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首届“双十一”至今,这场全网购物的盛宴,已走过整整13个年头。
每年的这一天,几乎所有的电商平台参与其中。这既是观察消费实力的一个重要窗口,也充分展示着消费格局的变化,展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双十一”观察系列报道》,聚焦“双十一”13年来究竟呈现出哪些变化,给你我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1日6时讯(记者邱小雅董进)狗粮、狗罐头、狗窝、狗玩具,各式各样的狗产品几乎塞满了张爽(化名)的购物车,总价算下来接近2000元。
这个"双十一",张爽不过是为宠物"一掷千金"的铲屎官缩影。
11日零点10分,京东的宠物主粮生骨肉系列产品成交额便同比增长22倍,宠物驱虫药内外同驱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也达到6倍,宠物营养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2倍。某宠物用品品牌成交额超过去年11日全天,另一品牌的5.4KG猫粮销量超过10000包,创造了新的销售纪录。
关于宠物,一个庞大的市场已然兴起。据《2021年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未来三年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复合增速预计14.2%,到2023年规模将达到4456亿元。尤其是年轻人,更注重精细化养宠,他们愿意为宠物的吃喝玩乐、生老病死买单。
01
异军突起
宠物电商平台近5年来“双十一”保持稳定增长
张爽是一名铲屎官,家里有一只两岁半的秋田犬。她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自家的秋田犬身体很好,其他方面的开销不大。
“平时主食就是狗粮,还会买一些鱼油和美毛发的卵磷脂,一年算下来狗的日常开销大概在10000元。"张爽说,养狗两年多每年“双十一”会一次性囤一波。
与张爽相比,王静(化名)就没有这么轻松。她家的猫体质比较弱,年初的时候还被诊断出猫传腹。"整个治疗过程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多月,光是治疗费就花了上万元,不过好在痊愈了。"从此,在对猫的衣食住行方面,也比以往更加细致,选择用品也更昂贵。
旺盛需求之下,催生行业发展,重庆企业也抓住机遇。位于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易宠科技便深耕宠物领域,拥有超百万注册用户。其旗下B2C平台E宠商城提供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该平台“双十一”销售额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其中主粮、护理两大刚需类目增速相对稳定,零食、日用类目增速势头强劲。
02
消费升级
从生存型到享受型、从价格驱动到品质驱动
"它经济"呈井喷式发展,各种宠物新业态亦层出不穷。
从细分类目来看,在进口主粮用户群体稳定的情况下,国产主粮消费单斤均价由6.37提升至10.28,同比提升61.38%,国产用户群体摒弃了“便宜”这一购买关键词,转而投向了更高品质的主粮品牌,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铲屎官张爽就给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透露,养宠人士之间其实也会相互攀比,别人家“孩子”有猫爬猫架,我们家也要有;别人家“孩子”吃进口猫/狗粮,我们家狗子也要吃。
零食、日用品等非刚需类目的强劲增长趋势,则印证了从“生存型”到“享受型”这一转变。
这一趋势在京东的预售数据中也得到印证。10月21日-10月28日12:00预售期间,宠物美容电器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34倍,宠物浴液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18倍,宠物美容已然成为新的宠物消费窗口。在外追求形象,在家追求快乐,猫爬架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12.5倍,对玩具的重视体现了养宠人更加重视宠物的内心需求。
张爽(化名)双十一购买记录。截图
03
未来趋势
90后、00后已逐渐踏入消费主力军队伍
E宠商城的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按销售产品趋势来看,排名前列仍为宠物主粮这一刚需类目。
如今,90后、00后已逐渐踏入消费主力军队伍,目前该群体表现出来的情感付费特征尤为明显,宠物热度除消费市场领域外,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娱乐平台也表现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