有力载体。在油画专业教学中,系统整理了古典油画语言的发展脉络以及当代中国油画教学与创作的基本经验,建立起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关于中国本土油画艺术的学术框架与教学体系,主张通过创作带动教学,在学院教学与艺术现场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品格与创新精神。

联系方式:pangmaokun@hotmail.com

浦捷

浦捷(男),教授,博导,上海新闻出版局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上海宝山区统战理论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当代艺术实践、当代艺术实践理论研究。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200多次。作品主要收藏地欧美和亚洲。个人专著:《当代艺术问答》、《为什么是当代艺术》。

部分群展:2016、2014年弗雷兹国际当代艺术展,纽约,美国。2014、2013年巴黎菲亚特国际当代艺术展,法国。2014、2012、2002年新加坡国际当代艺术展,新加坡。2014、2013年香港巴塞尔国际当代艺术展,展览中心,香港。2013、2012年中国台北国际当代艺术展,台湾。2013、2010、2008、2001年巴塞尔国际当代艺术展,瑞士。2010、2013年上海当代艺术展,上海展览中心,上海。2011年聚焦中国当代艺术展,卡洛拉多美术馆,美国。2014、2011年巴塞尔曼阿密国际当代艺术展,曼阿密,美国。2009年从地下到地上20年中国当代艺术回顾展,都灵现代美术馆,意大利。2007年当代亚洲红火艺术Chaney家族收藏艺术展,休斯顿美术馆,美国。2005年麻将//西克的当代艺术收藏展,伯尔尼美术博物馆,瑞士。2003年第42届伦敦国际当代艺术家特别邀请展,伦敦金融大厦,英国。2001年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MUNERUPHUS画廊,丹麦。1998年东北亚现代艺术展,新泻美术馆,日本。1998年玛雅国际艺术双年展,玛雅市艺术中心,葡萄牙。1997年第四届里昂国际现代艺术双年展,法国。

联系方式:ispj2006@126.com

丘挺

丘挺(男),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清华大学书法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中国画语言的探索与理论研究,注重各艺术门类的比较研究,尤其在水墨探索中与不同文化“对话”中寻找传统的开放边界,是当代具有广泛影响与代表性的水墨艺术家。参与赖声川导演新版《暗恋桃花源》舞台视觉创意总监、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创意视觉总监。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波士顿美术馆、加拿大安大略省博物馆、德国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法国布列塔尼联邦委员会、浙江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外交部、德国大使馆等重要机构收藏。

出版的专著及画册有《延月疏风》丘挺作品集、《丘园养素》丘挺作品集、《山水画笔墨技法详解》、《宋代山水画造境研究》、《历代名画技法评析—青卞隐居图》《丹枫呦鹿图》、《历代名家技法集萃—云水法》《宫室舟桥》《点景人物》、《元代山水》、《中国当代艺术家谈艺录—丘挺卷》、《丘园养素》、《一溪云》、《丘园养素一桂林黄姚写生册》、《山水之眼》等。

近年个展包括:“性本丘山—丘挺作品展”(798大千画廊.北京2022)“延月·梳风——丘挺作品展”(苏州博物馆,苏州,2021)、“愿学——丘挺的水墨之思个展”(广东美术馆,广州,2017)、“丘园素养—丘挺绘画展”(百雅轩798艺术中心,北京,2011)等。

重要群展包括:“致意——从未消逝的黄金时代”(南京,2022)、“雅集兴答——第六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杭州,2020)、“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济南,2020)、“2019年04月水墨现在——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华·美术馆)、2019年03月“超越边界”国际艺术家作品联展(英国伦敦萨默塞特宫)、“意之大者——首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杭州,2011)、“与古为徒:十个中国艺术家的回应”(美国波士顿美术馆,2010)、“影像与生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上海,2004)等。

联系方式:qting1202@163.com

邱瑞敏

邱瑞敏(男),教授,1965年上海美专毕业,1986-1987年、1988-1990为美国纽约普拉特艺术学院访问学者,专业:美术学。主要研究领域:油画创作及理论。主要成果: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南海、上海美术馆、江苏美术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等收藏;1987年、1989年、1994年在纽约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获:“上海首届文学艺术成果奖”(合作)、1993年“中国油画展”铜奖、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合作);作品参加二、三届“中国油画展”、“20世纪中国油画回顾展”、“全国画院双年展”;2010年举行《长征组画》大型展览;2011年举行《城市历史文脉》大型展览。为第九、十届全国美展评委。主要学术著作: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课题《上海城市雕塑调查研究》、《上海油画雕塑院四十年]》、《白石油记》。出版有《怎样画油画》、《邱瑞敏油画选集》、《邱瑞敏油画集》《邱瑞敏素描速写集》。曾任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

