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整理汇编语言与接口微机这方面的学习记录。本部分介绍常用芯片接口技术、中断系统与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
参考资料
由于设备种类繁多,通信的信息格式多样,所以CPU与设备之间不能直接通信,必须在两者之间设计一个电路将两者连接,这就是I/O接口电路。
硬件、软件两者合起来,就是I/O接口技术。
I/O接口电路介于系统总线和I/O设备之间。课本图示如下:
老师的图示如下:
一种信息要通过一个IO端口来传送
这个端口本质是一个缓冲器/锁存器/寄存器,用来存放一些信息。
状态信息(入)
以一个输出设备为例,CPU采集I/O设备的状态,如果可以响应CPU,则放入数据给设备
数据信息(入/出)
数据线将数据放到数据端口,
命令信息(出)
通过命令信息,让设备知道数据信息已经来到。比如一个负脉冲,告知设备数据有效,设备在该负脉冲器件就可将数据端口的数据取出。
出--CPU、入--CPU
一个I/O端口要分配一个I/O地址,叫I/O端口地址、端口地址。
同时上图还有片选信号CS,用于选中这个IO端口,也要针对它们设计I/O地址译码电路。
此前提到过:
独立编址(80x86):
8086CPU中表现为低16位地址线编址I/O,通过M/IOfei来区别是对存储器操作还是对I/O操作。
8088中是IO/Mfei
这样I/O地址不占用存储器地址空间。但是缺点是指令系统不能通用地操作存储器和I/O了,这样对I/O寻址的方式也不会像存储器那么丰富了(直接寻址和DX寄存器间接寻址),不那么灵活。
统一编址(MCS51CPU):
比如AT89C51,统一共享64kb的存储空间。
无条件输入输出方式和查询法输入输出以及中断法
无条件输入/输出方式
一些简单设备(比如LED灯)永远处于准备好状态,不需要提前获取状态信息。
这种情况下,没有状态端口,也没有命令端口,只留数据端口即可。不过像第2节组成部分里讲的一样,还是需要锁存信息。(锁存常用74LS374和74LS273)
这里老师讲了74LS373,emm,涉及总线那一部分的时序问题,总之不选
查询法输入输出
测设备状态:
MOVDX,PORT_NUML1: INAL,DX;设备状态读入AL TESTAL,01H ;假如状态是低电平有效 JNZL1;没准备好继续查询电路实现比较简单,缺点是效率比较低,1是如果设备一直没准备好,需要反复询问,如果设备比较多,轮询的过程中可能错过某个设备准备好的时机。
如果CPU不忙,设备较少,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中断法:重点
CPU查询效率太低,不如让设备准备好后向中断控制器8259提出请求,8259再向CPU提出请求。
当CPU开中断(允许中断),CPU就会保护当前程序的现场(几个重要寄存器),进而执行中断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毕后IRET返回。返回后恢复现场。
三种方法可以统称为:程序直接控制的输入输出方法(因为都是用IN、OUT指令)
重点并且此前计组和计操对这点掌握都不深刻。
3.1的中断法虽然很好了,但是:
而DMA方法完全由硬件(DMAC,DMA控制器,8237)完成,不受程序控制,速度很快。
DMA虽然不考,但好歹继续了解一下。
一个输入设备的完整DMA传送过程:
此后讲解的是3.1受程序控制的的例程,并且不包含中断法,中断法的例程在Part2单独一章。
上面还提到了尽量选374而不是373,因为前者是上升沿有效,后者高电平有效,由于微处理器的时序关系,可以知道前者更好一点。
以及,不同的系统进行I/O端口地址译码以及I/O电路设计时,总线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IBMPC/XT系统,对IO编址只用了A9~A0,共编址1KB,前为主机板上的I/O,后512B分配给插件板上的I/O。
当AEN=1时,表示正进行DMA操作,所以设计译码电路时,应使AEN=0。
可以通过缓冲器/总线驱动器来提高总线负载能力,比如74LS37374LS244(单向8位)74LS245(双向8位),双向系统数据总线驱动需要:
这里老师讲了书上231页例题7.1(无条件输出)、7.2(无条件输入),讲的很不错
2023-02-22,又听了一遍,跟后续查询法和中断法的设备难度差距很大,不做记录了。
2022-02-21,P93和P94回头再看吧,要考试了5555.
