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什么是科普知识第三页,共20页。目录天文地理动物
植物生活宝典发明故事趣闻杂谈第四页,共20页。科普知识题:
1、我国农历中有多少个节气?(24个)2、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曲名,借用了中国古代哪一个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空气的振动)4、产生海水潮汐的主要原因是:(月球引力)5、我国法律规定,未满多少周岁的公民称为未成年人?(18)6、企鹅是南极还是北极的特有动物?(南极)7、香港是在什么时候重回祖国怀抱的?(1997年7月1日)8、地球上有四大洋,位于地球最北部的是什么大洋?(北冰洋)9、清朝道光年间,在虎门销禁鸦片的民族英雄是谁?(林则徐)
第五页,共20页。10、“出污泥而不染”说的是哪种植物?你还能说出它的一种名称吗?(莲花荷花芙蓉)11、我国历史上“代父从军”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花木兰)12、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领导人是哪一位?(邓小平)13、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五行”是指什么?(金木水火土)14、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是哪一颗?(太阳)15、“春蚕到死丝方尽”,蚕会吐丝作茧,她是以什么树的叶子为食物的?(桑树)16、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哪一位爱国诗人?(屈原)17、我们常说高科技的“两弹一星”是指什么?(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18、绿色植物吸收阳光能量、制造氧气的过程叫什么?(光合作用)19、在我国一年四季中,哪一天的白天最短?(冬至)20、青蛙是爬行动物吗?(不是,是两栖动物)第六页,共20页。可植入人体的芯片
人体芯片是一个很小的芯片,可以很容易地植入人体皮肤的下面,上面记录着个人的资料。用特定的机器就可以显示里面的内容。实际上它是一种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开发出来的可以植入人体的芯片,里面装有芯片、天线和信息发射装置,对应身体之外不同的接收装置。对走失儿童、病人以及宠物的辨认寻找等要求也需要植入式识别装置。一般来说,人们往往通过让儿童、病人或者宠物穿戴有一些标识信息的饰物或者服装来作为识别的线索。但是首先这是一种被动识别方式,除非找到携带者,否则是不可能得到这些信息的。其次,如果携带者本身将饰物或者服装丢弃的话,这些识别装置就再也无法起到任何作用。而植入式装置可以避免无意的遗忘或者丢失,并且可以提供主动的信息,以后随着技术发展甚至可以随时报告携带者的身体情况。这显然是一个很吸引人的产品。设想一下,以后出门不用携带任何物品如钱包、提款卡、信用卡等等,只要举起手臂往传感器上一刷,你的身份资料、银行账号信息以及消费金额就全部记录进计算机中完成交易。即使小孩在百货公司里走失,也只需到服务台的终端机前,利用芯片感测装置,迅速找到他所在的楼层及位置。这种生活,将是多么便捷和惬意。
第九页,共20页。人造卫星
卫星,是指在宇宙中所有围绕行星轨道上运行的天体,环绕哪一颗行星运转,就把它叫做哪一颗行星的卫星。比如,月亮环绕着地球旋转,它就是地球的卫星。“人造卫星”就是我们人类“人工制造的卫星”。科学家用火箭把它发射到预定的轨道,使它环绕着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转,以便进行探测或科学研究。围绕哪一颗行星运转的人造卫星,我们就叫它哪一颗行星的人造卫星,比如最常
粒子加速器引是用人工方法产生高速带电粒子的装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粒子加速器有用於电视的阴极射线管及X光管等设施。是探索原子核和粒子的性质、内部结构和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等方面也都有重要而广泛的实际应用。粒子加速器按其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静电加速器、直线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电子感应加速器、同步回旋加速器、对撞机等自E.卢瑟福1919年用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射出来的a射线轰击氮原子首次实现了元素的人工转变以后,物理学家就认识到要想认识原子核,必须用高速粒子来变革原子核。天然放射性提供的粒子能量有限,只有几兆电子伏特,天然的宇宙射线中粒子的能量虽然很高,但是粒子流极为微弱,例如能量为10^14电子伏特的粒子每小时在1平方米的面积上平均只降临一个,而且无法支配宇宙射线中粒子的种类、数量和能量,难于开展研究工作。因此为了开展有预期目标的实验研究,几十年来人们研制和建造了多种粒子加速器,性能不断提高。在生活中,电视和X光设施等都是小型的粒子加速器。
