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藏友都很喜欢购买有彩图的古董书,不过你们知道这些彩图都是以什么技术印刷上去的吗?
在19世纪古董书里,书籍里的插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彩色插图基本是运用「彩色木板印刷术(凸版)」、「彩色石板印刷术(平版)」、「人工手绘」实现的,本期以彩色木板印刷在童书中的应用为例,。
彩色木板印刷术的前提条件是木刻技术和木板印刷术的发明,这两者早在公元9世纪就已出现。值得一提的是,木刻技术起源地是中国,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印刷品是敦煌出土的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刊印的《金刚经》,它所用的就是木刻版画技术(国内也叫雕版)。
木板画技术随后传到欧洲,出现了「木刻活凸版」和「木刻凸版」。木刻活凸版的最佳例子是古登堡活字术,主要是指文字类的印刷(被印物可灵活使用);木刻凸版以印刷品上的黑白木刻插图为例,主要指图案印刷,从此木刻技术开始大规模被应用到图书生产上。到了19世纪,图书产业进入快速高速发展,读者对彩色插图有了强烈需求,尤其是童书市场,彩色木板印刷技术应运而生。
一般情况下,彩色木刻版画的颜料只有5个颜色:黑,红,黄,蓝和底色。其他颜色是在5原色的基础上套印出来的。
根据颜色的复杂度,我把常见的彩色木刻版插图分成了以下三类:
1、单色彩色木板印刷(通常画面含有1-2个原色)
一本英国猫奴画家「路易斯·韦恩」的童谣集,使用了单色彩色木版技术。
从图片可见,韦恩插图的黑色底稿和文字是一起排版印刷的,插图的所带的颜色是后续进行二次上色的。为了让图画更多彩不单调,还使用了多个颜色互相搭配(图6-8)。
2、多色彩色木板印刷(通常画面颜色在5个原色以内)
一本美国插画家威廉·华莱士·登斯洛的童谣集,非常典型的彩色木板印刷,故意使用多个单一色块进行涂色,颜色铺满画面,对撞感强烈,人物轮廓明显,让人印象深刻(图9-11)。
一本英国女插画家伊迪丝·法米洛的童书,也是采用了彩色木版印刷技术,单风格清淡,给画面很大空间的留白,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图(12-14)。
3、套色彩色木版印刷(通常画面颜色超过10种,5个原色还发生融合,产生了新的颜色)
如今凯迪克的插图能这么出名需要归功于一位著名的雕版师——爱德蒙.埃文斯。没有埃文斯精湛的套色技术,凯迪克、格林纳威、沃尔特等人的作品,恐怕很难被誉为“童书三剑客”。
简单而言,彩色套色木板印刷相比先前的木板画,有如下2个特点:
1、颜色数量更多的同时,还发明了混色工艺,生产出新的颜色,比如说用4种颜色,印制出了6个色彩。
2、制版更加复杂,埃文斯可以雕刻多达十几块不同颜色的色版,这对制版师要求极高,也提升了对原画色彩的还原效果。
3、画面表现力更强,颜色的明暗度,衣服纹理等细节都有了质的飞跃。
埃文斯的作品把彩色木版印刷术提升到了很高的表现形式,也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并且一改当时童书质量低劣的风气。他对插画制作严格把关,对纸张选材从严挑选,和最顶级插画师合作,自己雕版,生产出了当时最漂亮,质量最好的彩色木板套色儿童插图书。在古董书收藏领域,埃文斯制作的插图代表的是维多利亚时代童书的巅峰,也是当时图书彩色插图的代表作品,因为质量上乘,历久弥新,一直很受藏家的追捧。
埃文斯的作品有多好看呢,我们看一看就知道了。
图15-18为埃文斯制作的《凯迪克的图画书》,颜色的数量和复杂度已经明显高于之前的木刻版画插图。画面明亮、线条清新、层次清晰。
图19-21埃文斯制作的《宝宝的伊索寓言》,插画师是沃尔特·克莱恩。印制技术比《凯迪克的图画书》更进一步,颜色上的使用更加大胆,鲜亮;线条(木头的刻痕)更加紧密。
图22-24为埃文斯制作的《堂吉柯德》,插画师也是沃尔特·克莱恩。本书的插画可以看出套色技术已经开始运用,多个颜色重合印制,可以产生新的颜色。
图25-27为埃文斯晚期作品,肉眼可见画面和颜色复杂性直线上升,使用了很复杂的套色技术,单一色块已经在画面中很少出现了。
多一种颜色,就意味着需要多制作一张刻板,这样复杂的彩色版画,至少需要十几块木刻版面,还需要各个版面严丝合缝,工艺难度非常大,这也是埃文斯能够青史留名的原因。
感谢阅读。
——END——
说明:
2、古董书里插图里颜色多寡和最终价值没有什么关系,名家的黑白线条画和刻蚀铜版画的价值一点可也不低,重要的是是否表现出了画家所希望传达的风格,是否给内容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