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探究作品的语言特色。如:辨析原文与词典中对于昆虫描述语言的区别;分析句子里的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4.探究性的阅读成果检验。如:请按照“法布尔研究昆虫的方法”的示例,列举几个探究的主题。
5.分析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如:分析法布尔研究昆虫的方法,说明法布尔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方法研究昆虫。
如何做好《昆虫记》的阅读:
再次,要注意作品的写作特色,尤其本书是科普类文学作品,因此需要了解作品的语言特点,从写作内容来体会法布尔科学的研究态度和精神等。
另外还需要注意深度的探究性阅读,做好归类、分析、总结。
知识点梳理
一、作者简介
二、作品梗概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或《昆虫的故事》,共有十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等。它揭示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本能、习性及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生活情景;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三、作品主题
1.《昆虫记》蕴含着一种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法布尔就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成为第一位深入田野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在荒石园中,他几十年如一日,对昆虫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获得了很多新发现,填补了当时昆虫学的很多空白。他尤其善于观察昆虫的活动特点,最终赢得“动物心理学的先驱”的称号。
2.《昆虫记》洋溢着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法布尔的观察研究是严谨的,他的著作是严密自成系统的,但绝不是呆板冷酷的。他曾声称,自己对昆虫解剖学没有太大兴趣,平生酷爱的是“情感昆虫学”。他尊重这些可爱的小生命,以人类的情感去关爱这些虫类。正是这种对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才使《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有了灵魂。
四、艺术特色
1.《昆虫记》是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它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2.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3.内容兼具人文精神,人性与虫性交融,知识、趣味、美感、思想相得益彰。
4.《昆虫记》融合了科学与文学,这也意味着它既有科学的理性又有文学的感性。书中不时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试图在科学中融入更深层的含义。
五、昆虫万象
1.部分昆虫的概括介绍
①瓢虫——花园中的“淑女”
②蜣螂——粪球引出的故事
③萤——星光灿烂萤火虫
④蝉——为自己歌唱
⑤螳螂——美丽的“杀手”
⑥蚱蜢——“小鬼”恩布沙
⑦蚂蚁——神奇的记忆力
⑧蟋蟀——田园中的提琴家
⑨孔雀蝶——大自然的舞姬
⑩松毛虫——工作并幸福着
绿蝇——新陈代谢的工作者
豌豆象——尽忠职守的税务官
2.经典情节
①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②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
③蜘蛛在捕获食物、编制“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④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⑤樵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⑥两只塔蓝图拉毒蛛惊心动魄的厮杀。
各类题型
一、填空题
1.《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2.在《蟋蟀》中,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3.蟋蟀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4.事实与寓言相反,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奋)的生产者是蝉。
5.螳螂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专食活的动物。
6.螳螂外表纤细而优雅,淡绿色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柔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