联系方式:qw1944@sina.com

尚辉

尚辉(男),教授,研究馆员,编审,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博士。研究方向:当代美术理论与批评,艺术策展与管理。课题研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之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工程项目并获2019年度中国好书奖:《人民的艺术——中国革命美术史(1921—2016)》。

学术主张: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政治与学术相互交织的20世纪,形成了这百年中国美术独特的艺术演进样貌,如何客观公允地站在国家艺术的立场来研究这个时代的中国美术是当代美术史学与艺术理论探讨的重要学术课题。这其中包括从艺术实践角度而形成的当代中国美术理论、中国美术基本价值观与发展观,我的学术主张正是从对这些问题的美学思考、理论阐释而产生与建立的。

学术任职:现任中国美协理事,中国评协理事,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全国城雕委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馆展览评审委员会专家,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展委员,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方案评审专家等。

联系方式:shanghui328@163.com

施大畏

殷双喜(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博士。研究方向:20世纪中国美术史。曾参与策划“中国现代艺术大展”(1989)、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1993,1994)、“东方既白: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展”(2003,巴黎)等展览。曾任第11届、第12届、第13届全国美展评委(2009,2014,2019),第6届“艺术中国”AAC评委会主席(2011),第55届、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评委(2013,2019),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评委(2014),《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像油画》(2015)、第4届中国油画双年展(2018)的策展人。

学术出版:专著《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2006)、《现场:殷双喜艺术批评文集》(2006)、《对话:殷双喜艺术研究文集》(2008)、《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2009,总主编)、《殷双喜自选集》(2014)等。主編《吴冠中全集·第4卷》、《周韶华全集·第7卷》、《黄永玉全集·第2卷》、国家重点图书《新中国美术60年》(分卷副主编,2009)、《毛主席: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影像经典美术卷》,(主编,2015)、《20世纪中国美术批评文选》(主编,2016)、《高山流水:<美术研究>创刊60周年优秀论文选集》(主编,2019)等。参与王朝闻总主编、邓福星副总主编的《中国美术史20世纪卷》雕塑部分的写作。2015—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负责人,项目经费250万元。中央美术学院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美术创作中的民族精神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联系方式:yinshuangxi@263.net

史国良

联系方式:375861313@qq.com

苏金成

联系方式:art3@163.com

唐楷之

唐楷之(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美术学院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兰亭书法社会员,广西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文旅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委,厦门大学、云南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委等。

联系方式:189607339@qq.com

唐勇力

唐勇力(男),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國美术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国人物画创作。学术主张:在当代中国画发展过程中,对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进行比较性研究。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研究是中国画演进的必由之路。两端深入、中西融合的课题式进行写意型工笔人物画创作研究、探索传统绘画语言与现代绘画语言融合与出新,把中国人物画向现代推进,开拓人物画自由创作的新空间。

主要学术成果:作品参加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参加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国际国内各类型的美术作品展及学术研讨活动,举办个人画展数次,出版个人专著和个人画册35余种。主要著作与画册有:《厚德载物——唐勇力中国画教学理论文集》、《美术学院30年——唐勇力》、《唐勇力教学课稿》、《工笔画的写意性》、《中国人物画造型基础教学——线性素描研究》、《高等美术教育特色教材——唐勇力—素描—创作—写生三种》等。代表作品有:《木兰诗》、《大唐遗韵》、《敦煌之梦》系列作品。特别是历时三年创作完成的《新中国诞生》的工笔画,参加2009年我国“重大历史题材展览”,同时在全国十大城市巡展。并有学者提出《新中国的诞生》和50年代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异曲同工,获得国家领导人及广大群众好评,成为新时期历史题材创作的经典作品。重要创作成果:2012年接受国家博物馆委托再次创作《新中国诞生》,长17米,高5米。历时三年,2015年12月完成,现已悬挂在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永久展出。

联系方式:2264349943@qq.com

王建国

王建国(男),教授,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材质与雕塑(主攻木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交流展。作品有“木涌”系列、“木灵”系列、“边缘线”系列、“木灵的铸造可能”系列、小件木雕系列等。木雕“边缘线”获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白玉兰美术奖优秀作品奖;“木灵——铸造的可能”获第七届上海美术大展白玉兰美术奖三等奖;2004年获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特别奖、优秀方案奖;2009年被上海世博局、上海市规划局聘为2010上海世博会园林雕塑评审专家,并担任雕塑监理;2009年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作品“对映”、“木灵”入选上海仁川国际雕刻交流展,“以物之名”、“海平线”入选韩中雕塑交流展、澳中交流展。

