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数年内,读书博主们在内容平台上层出不穷。
读书博主一度成为新人入局知识区的快速抓手。随着各平台的知识类博主的快速发展,不仅内容在质量和数量上不断增长,还逐渐细分出十几种分区,和财经、法律、科学等领域相比,读书博主的入局门槛和制作难度都较低。
但同时,由于自身分区的特殊性,知识类博主的商业化路径却千差万别,财经商业博主往往备受青睐,而读书博主变现就略显困难,且常常备受争议。
当前来看,各平台的知识类博主发展到何程度了?在经历了3年的发展,知识类博主的商业化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知识类博主的发展和局限
2018年前,知识付费是属于以喜马拉雅为代表的音频时代的,但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知识类博主热度和创作者也都慢慢流向各中短视频平台。
2018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的古文教授戴建业入驻抖音,随后入住B站、快手等平台。因生动幽默的讲课风格,通俗易懂的语言,他在视频平台上受到大量喜爱。
图源抖音
以此为始,在平台的扶持和用户的需求下,知识类博主的数量不断增多。例如,知识区相对发展更早的B站,目前的分区和UP主不断增多,并逐步细分出了10个标签多个领域。
在克劳锐看来,种类繁多的知识类博主可以暂时分为四类:
图源B站
观察@啊粥粥啊粥的作品,大多围绕着大热IP进行解读,如西游记、人民的名义、三国演义、狂飙等。其中,《西游·黑神话》系列视频获得了1.1亿的播放量和56.4万弹幕。
第二类是聚焦某一专业垂类的创作者,例如刑法领域的@罗翔说刑法、妇产科科普达人@六层楼先生、科普作家@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知识领域财经创作者@小Lin说。
其中,观察@小Lin说的内容,主要以讲解迎合财经知识为主,如做空、国债危机、韩国经济等,硬核并有趣。
第三类是以系统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创作者。此种创作者多集中在B站、抖音等视频平台,往往以输出干货课程为主,往往有创作周期长、难度大的特点。
第四类是以推荐书为主的读书类博主。此类的博主多集中在小红书、B站等平台,其中不乏登上B站百大的UP主@天真的和伤感的小说家。
一方面,知识领域不断细分发展、良作频出。另一方面,知识领域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发展状况。
在小红书中,知识区同质化的特点同样严重,以读书博主为例,千篇一律的纯色背景+金句摘抄,文案和选书相似程度都极高,耸动的标题+摘抄引得不少读者诟病。
读书博主的商业化困境
除了同质化,读书博主作为知识类博主的后起之秀,商业化能力也稍显不足。
就读书博主来讲,由于出版社预算有限,所以即使是头部博主也很难依靠卖书赚钱。
此外,随着出版社、书店的新媒体进程加快,其也在积极布局短视频赛道。据观察,在小红书、抖音、B站等平台,北京大学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樊登读书会等官方账号和旗下达人账号都在保持更新,这也对读书博主、商业领域博主带来一些冲击。
图源小红书
而对于那些希望做读书博主实现“纸质书自由”的读书博主来说,往往享受“纸质书自由”的同时,烦恼也接踵而至。有读书博主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接了人家的书,读完就要写笔记。有的书质量不好实在是夸不出来,但是不写,就是失约。写与不写,良心都会痛啊!”
图源热浪数据
可能的商业化尝试
举例来说,B站讲解西游记UP主@啊粥粥啊粥推出了大闹天宫付费篇后,数据和观众反馈都和其他视频内容相差较大。
在短视频中,受众往往是带有娱乐色彩去看内容,而知识类视频对于观者的吸引力还有待观察。
总之,在自媒体竞争愈发激励的当下,各个平台都想要尝试知识付费,但受众的付费意愿究竟几何,还值得观察。
与此同时,知识类博主大多是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与专业,主副业相结合似乎是一个方向。小红书上,也不乏一些投资人、小商家将自媒体作为本职工作的宣传窗口,将流量引到私域。
知识区的商业化问题,或许可以通过主副业相结合、提升内容质量、深耕垂类等方式解决。长远来看,作为互联网上内容创作者,愿每个知识创作者都能够叫好又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