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库》此前已出版“文献集成”之《福建文献集成初编》,“要籍选刊”之《榕坛问业》《榕村语录》《文选旁证》等,“专题汇编”之《福建文献集成初编解题》《福建民间契约文书》。现又新出“要籍选刊”之《尚书通考》《石庐金石书志》《陔南山馆诗话》等,“专题汇编”之《福建通俗文学汇编·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福建通俗文学汇编·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等。兹予分别介绍,以便读者了解、购藏。
《尚书通考》
[元]黄镇成撰
王篤堃点校
《石庐金石书志》
林钧撰
姚文昌点校
《石庐金石书志》二十二卷,林钧撰。林钧(1892—1972),字亚杰,号石庐,福建闽侯人,近代著名藏书家、金石学家。全书著录宋至清末民初金石著述九百六十九种,均经林氏寓目,厘为分地、断代、录文、存目、图谱、石经、记载、考证、释例、字书、法帖、杂著十二类。各书均有解题,叙述内容体例,评析得失,并过录各家批校、题跋、印记等,是金石专科解题目录之集大成者。此为该书首度点校整理,所据底本为民国十二年(1923)宝岱阁南昌刊后印本,底本中的讹夺之处均予校正,颇便研读。
《鸡肋编四朝闻见录》
[宋]庄绰叶绍翁撰
夏广兴王艺张剑光张莹点校
《鸡肋编》是宋人史料笔记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作者庄绰经历了北宋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和南宋高宗五代,曾仕宦于襄阳、临泾、顺昌、澧州、鄂州、筠州诸地,长期浮沉郡县,足迹遍布南方各省。他书中所记先世旧闻、当代实事、各地习俗、异闻琐事,均为研究两宋史者所必征引。另有一些涉及方书、本草等自然学科的内容也值得重视。记录宋室南渡后的历朝事迹,除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朝野杂记》可补史乘之缺外,当数《四朝闻见录》最为详备。它不仅记事时限由上二书的高宗一朝扩展为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而且五集记事凡二百〇九条,每条自有标题,丁集记宁宗受禅、庆元党禁、韩侂胄由幸至诛最为详尽,堪为正史传记所采。对四朝典章制度、名物轶事的记载,也多为后世史家所重视。
《闽诗录》(全二册)
[清]郑杰原辑
陈衍补订
陈叔侗点校
《闽诗录》是选录唐代至元代闽诗的总集,清人郑杰原辑、近人陈衍补订。郑杰,一名人杰,字昌英,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乾隆间诸生,喜藏书。陈衍,字叔伊,号石遗,侯官人,光绪八年举人,曾任学部主事及京师大学堂、厦门大学教授,著有《石遗室诗话》等。《闽诗录》按时代先后编为甲集六卷(唐)、乙集四卷(五代)、丙集二十三卷(宋)、丁集一卷(金)、戊集七卷(元),凡四十一卷。各集再按名宦、宫闱、闺阁、道士、释子、妓女、藩属、仙神鬼怪、杂语歌谣等类别编次。共辑录诗人九百余家,自唐至元闽诗家数可谓网罗殆尽,许多无专集流传的诗人诗作赖以流传。各家之前皆有小传,考证作者行实。又于诗作后广征史传、诗话等,以阐明本事。
《全闽明诗传》(全四册)
[清]郭柏苍杨浚纂
《全闽明诗传》是明代福建全省诗歌总集,由清人郭柏苍、杨浚在郑杰所辑《全闽诗录》之明代部分未定稿本基础上,历时四年纂次补编而成。郭柏苍字蒹秋,侯官人,道光二十年举人,熟悉乡邦文献,著有《闽产录异》等。杨浚字雪沧,侯官人,咸丰二年举人,富藏书,勤著述,著有《冠悔堂诗文集》等。《全闽明诗传》凡五十五卷,选录明代闽诗九百四十五家。所选各家均先列小传,对生平、爵里、著述等时有考辨;选诗则兼收并蓄,眼光独具,尤重山川名胜、人文掌故等。全书存诗、存人、存史兼而有之,为福建明代文学乃至历史研究之重要参考。
《国朝全闽诗录》
[清]郑杰辑
