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表中各粒子对应的立体构型及杂化方式均正确的是
选项
粒子
立体构型
杂化方式
A
SO3
平面三角形
S原子采取sp2杂化
B
SO2
V形
S原子采取sp3杂化
C
CO32-
三角锥形
C原子采取sp2杂化
D
BeCl2
直线性
Be原子采取sp杂化
A.AB.BC.CD.D
【答案】AD
【解析】
D.BeCl2分子中每个Be原子含有2个σ键,价层电子对个数是2,没有孤电子对,为sp杂化,为直线型,故D正确;
故选AD。
【题目】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或其溶液)的转化关系。已知在常温常压下,A是固体,B、C、D、E是非金属单质且都是气体,C呈黄绿色;化合物F是淡黄色固体,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化合物Ⅰ和J通常状况下呈气态;D和E反应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和J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写出F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情况:_________。
(3)将少量单质C通入盛有淀粉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标况下3.36L气体B与A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
【题目】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题目】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题目】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的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3NA
B.常温常压下,22.4LCO2中含有NA个CO2分子
C.1.0L1.0mol·L-1的NaClO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D.常温常压下,18g羟基(-O2H)中所含的中子数为8NA
【题目】磁性材料产业是21世纪各国竞相发展的高科技支柱产业之一,磁性材料广泛用于电子信息、军事技术等领域。碳酸锰主要用于制备软磁铁氧体,工业上用氯化铵焙烧锰矿粉制备高纯度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锰矿粉的主要成分是MnCO3,还含少量Fe、Al、Ca、Mg等元素。
金属离子
Fe3+
Al3+
Fe2+
Mg2+
Ca2+
Mn2+
开始沉淀的pH
1.5
3.8
6.3
9.6
10.6
8.8
沉淀完全的pH
2.8
5.2
8.3
11.6
12.6
10.8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浸出液“净化除杂”过程如下:①加入MnO2将Fe2+氧化为Fe3+;②__将Al3+、Fe3+变为沉淀除去;③加入NH4F将__离子沉淀除去。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碳化结晶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碳化结晶过程中不能用碳酸铵溶液代替碳酸氢铵溶液可能的原因是__。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氯化铵之外还有__。
(5)测定碳酸锰产品的纯度。
称取0.5000g碳酸锰产品于锥形瓶中,加25.00mL磷酸,加热,碳酸锰全部转化为[Mn(PO4)2]3-,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100mL,滴加2~3滴指示剂,然后用浓度为0.2000mol·L-1的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为:[Mn(PO4)2]3-+Fe2+=Mn2++Fe3++2PO43-)。重复操作3次,记录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0.2000mol·L-1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读数(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0.10
20.20
2
1.32
21.32
3
1.05
20.95
则产品的纯度=__,若滴定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产生了气泡,则测得的碳酸锰粗产品的纯度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题目】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是:CO(g)+H2O(g)==CO2(g)+H2(g)。
已知在25℃时:
③C(s)+O2(g)==CO2(g)ΔH3=394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时,CO(g)+H2O(g)==CO2(g)+H2(g)ΔH=41kJ·mol1
B.增大压强,反应①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
C.反应①达到平衡时,每生成1molCO的同时生成0.5molO2
D.反应②断开2molH2和1molO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4molO-H键所放出的能量少484kJ
【题目】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中的一瓶未知白色固体粉末进行了如下实验:
(1)白色沉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白色固体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该白色固体粉末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同学们在实验室里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制取Cu(NO3)2,并在此基础上探究Cu(NO3)2的化学性质。
(1)甲组同学直接用铜屑与稀硝酸反应制取Cu(N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查阅了硝酸铜晶体的溶解度曲线(右图),据此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先将铜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再将灼烧后的物质与适量稀HNO3反应,欲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Cu(NO3)2晶体,依次进行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乙组同学认为此方案优于甲组的方案,理由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用Cu(NO3)2晶体,探究其热稳定性,实验装置如下所示。(夹持装置和加热仪器未画出)
②集气瓶最终被水充满,无气体剩余,则晶体分解的生成的气体还有________。
③欲证明试管中残留的黑色粉末是CuO[假设Cu(NO3)2晶体已全部分解],实验方案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