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去年七月份的时候,K12在线教育领域融资还没有开始收紧,各方新产品推出速度很快,几个主要的方向都有数据还不错的产品出现,当时公司内部对各个产品方向的前景也有一些争议。
360手机助手、豌豆荚、百度手机助手、appannie、appstore、Alexa.cn
这篇竞品分析当时做了十个竞品,这里篇幅所限,仅选取三个典型竞品。
用户数据沪江网校在APPstore教育类APP排第49名,Alexa.cn中沪江网日均IP60万左右,其中最高页面访问比例(28%)来自沪江网校。2014年,沪江网注册用户6000万,沪江网校注册用户300万。
融资情况已经获得百度1亿美元的C轮融资,目前估值超过8亿美元,准备A股冲刺上市
产品类型以早教到考研阶段的英语、小语种课程为主,提供录播课程和一对一实时辅导课程。
生产方式目前主要是平台自生产内容,同时引入第三方内容。
目标用户分析录播课:考试应试人群为主,目标是快速科学地学习和复习考点,掌握考试技巧;直播课:职场人士、在校大学生等业余学习英语的人群为主,目标是提升英语实用沟通能力,了解英美文化。
核心产品引流量:主要通过沪江网首页、个人中心核心产品菜单、沪江论坛等推广网校;通过沪江团购频道推出各种优惠;
不以名师为中心:每门课中的试听课都会对该课程进行介绍和宣传,老师全部不出现头像和真实姓名,不突出老师介绍;
定价:录播每门课定价大多在500-3000元左右,直播课大多数免费,少数直播收费价格在30-500不等,一对一辅导课大多在18000-50000元左右
单品销量:录播课程无法获知,直播课人气排行靠前的几个收费课购买量80-200不等,免费课预约量在3000以上。
录播课录播课程初高中英语分类下的课程数量大约在80个左右,题材包含新概念英语、某年级英语综合培优、语法/写作/词汇专项突破课程、剑桥英语、老师专业播音腔发音标准的课似乎更受欢迎。专项突破课程相比普通课程会多出3000个收藏量左右
直播课直播课程总记录11806个。直播老师类型包括上海戏剧团英音配音演员、外教、外企语言培训师、演讲比赛获奖者、现场口译人员等。课程题材以口语为主,包含英音美音纠正、职场英语、英文歌曲教唱、美剧精讲等。
PPT清晰美观,经过专门的卡通形象和美化设计,带有背景音乐,每课时长在15-40分钟左右。课程节奏直观感较为缓慢无聊。
用户量大,用户群精准沪江网在外语学习网站中排名非常靠前,而学习网站本身聚集的已经是学习动机较强的用户,对网课可起到很好的导流作用。
资源丰富
课程质量
课程价格
用户数据Appstore教育类排名129,百度手机助手安装4万次,豌豆荚9000次,360应用市场3万次。百度手机助手上该公司另一软件猿题库安装量超过900万次,小猿搜题安装量超过700万次。
付费估算2015年6月全面上线,目前平台上有老师260名左右,最高授课时306课时,最低授课2课时,价格大多为59元,少数(25名老师左右)为99、159、39,预计交易额约达50万左右。
融资情况2015年3月接受IDG和经纬资本等投资方D轮6000万美元融资,估值3.6亿美元。
目标用户初高中用户,目的是作业解答和考试提分
服务类型一对一直播课程
生产方式集合高中用户群和名校大学生、有经验的教师,为初高中学生提供一对一在线辅导,同时利用平台资源智能生成适合学生的课件以减轻老师备课工作量,以及控制上课质量。
个性化教学猿题库庞大的做题量提供了收集用户数据的入口,为个性化教学提供基础。
学生用户场景占领通过猿题库和小猿搜题占领了大量K12用户;如果能化整为零,不仅满足需要系统补课学生的需求,同时满足只需要解答某一个知识点的学生需求,将更有竞争力。
海量规范题库猿题库早期已投入大量成本构建中高考题库,质量受到广泛认可。