联系方式:wjg@shu.edu.cn

王晓辉

王晓辉(男),别署清晖,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课教授,台湾艺术大学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华北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北京服装学院特聘导师,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新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水墨人物画创作。学术主张:在“徐蒋体系”与“三位一体”教学方针基础上,以“后徐蒋体系”下的水墨探索为目标,提出了新的思考与问题,重点聚焦于实现水墨转换中的“全攻全守”教学实践。“全守”是指兼顾水墨人物画的多重传统因素,从中吸收、借鉴、转换。“全攻”是指削弱不同实践方向和艺术形态的边界区分,全方位地学习、探索,从而走出水墨人物画“中西融合”的历史限定,实现其自律性发展。“全攻全守”是水墨人物画由现代性转向当代性探索的重要路径。

主要学术成果:受邀到全国各高等美术院校讲座、授课并举办教学展,先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台湾艺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山东艺木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新疆艺术学院等院校及学术机构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国中国画学科的交流与互动。

出版专著二十余部:《笔墨肖像一王晓辉写生作品集》、《水墨风格一王晓辉》、《中国画坛.六O一代一一王晓辉》、《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课徒稿一线性素描篇》、《中国高等美术学院名师素描手册.王晓辉-线性素描》、《青花瓷绘一王晓辉》、《名师写生一王晓辉新疆写生》、《微水墨》、《大写意》、《心路历程——21世纪中国水墨艺术家创作探究系列王晓辉卷》《畅神一一王晓辉中国山水艺术》《CAFA水墨正当时》等。

作品《战争曰记》曾获"正义与和平的礼赞—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国际美术大展"金奖;《正月跑驴》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戊戌百年祭》入选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展;《太行秋阳》入编《百年中国画》画集;《父老乡亲》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人物卷;《中国结》获国土情、民族魂优秀奖等。

联系方式:908408515@qq.com

翁剑青

翁剑青(男),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学博士。专业:艺术学理论、美术学。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中西方近现代美术史论。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理论。人文历史与装饰艺术。已完成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城市景观文化与公共艺术"(2015)。国家艺术科学项目"佛教东渐中的图像学研究"(2012)。主要著作:《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2002),《城市公共艺术》(2004),《形式与意蕴:中国传统装饰艺术》(2006),《景观中的艺术》(2016)。曾先后发表美术史论和公共艺术研究论文80余篇。

联系方式:jqweng57@163.com

吴鹏

吴鹏(男),教授,2008年6月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书法史论方向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三级),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书法篆刻史论、艺术文献学。

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2011年度)和《中国近代日记文献叙录、整理与研究》(2018年度)。主持教育部社科课题《晚明士人生活中的书法世界》(2009年度)等省部级课题多项。

学术专著《燕闲清赏:晚明士人生活与书法生态》于202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书法作品曾应邀参加中韩书法交流展,“斐墨”中意书法展,中国国家画院十周年作品精粹展,第26届中日友好自作诗书展,美国纽约第二届中国书法国际展,丝路翰风——马来西亚、印尼中国书法博士书法作品展等若干展览。

联系方式:wupengart@shu.edu.cn

夏阳

夏阳(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中国雕塑学会理事。研究方向:雕塑艺术创作实践。近年完成"物品","绳墨","刻度"等作品系列。近年主要参展:2021"无问西东"邀请展,2021"去往从来第三回展一一雕塑实践与书学拓展,2020"东西南北中学院雕塑邀请展",2019"时代经典一一2019中国雕塑学术邀请展",2018"师坛锦瑟一一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师优秀作品邀请展",2015"新态一一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

主要教研获奖:2017上海大学王宽成育才奖,2017上海大学教书育人奖,2016上海大学教研成果一等奖,2000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

参展获奖:"潮起海宁一一2016首届中国海宁国际雕塑大赛"优秀奖。"2015中国一芜湖第五届国际雕塑大赛"优秀奖。

联系方式:xy13701641616@163.com

萧海春

联系方式:1147591520@qq.com

徐建融

联系方式:Luwei8585@163.com

杨剑平

杨剑平(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雕塑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近三十年来一直在高校从事雕塑艺术研究及教学,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重要学术活动和展览,较有代表性的有全国美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广州三年展、意大利卡拉拉国际雕塑双年展、奥地利双年展等。多次获得了包括国家金奖在内的各种奖项。2001年以艺术总监的身份策划并主持的上海东方绿舟超大型公共雕塑活动,2006年以课题组长的身份参与制定了上海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2010年5月完成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主广场大型青铜雕塑“生生不息”。现为上海大学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者。