第十一页,共20页。新材料技术
新材料(或称先进材料)是指那些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之中的具有比传统材料的性能更为优异的一类材料。新材料技术是按照人的意志,通过物理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加工、试验评价等一系列研究过程,创造出能满足各种需要的新型材料的技术。新材料按材料的属性划分,有金属材料、无机非多属材料(如陶瓷、砷化镓半导体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按材料的使用性能性能分,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和理化性能,以满足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耐蚀、抗辐照等性能要求;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电、磁、声、光热等效应,以实现某种功能,如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核材料等。新材料在国防建设上作用重大。例如,超纯硅、砷化镓研制成功,导致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使
计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十万次提高到现在的每秒百亿次以上;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工作温度每提高100℃,推力可增大24%;隐身材料能吸收电磁波或降低武器装备的红外辐射,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等等。
第十二页,共20页。微电子技术
第十四页,共20页。流星
流星虽然也叫做“星”,但它们和天空中闪闪发光的星星毫无相同之处。天上的星星都是巨大的天体,而扮演流星角色的,都是那些分布在太阳系空间里的数不清的又小又暗的星际物质,叫做流星体,而平时我们根本看不到它们。流星体的运动速度十分惊人,平时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绕太阳公转,形成椭圆形的轨道。这样的轨道就常常和地球公转的轨道相交,当流星体运行到地球轨道附近时,就有机会与地球相遇。流星体高速与大气分子强烈的撞击摩擦,使大气分子电离,产生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度的高温,于是流星体炽热燃烧起来,发出耀眼的亮光,这种现象就是我们见到的流星。第十五页,共20页。奇怪的红海
在你的感觉中,也许海洋总是蓝色的,其实也有例外的海,那就是红海。它被夹在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之间,面积约有4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海区水深1000米以上。那里的水是暗红色的,像血水一样。大轮船在红海里航行,红色的浪花簇拥着船体,真可称得上是一大奇观。红海的水是谁给染红的呢?原来,由于红海地处干热的沙漠地区,海面上经常空气闷热,保持着较高的水温,促使表层海水中生长的一种小浮游生物——蓝绿藻,迅速地大量繁殖,又迅速地死亡。这种水藻死后变成了红褐色,从而把海面染红。还有从阿拉伯海岸飞向非洲的成群蝗虫,往往在飞越红海时,被热风吹落水里,它们淡红色的身躯又加深了海水的颜色。第十六页,共20页。受人类喜爱的海豚
海豚是一种聪明绝顶的海洋动物,实际上是小型齿鲸,它们的体长在3~5米。海豚种类约60种,除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外,绝大多数都生活在海洋里。人们常见的海豚有宽吻海豚、真海豚、鼠海豚和马来海豚等。海豚每小时游速为37~55千米,最高时可达74~93千米。海豚经常在大洋里结队游泳,有时多达5000头以上,排成几千米长的队伍。海豚具有十分奇特的流线型体形,能够有效地降低游泳时水的阻力。它的肌肉发达,尾鳍推进效率高。海豚还有一套极其灵敏的声纳系统,能探测到2000~20000赫的高频声,具有高超的回声定位本领。海豚的脑还有一些独特的本领,如在睡眠中大脑左右两个可以轮流休息。
第十七页,共20页。植物也要睡眠
有种小草叫红三叶草,只要一天黑,它就睡了。在阳光下,它的每个叶根上的三片小叶都展开在空中,可晚上却是另一种样子:三片小叶折叠在一起,垂下了头。像红三叶草的叶子每逢晚上(或在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