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管理章节要点

本章是财务管理重要的章节。题型可以出客观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分值12-15分。本章学习难度不大,关键把握教材基本内容及例题,重视本章历年真题。

1.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2.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

二、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例·单选题·2014】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工作的起点是()。

A.成本规划

B.成本核算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答案】A

【解析】成本规划是进行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主要是指成本管理的战略制定。

一、量本利分析概述

(一)含义

量本利分析,也叫本量利分析。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为企业预测、决策、规划和业绩考评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二)基本假设

1.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成本性态)

2.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单价不变)

3.产销平衡;

4.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例·单选题·2015】

A.产销平衡

B.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C.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

D.总成本由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组成

【答案】D

【解析】量本利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四个假设前提:(1)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2)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3)产销平衡;(4)产品产销结构稳定。所以选项D不正确。

(三)基本原理

1.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EBIT=Q×(P-V)-F

这是量本利的基本基本关系式,含有五个相互联系的变量,知4求1。

2.边际贡献(边际利润、贡献毛益)

【总结】本量利基本原理

1.这些公式都是纸老虎。掌握住第一个最基本模型。

2.边际贡献VS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VS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率VS变动成本率,掌握住三组的关系,各种题型都可以应对。

二、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

(一)保本分析

保本点,又称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达到保本状态的业务量或金额,即企业一定时期的总收入等于总成本、利润为零时的业务量或金额。

单一产品的保本点有三种表现形式:

①保本销售量(以实物量来表示);

②保本销售额(以货币单位来表示);

③保本作业率(以相对数来表示)。

【提示】

1.降低保本销售点的方法:

①降低固定成本总额;

②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③提高销售单价。

2.保本作业率:企业在保本状态下对生产能力利用程度。

【例8-2/8-3】

某企业销售甲产品,单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固定成本为130,000元,假定该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的销售量为5,000件。要求计算甲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以及保本作业率。

【解析】

(二)量本利分析图

1.基本的量本利分析图

根据量本利的基本关系绘制的,也称保本点图。

(1)固定成本与横轴之间的区域为固定成本值,它不因产量增减而变动,总成本线与固定成本线之间的区域为变动成本,它随产量而呈正比例变化。

(2)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是保本点。

(3)在保本点以上的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相夹的区域为盈利区,保本点以下的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相夹的区域为亏损区。因此,只要知道销售数量或销售金额信息,就可以在图上判明该销售状态下的结果是亏损还是盈利,易于理解,直观方便。

2.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分析图

主要反映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形成的边际贡献,而边际贡献在弥补固定成本后形成利润。

上图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表示边际贡献的数值。边际贡献随销售增加而扩大,当其达到固定成本值时(即在保本点),企业处于保本状态;当边际贡献超过固定成本后企业进入盈利状态。

【例·判断题·2018】

根据量本利分析基本原理,保本点越高企业经营越安全。()

【答案】×

【解析】保本点越高企业经营风险越大,越不安全。因此,本题表述错误。

(三)安全边际分析

安全边际是指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与保本销售量之间的差额,或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与保本销售额之间的差额。它表明销售量、销售额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至于亏损。

安全边际有三种表现形式

①安全边际量(以实物量来表示);

②安全边际额(以货币单位来表示);

③安全边际率(以相对数来表示)。

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率越大,反映出该企业经营风险越小。

西方国家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评价标准:

若将上式两端同时除以销售收入,便得到

【提示】只有安全边际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而保本销售额扣除变动成本后只为企业收回固定成本。安全边际销售额减去其自身变动成本后成为企业利润,即安全边际中的边际贡献等于企业利润。

【例·多选题·2017】

根据单一产品的量本利分析模式。下列关于利润的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有()。

A.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

B.利润=保本销售量×单位安全边际

C.利润=实际销售额×安全边际率

D.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答案】AD

【解析】选项A正确,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安全边际量+保本点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保本点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则:息税前利润=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量+保本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保本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量;选项D正确,推导如下: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保本销售额×边际贡献率,所以: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综上,本题应选AD。

三、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

进行多种产品保本分析的方法包括:

