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本《美术》三年级版画学习内容共计三课,分别在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印出来的画”第一课《刻刻印印学版画》(图1)、第二课《贴贴印印纸版画》(图2)和第三课《小小藏书票》(图3)。
图1图2图3
其中《刻刻印印学版画》一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了解版画的基本知识以及吹塑纸版画的特点,初步学会用涂色、喷水、刻、印技法制作一副吹塑纸版画。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体验过程中,学习运用吹塑纸版与水溶画棒有机结合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吹塑纸版画独特的肌理美感,体验不同工具材料的特性,加法学习版画的乐趣,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贴贴印印纸版画》一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了解剪贴纸版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用制版(剪、贴)和印制的方法设计制作纸版画。
过程与方法:在设计、剪贴纸版画的过程中,学会制版造型与印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纸版画的独特艺术效果,体验纸版画制作活动的乐趣。
《小小藏书票》一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了解藏书票的知识和誊印孔版画的特点,初步学会用誊印孔版画设计、制作藏书票。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示范的过程中,学习誊印版画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藏书票的实用与美观,激发学习誊印孔版画的热情,养成读书、爱书、藏书的习惯。
二、分析
(一)《刻刻印印学版画》学习基础分析
《刻刻印印学版画》选择用水溶画棒表现吹塑纸版画的方式,因此学习内容包括:图案的设定、刻线的运用、涂色的方法、印制的技法(如图4)。
1.图案的设定
版画图案内容的选择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花鸟、鱼虫等,鉴于以往的学习经验:
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大自然中的点线”第三课《有小鸟的树》,第五单元“我喜欢的动物”第一课《美丽的鱼》、第二课《叽叽喳》。
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动物乐园”第二课《克隆小动物》、第三课《我们的心愿》,第六单元“走进名作”第二课《正面的头像》。
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我爱老师”第一课《优美的舞姿》,第四单元“线条的变化”第一课《昆虫乐园》、第二课《茂盛的植物》、第三课《装饰的骏马》,第六单元“走进名作”第一课《侧面的头像》、第二课《多视角的脸》。
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学习的好伙伴”第一课《多功能文具盒》、第二课《写生小书包》,第二单元“我的玩具世界”第一课《我喜欢的玩具》。第六单元“我们的故事”第一课《小人国里大世界》,第三课《画画我的休息天》。
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单元“身边的世界”第二课《花园城市》。
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写生的快乐”第一课《迷人的细节》、《画画我的鞋子》、《我喜欢的自行车》,学生已基本掌握简单物体的造型能力,应该能够自定主题在吹塑纸版上绘制图案的内容。
2.工具、材料的用途
本课是第一次正式入门学习版画,因此工具和材料的选择要易于操作性。制版时底板可选用吹塑板、吹塑纸、雪弗板,笔可用铅笔、竹笔,印制时可采用水粉颜料印(单色、多色)、油墨滚印、用水溶画棒表现,这些工具和材料都各具特性(如图5),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课前教师需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估,因我校学生基础较薄弱,在本课中我采取在吹塑纸上用水溶画棒表现的形式,课中教师通过示范的过程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了解材料的特性和装饰使用的方法。
2.刻线的运用
基于儿童画和吹塑纸版画的不同,线条不在是平面,而是有凹凸感的,需运用刻的方式得以完成,因此教师要教授学生刻线的方法。从握笔姿势手把手的模仿,到学生初次尝试,再到错例示范得出注意点,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得出刻的方法。对于刻线,在泥工技法中有涉及如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生动的浮雕”第一课《压印的图形》,第二课《塑个浮雕动物》,用于图案的装饰的作用,只限于对凹凸的线条有感知,有别于吹塑纸版画全程都需刻线的特点。先有线后有刻线,因此线条与刻线是相辅相成,线条的处理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单元“用线条装饰的画”第一课《画与贴的组合》、第二课《疏密的花纹》的教学中对线条的疏密、长短排列、组合方法,已有深入的认识。
