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近接连出台新政,将牛黄上清丸等41种药品转为非处方药,并且将4000多种非处方药的说明书进行重新修订。另外,放开13种第二类医疗器械的经营许可权,血压计、避孕套也能在小卖部出售了。业内人士认为,以上新规从具体细微处着手,目的是为更方便百姓购买,同时医药市场也将得到进一步规范。
牛黄上清等41种处方药划非处方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决定,将41种药品转为非处方药,其中包括阿司匹林维生素C泡腾片、虎标万金油、安神补心胶囊、牛黄上清丸等常用药。今后,在药店购买这些药品,消费者皆不需凭医生处方,而售卖这些药品的药店与生产上述产品的药厂都能从中受益。
转为非处方药的41种药品中有15种是化学药品,包括:阿司匹林维生素C泡腾片、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枸橼酸铋钾口服溶液、法莫替丁咀嚼片、羟苯磺酸钙胶囊、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米非司酮片、盐酸布替萘芬搽剂、盐酸布替萘芬乳膏、硫酸锌尿囊素滴眼液、卡巴匹林钙颗粒、碳酸钙胶囊、愈美片、多维元素片、氯雷他定片。
另外26种是中成药,包括:牛黄上清丸、乌鸡白凤颗粒、镇咳宁滴丸、痛可舒酊、蚁黄通络胶囊、降压袋泡茶、参花消渴茶、凉解感冒合剂、止嗽袋泡茶、龙牙肝泰胶囊、木竭胶囊、复方鼻炎膏、痔宁片、虎标万金油、安神补心胶囊、脾胃健口服液、蛤杞白术胶囊、双瓜糖安胶囊、止咳宝片、柴连口服液、猕猴桃颗粒、荆肤止痒颗粒、绿茸益血胶囊、正柴胡饮颗粒、绿子活血化瘀茶、东方活血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称,目前我国的2万多种药品已经基本完成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划分。但是,这种划分是流动性的,今后也会有部分非处方药将转换为处方药。
据悉,我国从2000年开展非处方药的遴选工作以来,已经陆续选出6000多种非处方药,目前该遴选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根据我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计划,从2006年1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药品分类管理。
观察人士认为,我国现有药品品种1.5万种左右,而非处方药仅有4300多种,因药品零售市场的80%是在医院药房,医院处方很难流到零售药店而使药店的经营面临压力。此次又将41种处方药转为非处方药,无疑是给药店划出了一块“利润蛋糕”,同时也极大方便百姓购药。
4000多种非处方药将换新说明书
在4000多种非处方药中,三分之二属于中成药。以往中成药的药品说明书在介绍药效和主治功能时应用较多的专业术语,这次修订将以更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药效及主治功能。而修订后的西药说明书将把西药的重点治疗范围固定,药剂含量也将比以前有所下降。
第二类医疗器械放开小卖部就能卖血压计
今后体温计、血压计、安全套等医疗器械在家门口的超市里和小卖部就能买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已经放开13种第二类医疗器械的经营许可权。
据了解,这些不需要申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包括体温计、血压计、磁疗器具、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医用无菌纱布、医用卫生口罩、家用血糖仪、血糖试纸条、妊娠诊断试纸、避孕套、避孕帽、轮椅共计7类13种产品。
之所以实施这项政策,主要是因为这些产品已经成为市民们的日常用品,需求量较大。
据介绍,上海目前有4400多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且每月以近百家的开办速度增长,由于行业经营门槛低,企业良莠不齐,如果企业自行变更经营项目或地址等却未办理变更手续,就会脱离监管部门的视线,医院或市民买到的医疗器械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经调查汇总,对上海爱心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等199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注销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打算增加销售医疗器械业务的商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货,要选购已经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注册过的医疗器械。
至于放开对13种医疗器械的销售许可会不会影响目前药店的经营,上海几家零售药店的负责人表示,已经放开的13种医疗器械能占到目前药店销售的医疗器械的40%,放开销售许可后,药店喜忧参半,喜的是省去了每年药监部门对许可证的年检,但同时忧虑市场又多了些竞争对手。竞争带来的后果便是医疗器械的利润有可能会降低,为抢夺市场有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医疗器械会降价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