(一)加权平均法

(二)联合单位法

【提示】联合单位

(三)分算法

【例8-5】

某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20元、30元、4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30,000件、20,000件、10,000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2元、24元、28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180,000元。

要求按分算法计算各产品的保本量和保本额(假设固定成本按边际贡献比重分摊)。

【答案】

A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180,000*50%=90,000

A产品的保本量=90,000/(20-12)=11,250(件)

A产品的保本额=11,250×20=225,000(元)同理,B产品和C产品的保本量分别为7,500件、3,750件,它们的保本额分别为225,000元、150,000元。

(四)顺序法

按照事先确定的各品种产品销售顺序,依次用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整个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全部由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完为止。

排序方法如下:

(五)主要产品法

【总结】单一产品、多产品本量利分析

2.多产品的本量利分析中5中方法的主要计算思路需要分清楚,重点掌握加权平均法、顺序法、分算法、联合单位法的计算。

四、目标利润分析

目标利润分析是保本分析的延伸和拓展。如果企业在经营活动开始之前,根据有关收支状况确定了目标利润,那么,就可以计算为实现目标利润而必须达到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

①目标利润一般是指息税前利润。如果企业预测的目标利润是税后利润,则按如下调整。

②实现目标利润措施: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销售数量或销售价格应当提高,而固定成本或单位变动成本则应下降。

A电子企业只生产销售甲产品。2011年甲产品的生产量与销售量均为10,000件,单位售价为300元/件,全年变动成本为1,500,000元,固定成本为500,000元。预计2012年产销量将会增加到12,000件,总成本将会达到2,300,000元。假定单位售价与成本性态不变。

要求:

(1)计算A企业2012年下列指标:①息税前利润;②单位变动成本;③变动成本率;④固定成本。

(2)若目标息税前利润为1,750,000元,计算A企业2012年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

(1)

息税前利润=12,000×300-2,300,000=1,300,000(元)

单位变动成本=1,500,000/10,000=150(元/件)

变动成本率=150/300×100%=50%

固定成本=500,000(元)

(2)设目标利润销售量为Q

1,750,000=Q*(300-150)-500,000,解得X=15,000(件)

目标利润销售额=15,000*300=4,500,000(元)

五、利润敏感性分析

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内容是确定企业的保本点,并规划目标利润。因此,敏感性分析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①各因素的变化对最终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用敏感系数来衡量;

②当目标利润要求变化时允许各因素的升降幅度。

(一)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注意1】因素的变动率之比,不是变动额之比。

【注意2】分析一个因素的敏感系数时,假定其他三个因素不变。

在企业盈利状态下进行利润敏感性分析时,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大于销售量的敏感系数。()

【解析】销售量的敏感系数=边际贡献/EBIT;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固定成本/EBIT。敏感系数的正负号表示的是变动方向,进行排序的时候不考虑正负号。因为分母相同,所以比较分子即可,而在不亏损的状态下,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0,边际贡献-固定成本>0,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所以销售量的敏感系数>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因此,本题表述错误。

(二)允许各因素的升降幅度

实质上是各因素对利润影响程度分析的反向推算,在计算上表现为敏感系数的倒数。

①各因素变动率;②利润变动率。

【例·单选题·2016】

A.杠杆分析法

B.公司价值分析法

C.每股收益分析法

D.利润敏感性分析法

【答案】B

【解析】公司价值分析法,是在考虑市场风险基础上,以公司市场价值为标准,进行资本结构优化。综上,本题应选B。

六、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企业计划投产新产品,面临多个方案,根据各个备选方案的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最优决策方案,。

增加的税前利润=增加的新产品边际贡献-增加的固定成本

【总结】本量利模型的应用

1.目标利润分析中没有难点,把基本公式中的利润换成已知的目标利润即可;

2.利润敏感性分析中注意是变动率百分比相除;

3.新产品投产的方案选择,不要死记这里的公式,做题之前把基本公式列好,然后去比较新产品投产导致哪些因素变化,此处的历年真题掌握清楚。

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企业经过努力应达到的产品成本水平。

【例·判断题·2014】

【解析】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无浪费、机器无故障、人员无闲置、产品无废品的假设条件下制定的成本标准。

