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数量就达到5175万只,同比增长1.1%;近年来,因为不文明养犬导致的“狗伤人”悲剧,时有发生。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现实生活中,不文明养狗行为屡见不鲜。养犬要办证,遛狗要牵绳,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被忽视。
某社区召开会议,准备根据当地法规制定社区文明养狗公约,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推荐1】“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诞生于河南省邓州市的基层探索,先后六次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并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足见这项制度设计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环保工作的力度。
材料二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日常生活垃圾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由于广大村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高,畜禽散养,农家肥和废弃物乱堆乱放,生产、生活废水随意排放等问题依然普遍。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法依法承担侵权责任……2021年3月1日,最新《刑法修正案(十一)》生效,“高空抛物”正式入刑。
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公众呼吁各方彻底整治高空抛物坠物。近期,深圳市公明街道“红色小分格”(网络化的基层治理的新模式)在辖区开展严禁高空抛物坠物专项宣传行动,呼吁大家杜绝高空抛物陋习,共同守护“头顶上的安全”。社区网格员通过“小课堂+入户”的形式开展严禁高空抛物的专项宣传行动,小区居民可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建议,同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监督和举报高空抛物行为,并要求楼栋长落实好主体责任,发现并及时制止楼栋内存在的高空抛物行为,对于不配合的租户要及时上报“红色小分格”。呼吁租户做到不朝窗外乱扔东西,不在高处悬挂杂物,定期检查维修外墙、窗户……争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浙江日报》报道,杭州市临安区某村全面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委会成员。在村民公开会议上,针对多数村民提出的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商讨,并做出了对全村污染严重的场所进行全面清理绿化的决定,为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该村还制定了村民行为规范、依法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来规范村民和村干部行为。该村的村民监督委员会定期对村里的账目进行检查,查账后还要张榜公布结果。
这几年,电动自行车因其便捷、经济、环保等特点,成为居民的主要出行工具之一,然而,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不断增多,部分小区现有充电桩供不应求,经常发生充电争抢纠纷:由于缺乏管理,充电车位时常被燃油车占用,导致真正有需要的车充电困难。2023年7月,S市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向广大市民征集意见,某小区大部分业主向居委会提出在小区增设集中充电桩的建议。居委会通过召开居民会议,组织业主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集体讨论充电桩的增设和管理等问题,最终居委会答复,要增设集中充电桩,需要考虑增设充电桩的数量、增设的位置,充电车位管理等问题。
“黄河宁,天下平”,治理黄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生态环境脆弱是当前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然而我国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着制度和法律的空白。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好人大立法的主导作用。历时三年,经调研、起草、审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2年10月30日,通过了《黄河保护法》。当前,全国上下、沿河省区凝心聚力推进法律落实;国务院及黄河流域地方政府分工协作、共同发力,建立健全协同保护治理机制,依法打击各类破坏黄河生态的行为;各地积极开展黄河保护法宣传活动,凝聚全民合力,共同用法治力量守牢黄河流域生态底色。在法治护航下,黄河必将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材料一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加强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要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力的保障“双碳”目标实现的法律体系。地方各级政府要以严格、公正、精准、高效的执法保障“双碳”目标的实现。要加强有关“双碳目标的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全社会逐步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和消费的风气。
材料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既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开辟道路,也为积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奠定坚实基础。中国推进“双碳”目标是把中国的内在发展需要与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的战略举措。为此,中国按照既定目标和已经确立的政策措施,持续推进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中国努力实现减排目标本身就是对全球气候治理的重大贡献。同时,中国从国际稳定和国际道义的战略高度出发,坚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自身实际能力为世界提供切实的公共产品。中国主动加强与美欧在气候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坚定维护《巴黎协定》确立的治理秩序,利用中国自身的理念、担当与行动推动《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有效落实。
近年来,一些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反映出部分国家机关存在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处理流程不规范,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问题;一些不法经营者随意倒卖和泄露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之类事件也时有发生,民众反响强烈。
2021年11月1日,作为首部专门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律明确规定了不能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对人脸识别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等,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信惠处理者的合规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性指导。
个人信息保护有了法律“安全锁”,但有了良法后,更重要的在于落实。从严惩治违法行为,全方位规范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更为重要。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域辽阔,岸线漫长,岛屿众多,生态多样。海洋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
新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坚持陆海统筹、区域联动,全面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完善海洋生态保护,强化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对于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碧海蓝天、洁净沙滩,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好修订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有关方面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用法律武器、法治力量保护海洋环境。要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法宣传普及,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海洋环境的内生动力。
【推荐3】近年来,密室逃脱类新兴沉浸式实景游戏市场火热,其凭借益智性、挑战性、互动性等特点,受到一些青少年喜爱。然而,在游戏过程中,一旦参与者发生意外,应当由谁担责呢?
【案情回顾】
【争议焦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第五百零六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