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牙膏的粘稠度一定要适中,最后从软管之中基础之后成为条状覆盖在牙刷之上,这样不仅能够完美的覆盖牙齿,同时又能够很好的避免出现飞溅的情况。
2.摩擦力适中,牙膏都是具有一定的摩擦力,但是这个力度一定要适中,既要能够很好的起到清洁牙齿的作用,但是又不能够伤害牙釉质。
3.膏体一定要稳定,特别是在存放期间不能够出现出水以及发硬的情况,酸碱度也需要保持稳定。
4.药物牙膏一定要在有效期间使用。
5.牙膏的膏体应该保持光洁、美观,千万不能够出现气泡。
6.在刷牙的过程中能够适当的产生气泡,这样能够更好的消除食物碎片在牙齿之中的悬浮,游戏的减少细菌的滋生。
7.最好选择大品牌,这样更加值得信赖,同时口味也要适宜。
第二:选择优质牙刷
选择牙刷的要求也是比较多的,不仅需要从整体的外观出发,同时还需要从牙刷毛还有牙刷的大小等等具体考虑,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牙齿,令孩子的牙齿健康发育。具体的要求如下:
牙刷外观:最好能够选择刷头比较短并且比较窄的,而牙刷柄则是要求扁而直,牙刷面则是要平整。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同时还应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否则也是不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牙齿的作用。如果说刷牙的方法不正确,那么很容易伤害我们的牙齿,不仅出现牙齿表面耗损的情况,同时还会导致牙龈萎缩。
专家告诉我们,人们是想要能够正确的掌握刷牙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双手的灵活性。只需要进行充分的诱导,那么大多数人都是能够有效的使用正确的方法清洁口腔的。孩子的动作相比成人来说比较的迟缓,并且也更加的缺乏耐性,所以家长应该教给孩子一些更为简单的刷牙方法,这样孩子不仅更加容易掌握,同时也能调动他们刷牙的积极性。
保持口腔清洁重视乳牙健康
很多家长不了解幼儿口腔保健和口腔疾病的护理和预防,也不清楚如何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口腔及牙齿清洁习惯的培养。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乳牙反正要换成恒牙,刷不刷牙无所谓,因此不注意孩子乳牙的保护,更不注意孩子口腔卫生习惯的培养,结果导致孩子龋齿的发生,而这时家长又没有及时对孩子龋坏的乳牙进行修补,造成幼儿龋齿发病率越来越高,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其实,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有保护牙齿、预防口腔疾病的认识,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加强他们的口腔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减少口腔疾病。让孩子知道,只有保护好了乳牙,才有利于恒牙的正常萌出。
保护牙齿从0开始
很多家长都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刷牙习惯是孩子上幼儿园后老师们的责任,因为那时孩子的乳牙已经长齐了,也有了养成习惯的意识。
其实家长应该从孩子0岁起就注意口腔卫生,在出牙前就开始清洁孩子的口腔。比如每次给孩子喂完奶后,及时用纱布将食物残渣清除干净,并按摩牙龈,这样有助于牙齿健康发育。孩子长到2~3岁时,家长就应购买儿童用的牙刷和牙膏,教他刷牙的方法,并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孩子3岁后家长就可以对他进行口腔保健知识的教育了,告诉孩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食、多吃蔬菜水果,临睡前不吃零食,不挑食、偏食等简单的口腔保健知识,让孩子懂得口腔保健的意义。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片、学儿歌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教他们认识自己的牙齿,告诉孩子出生后长出的牙叫乳牙,到5~6岁时,乳牙就开始慢慢掉了,长出的新牙齿叫恒牙。恒牙如果龋烂了或碰掉了,就不会再长了,所以从小要保护好牙齿,注意牙齿的卫生,让孩子认识刷牙、漱口的重要性。
孩子的自律性差,在不知不觉中会形成很多不良习惯,而这些坏习惯会对孩子的牙齿及口腔造成很大的损伤。
※吮指
会造成孩子牙齿明显的错合畸形。
※乱舔舌头
在换牙期间用舌头舔松动的乳牙或新长出的恒牙,会使上下牙之间形成局部开合,牙齿之间会出现缝隙。
※咬嘴唇
经常咬上嘴唇可能造成前牙反合,下颌向前突出;咬下嘴唇则会导致上前牙突出,下颌后缩,上嘴唇会变得厚而短,呈张开状态,牙齿外露。
※偏侧咀嚼
在乳牙发展后期容易出现偏侧咀嚼习惯,由于乳牙脱落,一侧牙齿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这种习惯长期不被矫正会造成面部左右发育的不对称,也会出现龋齿和其他牙周疾病。
※咬东西
孩子在咬某些物体时容易将其固定在牙齿的某一个部位,因而容易形成牙齿局部的小开合畸形。
※睡前吃糖
糖分在细菌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乳酸,腐蚀牙齿形成蛀洞,而晚上睡觉前吃糖就很容易发生龋齿。
※乱剔牙
如果形成了剔牙习惯,牙缝会慢慢变宽,食物的残渣在牙缝里发酵后会让牙龈发炎。另外如果牙签不卫生,在剔牙时牙龈黏膜被剔破后细菌进入会直接造成牙龈出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