(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

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总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小结】变动成本差异分析

用量差异的主要责任部门是生产部门;

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的主要责任部门是采购部门;

直接人工的价格差异的主要责任部门是人事部门;

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的主要责任部门是生产部门;

【例·单选题·2017】

企业生产X产品,工时标准为2小时/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24元/小时,当期实际产量为600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为32,400元,实际工作为1,296小时,则在标准成本法下,当期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元。

D.1,296

【解析】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296-600×2)×24=2,304(元)。综上,本题应选B。

(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提示】固定制造费用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固定的,由于生产量的不足,会造成生产能力的“浪费”,所以在分析的时候需要考虑实际产量和生产能力的差距问题。

1.两差异法

耗费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工时标准×预算产量×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能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三差异法

将两差异分析法下的能量差异进一步分解为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

产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例8-17】

沿用例8-13中的资料,A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12元/小时,工时标准为1.5小时/件。假定企业A产品预算产量为10,400件,实际生产A产品8,000件,用工10,000小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90,000元。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用两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190,000-8,000×1.5×12=46,000(元)(超支)

其中:

耗费差异=190,000-10,400×1.5×12=2,800(元)(超支)

能量差异=(10,400×1.5-8,000×1.5)×12=43,200(元)(超支)

【总结】标准成本

1.掌握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的区别;

2.变动成本差异分析:

①成本总差异、量差、价差会计算(通过坐标轴理解);

②掌握量差和价差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中的叫法,这是计算的前提。

3.固定成本费用差异分析:将课件上的分析步骤掌握住,以及差异名称,第一遍学习务必自己独立将题目完成,考前做两道题目巩固,进考场速记。

一、作业成本(很抽象,分值少,注意取舍)

1.资源费用

资源费用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开展经济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源耗费,包括有形资源耗费、无形资源耗费、人力资源耗费以及其他各种税费支出等。

2.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基于特定目的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

3.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是企业追溯或分配资源费用、计算成本的对象物。

4.成本动因

诱导成本发生的原因,即成本的诱因,是成本分配的依据。成本动因又可以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5.作业中心

作业中心是指构成一个业务过程的相互联系的作业集合,用来汇集业务过程及其产出的成本。

4.作业中心设计。

5.资源动因选择与计量。

6.作业成本归集。

7.作业动因选择与计量。

8.作业成本分配

将各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至产品等成本对象。

①分配次要作业成本至主要作业,计算主要作业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②分配主要作业成本至成本对象,计算各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1、含义作业成本管理,是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以提髙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包括成本分配观和成本流程观两维度。如下图所示:

2.流程价值分析

流程价值分析关心的是作业的责任,包括成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和业绩考核三个部分。

(1)成本动因分析

要进行作业成本管理,必须找出导致作业成本发生的动因。

(2)作业分析

按照对顾客价值的贡献,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作业成本管理中进行成本节约的途径

【例·单选题·2018】

根据作业成本管理原理,下列关于成本节约途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将外购交货材料地点从厂外临时仓库变更为材料耗用车间属于作业选择

B.将内部货物运输由自营转为外包属作业选择

C.新产品在设计时尽量考虑利用现有其他产品使用的零件属于作业共享

(3)作业业绩考核

要评价作业和流程的执行情况,必须建立业绩指标:

【答案】√

【总结】作业成本

1.掌握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思想;

2.作业成本管理中,能够区分增值VS非增值作业、熟悉成本节约的途径,应对客观题。

二、责任成本

责任成本管理,是指将企业内部划分成不同的责任中心,明确责任成本,并根据各责任中心的权、责、利关系,来考核其工作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

责任中心包括: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

(二)责任中心及其考核

1.成本中心

【提示】可控成本指成本中心可以控制的各种耗费,它应具备三个条件:

①是成本中心可以预见的;

②是成本中心可以计量的;

③是成本中心可以调节和控制的

【例·判断题·2017】

企业对成本中心进行业绩考核时,应要求成本中心对其所发生或负担的全部成本负责。()

【解析】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负责,不负责不可控成本。因此,本题表述错误。

2.利润中心

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和利润的责任单位。

考核指标:

①反映了该利润中心的盈利能力,对业绩评价没有太大的作用。

②部门经理边际贡献,是评价利润中心管理者业绩的理想指标。

③部门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毛利,反映了部门为企业利润和弥补与生产能力有关的成本所作的贡献,用于评价部门业绩而不是利润中心管理者的业绩。

【例·多选题·2018】

下列指标中适用于对利润中心进行业绩考评的有()。

B.部门边际贡献

D.剩余收益

【答案】AB

【解析】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包括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选项A)和部门边际贡献(选项B)。选项C、D错误,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包括,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综上,本题应选AB。

3.投资中心

(1)含义:既能控制成本、收入和利润,又能对投入的资金进行控制的责任中心,如事业部、子公司等其经理所拥有的自主权不仅包括制定价格、确定产品和生产方法等短期经营决策权,而且还包括投资规模和投资类型等投资决策权。

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它拥有最大的决策权,也承担最大的责任。

(2)考核指标

①投资报酬率

投资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经营资产

平均营业资产=(期初经营资产+期末经营资产)/2

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平均经营资产×最低投资报酬率)

(三)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

企业内部有关责任单位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结算价格。

1.市场价格

根据产品或劳务的现行市场价格作为计价基础。

市场价格具有客观真实的特点,能够同时满足分部和公司的整体利益,但是它要求产品或劳务有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以取得市价依据。

2.协商价格

内部责任中心之间以正常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并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共同确定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作为计价标准。

前提:中间产品存在非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在该市场内双方有权决定是否买卖这种产品。

上下限:上限是市场价格,下限是单位变动成本。

当双方协商陷入僵持时,会导致公司高层的干预。

3.双重价格

由内部责任中心的交易双方采用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作为计价基础。

买卖双方可以选择不同的市场价格或协商价格,能够较好地满足企业内部交易双方在不同方面的管理需要。

4.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

指所有的内部交易均以某种形式的成本价格进行结算,它适用于内部转移的产品或劳务没有市价的情况。

包括完全成本、完全成本加成、变动成本以及变动成本加固定制造费用四种形式。

企业以协商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该协商价格的下限一般是()。

B.单位变动成本加上单位边际贡献

D.单位变动成本

【解析】企业以协商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协商价格的上限是市场价格,协商价格的下限则是单位变动成本。综上,本题应选D。

【总结】责任成本

1.熟悉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及可控成本条件,应对客观题;

2.熟练掌握利润中心的三个考核指标的计算,及哪个指标用来评价部门经理业绩,哪个指标用评价利润中心的业绩。应对主、客观题;

3.熟练掌握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的计算,做相应的历年真题,应对主、客观题;

