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源】汉王充《论衡·道虚》:“儒书言:淮南王(刘安)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顷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此言仙药有余,犬鸡食之,并随王而升天也。”◇葛洪《神仙传·刘安》亦载此事。
【释义】淮南王刘安得道升天,鸡犬吃了剩下的仙药,也随之飞升。后遂用“准南鸡犬、淮王鸡犬、云中鸡犬、仙家鸡犬、淮王犬、仙家犬、淮南鸡”等指攀附别人而迁升的人,亦用写仙家生活;用“鸡犬飞升、鸡飞犬化、一人得道鸡犬飞升”等比喻一个人得势有关的人跟着发迹。
【淮南鸡犬】罗隐《东归别所知》诗:“却羡淮南好鸡犬,也能终始逐刘安。”
【淮王鸡犬】吴伟业《过淮阴有感》诗:“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云中鸡犬】罗隐《广陵开元寺阁上作》诗:“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舒雅《答刘学士》诗:“云中鸡犬在,只侯主人归。”刘筠《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诗:“若向云中见鸡犬,可能浑忘姓刘人。”
【仙家鸡犬】龚自珍《小游仙词十五首》:“仙家鸡犬近来肥,不向淮王旧宅飞。”
【淮王犬】赵翼《题吴梅村集》诗:“死迟宫羡淮王犬,名盛难逃惠子骡。”
【仙家犬】杜甫《滕王亭子二首》之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淮南鸡】李商隐《井泥四十韵》:“淮南鸡舐药,翻向云中飞。”
【鸡犬飞升】黄遵宪《游箱根》诗之四:“鸡犬亦飞升,熊鱼得所欲。”
【鸡飞犬化】吕岩《七言》之四:“鬼哭神号金鼎结,鸡飞犬化玉炉空。”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鲁迅《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张资平氏先前是三角恋爱小说作家,……但作者一转方向,则一人得道,鸡大飞升。”
鸡肋尊拳
【典源】《晋书·刘伶传》:刘伶“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推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关于“鸡肋”另有曹操的故事,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曹操出兵汉中进攻刘备,后发觉形势不利,想撤退又碍于面子,便发出“鸡肋”的口令。杨修得知后,立即收拾行装,别人问他,他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借,曹操把汉中当作“鸡肋”,说明他觉得留在汉中没味道,要回去了。果然曹操班师回朝。这里的“鸡肋”是指乏味的意思。常作谦词使用,与本条义别。
【释义】被刘伶触犯的人要用拳头揍他,他滑稽地自称身体如鸡骨头,经不住您的尊拳,把那人说笑了。后遂用“刘伶鸡肋、尊拳鸡肋、鸡肋、鸡骨伶俜”等表示身体羸弱,不堪一击。
【刘伶鸡肋】黄庭坚《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之五:“阮籍醉睡不论昏,刘伶鸡肋避尊拳。”
【尊拳鸡肋】陆游《自规》诗:“但能常闭门,尊拳贷鸡肋。”
【鸡肋】苏轼《闻子由为郡行所捃恐当去官》诗:“子虽仅自免,鸡肋安足顿。”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六出:“叹十分狼狈,叹十分狼狈,村拳共捱,鸡肋同坏。”
【鸡骨伶俜】杨珽《龙膏记》第七出:“鸾姿消减,鸡骨伶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