清人郑杰所辑《国朝全闽诗录》三十二卷,是清顺治至乾隆间福建诗歌总集。郑杰字昌英,侯官人,乾隆间诸生,有志于以诗存史,拟选录唐代自清乾隆间闽诗数千家为《全闽诗录》,因卷帙浩繁,乃先取清代五百三十家,于嘉庆六年刊行。此书分《初集》二十一卷、《续集》十一卷,收录闽诗约二千二百二十首。书中按时代先后排列诸家,各家均有小传,叙其字号籍贯、科第仕宦、诗文著作等,选录诗作一至数十首不等,间录本事及诗话评点等。本次整理以郑氏注韩居初刻本为底本,采用全式标点。
《豫章罗先生文集李延平先生文集》
[宋]罗从彦撰[宋]李侗撰
李彬李明燏点校
罗从彦师承二程高弟杨时,求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李侗于理一分殊中尤重分殊,均对朱子思想发生很大影响。此书出版,宋儒“道南一脉”(二程—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脉络更为清晰明白,意义重大。
《晞发集》
[宋]谢翱撰
林校生魏定榔点校
《榕村全集》(全二册)
[清]李光地著
陈祖武点校
《衣讔山房诗集小石渠阁文集》
[清]林昌彝著
王镇远林虞生点校
《射鹰楼诗话》
《海天琴思录续录》
《陔南山馆诗话》
[清]魏秀仁著
《采硫日记小琉球漫志》
[清]郁永河撰[清]朱仕玠撰
于莉莉林春虹点校
《小琉球漫志》,清朱仕玠(1712—1773)撰。朱仕玠,字璧丰,一字碧峰,号筠园,福建建宁人。《小琉球漫志》是朱仕玠任台湾凤山教谕期间的纪游散文集,记录其赴台途中经历、在台见闻,以及郡志所载山川风土、昆虫草木与大陆相异之处,因台湾凤山西南海中小琉球屿而命名。全书共六编十卷,有泛海纪程、海东纪胜(上下)、瀛涯渔唱(上下)、海东剩语(上中下)、海东月令、下淡水社寄语等,此次整理附有朱仕玠诗文辑佚、志传、墓志铭、年谱简编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与文学价值,是了解台湾的第一手资料。
《留庵诗文集》
[明]卢若腾撰
吴岛庄唐义叶钧培点校
《福建通俗文学汇编·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涂秀虹主编
[明]熊大木著
涂秀虹谭登思点校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武穆王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熊大木创作的长篇小说。熊大木(约1506—1578),号钟谷、鳌峰后人,福建省建阳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历史演义小说的编著者与刊行者。撰有《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全汉志传》《北宋志传》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最早刊行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小说写岳飞立志精忠报国,驰骋沙场,身先士卒,骁勇无比,最后被秦桧陷害,死后显灵,秦桧冥司遭报,岳飞忠魂得以告慰。小说结构完整,编年记事翔实,对后世有关岳飞题材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深远。
《福建通俗文学汇编·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胡小梅点校
《福建通俗文学汇编·花月痕》
邓雷杨园媛点校
《花月痕》是清朝小说家、诗人魏秀仁创作的长篇小说。魏秀仁,福建侯官人,著有《陔南山馆诗钞》《陔南山馆诗话》《咄咄录》等。《花月痕》写韩荷生、韦痴珠与青楼女子杜采秋、刘秋痕的爱情故事。书中的韩荷生才兼文武,屡建奇功,终得封侯,杜采秋也受一品夫人封典;韦痴珠则怀才不遇,穷困潦倒,落得个一病身亡,刘秋痕也自缢殉情。作者通过这一穷一达两对人物的描写,寄托了自己的不平和追求。其中关于韦、刘二人的描写,凄婉动人,颇具艺术感染力。近现代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花月痕》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部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