3.涂色方法
涂色方法在1-3年级的许多教学内容中都有过学习,如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好看的颜色”第一课《颜色真鲜艳》、第三课《雨后彩虹》,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走进名作”第一课《深与浅的颜色》,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感受色彩”第一课《色彩的冷暖》、第三课《渐变的色彩》,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走进名作”第一课《色彩的搭配》等。可见学生已掌握色彩的冷暖、渐变色、类似色和对比色等色彩的知识,并有过多次的练习和应用,对涂色技巧(涂色均匀不能有白点)已掌握,因此教师只需要提出要求和简单的提示。
4.印制的技法
一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奇妙的印迹”第一课《印迹的联想》,第二课《有趣的拓印》学会“敲印”、“磨印”的方法,初步感受肌理美。本课印制是版画制作过程中一个关键步骤,需要掌握吹塑纸版画印制时独有的技法,先喷水,再覆纸进行压印,教师要进行示范与指导,在巡视中可进行再次强调。
(二)《贴贴印印纸版画》学习基础分析
纸版画是将手工与绘画相融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按其制作方法与版面构成可分为:一、剪贴纸版画。用稍厚的纸张剪或刻出形象的平面轮廓,贴于另一基纸,形成凸版,上墨或上色后即可拓印。凸出部分墨色深,可印出形象块面,轮廓边缘呈白色,基纸上着墨少,形成中间色。二、刻纸凹印版画。用坚实的厚纸,以刀、针刻画形象的线条,形成凹版,用棉花将油墨涂满凹线,擦去平面上不要的油墨,于铜版机压印,制作原理与铜版画相近。三、刻纸凸印版画。即以较厚的纸版代替木版进行刻作,刻与印基本与木刻版画相似,只因在纸版上不能刻得太深,拓印出来的画面另有其特殊的艺术效果(如图6)。
因学生有一定剪贴的经验,我选择第一种剪贴纸版画的方法,将本课的重点放在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难点放在底板的剪贴与制作,为了降低画稿的难度,都以人物头像为主题,涉及教学内容:纸材的选择;制版(剪贴形象)、印制。
1.纸材的选择
纸版画是用厚薄不同的纸材,通过剪、刻、撕、粘贴等方法表现形象制成印版,再运用不同的拓印方法制成画。纸材的选择对于纸版画起着关键作用比如纸张太薄不易拓印,对于纸张的学生已有多次尝试的经历,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动物乐园”第一课《撕撕贴贴变成画》、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多彩的生活”第二课《快乐家庭》、第三课《报纸变花衣》,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都市印象”第一课《步行街》、第二课《美丽的路灯》和第三课《城市雕塑》等。通过学习,学生对报纸、旧纸盒、传单以及瓦楞纸、闪光纸、印花纸等特殊纸材都比较熟悉了。在本课中,要将不同的材料合理巧妙地运用于纸版画制作中,对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启发和引导。
2.制版(剪贴形象)
纸版画的制版由纸工技法:剪与贴两部分组成,从先整体后局部、先外后里、先大后小的顺序粘贴如粘贴人头像:应先粘贴人的面部、再贴头发、鼻子、嘴、耳朵、眉毛等最后再贴眼珠和头上的花等。本课涉及到的剪贴方法包括剪头像基本形和头像五官的剪贴。以往关于剪贴的教学内容:一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有趣的形体”第一课《漂亮的纸筒》;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让城市更漂亮”第一课《美化人行道》;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让城市更漂亮”第二课《小小建筑师》;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走进名作”第三课《彩纸片的组合》等。由此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剪贴的方法:叠加处理、快速剪的技能、粘贴牢固等已基本掌握了。
人物造型的拼贴还包含了人物细节的拼贴,如五官、表情的拼贴。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五官和表情的造型已经有过较为深入的学习如一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让牙齿更健康”第一课《牙蛀了》、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走进名作”第二课《正面的头像》、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走进名作”第一课《侧面的头像》等,而本课要将人物的五官、表情用纸艺拼贴的方法表现,以及用彩纸等多种材料装饰服装,对学生来说都还是第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新的挑战。教师可以运用讲授、演示、图例步骤图的方式给与指导。
3.印制(选择与实施)
a)调油墨用油滚在玻璃板上滚上一层又薄又匀的油墨,如果油墨太稠可以滴一些松节油调一下,滚动油滚,如果没有声音,说明油墨太稀,不宜使用。金属板上的油墨均匀且没有油块,油滚表面受墨均匀,滚动油滚时可以听到“嚓嚓”的声音,才可上板使用。
