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品分析是通过系统的分析方法去全面了解市场上位于前列的竞争对手的产品,能够让设计师快速了解自家产品所处的位置,从而来针对性的改进自身产品的一个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思考,以竞品分析的形式去学习其他优秀的产品,从而解决自身产品所存在的问题。
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思考做这件事的价值和意义,只有你明白其重要和必要性,你才会知道该怎样去做这件事情,而不是一提起竞品分析就找一大堆专业框架和术语然后去填内容,这样虽然产出了很多,但是关键性的内容点其实还是不清楚。
说直白点,你需要通过这篇竞品分析去解决你工作或者创作中遇到的什么问题,带着疑惑和目的去分析在我看来是更有效率的。因此特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因此我们要学会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去制定不同的竞品分析方案,让分析的内容更聚焦。作为UI设计师来讲,通过竞品分析为自己的设计方案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自己赢得话语权,能够更好地科学产出内容。
竞品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找到错误的竞品,那么你所分析的一切结论可能都引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从而让自己的努力都白费。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竞品呢?分为以下三类情况
A.核心服务与目标用户相同的产品(直接竞品):
这一点是广大设计师都能想到的范畴,也称为直接竞品。即提供的核心服务、市场目标方向、客户群体等与我们的产品基本一致,产品功能和用户需求相似度极高的产品
。往往是通过业务关键词就能直接搜索到的竞品,比如音乐类产品,那么直接在应用商店,或者通过专业网站(易观千帆等)搜索关键词“音乐”即可搜索出排行前列的竞品。
B.目标人群不同,但功能模块和服务接近的产品(间接竞品):
如果想不到,可以通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36氪“等关于产品资讯的网站进行查询,甚至可以通过百度指数来进行发散思维,看一下跟你关键功能相接近的都有哪些。比如你研究外卖产品,除去饿了么和美团等直接竞品,你还可以在分析用户下单和购买流程中,去分析淘宝和京东等购物产品,也能得到一定的帮助。
C.目标人群和服务都不同,但交互或者视觉有可以参考的产品(关联竞品):
这里所选择的产品,定位和领域可以都完全不同,但是你要从这款产品中得到启发,从而让你的产品能够拥有其他竞品不同的特点或者功能模块。有一个很典型也熟知的的案例,就是卫龙辣条的设计案例,在卫龙推出之前,可以说是没人会想到辣条会和高端扯上关系,但是卫龙就是借鉴与其领域完全不同的苹果设计去做,从而在包装上独树一帜,从而吸引人们注意取得成功。因此通过不同领域跨行业的产品有时候也可以找到不错的思维方向。
我们在做交互分析时,我们需要进行必要的两点分析:用户路径和交互维度。
在进行视觉分析时,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你需要详细分析某一模块,请用手机尺寸截图后拿到设计软件中进行测量,不要光靠眼睛观察,很多时候的小细节我们只有在手动测量后才能感受到,比如控件的尺寸大小,间距的大小,以及颜色的取值,都需要精准测量后才能得出靠谱的结论。
怎样进行视觉分析呢,我比较推荐从一个app视觉语言最基本的五个维度去分析,即“形色字构质”
5.1图形元素的分析
首先我们以形进行分析,形即图形元素,具体来讲即LOGO和图标。LOGO的更新在2018年10月以后已完成更新。新版的主要图标整理归纳如下:
可以看到整体的图标色调更加清新,造型设计更加圆润,未选中状态的线形图标则采用4px的描边,粗线形描边让整体界面风格显得更加稳重的同时对用户的干扰也较小。新版的图标界面让界面保持稳重的同时又富有活力。
5.2色彩体系的分析
从局部来看,分析颜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弄清楚一个页面中哪些元素用的是同一种颜色,观察成熟的产品是怎样用颜色(和字重)去区分层级关系的。
可以看到,用主色和三种辅色即可区分界面的整个层级关系,由此思考我们在制作自己的界面时也避免用太多的颜色,造成界面太过花哨。(颜色的具体色值可能有些许误差,更重要的是看颜色层级关系)
5.3字体体系的分析
接下来是字的分析,字即字体体系,可具体到字体和字号。设计中字体一般来讲是苹方,字号则根据设计师的定义来进行相应的规范。通过页面的测量分析,可以拿到其具体的字号大小层级分析。(以下定义基于750的设计尺寸)
对于单个界面的分析,个人觉得要带有思考的眼光去看待,比如在首页中字号其实分配过多,像“更多”这种按钮就不应该再分一个字号,字号太多整体就显得有一点点乱了。虽然大厂的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我们参考,但并不是说他的每一个设计都是正确的,我们要学会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待出现在身边的设计。
5.4界面构成分析
界面构成即界面的元素大小以及他们的布局,例如有时候我们不知道一个标准的搜索框的长宽具体多少才是合适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分析其他成熟的商业产品,通过测量来知道具体的数值,从而督促自己进行正确的设计。这里选取了一个默认的首页进行分析。
5.5质感与风格分析
以上通过“形色字构质”来分析是属于单个分析,相当于去拆解一个成熟产品中的每一个细节点,从而去学习和吸收。我们还要学会进行对比分析。把单独某一个功能模块拎出来,通过不同类型的对比从而归纳出这一类的设计方法和样式,进而总结相应规律。
比如某一天你需要设计一个歌单列表,你此时就需要分析所有TOP排行的歌单列表,看看分别都有什么,从而总结归纳出结构来,再进行分类。
通过分析提炼,形成以下结论并进行相应的概念风格展示设计:
这样,我们最后制作出来的方案才能涵盖比较全的解决方案,从而能够更好的助力设计产出。上图的产出可能稍显简陋,但只是做一个简单的示例,真正的产出应该更加有细节和落地,也要结合自己的工作需求做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