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遛狗不妨给狗狗带只便便袋小区公共环境要靠大家来维护
本报讯(文/记者李美美图/罗禹)昨日,环卫工人吴大姐吃力地拖着垃圾车,停在南明堂社区贵定路的一棵树下。吴大姐拿出扫把,将地上的宠物粪便清扫干净,然后拖着车向另一条路走去。
近年来,养宠物已经成为不少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清晨或傍晚领着宠物遛圈锻炼的人很多,但宠物随地大小便的问题着实让市民很烦恼。
不少主人纵容宠物随地大小便
昨日上午9点左右,南明河畔的人行道上,10余只品种各异的宠物狗欢快地跑着,仅有3只狗有主人牵引。有的狗狗们在草坪上、花坛边和小区的道路上大小便,事后,主人没有对粪便采取任何处理就走了。
王先生的爱犬叫多多,是一条贵宾犬。每天清晨,王先生都会牵着多多在小区散步,有时沿着河边走,有时在小区的草坪上转转。每次遛狗,他都会让多多去一趟厕所,然后再带出来。有时难免会在外面大小便。
“环境卫生要靠大家共同维护,就算我管好自己的狗,别人的狗也一样会弄脏地面。”张先生说。
刚跨出家门一只脚就踩在了狗便上
前日清晨7:30左右,家住煤矿村的小付急急忙忙赶着去上班,刚跨出家门,一只脚就踩在了狗便上。小付只好回家拿扫把将门口的粪便清扫干净,然后换了双鞋去上班。
“这附近养狗的人特别多,不光是楼道里,就连马路上也经常有狗屎,我都不知道踩了多少回,想起来就恶心。”说起这事,小付深恶痛绝。
吴大姐是南明堂社区的环卫工人,每天搞卫生,最头疼的就是狗的粪便。人行道和花坛是狗狗大小便的集中地,花坛清扫垃圾时,一不小心就能踩到狗屎。
吴大姐说:“早上扫干净的地,转
居委会和物业公司表示能做的只有提醒和宣传
走访中,记者发现,宠物粪便较多的地方多为老住宅区。在近几年新修的社区,这种现象比较少。
对此,南明堂居委会柳书记说,小区养狗的人不多,来这里遛狗的很多是附近小区的居民。养宠物毕竟是居民的权利和自由,居委会能做的就是,发现本小区居民养狗,先查看其宠物证,了解宠物是否打过疫苗,然后再提醒对方注意环境卫生,不要让宠物随地大小便。同时,将饲养宠物的有关规定张贴在公告栏里进行宣传、教育。
水一方小区的一位物管工作人员表示,养宠物是业主的自由,针对此事,他们并没有拟定有关管理规定。该小区养宠物的人不多,部分业主在小区里遛狗,通常都自行处理粪便,工作人员偶尔也会提醒他们注意环境卫生。
主人应及时处理宠物粪便
市民游小姐家住黄山冲,半年前养了一条边境牧羊犬,取名卡卡。周末,游小姐和家人总会带卡卡到隔壁的小区遛狗。每次出门,她都带上一叠报纸,卡卡大便后,用报纸把粪便
包起来丢进垃圾桶。“宠物随地大小便在所难免,但作为它的主人,应该及时处理,不能影响环境卫生,任何人踩到了都会觉得烦。”
小河兴隆城市花园,也有很多业主养狗。
“小区里的人大部分素质都很高,发现宠物大便,就会马上清理,小区里还算干净。”业主徐先生对小区爱狗人士的这一做法表示很满意。
在阳明花鸟市场,多数宠物用品店都有销售处理狗狗粪便的物品,包括宠物吸便器、狗狗便便袋等。携带、使用方便,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一卷宠物便便袋50个,仅售3元。
此外,也可以通过特殊训练,让宠物在方便前有所暗示,主人看到后将其带到公共厕所或特定的区域方便。
绿地设置抽取式黑色便便袋养犬人可以随时取用捡拾狗粪
不少小区的居民表示,饲养宠物虽然是一种私人行为,但是应该在不影响他人生活的前提下进行。
据了解,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部分小区,所有绿地都设置抽取式黑色便便袋,每30至50米就有一个小房子似的便便袋盒,养犬人可以随时取用捡拾狗粪,非常方便。但记者在贵阳市没有发现此类
装置。
市民朱小姐建议,可以在小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开辟专门供宠物玩耍、方便的地方,其他地方禁止宠物大小便。还可以多设置一些宠物便便袋发放点,供养宠物的人使用。归根结底,提高市民素质和环保意识是关键。
家有宠物,这些规定一定要看看
2005年1月1日《贵阳市养犬管理条例》正式实行。其中,对养犬人作出了以下规定:
(一)不携犬进入商场、饭店、学校、医院、机关、车站、展览馆、影剧院、体育馆、航空港以及管理单位禁止携犬进入的公共场所;
(二)不携犬乘坐中、大型公共汽车;(三)不携犬践踩公共草地花圃;(四)制止犬吠干扰他人;(五)清除犬粪;
(六)携犬出户采取栓犬绳等防止伤人的措施;
(七)按期携犬进行检查、注射兽用狂犬疫苗;
(八)按期缴纳卫生费;
(九)按规定进行变更登记;(十)将犬牌悬挂于狗脖;(十一)不遗弃所养的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