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7.04
中国诗词文化历史悠久,在岁月长河里出了许多著名诗词大家,以及许多家喻户晓的诗词歌赋,由于诗词量太多,并不是每一首诗词都能被人们传诵,有许多诗词虽然辞藻华丽、寓意深刻,并不为大众所知,下面15首不常见的古诗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译文】:山涧中的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畔,那繁花绿草,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晃。我坐在茅屋檐下,整天看着这明媚的春光;夕阳西下,耳边听不到一声鸟鸣,山中显得格外的静寂幽旷。
【简析】:这是一首饶有风味的小诗。诗人坐在家门口,对着涧水、绿竹、花草,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地,白天过去,夕阳下山,山中十分幽静,连鸟都不叫一声。看似脱去世故,其实是人退而心不退,故作此诗,以表达心中的不平。在诗人王安石的笔下,一切都是鲜活的,都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听蜀僧濬弹琴
唐·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译文】:蜀僧濬怀抱着绿绮琴,他来自西面的峨眉山。
为我挥手弹奏名曲《风入松》,仿佛听到万壑松涛声。
我的心灵像被流水洗涤,馀音缭绕和着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暮色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
【简析】:此诗写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技艺之高妙。首联写和尚来自诗人的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比喻琴声之清越宏远;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琴声之高妙诱人。全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明快畅达,风韵健爽,在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也寓有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寻雍尊师隐居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译文】:连绵陡峭的苍翠山峰高耸入云端,远离尘嚣已经不记得过了多少年。拨开云雾去找寻隐秘树林的山间古道,依靠着石头听潺潺的流水声。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停着白鹤正在休息入眠。与雍尊师交谈起来一直到江水已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
【简析】:这首诗通过作者入山造访之所见所感,浓笔重彩地描绘了深山幽谷的瑰丽景物。首联点明雍尊师所居之处高远非凡,处林泉伴日月,遗世独居,自在逍遥;颔联写林壑幽深,寻访不易,以加浓气氛;颈联使用道家典故,以“青牛卧”“白鹤眠”颂扬雍尊师道行高深,境界非凡;尾联写诗人在暮色苍茫,寒烟四合中独上归程。全诗再现了李白洒脱矫健、豪爽多情的神态风姿,同时也表明他在艺术上已经达到挥笔落纸如云烟的境地。
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译文】:天平山腰泠泠流淌着白云泉,天上白云自在舒卷,泉水自流悠闲。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奔流飞泻到山下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再添波澜。
【简析】: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里暗中却呈现为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彻,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逍遥而惬意。这里景中寓情,“云自无心心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夏夜宿直
人少庭宇旷,夜凉风露清。
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
寂寞挑灯坐,沉吟蹋月行。
年衰自无趣,不是厌承明。
【译文】:晚上庭院更因人烟稀少而显得空旷,夜已经凉下来,枝条上的露珠清澈欲滴。
槐花的香味充满庭院,松子落在台阶上的声音也格外清晰。
半夜自觉寂寞挑灯孤坐,踩着月光沉思着。
年龄衰老自然没有乐趣,这并不是讨厌明天的到来。
【简析】:作者的人生到了晚年就如同诗中描述的夜景一样萧瑟无力,使人顿觉寂寞孤独,但作者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且经历了一生的几多事情,自然坦荡面对余下的生涯,是生命境界的提升。
长城闻笛
宋·杨巨源
孤城笛满林,断续共霜砧。
夜月降羌泪,秋风老将心。
静过寒垒遍,暗入故关深。
惆怅梅花落,山川不可寻。
【译文】:孤独的城池笛声飘满树林,时断时续,与寒霜下的捣衣声混在一起。
月光下戍边的羌族士兵流下思乡的泪水,秋风吹拂,让老将的心更加沉重。
寂静中笛声仿佛穿过了一个个寒冷的营垒,悄悄地潜入那古老的关隘深处。
让人惆怅的是梅花悄然凋零,山川依旧,却再也找寻不到往昔的踪迹。
【简析】:《长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杨巨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长城边塞的苍凉景象,以及戍边将士的哀愁情感。
7
夏日书事
宋·陈师道
花絮随风尽,欢娱过眼空。
穷多诗有债,愁极酒无功。
家在斜阳下,人归满月中。
肝肠浑欲破,魂梦更无穷。
【译文】:花絮被风吹散无踪,欢乐时光也如眼前过客般空虚。
贫穷使我欠下了许多诗债,愁到极点时饮酒也无法带来慰藉。
我的家坐落在夕阳之下,人们归来之时正值月圆之时。
内心肝肠寸断,仿佛要破裂,梦魂和思绪却永无止境。
【简析】:陈师道的《夏日书事》是一首描绘夏天景象并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夏天的所见所感,同时也流露出他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慨和内心的愁绪。
秋山吟
唐·施肩吾
夜吟秋山上,袅袅秋风归。
月色清且冷,桂香落人衣。
【译文】:夜晚在秋山上低吟浅唱,袅袅秋风渐渐回归宁静。
月光皎洁而带着寒意,桂花的香气轻轻落在行人的衣裳上。
【简析】: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美好,月光的清澈冷冽,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桂花香,构成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的秋夜之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译文】:梨花的白色淡雅柳树的绿色深浓,当柳絮随风飘扬,整座城仿佛被花瓣包围。
站在东栏边望着那一树如同雪花般的梨花,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感到一丝惆怅,人生中能有多少个这样清明的日子,能如此清晰地看到这世界的美好?
