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有织绣文物13万余件,包括服饰、材料、陈设用织绣品和织绣书画四大类。其中服饰类有成衣、冠帽、冠杂、靴鞋袜、佩饰、佛衣和活计等;材料类有锦、缎、绫、罗、绸、纱、绢、绒、缂丝和棉布等;陈设用织绣品有铺垫、坐褥、靠垫、迎手、椅披、门帘、帐子、围幔、被子、枕头、炕单、炕席、桌围等;织绣书画是以书画、诗文作品为蓝本,运用织、绣等工艺技法加以艺术再现的欣赏性艺术品,装帧形式有轴、卷、册、条屏、屏风、扇面、镜心等。
输12
青金石朝珠
青金石朝珠,清,周长98cm,清宫旧藏
此朝珠已残缺,计青金石五十八粒,碧玺佛头四,佛塔一。椭圆形金嵌碧玺背云一个,背云框已折断。背云下垂金点翠累丝盖托的随形碧玺一个。珊瑚记念三挂,各十颗,下垂金累丝点翠托红宝石坠角三。
根据典制规定,皇帝在天坛祭天时佩挂青金石朝珠。
清代朝珠,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者得以佩戴,又妇女受封在五品以上者同。穿珠的绦带,帝后用明黄色,其他人则用金黄色绦或石青色绦。朝珠制作材料多样,有东珠、青金石、密蜡、珊瑚、绿松石、玛瑙、水晶、翡翠、琥珀、沉香、象牙、碧玺等。根据身份、等级和场合各异而相应使用不同材质的朝珠。
大红色缎绣花卉彩帨
大红色缎绣花卉彩帨,清,长110cm。清宫旧藏
彩帨以红绸做成,呈上窄下宽的狭长条形,上绣蝙蝠、暗八仙、寿桃、灵芝、寿山福海等图纹,色彩鲜艳。彩帨上端系于一蝠磬图青白玉上,上系黄色丝带连缀浮雕龙纹红珊瑚扁珠。与彩帨同系蝠磬半圆玉环上的还有八组十六条挂坠,上系红珊瑚珠缉米珠。坠角各式各样,有红珊瑚、绿松石、金星石葫芦坠、碧玉挂坠、白玉仔料芭蕉叶形坠、白玉瓶形饰、红珊瑚花篮、红珊瑚点翠金箍蚌壳宝剑形饰、银箍红珊瑚阴阳板等,有暗八仙之意。彩帨上还有一金镂空梯形箍,嵌红宝石和翡翠。另黄带上还有金累丝托碧玺坠角二,并串有珍珠。
彩帨是清代后妃、福晋、夫人所用的一种佩巾,上绣各种纹饰,如五谷丰登、云芝瑞草等,以色彩及所绣的纹饰区分等级,使用时佩挂于朝褂的第二颗纽扣上,垂于胸前。
新疆栽绒银线边金线地花卉地毯
新疆栽绒银线边金线地花卉地毯,清,
纵321cm,横163cm。清宫旧藏
新疆地毯的图案布局一般是采用“田”、“米”、“井”字的格式以二方、四方连续角隅纹样等组合而成。以几何形构成的图案对称、均衡、规整而又有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件毯子的毯心为新疆传统的石榴花卉、巴旦木图案组成的四方连续纹样,地毯的花边从外到里为蓝色素边、串枝花珠纹、花卉纹、串枝花珠纹等4道边饰。
地毯的底经用木红、黄、茶绿色丝线,底纬用木红色棉线。毯地以3股加捻的圆线和两股加捻的圆银线横向编织“人”字纹,其背面用杏黄色丝线横向编织“人”字纹。栽绒拴“8”字扣,每过三道底纬拴一排扣,每平方厘米纵向4织5扣,横向5扣。拴扣起绒用木红、黑、绿、蓝、湖蓝、黄、白、金黄、月白等色丝线,花纹分别用黑、木红、白蓝色勾边。此毯编织细密,起绒短而平滑,为清代新疆所产的地毯。
栽绒黄地盘龙靠背毯
栽绒黄地盘龙靠背毯,清,
通长180cm,宽87cm。清宫旧藏
靠背毯是附于宝座上的毯子。以棉线做经纬,用彩色羊毛在经线上拴“8”字扣形成栽绒,每隔两道纬线起一道彩纬。毯心编织龙纹图案,以云、海水、江崖纹作间饰。毯边饰方胜、珊瑚、金锭等杂宝、海水纹。图案用色有黄、桔黄、深蓝、浅蓝、月白、白、香色、绯色、粉色、绛色等,并运用二晕、三晕的配色法增加花纹的艺术效果。
根据织毯的工艺,该毯当是宁夏的编织物。
栽绒古铜色蓝卍字边米黄地勾莲毯
栽绒古铜色蓝卍字边米黄地勾莲毯,清,
通长212cm,宽143cm,穗长2.5cm,绒长0.5cm。