联系方式:sf13512@126.com

殷双喜

曾成钢

联系方式:dsarts@126.com

翟庆喜

翟庆喜(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雕塑家协会副会长,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委,上海文旅局艺术类高级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评审专家,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从事艺术教学和雕塑创作多年,在艺术创作和教学方面都有深入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当代雕塑材料媒介与艺术表达研究;当代具象雕塑创作研究;公共雕塑研究。

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和展览并获得各种奖项:1989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CITEINTERNATIONALEDESARTS个展,第七届、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1997迎香港回归中国艺术作大展,届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E时代艺术作品柏林展,日本东京“小件雕塑作品联展”,中国百年雕塑作品展,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新态·2015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人与自然”中国·郑州国际雕塑展,十届中韩现代雕塑交流展,“时代经典”2019中国雕塑学术邀请展,“今日中国美术高峰论坛”既“意·识·源”当代艺术联展,“东西南北中——2021学院雕塑邀请展”,“百年铸梦中国文化名人肖像雕塑作品展”,2022韩国釜山国际雕塑邀请展等。

联系方式:1985art@163.com

张长虹

联系方式:zch@shu.edu.cn

张海平

联系方式:zhanghaipingcn@qq.com

张苏卉

张苏卉(女),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美国东北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公共艺术与环境设计、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生态文明视角下基于生态理念的公共艺术和城市未来发展研究”[18BG116]、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基于生态意识的公共艺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发展研究”[2010EWY001]、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大学数字博物馆的沉浸性与交互性研究”[12YS008]等项目,并且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

联系方式:zhangsuhui1520@163.com

张晓凌

张晓凌(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划委员、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报》社长、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美术史、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美术发生学。主要讲授中国现代美术史、中国古代绘画史、当代美术批评与策展等硕士、博士课程。

章德明

联系方式:deming1115@126.com

2023考博精品好课,点击图片查看介绍!

资料下载

【必看】考博英语词汇10000例精解

回复【10000】免费获取

医学考博英语作文核心基础词汇整理

回复【医学考博】获取

医学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练习资料

法学考博英语高频词汇word版

医学博士英语统考真题及解析

回复【考博真题】获取

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真题

回复【考博经验】获取

中科院考博英语真题练习资料

推荐阅读

天津医科大学招收2024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第二轮硕博连读及申请-考核选拔工作的通知根据我校2024年博士招生工作整体安排,经学校及