技术积累猿题库母公司另一产品粉笔网做公务员考试直播课去年营收超过1000万,已有一定直播课技术积累。
用户习惯
设备限制智能手机屏幕的因素影响直播课效果,而初高中用户住校比例高,很多人没有使用电脑和网络上直播课的场所。
融资现状2014年底获同创伟业千万元的A轮投资
产品类型:实时答疑服务和一对一直播课程目标用户:中小学学生,主要目的是作业答题生产方式:在校大学生和一线教师通过在线任务审核认证后,向学生提供收费服务
所有学科共有答疑教师50名。
商业模式存疑,市场被挤压与线下家教相比,线上答疑并无明显优势,用户疑问多/难的时候更倾向选择家教,用户疑问较简单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搜题或免费提问,这就使得用户付费提问的场景进一步减少;再加上初高中学生住校、小学生支付能力低的情况,更使得APP场景减少到了请不起线下固定家教/固定家教不在身边的初高中学生,周末学习时搜不到题目但又需要答疑的这种场景;
使用者付费能力低有支付意愿且有支付水平一次支付350元用于答疑的学生非常有限;付费用户群不是学生而是家长,而定位于学生答疑的APP难以单纯从线上对家长进行有效宣传。
一对一直播课缺乏亮点尽管APP尝试从补习性质的直播课中拓展商业模式,但就目前的资源质量来看,是缺乏吸引力的。
竞争压力面临作业帮等占据大用户量的免费产品的竞争,且商业模式缺乏竞争壁垒;
有意思的是,在写完这篇竞品分析报告的下半年,作业帮和学霸君等大用户量的APP就上线了这一项付费答疑的功能,尽管抓住了一个有效的用户痛点,陪读学堂的生存空间还是被挤压了。而反过来付费答疑的种种发展局限又不足以支撑起大用户量APP的营收需求,只能是一次付费的试水。
结合这一年创业的经验,我认为K12在线教育发展的困境不仅仅在于产品本身的体验和效果,而在于一系列的现实限制。
传统的教育产品营收要形成规模来自这几种方式:
但是线上APP的困境在于,解决学生问题的,基本无法接触到家长,无法提升家长对付费产品的认知和认可;如果采用线下代理,则渠道成本高,效率低;而作为新兴产品又没有过硬的资源品牌。
即使有家长认知,如何让家长相信线上产品比线下辅导而言效果更佳、差异化优势明显,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对于初高中生而言,相比额外的线上直播/录播课程,我更看好能紧密切合学生日常作业任务的产品。要么让老师非常认可这套产品,从而用于布置作业(作业必须免费),比如盒子鱼;要么能解决学生完成日常作业时产生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上述的竞品是否完成了这个任务呢?从我自己完成一套高二试卷及与高中学生的交流来看,搜题软件或者在线答疑的确能解决单道题的问题,但是这依然只是题海战术的一部分。
而直播/录播课程的缺点在于无法告知学生,整套试卷的完成情况而言,学生的漏洞在哪里?前置知识点的缺陷在哪里,应该如何顺藤摸瓜地补上缺点,以一攻十?
目前来说,我认为对于小学阶段而言,与其做知识点视频,通过课外补课内是较好的方式;对于初高中而言,我认为结合出国热、品牌内容商来收费是较好的方式。
我将学习动力分为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和学习:
在线教育离不开内容,而做线上内容比线下内容要求要高非常多,不光要有教研团队,还需要对线下学习的特点有更好的认识和运用。
在做完这一系列竞品分析的过程中,我重新拿起高二的数学试卷尽量真实地体验了这些产品,也采访了几位学生的意见,提出过一个产品方案,但现在看来其实考虑到公司的资源当时已经有限,性价比其实是不高的。但这套竞品分析的收获对自己、对公司都是有启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