THE END
1.产品销售利润总额怎么计算产品销售利润怎么算其计算公式为:销售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一般企业销售利润越高,对企业越有利。。产品销售利润总额怎么计算 产品销售利润怎么算。http://m.husay.cn/a/202411/5244563.html
2.三圣特材: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医化实际完成的净利润之和。 (2)股份补偿数量的计算 18 业绩承诺股东当期补偿股份数=(截至当期期末累积承诺净利润-截至当期 期末累积实际净利润)÷利润承诺期内各年的承诺净利润总和×(本次交易总对 价÷每股发行价格)-已补偿股份数。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补偿股份数时,若各年度的业绩承诺股东当期补偿股份数 ...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51600004906_3.shtml
3.销售量对利润的敏感系数计算公式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当年的税前利润为20 000元。运用本量利关系对影响税前利润的各因素进行敏感分析后得出,单价的敏感系数为4,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为一2.5,销售量的敏感系数为l.5,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为.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上述影响税前利润的因素中,单价是最敏感的,固定成本是最不敏感的 B...https://www.shangxueba.cn/zj48800.html
4.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利润计算公式 产品销售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税金及附加。 产品销售利润的影响因素 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因素主要有4个: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 上述单位变动成本是指单位商品所包含的变动成本平均分摊额,即总变动成本与销量之比;固定成本是指成本...https://baike.kuaiji.com/v1008914.html
1.如何计算销售利润点?这些利润点计算方法有哪些优缺点?股票频道但缺点是计算相对复杂,需要准确核算所有的成本和费用,而且容易受到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可能导致净利润的波动较大。 为了更清晰地比较这两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表格进行展示: 除了上述两种常见的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利润点计算方法,如营业利润率等。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 / 销售收入 × 100% ,营业利...https://stock.hexun.com/2024-11-24/215748491.html
2.计算销售量变动对利润影响的公式为()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产品销售利润基期数×(产品销售量完成率-1)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行为和...https://www.shuashuati.com/ti/abef6db2ba7f4638983b523f10a5c280.html?fm=bdbds
3.销售利润怎么算公式销售利润=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害+长期投资-风险损失。以上就是销售利润怎么算公式相关内容。 影响销售利润的因素 1、市场价格:市场价格直接关系销售利润。假如销售价格过高,可能会致使销量下降;而市场价...https://www.cadforex.com/lir/156289.html
4.利润报表领星ERP手动重算:在按月维度点击鼠标移动至感叹号图标,可以对开账月进行重算,注意关账月无此数据。 10.毛利润公式自定义 支持配置所有字段是否计入毛利润公式核算,更改此配置后不会直接生效,只有重算后才会生效,因此如果关账月,则不会受到此配置的影响。 更改毛利润公式将会影响两个字段的计算: (1)毛利润:影响毛利润的...https://m.lingxing.com/help/article/ProfitStatementnew
5.息税前利润对销量的敏感系数计算公式是什么?高顿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服务,关于息税前利润对销量的敏感系数计算公式是什么?我的回答如下:勤奋的同学...https://www.gaodun.com/ask/858425.html
6.管理经济学(MBA全景教程之二)创业说在经济学上,边际是指每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出的变化。边际分析方法在管理经济学中有较多的应用。它主要分析企业在一定产量水平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对总利润产生的影响。可以用以下的公式来说明。 公式:边际值=△f(x)/△X 其中,X代表投入,f(x)代表产出,表现为X的函数;△表示变量。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885989.html
7.业务员薪资提成方案(通用16篇)4、提成按纯利润的30%计提成.(纯利润=合同金额-设备款-安装成本-业务费用)。 5、年终奖根据销售员的业务成绩和表现来定。 6、员工须对公司的工资方案保密不得向外透露。 业务员薪资提成方案 4 一、岗位工资:业务人员的岗位工资为800元/月 二、销售提成: ...https://www.ruiwen.com/fangan/7527663.html
8.tiktok卖家利润计算规则,详解tiktok卖家盈利模式TikTok卖家的利润计算公式为:利润 = 销售额 – 成本。其中,销售额是指通过TikTok平台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总金额,成本包括采购成本、物流费用、营销费用等。 2. 影响利润的因素 卖家的利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产品定价、销售量、采购成本、物流费用等。在制定利润计算策略时,卖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获得稳定...https://www.073980.com/54588.htm
9.产销率怎么计算(产销量增长率计算公式)企业根据售罄率对店铺进行考核,衡量店铺销售的能力。某企业对店铺售罄率的评价标准如表3-3所示。 5、 毛利润率 毛利润率,是指产品的毛利占产品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毛利润率反映了店铺的盈亏情况。 计算公式为:毛利=总销售-货品成本 毛利润率=毛利/总销售x100%=(总销售-产品成本)/总销售x100% ...https://www.huanghehao.cn/h/85663.html
10.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论文(精选12篇)很多企业在工商管理中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一为的追求高额的利润,对企业的全面发展没有加以重视。更多的企业越来越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注重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除此之外,企业对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人生意义的实现更加关注。 1.4企业工商管理的国际化 ...https://www.yjbys.com/bylw/gongshangguanli/106137.html
11.财务分析复习习题16.计算销售量变动对利润影响的公式为:(销售量变动对利润影响=产品销售利润基期数*(产品销售量完成率-1)。 17.销售品种构成变动会引起产品销售利润变动主要是因为:(各种产品的利润率高低不同)。 18.影响产品价格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产品成本) 19.在各种产品的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利润率低的产品在全部产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410/21/2577153_2025943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