【简析】:这首诗的意境优美,以梨花和柳树作为春天的象征,淡白的梨花和深青的柳树形成鲜明对比,柳絮纷飞时更是增添了几分诗意。然而在诗人眼中,这一株如雪般洁白的梨花却引出了他心中的惆怅。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则是在感叹人生的短暂和不易,清明在这里不仅是指春天的清明节气,也象征着人生的清晰明白。
题八咏楼
宋·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译文】:自古以来八咏楼承载着千年的风流韵事,江山美景留给后来的人们无尽的忧愁。
水路连通着南方辽阔的三千余里疆域,其气势,足以震慑长江沿岸的十四个州城。
【简析】:这首诗以“千古风流”四字开篇,高度概括了八咏楼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和历史沧桑感。接下来,“江山留与后人愁”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山河变迁和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后世的忧虑与期待。
题大庾岭北驿
唐·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时复来归。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译文】:阴历十月的大雁向南迁徙,传说它们飞到这里就会折返。
我的行程却仍未结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故乡。
江面平静潮水刚刚退去,树林昏暗,瘴气缭绕不去。
明天遥望故乡的地方,应该可以看到山岭上的梅花。
【简析】:这首诗是诗人被贬谪途中经过大庾岭时所作,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大雁南飞,到了大庾岭就返回北方,而诗人却不能如雁般自由往返,只能继续前行,不知何时能归。诗中的“江静”、“林昏”等景象描绘了一种寂寥、压抑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最后一句“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景象的向往,希望能在望向故乡的方向看到象征着坚强和希望的梅花。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不是花儿,胜似花儿;不是雾气,却如雾般迷蒙。
半夜悄然来临,天亮时匆匆离去。
它的到来,就像一场温暖的春梦,让人不知能持续多久;
它的离去,就像清晨的云朵,飘渺无踪,再也寻觅不到。
【简析】:原诗通过“花非花”、“雾非雾”的比喻,表现了某种美好而短暂的事物,可能是爱情、青春或是任何一种生命中的美好瞬间。这些事物如同朝云一样,虽美却难以长久保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译文】:微弱的灯火只剩下模糊的影子,今夜我惊悉你被贬谪到九江。
病入膏肓的我从半梦半醒中惊跳起来,风雨交加冷风透过窗户带来彻骨的寒意。
【简析】: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展现了元稹对白居易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遭遇不幸的深切同情。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译文】:故乡如今远在何方?我的归心似箭,思念之情绵绵不绝。
在这淮南的秋雨之夜独坐在高雅的书斋里,忽然听到南归大雁的叫声,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无限怀念。
【简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雨之夜,诗人独处高斋,听到大雁南飞的叫声,从而触发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苦,以及秋天特有的萧瑟氛围增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回归的情感。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译文】:竹林环绕的池塘幽静无尘,水边的亭台清澈宁静,我在这里思念着远方的朋友,我们被重重的城垣阻隔。
秋天的阴霾久久未散,晚来的霜冻尚未降临,那残留的枯荷在雨中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寂寞。
【简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旅居骆氏亭时所见的景色,以及由这景色引发的对友人的怀念。竹坞的清净与水槛的明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而秋阴不散和枯荷听雨,则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难以排解的忧郁和对朋友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