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为悦己者容”,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古代的姑娘深谙此道,不过唐朝女子化妆可没有那么容易,除了抹胭脂外,唐朝女子化妆的步骤还多着呢,比之现今流行的彩妆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时唐朝女子要化出一个美美的彩妆,大致需要七个步骤,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化面靥、贴花钿、描斜红、点口脂。
敷铅粉,相当于现在的打粉底。制作材料有用米粉、石膏粉、滑石粉,甚至是最耸人听闻的铅粉。唐代女子喜欢用很厚的铅粉从额头一直敷到脖颈,使肤白如雪,以此为美,古称铅华,“洗尽铅华”就这么来的。
不过铅粉很干,没有什么黏度,一阵风吹来就会掉一地粉。于是,人们将粉末加进杏膏里,改良成粉膏涂在脸上,不仅可以美白,据说还有遮瑕作用呢。
除了美白,唐代还盛行“抹红”,即是用手晕开胭脂,涂在两颊,浓的叫“酒晕妆”,淡的是“桃花妆”,显得气色十分红润。
而且她们的胭脂抹得很厚,据说杨贵妃到了夏天流的汗都是红色的。这还不算是最夸张的,王建在《宫词》中曾描写过一个宫女,卸妆时就跟擦泥一样,洗完后,盆里的水像泡了一层厚厚的红色泥浆。
接下来就是画黛眉,“黛”是指一种青黑色的颜料,专供女子画眉。那时还没有眉笔,女孩子一般用青色的柳枝点着稀释后的颜料画眉。
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
到唐玄宗时,又开始流行起细长的“柳眉”。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形容杨贵妃“芙蓉如面柳如眉”,月牙般细长的柳眉把人衬得温婉又不失大气,很符合盛唐雍容的审美。
还有楚楚可怜的八字眉,八字形低颦细眉,正所谓低眉顺眼,看起来楚楚可怜,让人心生保护欲。当时流行一种时世妆,两腮不施红粉,只以黑色的膏涂在唇上,两眉画作“八字形”,头梳圆环椎髻,有悲啼之状。
时世妆
光是名见经传的就有十种眉: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看看这些各式造型的眉形,不得不说,唐朝女子才真的是“时尚达人”啊!
画完眉后,再用胭脂在酒窝处点上两点“美人痣”,梨涡浅笑,尤其有种少女的娇俏感。
这种妆叫做“面靥”,是唐朝最受欢迎的妆容之一。不同人画有不同的效果,有的俏丽,“暗娇妆靥笑,私语口脂香”,有的妩媚,“月分蛾黛破,花合靥朱融”,真可谓一样妆容百样美丽。
盛唐以前,面靥一般是黄豆大小的圆点,盛唐以后,有的称作“钱点”。顾名思义,形状像做钱币,有的称作“杏靥”,像是杏核,也有各种花卉形状的“花靥”,甚至出现了各种鸟兽形状的面靥。有用金箔、翠羽贴,也有用胭脂点染,一般作朱红色,也有黄色和墨色。
唇边画好了,眉心还要贴一朵花,名叫“花钿”。
花钿多是红色,可以直接描,也可以用金箔或者鱼鳞片等反光材料裁成花型,贴在眉心,远看像眉间开了一朵花,颇有种灵动的美感。
接下来就是描斜红。在太阳穴靠近眼角的地方,描上一条红色的竖行月牙,色泽浓艳,有的甚至会故意描绘成残破状,远远望去,艳色斑斑,像两条残破的疤痕。
关于这种妆容的由来,有个说法是:某个宫女夜里伺候皇上,不小心一头撞上水晶瓶,顿时鲜血迸流,犹如朝霞消散,愈后留下两道疤。但皇上反而觉得这样有种特别的美,对宫女更加怜惜,于是其他人便纷纷效仿,称之为“晓霞妆”。
最后一步,就是点口脂了。
在唐代,光用来制作口红的植物就多达30多种,最常见的是朱砂、紫草,再加入蜂蜡,能调试出正红、粉红、红褐色等不同色号。
唐人崇尚“樱桃小口一点点”,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女孩们要先用白色打底盖住原来的唇色,再用口脂在嘴唇正中画出鲜艳的形状。
唐朝女子涂口红流行心形、蝴蝶形,心形顾名思义,就是将上下唇都画成爱心的形状,蝴蝶型,则既像蝴蝶又像花朵,但无论哪一种都是画成唐朝姑娘喜爱的“樱桃小口一点点”,不会涂满整个唇部。
当最后的点睛之笔完成后,一个粉面朱唇、黛眉巧目的唐代美女,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老祖宗老早以前就开始化妆了,虽然化妆品不如现在的多,现在的精美,但老祖宗们自有一套自己的化妆法则,那么就和非正常历史研究室一起看看古代女子是怎么化妆的吧!
