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校美容美体艺术应用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2010〕9号)、《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结合我区美容产业发展需要,特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三、职业岗位和证书:
序号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
专业技能方向
1
美容师
美容师(中级)
美容方向
2
美体师
形象设计师(初级)
形体管理方向
3
化妆师
化妆师(中级)
形象设计方向
4
化妆品销售人员
化妆品营销方向
四、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人物形象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休闲服务与管理、模特与礼仪、化妆品经营与管理
本科: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
五、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技能:
1.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
(4)具有加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专业能力
(3)能够较准确地进行面部、身体诊断,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专业项目推荐及完成专业操作,达到由内而外的美丽调养。
3.方法能力
(1)具有较好的对新的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能力。
(2)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3)具有查找资料、文献等取得信息的能力。
(4)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4.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分析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分析表
平台
名称
模块名称
知识、素质、能力要求
主要课程
技能证
备注
公
共
基
础
平
台
文化基础
课程模块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较强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德育、语文、历史、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等级一级证
素质教育
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知法懂法;具有良好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礼仪修养
民法典基础
职业生涯
规划
普通话证
专
业
课
程
专业基础
基本掌握皮肤护理基本知识、掌握化妆工具的使用、学会美甲美睫技术、具备形体训练能力
皮肤护理
化妆基础
美甲美睫
形体礼仪
专业技术
掌握常用中医美容工具使用方法,具备一定的中医美容技法,掌握形体训练方法,具备形体教练基础
中医美容技术、形体礼仪训练
职业
课程
专业实践
掌握美容院、工作室运营实力,熟悉化妆品销售流程
美容院经营管理实务
形象设计师
美甲师
职业资格
六、学期周数分配表
学
年
期
周数分配
入学
军训
授
实践
专项
实习
实训
机动
期末
考试
假期
一
14
16
8
二
三
5
6
合计
62
32
28
七、课程结构与比例表
(七—1)中医美容技术方向
课程类别
学时数
占教学活动
总学时比例
总学时数
比例
公共基础平台
文化基础课程模块
432
13.2%
3264
100%
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216
6.6%
专业课程平台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248
7.6%
专业技术课程模块
188
5.8%
职业课程平台
专业实践课程模块群
744
22.8%
职业资格课程模块群
124
3.8%
职业拓展课程模块
1%
实习实训
1280
39.2%
纯理论课(A类)
560
17.2%
理论+实践课(B类)
492
15.1%
纯实践课(C类)
932
28.5%
实习实训(C类)
(七—2)形体管理方向
13.6%
3168
6.8%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
7.9%
92
2.9%
23.5%
3.9%
1.0%
40.4%
17.7%
15.5%
836
26.4%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表1.美容美体艺术专业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课程类型
周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备
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学期
四
五
六
职业道德与法治
必修
A类
语文
体育与健康
数学
选修
B类
英语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国近现代史
应用文写作
安全教育
考查
音乐欣赏
心理健康
注:专业核心课程在备注中加“※”
表2.美容美体艺术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
面部皮肤护理
60
※
64
基础服务礼仪与形体训练
职业拓展
1052
(八--1)专业技术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美容美体--中医美容技术方向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
中医皮肤美容技术
C类
中医理论基础
美容推拿技术
艾炙刮痧疗法
中医美容技术专项训练
12
其它
2周
16周
(八--2)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美容美体--形体管理方向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
形体训练
艺术体操
健美操
商务礼仪
形体礼仪专项训练
注:专业核心课程在备注中加“※
九、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
授课周数
理论
44
30
48
50
10
24
56
瑜珈
中医美容技术
专项训练
20
724
形体管理
54
22
376
1764
2140
450
十、校内实训设备清单
实验实训室名称
主要设备
应用课程
数量
化妆/美甲/
实训室
化妆台(带镜子)
美甲
可调节椅子
40
教师用化妆工具箱
储物架1.2X2.4
美甲套装工具
美甲烤灯光疗机
美甲工作台双人位
电热水器
教学一体机
空调
中医美容/美睫
美容床
美容保健
美睫
艾炙,针灸
冷热喷雾机
美容透视灯
皮肤检测面部水分测试仪
全套嫁接睫毛工具套盒
艾灸红外线理疗仪双头
美容练习头模
人体中医经络穴位模型
美容小推车
热水器
空高
形体训练实训室
专用地胶毯
形体
舞蹈
礼仪
88
可升降式把杆
5MMM银镜
极米投影仪
环绕音响
瑜珈垫
收纳柜
十一、校外实训基地
企业名称
实训项目
接纳人数
浙江爱秀美容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聚美形象设计有限公司
美容、形体
南宁市弥色个人形象设计工作室
广西东兰县舞炫街舞工作室
十二、毕业条件
本专业毕业生要求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必修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获得美容师证、化妆师证或形象设计师证。完成军训和顶岗实习。
十三、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
1、专业基础课及专业实践课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基本掌握面部皮肤护理基本知识、了解面部皮肤护理保养方法
掌握化妆工具的使用,学会新娘妆、职业妆、影视妆化妆技巧
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学会工具使用,掌握美甲美睫技术
了解形体管理基本常识,了解常规礼仪知识,掌握形体训练方法
了解中医美容基础知识,掌握常用中医美容工具使用方法,具备一定的中医美容技法
了解形体管理基本常识,了解常规礼仪知识,掌握形体训练方法,具备形体教练基础
2、专业(技能)方向课
(1)专业技能方向(中医美容技术方向)
了解中医美容基本知识,掌握中医美容常用技法
初步掌握中医的基本概念及中医的思想体系,逐渐熟悉并能建立起基本的中医美容思维方式
了解推拿美容的原理、美容推拿手法、美容推拿操作方法,掌握运用推拿手法促进美容和治疗损美疾病的操作技术
了解经络和腧穴的定位,熟练掌握刮痧基本技能及艾炙工具使用
(2)专业技能方向(形体管理方向)
了解形体塑造的一般规律,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能和核心动作,提高鉴别形体审美
掌握艺术体操基本动作、组合动作,了解健康标准测试条件
掌握健美操基本动作、组合动作,了解健康标准测试条件
掌握商务交往礼仪的规范与标准,掌握塑造个人的职业形象的要素和方法,了解职场必备的基本礼仪
十四、教学制度保障
