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巷教会将在今年的7-9月份借着讲台信息对极端、异端,甚至邪教的影响与危害进行全面的宣传、劝诫和抵御。众弟兄姐妹应对《圣经》真理有全面的认识,对三位一体的真神有坚定的信心,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才能有力地防备和抵御各种极端思想,坚决打击各种异端、邪教的非法活动,共同建造更加圣洁、合神心意的花巷教会,使每一位花巷儿女都在基督里得着更丰盛的生命。今天的经文出自《马太福音》七章6节,主耶稣说:“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我们已经得到像“珍珠”一样宝贵的信仰,切不可被异端、邪教给糟蹋和损害了。
一、没有恶意的比喻
《圣经》常用狗和猪作比喻,特别在四福音书上主耶稣的讲道教训中常能看到。主耶稣曾回应迦南妇人的求告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太15:26)如果我们从人的文化、思想去理解这样的比喻就会犯大错。使徒保罗提醒我们:“……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精意”或作“圣灵”)。”(林后3:6)
我们要从灵意来理解《圣经》中的“狗”与“猪”:①它们是上帝所造的动物,《创世记》一章24-25节,“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所以狗、猪都是好的。②比喻中只是强调这些动物某种的特性和属性。如《彼得后书》二章22节所说:“俗语说得真不错:狗所吐的,它转过来又吃;猪洗净了,又回到泥里去滚。这话在他们身上正合适。”使徒彼得就是用狗和猪的特性来形象地抨击假先知、假师傅还有异端邪教的本来面目。③要明白比喻中的精意(灵意),不能停留在字句的理解上。主耶稣论到祂再来的时候比喻说:“家主若知道几更天有贼来,就必警醒……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参太24:43-44)这显然不能用字句解释。主耶稣用“贼”作比喻是强调祂再来时绝不会预先告诉人。但许多异端、邪教多次猜定主再来的日子。《马太福音》七章6节中耶稣用“猪”作比喻,不存在恶意,只表精意。
二、珍珠与猪比喻的不同含义
主耶稣说:“……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太7:6)“珍珠”是珍贵的宝物,象征宝贵的天国信息(参启21:21,太13:45-46),而“猪”是愚蠢、迟钝的动物,它根本无法领会珍珠的宝贵,把珍珠放在猪前,猪践踏了珍珠还要咬人。这就比喻那些异端、邪教及其受他们影响的人,非但不珍惜上帝的救恩,还有可能把人带到坑里去。
我们知道,世上的事物都有好、坏两面,如:水能灌溉庄稼,也能冲毁庄稼。教会因着人的存在,也有两面性。积极的一面就是传扬基督真理的福音,使人悔改,生命改变、荣神益人。6月份牧师去云南教会调研,到了瑞丽这个中缅交界、毒品泛滥的地方,参观了一个由教会办的戒毒所。在那里戒毒的人听了福音,信了主,生命发生了改变。他们用心深情演唱《耶稣是我们的救主》,非常感人。这些人过去因吸毒,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被社会所厌弃,但主耶稣爱他们,接纳他们,他们被主的爱所呼召,悔改重生,不但自己得着生命,还使得家庭得到祝福,社会得到安宁,这就是基督教信仰带来积极方面的影响。
三、珍惜得之不易的珍珠
珍珠在《圣经》里也指“天国的福分”。主耶稣在《马太福音》十三章44-45节论到天国时说:“天国好像宝贝藏在地里,人遇见了就把它藏起来,欢欢喜喜地去变卖一切所有的,买这块地。”《启示录》廿一章21节记载:在天国里“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每门是一颗珍珠……”
基督教里出现的异端、邪教最可恨的地方,就是其组织者利用《圣经》的记载来欺骗、迷惑信徒,他们却不承认《圣经》的真理,更不按《圣经》的教导去行。比如“呼喊派”,他们鼓吹信徒无需认罪、悔改、读经、祷告,只要喊四句话“哦!主啊!哈利路亚!阿们!”就够了;又如“新天地”的头目李万熙,他妄称自己就是“再来的基督”,只要跟从他,就可以成为14万4千人中的一份子。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跟从这些异端、邪教,“得救”都成问题,还怎么能成为“得胜者”?!
我们回到《圣经》来看怎样才能得救进天国:
1、《罗马书》十章9节,“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祂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以弗所书》二章8-9节,“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2、《马太福音》七章21节,“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3、《提摩太后书》四章7-8节,“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祂显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