b)检查一下版面上是否有杂质,如有清除掉,并重新滚上油墨,然后将印纸小心覆盖在版面上,用手抚平。
c)用木蘑菇在纸背上来回细细地磨,如果画面墨色需要深浅层次变化的,磨印时要加以控制和掌握,深的要磨实,浅的则用手在纸背上轻轻擦一遍即可。磨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揭开画面的局部看看,如有不满意的地方,可局部滚上油墨继续磨印,直到印好为止(如图7)。
图7
(二)《小小藏书票》学习基础分析
本课运用誊印孔版画的方式制作藏书票,学习内容包括:工具、材料的认识、藏书票的基本特征、制版与上墨、压印(如图8)。
1、工具、材料的认识
誊印孔版画的基本材料为铅笔、彩铅、油墨、誊印孔版纸、马莲(如图9)。铅笔、彩铅的运用,学生已非常的熟悉了。油墨在上节课《贴贴印印纸版画》中已初步的接触,但誊印孔版纸、马莲与学生初次见面,可从视觉与触觉两方面让学生深入感受。
图9
2.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藏书票由图案和文字组成,方寸之间图文并茂,被人们称为“版画珍珠”。对于图案的内容,学生的选择性比较丰富: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大自然中的点线”第三课《有小鸟的树》,第五单元“我喜欢的动物”第一课《美丽的鱼》、第二课《叽叽喳》。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动物乐园”第二课《克隆小动物》、第三课《我们的心愿》,第六单元“走进名作”第二课《正面的头像》;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我爱老师”第一课《优美的舞姿》,第四单元“线条的变化”第一课《昆虫乐园》、第二课《茂盛的植物》、第三课《装饰的骏马》,第六单元“走进名作”第一课《侧面的头像》、第二课《多视角的脸》;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学习的好伙伴”第一课《多功能文具盒》、第二课《写生小书包》,第二单元“我的玩具世界”第一课《我喜欢的玩具》。第六单元“我们的故事”第一课《小人国里大世界》,第三课《画画我的休息天》;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单元“身边的世界”第二课《花园城市》;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写生的快乐”第一课《迷人的细节》、《画画我的鞋子》、《我喜欢的自行车》。教师只需简单的提示一下即可。
学生第一次接触藏书票,对于藏书票的元素比较陌生,教师需用图例讲解(如图10),使学生知道图案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文字包括英文字:EX-LIBRIS、藏书者的名字。对于文字的版式可列举图文一体式、图文居中式、图文环绕式的三种排版方式,直观的感受到要根据设计的图案选择合适的版式。
图10
3.制版与上墨拓印
誊印孔版画的制版学生是零基础的,可采取微视频的方式了解制作过程,再进行重点示范与讲解,便于深入理解方法与原理,笔者认为只有学生真正认清誊印孔版画的原理,知道制版简易的说就是打孔洞,制版时,才能预判最后作品的成效。制版时图案的处理:线条粗细有变化、块面处理的要得当,学生有一定的经验:三年级第一学期单元“用线条装饰的画”第一课《画与贴的组合》、第二课《疏密的花纹》,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写生的快乐”第一课《迷人的细节》、《画画我的鞋子》、《我喜欢的自行车》等,只不过是形式有点变化,在新孔版纸上绘制。
上墨俗称:“挤油墨”,封墨即把墨封住避免外漏,压印在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印出来的画”第一课《刻刻印印学版画》、第二课《贴贴印印纸版画》已接触,笔者认为上墨拓印学生易于掌握,教师简单的提示与示范即可。
三、结论
在设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已有的学习基础,判断知识点是新知识还是已有知识;如果是已有知识,则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基础判断本课的学习难度是否有明显提升。并以此为原则,划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程度。
为已有知识并且本课没有明显难度提升的知识点,教师只需要简单的提示即可;为新知识或为已有知识并且在本课有一定难度提升的知识点,则需要教师适当的启发引导;为新知识或已有知识并且在本课有明显的难度提升的知识点,则需要教师做重点引导、示范和学习。在此将学习的程度分为:a.重点学习b.适当引导c.提示即可。
在《刻刻印印学版画》一课中,根据学习基础,将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的学习程度划分为:(如图11)
在《贴贴印印纸版画》一课中,根据学习基础,将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的学习程度划分为:(如图12)
在《小小藏书票》一课中,根据学习基础,将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的学习程度划分为:(如图13)
对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学习基础做深入的了解帮助教师制定重点难点,使教学明确侧重点,课堂更具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