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火爆的场面呢?胡戈的自我评价是:《鸟笼山剿匪记》以冗长的节奏,简落的画面,荒诞的故事,糟糕的表演,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故事以鸟笼山为背景,一个叫傻大木的土匪头藏有大量大杀器,世界警察总司令乔布士意图消灭这个组织,还世界和平。他派反恐精英6级特工有名(无名的弟弟)前往鸟笼山进行秘密侦察,当有名找到大杀器后,乔布士立即派兵包围鸟笼山,并查出傻大木所制造的大杀器就是一箱一箱的馒头,最终傻大木被人民群众捕获,而乔布士却成了占地为王的房地产开发商。
争论焦点
《鸟笼山剿匪记》,是否有资格称“原创”?
陪审团成员
◎扬子[DV爱好者]◎EZLONGGAO[网友]◎孙智正[文字工作者]
胡戈:
草根诋毁派的大师
◎扬子:据说胡戈先生的《鸟笼山剿匪记》发行的时候,那场面真是相当的壮观,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以至于我们有一种错觉,迎接的不是一个仅仅靠诋毁别人出名的DV爱好者,而是把他当成了一种大师的来顶礼膜拜。
《鸟笼山剿匪记》最成功的就在于它是在线免费播放的。这种质量粗糙的恶搞影片网上比比皆是,所以《鸟》剧绝不可能像《馒头血案》那样有旺盛的生命力。
◎EZLONGGAO:不得不说,胡戈是很善于攀附的,而且做得相当纯熟。比如影片多次出现大号的“胡戈馒头”,和根据陈大导演的经典语录“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改编的“人可以无耻到这个地步”!比上次更过瘾的是这次居然连张艺谋也一起开涮,片中折磨犯人用的“恶心的电影”,“啊!我要死了!”“好看是好看,不过有些我看不懂,这个人插把刀,从这边跑到那边,从雪山跑到草原,这个姑娘怎么也死不了啊!不行,这个得改!”
整部DV看下来,胡戈显得要比一般的明星更加老到,更加务实,更善于利用大腕来抬高自己。
胡戈现在可以说已经跳板成功,当他不再是平民草根,而变成一个名人的时候,能否不再跟这些大导演们较劲,拍点真正的恶搞影片。总不能老滚在草地上,博得众网民的同情吧。
原创
在模仿中浑水摸鱼
◎孙智正:什么原创,模仿!完全的模仿!看看《鸟》的故事情节,依然走模仿的路线,只不过这次开涮的是海外的事。还有里面影射的情节也非常肤浅,只是几段电影台词的翻版,如何能体现原创的价值。原来还觉得《馒头血案》很有创意,现在看来,只当是胡戈对影视作品极尽崇拜的产品罢了。看来胡戈的聪明仅限于对经典桥段进行再造,只是这次费事用真人而已。
捂馊的“馒头”
价值不菲
◎扬子:至少有一点我很欣赏胡戈的,就是敢于再次拿起馒头,可是如果说第一次的馒头带给我们的是如天外飞仙般的震撼时,那么这次的馒头就跟“零零发”的前滚翻般让人感到倒胃,并嗤之以鼻。
◎EZLONGGAO:馒头的设计证明,胡戈现在不是平民英雄了,他已经彻彻底底地贴上了名人的标签。现在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了一个“注意力时代”,注意力就是价值,眼球就是卖点。注意力价值有两个指标可以度量好坏,一是喜欢的程度,二是曝光率,这两点胡戈都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完美。“馒头”的注意力的“质”和“量”都很高,甚至超过了明星!一个明星做代言的费用可能是几百万,而这个“馒头”的价值也相当不菲!
总结陈词
草根雄起,戏谑主打
明星要想出名可以签订“卖身契”,8年下来,就是制作方不炒,自己也能靠披露黑幕赚些名气。但草根就不一样了,没人包装,没人宣传,全靠自己一张嘴两只手打拼天下,难度可想而知。最佳的出名方式就是借着明星的光环炒一炒,闹一闹,甭管明星们什么意见,观众的热烈呼应是第一位的。草根雄起的口号就是“走戏谑的路,让明星们告去吧!”
胡戈说,如果没有《一个馒头的血案》,也还是会拍《鸟笼山剿匪记》的,但是很多事情就是偶然和必然的结合体。当然我们不能否认《鸟》的出炉,但是它的效应会远远低于现在的程度,对于胡戈创造力的激发也是有直接关系的。但是需要提醒胡戈的是,既然您已经戏谑成功晋级成为了名人,就自己单干吧,别再跟着炒了,万一再帮别人炒了一把,可是费力不讨好的事!黄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