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临海市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了与去年同期持平的态势。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2%,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下降0.8%,服务价格上涨1.2%。
(一)环比、同比先涨后降,波动明显。
从各月环比看,受元旦、春节消费旺季、冬季低温不利于蔬菜鲜果生长和水产品捕捞,叠加春节出行需求旺盛带动的飞机票、旅游、在外住宿价格快速上涨等因素影响,1-2月环比分别上涨0.4%和1.0%;3月,随着节日效应的消除,应季鲜菜大量上市,服务价格明显回落,3月环比下降0.6%。
从各月同比看,受春节错月以及市场供应充足等因素影响,1月CPI下降0.7%,2月上涨0.7%;春节过后,随着节日效应的消除,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3月上涨0.1%,涨幅相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详见下图)
(二)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五涨二降一平”。
从分类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五涨二降一平”。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4.9%,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5%,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1%,衣着价格上涨2.0%,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5%,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6%;居住价格与去年持平。(详见下图)
(三)涨幅位于全省12个县市区第四位。
2024年一季度,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去年同期持平,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涨幅位于全省12个县市区第四位,比涨幅最高的义乌市低1.3个百分点,比涨幅最低的桐乡县高1.9个百分点。
所调查的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除了衣着类,其他走势与全省一致。其中:衣着类、食品烟酒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价格涨跌幅度高于全省2.8、1.3、1.3、1.1、0.5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类、居住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涨跌幅度低于全省2.1、0.5、0.2个百分点(详见表1)。
表12024年一季度临海CPI与全省(农村)对比表
项目名称
临海市
全省
(农村)
涨跌
差距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0.0
99.8
0.2
一、食品烟酒
99.4
98.1
1.3
二、衣着
102.0
99.2
2.8
三、居住
100.5
-0.5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2.5
101.4
1.1
五、交通和通信
96.5
98.6
-2.1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102.1
102.3
-0.2
七、医疗保健
101.2
100.7
0.5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104.9
103.6
二、主要商品和服务项目特点及分析
(一)食品烟酒类价格仍是CPI指数涨跌的主要因素。
1、供应充足,鲜菜、鲜果以降为主。今年以来气候适宜,温度偏高,“暖冬”特征明显,市场鲜菜、鲜果供应较为充足,价格整体低于去年同期。一季度,鲜菜、鲜果分别下降11.1%和11.2%。
2、产能充足,猪肉价格低位运行。在经历上一轮“猪周期”后,生猪产能充足,市场供应过剩,叠加消费需求偏弱。一季度,猪肉价格下降1.7%,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
3、成本降低,食用油、蛋类价格回落。受国内食用油原材料自给能力提升,同时全球食用油原材料产量增加,国际油脂油料的价格降幅较大的影响,以及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回落,致使养殖成本降低。一季度,食用油价格下降9.7%(食用植物油价格下降9.8%,食用动物油价格下降8.5%);蛋类价格下降6.9%(鸡蛋价格下降6.2%,其他蛋及制品价格下降10.7%)。
4、春节需求旺盛,水产品小幅上涨明显。受节假日市场需求旺盛及海产品供应量减少,水产品价格上涨5.2%,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其中,海水鱼价格上涨4.3%;其他水产品及制品价格上涨2.2%;虾蟹类价格上涨15.8%。
(二)服务项目价格继续上涨。
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2%,影响CPI上涨0.48个百分点。
1、劳动服务项目价格逐步上涨。由于人口红利因素的影响,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在下降,加上疫情致使外来务工人员减少,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服务项目价格不断走高。其中:宠物服务上涨26.0%、其他交通费上涨17.0%、车辆修理与保养上涨8.8%、家政服务上涨4.0%。
2、教育服务价格小幅上涨。受2023年秋季部分幼儿园、课外教育等上调收费标准,以及“双减”政策实施的影响,教育服务价格上涨3.0%,影响CPI上涨0.23个百分点。其中:幼儿早期教育上涨7.6%,学前教育上涨5.0%,课外教育上涨3.7%。
4、政策性价格调整拉动医疗服务价格上涨。2024年初部分医疗价格政策性调整,2024年医疗服务价格上涨1.8%,影响CPI上涨0.11个百分点。其中:一般治疗操作、其他医疗保健服务、临床非手术治疗价格分别上涨13.0%、6.1%、5.2%。
(三)工业品价格小幅下跌。
一季度,工业品价格下降0.9%,影响CPI下降0.30个百分点。
1、交通工具价格下降明显。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购买力和需求变化、新能源汽车的冲击等因素致使燃油车的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降价成为车企维持市场份额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原材料电池降价,致使车价明显下降。一季度,交通工具下降11.1%,影响CPI下降0.57个百分点。其中:燃油小汽车下降15.0%,新能源小汽车下降8.0%。
2、汽柴油价格“五涨一跌二搁浅”。一季度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能源大宗商品价格,市场供需基本平稳,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了八轮调整,呈现“五涨一跌二搁浅”格局。其中:汽油价格累计上调475元/吨,涨幅为0.9%,影响CPI上涨0.01个百分点;柴油价格累计上调460元/吨,涨幅为1.0%。
3、部分工业品价格涨跌不一。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上涨,致使其他用品上涨6.2%,教育用品上涨0.8%,家具及室内装饰品上涨1.1%,家用器具上涨1.7%,个人护理用品上涨1.7%,其他文娱用品上涨1.4%,家用纺织品上涨4.6%,家庭日用杂品上涨3.2%,服装上涨1.3%,鞋类上涨4.4%。但三年疫情的影响,又使得居民一般消费需求表现偏弱,加上市场竞争的影响,文娱耐用消费品下降5.0%,住房装潢材料下跌0.5%,母婴用品下降3.7%。
4、黄金价格涨幅明显。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加剧以及地缘政治等不稳定因素增加,国际黄金避险需求抬升,各国央行大规模增持黄金助推金价上涨,金饰品价格上涨16.6%,影响CPI上涨0.06个百分点。
三、2024年二季度价格走势预测
二季度CPI走势仍主要受食品端尤其猪肉价格、5月禁渔期后海产品量少价高,以及天气转热,鸡鸭等禽类出栏量下降等影响,加上五一文旅消费带动服务业价格走升、生产持续好于消费从而带来价格普跌,同时考虑内外需求变化影响,预计二季度CPI整体仍在低位运行,全年将呈温和上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