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始终活跃在市场上的话题。从2023年初开始,从电动车蔓延至燃油车的全市场价格战,让所有车企在车市中“刀刀见血”。
营收利润增长的背后,是市场规模化高速发展的投射。汽车行业在走完快速上量的发展阶段后,如何持续又好又快找到“价格战”“内卷战”突破口,才是成功破局的关键。
在9月20日举办的天猫汽车&天猫养车全产业生态峰会上,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徐虎雄表示,想要在市场当中赢得竞争,第一是产品本身要过硬,第二是对人群的洞察要敏锐,第三是有更高效的营销手段打破僵局,最后则是利用工具让企业少走弯路。
于变化中,天猫汽车通过不断探索人·车·出行生态下的市场新需求,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动力和方向。
于变化中寻找增长确定性
变革,是如今新能源汽车不变的关键词。产业制造升级,渠道变革,购车方式进化,各个产业链条端的变化,让整个市场中的机会变得越来越细碎和复杂,确定性更是变得尤为难得。
基于这样的目标,无封将执行侧总结为三个关键词,第一就是抢线上的人口红利。“数据显示,线上用户的增速规模正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整体的消费者习惯也在发生改变。所以今年我们最核心的动作,就是抢夺线上的人口红利。”无封表示,人口红利不仅规模大,而且涵盖各个细分类目,增长渠道也更丰富。
第二则是要帮助品牌商家提升品牌经营能力。在这方面,无封强调要发挥阿里整个履带式的发展模式的经验,借由过去的成功案例,为行业的核心商家伙伴们快速提升利润率。
第三个关键词引入专业服务商。无封敏锐地观察到,无论是如今的阿里还是其他平台,整个运营的环节还是非常复杂的,简化流程环节、提升效率也成为未来的关键所在。“复杂的东西我们要简化起来,专业的事情可以交给一些专业的人或者专业的机构来做。”据悉,今年天猫汽车和天猫养车会重新开放整体汽车服务商生态,引入更多优质的服务商,帮我们商家提供非常专业、非常可靠的服务,让整个行业生态繁荣起来,服务好现在2个亿的消费者。
打破认知壁垒是场硬仗
在新能源汽车这一不同于以往的全新产业链条上,带来了后市场领域的崭新生态。
这种迎面而来的变革性,将许多品牌打得措手不及。但在天猫养养车看来,关键在于模式的转变,以及突破认知的壁垒。
天猫养车总经理李逸打了一个比方,很多人觉得修手机很复杂,但是其实很多修手机的师傅都是初高中毕业。因为不懂,所以觉得专业。
在这样的逻辑下,天猫汽车已经打通了整车、养车、车品、车后、二轮车五大业务板块,全面整合线上供给和线下服务能力,引入专业服务商体系,致力于共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全域服务网络。
“汽车产业依托近十万亿的庞大产值及线上用户规模的迅猛增长,预计在未来3到5年内,将成为阿里继服饰、家装、3C、健康等领域之后,又一个GMV规模破万亿的行业。”据无封介绍,天猫汽车年成交用户已经超2亿、合作商家规模超70万,日均在线商品量超1.2亿,天猫养车线下门店2200余家。
在确定性目标指引下,打造线上全场景模式的消费网络,构建线下全链条服务生态的布局已经初具雏形。
未来,依托于人·车·出行生态的服务体系,天猫汽车、天猫养车双品牌模式将逐步构建起一个链接企业、客户、供应商、服务商的黄金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