2022-02-22,昨天太焦虑了,又听了一遍,感觉还好
讲了一个查询法A/D转换器的例子,书上没有。
中断系统主要是8086系统,而8259A管理的是INTR引脚的可屏蔽中断。
中断源:内部中断源、外部中断源
中断类型号:为每个中断源编号,8位2进制编码,所以可以管理256个中断(最多),进而执行相应服务。
其中,内部中断源和外部不可屏蔽中断都有固定中断号,而INTR可屏蔽中断没有固定的中断号,要加一个中断控制器8259A,CPU要将相应中断号初始化到8259A上(OUT指令),中断响应期间,CPU就会从外部8259上取中断类型号。
所以外部可屏蔽中断号是可自己设置的。同时还可以设置这些外部可屏蔽中断的优先级(初始化时)
中断向量:32位,中断服务子程序的入口地址,段地址:偏移地址。
中断向量表:8086中将存储器1M最低的1024个单元作为中断向量表,依次有序存放中断向量(一个向量4个字节,前两字节偏移地址,后两字节段地址)。
中断过程:
如果是外部可屏蔽中断,需要IF=1才能响应
中断发生时,先将当前指令执行完。
保护现场再保护PSWCSIP等寄存器,依次压栈保护。
如果是外部中断,从8259A获取中断号
清除IF和TF=0,也就是拒绝外部可屏蔽中断请求。
如果允许中断嵌套,那在中断服务开始时,用指令STI开中断
执行中断服务子程序,执行完毕后IRET返回主程序,恢复现场继续执行原程序。
首先是8259A的外部引脚,及其功能:
IR0~IR7:八个引脚,输入,用于外设向8259A发送中断请求信号
CSfei:片选,片外寻址
A0:片内寻址,用于寻址8259A内部的端口。
只有两个地址,但8259A不止两个端口,需要D0~D7中某些位为特征位来识别。
D0~D7:数据线。CS片选无效,则高阻态;CS片选有效,则两态,可供读写。
WRfei、RDfei:写控制端、读控制端
INT:高电平有效,当中断来临,且未被屏蔽,通过INT向8086CPU的INTR引脚发送中断请求。
如果CPU开中断,则通过INTAfei发送两个负脉冲(接收端是8259A的INTA引脚),第一个脉冲告知8259A其请求CPU可响应,第二个脉冲期间,8259A将此次中断源的中断类型号发到D0~D7,CPU读取中断类型号(8086的低八位数据线)。
SPfei/ENfei:主从设备设定/缓冲器读写控制,双向双功能。
缓冲方式是:D0~D7和CPU之间可再加一双向缓冲器,ENfei作为输出端控制该缓冲器的使能端(很少用)。
非缓冲方式:D0~D7直连CPU,该引脚作为输入,此时说明8259A是单片工作或是级联工作中的主片(是直接与CPU相连的8259A)
主片:SPfei接+5V
从片:SPfei接GND
CAS2~CAS0:三根双向级联线,主片上该引脚为输出,从片为输入。
当从片收到中断请求,从片发送给主片,主片向CPU发送,CPU若响应,则第一个负脉冲主从两片都收到,第二个负脉冲,也是主从两片都能收到,此时主片查看是哪个引脚到来的中断(假设从片接在IR1上,那就是IR1的中断),并从CS2CS0端口向从片发送编码001,表明是IR1的请求。后续级联的从片根据该001编码,检测主片是在呼叫哪一片从片,如果是自己,则将自己的中断找到对应的中断类型号,通过D0D7送到数据线上。
直接说可能太抽象了,看看图吧:
IRR中断请求寄存器:8位,寄存外部中断请求信号,请求来到,则对应位置为1。能否寄存受IMR寄存器的控制。
IMR中断屏蔽寄存器:8位,屏蔽对应位置的中断输入,比如0000_0001,屏蔽的是IR1的中断。
优先权分析器:把IRR8位中所有的1分析一下,找出最高优先级的中断,将其交给ISR寄存器,使其对应位置1。置为1说明8259A已经开始服务该中断。
接下来就是INT向CPU发送请求,CPU可响应的话向INTAfei发送两负脉冲,取出中断类型号。
中断结束方式:结束方式,8259A可以初始化为两种方式
中断自动结束,收到第二个负脉冲,8259A一方面发送中断类型号,另一方面将ISR对应位清0,中断服务结束。
一般不用。
非自动结束:发送中断类型号后并不清0,CPU执行完中断服务子程序,在IRET之前,向8259A发送OUT中断结束指令,8259A收到后结束中断。
内部控制逻辑电路:
到现在已经有了7个端口,而只有一个A0用于片内寻址,还需要通过D0~D7的特征位进行区分。
最后还有几点:
基本已经讲的差不多了。8259A一次完整的中断响应过程如下:
跟上面的讲解多少有点出入,以此为准)
中断源在IR0~IR7上产生中断请求
中断请求锁存在IRR(经过IMR屏蔽),结果送给优先权分析器。
控制逻辑电路接收中断请求,向微处理器发送INT信号
CPU从INTR接收8259A的INT信号,发送连续两个INTA负脉冲
优先权分析后根据最高优先级中断置位ISR。
若8259A是主片(中断源不直接连在其上时),第一个INTA负脉冲将级联地址从CAS2~CAS0发出。
若8259A是单独使用或是由CAS0~CAS2选择的从片,则在第二个负脉冲将中断类型号发送到低八位数据总线。
8086CPU读取中断类型号,转移到对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非自动结束方式),中断服务子程序结束前,向8259A发送EOI(中断结束)命令,ISR复位,中断结束。
首先是对ICW的4个寄存器写
初始化ICW1:
举例:
MOVAL,11HOUT20H,AL;写到主片,编码为00010001;从片;MOVAL,11H;OUT0A0H,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