THE END
1.上海电机行业协会第九届二次会员大会在泾县召开9月23日,泾县迎来了上海电机行业协会第九届二次会员大会的召开,百余名来自行业协会、会员单位、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和企业家齐聚一堂。泾县领导许立勋亲临现场并发表讲话。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学锋、副总经理许权也参与了此次会议。 陈学锋总经理在会上发表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他诚挚地期望各位行业同仁为皖...http://motor.tongfjd.com/wenzhang/227.html
2.中国国际电机展览会MOTORCHINA会展活动2024年中国国际电机展览会(MOTOR CHINA),展会时间:2024年12月04日~12月06日,展会地点:中国-深圳-宝安区福海街道展城路1号-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主办方:上海国皓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举办周期:一年一届,展会面积:40000平米,参展观众:35000人,参展商数量及参展品牌达到700家。 http://www.uniwire.cn/html/2024/active_1118/5207.html
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会议四川省电机工程学会川大分会,四川省 成都市 231 2109 配电网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研究 高伟 王德意 杨国清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电力工程系,中国西安 232 2110 特大型机组注入式转子接地保护的研制及应用 王光 徐峰 陈俊 严伟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233 2111 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仿真分析与研究 张国光...https://www.allconfs.org/meeting/viewNotice.asp?id=276&nid=285
4.2014第十三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405台州天玺离合器有限公司 0576-87220580 0576-87220680 tianxi-cd@263.net 浙江省玉环县小水埠工业区...2016(第十四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2016第十二届深圳国际汽车改装服务业展览会 2015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http://www.chinadatastore.cn/product/product-19504.html
5.发酵展生物发酵协会发酵饲料设备制药技术工程展破饮料上海信世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连续七年成功举办“上海国际生物发酵展”的办展实力和经验, 展览内容主要围绕中国生物发酵协会,发酵饲料,生物制药技术展,生物工程展,发酵设备,啤酒饮料为展示内容,打造高度国际化的社交生物发酵生态圈http://www.biozl.net/
6.2023上海国际五金机电展览会为更好地促进我国五金机电产业的出口,培育中国自主品牌的知名度,鼓励中国品牌打入国外高端市场,同时满足华东及东南亚地区工业发展的配套需求,促进国内外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23上海国际五金机电展览会将于2023年08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同期召开电机博览会。本届展会将通过新品推介、产品展示、学术研讨、...https://meeting.qianzhan.com/summit/detail_a2785f8cf0fd4392.html
7.2025年上海国际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展览会(智能工厂展),国内展会...2025年上海国际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展览会(智能工厂展),将于2025-07-29 至 2025-07-31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主办单位为中展世信会展集团。本届展会规划展览面积数万平方米,参展品近千种,观众人数众多。诚邀参展参观!2025年上海国际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展览会(智能工厂展)展会期间,拟邀请参会嘉宾、专业观众及参展...http://expo.hunkui.com/mobile/exhinfo/show-qmehqqfrzq.html
8.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地址展会信...192024中国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2024/7/13电子展 202024第24届中国国际磁性元器件及智能生产技术展览会2024/7/13电子元件 212024第25届中国国际电机博览会暨发展论坛2024/7/13电机 222024第117届中国日用百货商品交易会2024/7/18贸易投资 232024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2024/7/26游戏 ...http://www.haozhanhui.com/place/190.html
1.上饶招募丨德国工业智造解密之旅:汉诺威工业展与前沿科技探索...从1947年开始,每年4月份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便是“制造业宇宙”最大的盛典。在那里,无论是“特展”的官方解说,还是商务咨询与合作,基本被这三门语言垄断。 一年一度的国际工业盛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即将开幕。(ps:提前报名是必须滴) 2025年是第77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见证了全球制造业的光辉历程的汉诺威工业...https://www.miciall.com/news/shangrao_887.html
2.嘉朗实业与您相约IEMC2024SMM(第四届)电机年会暨产业链博览会“IEMC 2024 SMM(第四届)电机年会暨产业链博览会”将汇聚行业精英,通过“宏观&电机行业发展论坛”、“电机创新原材料与技术论坛”、“永磁电机回收闭门会”等多元化活动,以及工厂实地考察,共谋发展,促进合作。此盛会不仅是电机行业的年度聚会,更是推动产业交流、增进友谊、实现共赢的重要平台。 https://www.jxcbdp.com/news/detail/16798
3.国际电力电工及电气设备展览会新闻仪器信息网国际电力电工及电气设备展览会专题为您整合国际电力电工及电气设备展览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际电力电工及电气设备展览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际电力电工及电气设备展览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际电力电工及电气设备展览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际电力电工及电气设备展览会话题讨论。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huti/n-242109/news.html
4.2024中国国际新能源车用电机电控展览会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是促进国内外经济往来的重大国际展会平台,每年在此举办的展会约100余场。那么其中有哪些展会更值得去呢?本文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十大展会排名,中国华东进出口交易会、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等展会皆上榜,下面一起来看十大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展会名单吧。 上海展会 展会展览 上海市...https://www.maigoo.com/citiao/1049036.html
5....年第十届SIA上海国际轴承展览会→2024年7月24-26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举办的SIA2024上海国际轴承展将与SIA上海国际智能工厂展同期举办,展会面积达到60,000平方米,1,200+家企业参展,预计120,000万人参观。这场盛会将聚焦各系列标准轴承、汽车轴承、特殊轴承、直线轴承、轴承设备及零部件等行业热门话题,为到场的业内同仁拓展视野、拓宽思路、拓深...https://blog.csdn.net/O7star0/article/details/134941394
6.苏州广电国际会展中心2019中国(苏州)国际电机工业展览会 会员:suz101 开幕:2019-04-19 2019苏州国际电机小电机电控磁材及绕线机展览会 会员:suz101 开幕:2019-04-19 2019中国(苏州)国际电机与泵展览会 会员:suz101 开幕:2019-04-19 2018华东国际口腔设备器材料展览会暨学术研讨会 会员:wanglu 开幕:2018-05-16 2018中国国际口腔...http://www.cnena.com/showroom/showroom-htm-id-594.html
7.全球电子展会分析2012年上海国际电子展 三、展览目的 当今世界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各种用于消费者的先进技术产品层出不穷。本届展览会的目的就是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和器材介绍到国内来,以促进我国与国际上在电子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电子技术水平。 https://www.360wenmi.com/f/j44zuf12ai44.html
8.会展考察报告范文5篇(全文)摘要: 根据经济贸易系实习计划,我于2011年8月到2011年12月进入第一次实习阶段,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哈尔滨报达展览策划有限公司,我所在的部门 是招商部,在此次实习过程中我,我的工作是招商招展,在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升,虽然我所学的专业方向是会展策划与管理,我实习的工作是招商, 但这都属于会展业,很多...https://www.99xueshu.com/z/Vf03ca8aud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