1.教学运行制度
为了加强教学管理,理清教学管理思路,减少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失误,促进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充分发挥教务处和系(部)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我校办学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考试工作管理规范》等教学运行管理规章制度。
(1)教学管理机制
我校教学管理工作实行的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直接主持,教务处全面履行管理职能,教学管理的重大决策由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的领导管理机制。
校系(部)两级的协调管理机制主要通过教学工作例会来实现。即教务处协助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系(部)主任教学工作例会,安排教学工作,了解、协调和处理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系(部)内部的协调管理机制主要是通过教学系(部)教学工作例会来实现。即教学系(部)定期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和教师会议,安排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过程的状况,总结、交流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教学运行管理
我校的教学运行管理模式是:“校、系(部)二级管理,以系(部)管理为主”的运行模式,全面规范教学管理。
①组织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落实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最基本的教学文件,应准确的贯彻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内容包括本课程的性质、学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等,由各教研室组织编制。
②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系(部)聘任有相应学识水平、有责任心、有教学经验的专任或兼职教师任课。组织任课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或选用与标准相适应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要求教师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按教学规律讲好每一节课;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的讨论和研究,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③制定《实践性教学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保障实践性教学的组织管理。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合理开发实践性教学课程并加强项目的实施。实践性教学内容要严格按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保证课时,保证质量。任课教师要组织好每一节实践课教学,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充分发挥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资源,做到教学练做合一。
④制定《考试管理办法》、《成绩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保障学生考核管理的顺利进行。凡是培养方案规定开设的课程都要对学生进行考核。根据课程特点和性质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和方法,考核重点放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方面。
2.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1)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涉及教学决策、政策执行、质量标准、教学评估、信息的收集与反馈等,共分四个部分,即组织指挥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评估分析系统、信息反馈系统。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促进学校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全面提升我校的教学质量。
(2)教学质量监测指标
①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美容美体艺术专业将建立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课程教学与技能取证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促进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②规范有效的教学检查
本专业实行每学期教学“三查”制度,即学期初查教学准备,学期中查教学进度、教学质量,学期末查考风考纪。同时定期召开学生和教师座谈会,了解和听取学生和教师对教学质量、教学服务、教学设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管理。
③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成立教学督导组,负责对各系教学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和评估。对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采取开会讨论、个别谈话等方式给予指导。
3.实施第三方评价,提高服务能力
①专业评估
主要包括:专业建设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检查专业建设规划的落实情况;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规格;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是否满足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特色是否形成;是否有标志性的建设成果。
②毕业生第三方评价
主要包括:毕业班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调查与分析。毕业班学生问卷调查的内容有:课程质量、任课教师、培养计划等信息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的内容有: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工作措施与效果。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调查的内容有:毕业生跟踪调查并分析质量目标是否实现。
十五、校企合作
十六、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一)编写依据
美容美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认真参照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桂教职成〔2019〕38号)和《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通知》(桂教办〔2019〕578号)等文件要求编制,结合我区美容美体艺术专业发展现状和美容事业发展需要,在社会人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迎合美容美体发展具体特征,结合我区美容产业人才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结合我校教学特点编制的。
(二)方案执行的基本要求
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用于初中起点三年制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学生;在执行该方案时要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并根据广西美容美体人才的需求可以适当的调整课程;在实施理实一体课程和实习课程时,必须按要求配备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要有相应的教学实训条件,专任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在实施理实一体课程时,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教师要及时向系部反映,确保问题的及时协调和解决,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