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大型农机还不发达,人们种地还需要依靠各种人力工具,跟现在相比十分辛苦。
因此,一件趁手的农具就十分重要了,不仅能省体力,提高生产效率,甚至还关系到这一季庄稼的收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农具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可以大幅减少农民伯伯的体力劳动,一些老农具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这些老农具曾经在无数个日子里陪伴着我们,帮助我们种植和收获,但时过境迁,这些老农具已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
1.双轮双铧犁
得益于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双铧犁在结构上,和用弓形木头和铁犁头制成的传统犁完全不同,它的两个犁铧一次可耕两排地,同时还可以选择耕地的深度。
如果不带犁镜,只在浅土耕种,一头牲畜就可以搞定,可以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如果想要耕的深一点,比如翻地松土一类的,那可能需要两头牲畜。
如果更深的话,还可能需要三四头牲畜,才能勉强拉得动。有时还会出现因为耕地太深,牲畜拉不动,必须稍微抬起来的情况,与深耕目的相违背。
全身金属的材质,再加上双犁铧,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深耕,注定需要很强劲的动力才能实现,因此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这种犁具遭到淘汰。
2.风箱
现如今,一些农村家里还保存着这个物件,只需要打开风门,拉动把手便能让灶台里的火瞬间加大。
其原理主要在拉动把手的时候,提供了充足的空气和风速,让柴火燃烧的更快、更旺盛,火旺了,做出来的饭菜自然更香了。
在之前几乎是家家必备的老物件,即使没有这个物件,也要有把扇子,可以避免边碰上一些比较湿的木柴,从而影响燃烧和做饭的速度。
3.稻桶
稻桶也算是历史悠久的物件了,同样是木头制成的设备,不过制作简单了很多,四四方方,上宽下窄,以前经常会拿来给水稻脱粒。
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拿着水稻,然后朝稻桶上甩就可以,不过整个过程十分费劲,一天下来胳膊和腰都感觉要断了。
4.木耙
每次到了收获的季节,都会使用到木耙来翻粮食,让粮食晒的更加均匀,外观看上去和西游记小说中猪八戒的九齿钉耙特别相似。
不过木耙全身都由木头制成,整体非常轻便,没有尖头,不会将地上的土翻到粮食里。每到天气正热的时候,家长都会让孩子拿着木耙,去把正晒的粮食翻一翻。
5.老式织布机
很多人在小时候,或多或少都见过织布机,或者是听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首诗。
织布的人坐在织布机前,双脚协调踩着踏板,手中来回梭子来回滑动,经线与纬线来回交错,一匹布就是在这台机器上一点点被织出来。
本来织布机大概会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而惨遭淘汰,但如今的人们越来越追求环保,老式织布机织出的老粗布又悄然回归。
6.老式玉米脱粒机
它的用途和名字一样,只需要将玉米放进机器里,便可以进行脱粒,相比于手工脱粒,这个设备的效率还是很有提升的。
在过去,它可以减少劳动者双手的磨损,虽然效率远远比不上现在,但是曾不知疲倦的工作,陪伴了我们一个又一个夏季。
7.点葫芦
这是一种用来播种的工具,高粱、玉米等需要用种子种的农作物,能提升播种的效率。
需要在地头将点电葫芦装好,里面放满种子,然后再拿一根木棍,就可以下到地里。然后使用的时候,敲一下点葫芦就能让种子下去,可以说是以一种非常好用的东西了。
这个东西又叫做抓耙、钉耙,上面一般有6根或者8根齿,还有11根齿的,头部一般都是由金属制成,长柄则是一根长木头,可以用来扒成片的、已经拔出来的杂草等等。
还可以用它将成堆成堆的农家肥扒开,到时候方便施肥,有时候还能用来平整土地,比如刚刚给田地施完农家肥,就需要用大铁耙给平整农家肥,或者是给表层的土地松土。
虽然没有其他农具用的多,但是农田里绝对离不开它,现在在农村,依然有很多人的家里备着大铁耙。
9.晒垫
以前的水泥地比较少,晒粮食的时候,又不能将粮食直接放在土地上晒,会让很多尘土跑粮食中,同时一些粮食也会跑到土里,到时候再进行清理的话会非常麻烦。
所以晒垫应运而生,只要先把晒垫铺在地上,然后再晒粮食,便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10.耙
这也是一种木头的工具,不过下面有一排排的铁钉,和双铧犁一样,需要强劲的动力,不过很多耙在质量上比双铧犁轻很多,牲口可以进行浅层的耙土。
这种耙需要有人站在上面,充当配重,不然这个耙只会在地上跑,后来拖拉机普及后,渐渐代替了牲畜拉耙。
11.梿枷
这个物件和双节棍的结构十分类似,一节长柄连着敲杆,使用的时候需要拿着长柄转动敲杆,然后打向稻谷,用来脱粒。在使用时需要非常小心,避免伤到自己。
12.手摇式喷雾器
见过这个老物件的人,大概是上了年纪的,这种喷雾器需要用手摇才能喷药,需要一边备着喷雾器,一手拿着喷嘴,一手在那摇。
不过后来出现了塑料的喷壶,可以按压喷雾,再后来就是电动的喷雾器,只需要拿着喷杆,打开开关,农药便开始喷洒,而且喷的农药还比较均匀。
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使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只要将农药配好交给无人机就可以了,大大减轻了人力消耗,相比之前进步了太多。
13.风谷车
这是一种展现最能展现设计者水平的水平结构,风谷车全身由木头构成,最好选用杉木制作,经久耐用,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一般的木匠都做不了这个活。
将晒好的稻谷、大豆都等粮食,用锨扔到风车里,另一个人则是一直用手转动风车的扇叶,通过风力将稻壳、树叶、杂草等杂质吹走。
直至现在,仍然有很多大型工业设备,使用风力对物料进行筛选或清理,其原理和风谷车十分相似。
这些老物件现在大部分已经悄然消失,不过这也说明了这几十年来,我国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这些东西也只能偶尔在回忆中想起,难免怀念以前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