化妆的顺序
敷粉
化妆的第一个步骤,类似于今天的女孩化妆之前上底妆。
古代画像中敷粉的女子
古代的妆粉有很多,包括米粉、铅粉、紫粉、珠粉、干粉、水银粉等等,不过平常用的最多的也就是米粉和铅粉,虽然米粉纯天然,但是附着力不强,需要不断的补妆而且增白效果和光泽图方面就不如铅粉,因此铅粉是古代最优的选择。
敷粉效果图
当然铅粉有毒,长期使用铅粉会导致脸色变青,皮肤脱落,甚至中毒而死,但依旧无法阻挡古代爱美的女子对其趋之若鹜。
摸胭脂
胭脂是一种从“焉支”的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红色液体加上动物的脂肪混合制成的化妆品,也是大家在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化妆品,通常涂抹在脸上和唇上,使其颜色变得靓丽。
古代女子也是画眉毛的,用的是一种叫黛石的黑色矿物质,使用黛画眉,可以让女子的眉目变得清晰,容貌变得秀丽,从先秦时代,就流行于闺中,《红楼梦》贾宝玉曾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另外古代男子替女子画眉也是表达爱意的一种哦!一般都是夫妻间的亲密行为!
花钿是女子脸上的一种花饰,有红、绿、黄三种颜色,当然红色最多,通常用金银制作成花形,以梅花居多,贴在脸上,在唐朝比较流行,一直流行到宋朝。
古代的美人也是如此,今天女性一般都用粉底和粉饼来让自己皮肤变白,而古代美人们也同样用粉来美白。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对此物极为着迷。服用一颗,脸色能白好几度。当时的姑娘们,还经常配着砒霜一起吃……效果更好,连脸上的青筋都能看得到。化妆用具的先给备齐喽:各种型号的多子奁盒,来一套;疏密程度不一样的梳篦,来一套;不同颜色的妆粉来一套;画眉用的黛砚,来一套;还有铜镜、熏炉、唇脂等等,反正和现在差不多,当时化妆的大都是男人,所使用的颜料大多提取于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且他们已经懂得了挤植物汁液涂在皮肤上保养的概念。人类学家推断得出一个结论:即化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事物纪原》卷三记载:“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妇人画眉之初也。”如果说古代女子的妆饰,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当属唐朝时期,既时尚又大胆。
对出土的文物还有首饰以及化妆盒之类的,鉴定,其实古代的化妆品像粉黛,眉笔,什么的到现在都还在用。只不过没有什么精华啊,什么的。古代的皇家化妆品,挺齐全的不用经历风刮日晒,因此天生丽质,再加上胭脂水粉的装扮,则显得更加的漂亮。
妈妈可能会画眉毛、涂口红,让自己看起来更漂亮。其实古代人也会化妆。那古代人化妆和现代人化妆,有什么不同呢?化妆要用到化学材料,但古代没有化学,那古人会用什么样的化妆品所以这些化妆品从原料到成品,大多以天然植物、动物油脂、香料等为原料,经沸煮、发酵、过滤等步骤而制成。
妆粉。这是中国古代妇女最普遍的化妆方式。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另一种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两种都是用来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