清宫旧藏
毯子是以纯羊毛线和棉线为原料的手工打结栽绒毯,用棉为经线,用纯羊毛线结“8”字扣编织而成,厚密牢固,经久耐用。
毯子外围一周为牡丹花纹饰,毯心周边是传统的卍字纹,毯心为串枝莲花形花卉图案,象征富贵吉祥连绵不断。毯子用黄、蓝、白、黑等颜色,并运用了由浅到深的晕色技法,色调柔和。
这件地毯为清初宁夏所产的贡毯。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清,通高30cm,口径23cm
冠圆式,貂皮为地,缀朱纬,顶以三只金累丝凤叠压,顶尖镶大东珠一,每层之间贯东珠各一,凤身均饰东珠各三,尾饰珍珠。朱纬周围缀金累丝凤七只,其上饰猫睛石各一,东珠各九,尾饰珍珠。冠后部饰金翟一只,翟背饰猫睛石一块,尾饰珍珠数颗。翟尾垂挂珠穗五行二就(横二排竖五列),中贯两面金累丝“心”形结,珠穗饰有金累丝与珊瑚制成的坠角。
清代皇太后和皇后冬季所戴的朝冠形制与皇帝的冬朝冠基本一致,但装饰所用的珠宝更多。夏朝冠的形制和装饰与冬朝冠亦基本相同,只是把金累丝凤变成金镶桦皮凤。
绿地凤穿牡丹纹库金缎
绿地凤穿牡丹纹库金缎,清乾隆,纵858cm,横78.7cm
此库金缎为七枚缎纹组织,经密为116根/cm,经线投影宽0.1mm,纬密为32根/cm,纬线投影宽0.25-0.3mm,无捻。纹纬为单圆金线,圆金线为24根/cm,投影宽0.15-0.2mm。缎面纹饰为凤穿牡丹,飞凤两排,每排8只,上下交错,一排凤首向左,一排凤首向右,相对飞翔于盛开的牡丹花丛中,组成四方连续纹样。
此件库金缎疋料质地厚实挺括,适合制做衣帽、铺垫等物品的镶边。其构图生动活泼,织造精细,至今虽已有200年,仍然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为乾隆时期江宁织造局贡品中之精品。
酱色呢彩绣凤穿花纹炕毯
酱色呢彩绣凤穿花纹炕毯,清乾隆,纵183cm,横387cm
毯以3幅缝合而成。衬里为淡黄色素绸,以5幅缝合而成。炕毯四周外缘为宽2.5cm的素边,内绣朵花与勾莲间隔排列,加饰平金圈边,边宽16.6cm。毯心纹饰为凤戏牡丹,18只飞凤与牡丹花间隔而列,折枝花卉点缀其间。
此件炕毯绣纹针法丰富,如凤眉用接针,牡丹花用正戗针,花蕊用打籽针,花叶用鸡毛针,叶脉用平金针法,此外,还使用了铺针、施针、斜缠针等8种针法。绣线用色达23种。整幅毯面富贵华丽,绣工精致,针脚匀齐,构图巧妙,是呢炕毯的杰作。
金黄色暗团龙缎扫雪貂皮行褂
金黄色暗团龙缎扫雪貂皮行褂,清,身长71cm,
两袖通长127cm,袖口宽26cm,下摆宽82cm。清宫旧藏
此褂圆领,平袖,对襟,身长至腰,袖长及肘。以金黄色团龙纹暗花缎为面,扫雪貂皮为里,领口、袖口和下摆处皮毛出锋。前襟钉银镀金素面扣五枚。
据《大清会典》定制,清代皇帝、王公大臣及文武品官的行褂形制相同,但以面料的颜色区分等级。皇帝和亲王色用石青,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护军统领等色用明黄。在八旗之四正旗中,除正白旗、正红旗和正蓝旗副都统之行褂色各如旗色外,正黄旗副都统的行褂为金黄色。此件行褂色用金黄,镶扫雪貂皮,为正黄旗副都统冬季所穿用。
大红绸画花驾衣
大红绸画花驾衣,清,身长126cm,两袖通长193cm,袖口宽21cm,下摆宽94cm,前后裾长62cm。清宫旧藏
驾衣圆领,大襟右衽,平袖口,裾前后开。月白色棉布衬里。衣面红色绸地,用白、黄、石绿、深蓝、雪青色绘朵花纹,一个花纹单位直径35cm,为二则式。
驾衣为校尉之服,校尉穿红绸驾衣系绿绸带,戴羽翎管缨帽。此衣为江宁织造织办,织成后送交銮仪卫,于皇帝起驾出行或遇重大典礼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