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素描入门教程新版多篇为星辰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线条的语汇
线条是点运动的延续。
在纸上的一个起点与一个终点的标志是线。
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无数线的组合而成的。
而画家在画素描时所采用的第一种和次数最多的就是线。
线是素描造型中的关键要素。
线条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笔直的、曲线的、螺旋的;有粗的、细的、光滑的、粗糙的;有深的、浅的、硬的、软的;有长的、短的、断断续续的、连续的;有零散的、横向的、纵向的等等。
在素描的时候,可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线条。
2、记号线
素描和其他画种一样,当你经过对物象的观察和思考之后,立即着手布局。
好的,让我来为您修改这段内容:接着,我们可以在画面的四个边缘分别画上短线,来界定图形的位置,然后沿着这些线条勾勒出图形的大致形状。
譬如,画人像的时候,往往用竖线或斜线来表现头部的方向,用横线定出五官的位置。
也有的时候,为了准确表现物体的比例和位置,通常在绘画时会先在画面上勾勒出一个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作为参照。
画素描的时候,采用这种记号线的方法是常见的。
3、象征线和辅助线
线条还有不同的感觉和不同的使用手段。
如垂直线表示着平稳,水平线表示平滑,斜线代表运动。
画家在画素描的时候,总是采用这三种线条作为造型的辅助线。
当要确定物体的重心时,常常从力点开始向上画一根垂直线,用它来检查画中的物体是否稳定。
在画一个对称的物体时,在画面上先画一根中轴线,然后再画出两边的对称形状。
有时还用这根垂直线来测量物体偏左还是偏右。
用水平线去测量这个物体与那个物体之间的联系,看这两个物体哪一个高些或者是低些,或测量同一个物体本身各个部分的高与低的差异。
而用斜线去测量物体与物体之间或一个物体本身的倾斜程度。
4、轮廓线
①外轮廓线。
当小朋友画一个气球之类的物体时,他总是用铅笔或蜡笔画成一个圈。
如让他来画一面红旗,他会画成一个三角形或是矩形。
虽然画得都不那么逼真,但是他能用这些线表达出他对这些形的基本观念。
这些线叫做外轮廓线。
用这种轮廓线表示着物体与物体外形的差别。
由此可见,外轮廓线的数量不同会影响物体的形状,形成不同的外观特征。而外轮廓线的数量相同,但位置和比例不同,也会导致物体形状的差异。
另外,当光线照射在物体上时,受光部分的外轮廓清晰可见,而背光部分则呈现出模糊的轮廓。当背景也被光线照亮时,背光部分的轮廓也会显露出来,使整个物体的形状更加清晰。
但和投影相连接的那个背光部分的轮廓界限被削弱了,并目变得模糊不清。
所以外轮廓线也是形体消失的界限。
由此,外轮廓线在不同的背景环境中会呈现出不同的清晰度,有些清晰可见,而有些则显得模糊不清,呈现出虚实交替的效果。
这样,不但使物体呈现着立体感,也呈现出物体与物体、物体与背景的空间距离。
②内轮廓线。
一个物体除了具备着外轮廓线,还有一些内轮廓线。
棱柱体和多面体除了明显的外轮廓线外,还有内部交错的轮廓线,这些轮廓线连接着形体中的不同面,起到了衔接的作用。
物体的面在特定情况下,显示着它的某种特征。
当我们旋转物体或移动视角时,透视会导致轮廓线的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物体的不同面会在视线中被放大或缩小,形状也会有所改变。随着物体或视角的变化,一些面可能变得更加扁平,甚至变成一条线,这条线成为物体的边缘,也就是外轮廓线。
这些轮廓线是透视的总和,它决定着物体的方向、位置、比例和形状。
由这些线组成物体的各个面,又由面组成了物体的体积。
所以,如果正确地表达具有各种透视的轮廓线,也就画准了物体的形体。
5、排线
无数线条相对平行的并列叫做排线。
素描中要捕捉到调子,需要通过运用不同的排线技巧,熟练掌握各种工具来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物体的质感。
面的形状、调子的深浅、物体的质感等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排线方法。
排线的方向,通常由右上方向左下方往返进行排列。
这种方法与人的生理相适应,这种排线的方法在素描中用得最多。
也有自上而下,自左至右进行的。
为了突出某个物体或者场景,通常会先按照其边缘形状进行勾勒,然后再由右上方到左下方进行阴影处理。
一根根线条的轻重,直接影响着画面深浅调子的变化。
在排线时,要避免线的两端深,中间浅,要力求线条均匀。
因为调子的获得,不是一次排线所能达到的,常常需要多次排线才能成功。
在第二次排的线不要与第一次排的线相平行。
第一次和第二次排线如果平行,会导致线条重复过于浓重,同时也会造成空白区域,使得整体调子不均匀。
要让前一次排线与后一次排线交错进行,要使线与线交错成扁棱状。
这样,线条的多层排列就可以达到预想调子的目的。
为了表现一个弧形面,可由深至浅或由浅至深进行排线。
也可以采用由密至疏或由疏至密的方法进行排列,钢笔画就是使用这一种方法。
排线形式有如下几种:
中锋、侧锋、平锋、粗线、细线、疏线、密线、长线、短线、排线后加擦再排线。
1、竖立观念
素描的核心问题是物象的形体。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物象的形态各异,为了准确地描绘它们的真实感,首先要学会如何进行正确的观察。
我们在观察某一个物象的时候,应该撇开它的一般特征,有意识地用夸张的概括的手法,把它归纳成一个简单的基本形体。
在绘画过程中,首先要建立一个物体的整体形态在脑海中,这个整体形态可以是简单的基本形状。通过将这个基本形状立体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物体的整体结构,然后再逐渐添加细节。这样一步一步地构建物体,可以更有效地塑造出准确的形象。
2、基本形体的类别
任何物体的基本形体,不外乎立方体、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或棱柱体、棱锥体,或是介乎它们之间或是它们中的变形,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3、寓于基本形体之中
最简单的基本形体能帮助你了解素描中一切物体形体的造型。
很复杂的物体往往寓于最简单的基本形体的表达之中。
在你遇到类似这些基本形的物体的时候,你便利用这些基本形体的原理去认识它们。
你必须利用这些基本形体的观念,来培养你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4、认识基本形,运用基本形
要认识基本形,首先需要培养观察物体的能力。观察时要注重整体,简洁而综合,比如看到一台电风扇(座扇),我们可以剔除掉不必要的细节,很快就能感知到它的基本形状是圆形。因为电风扇的细节相对较小且特征不强烈,所以很容易看到它的基本形。
要是看到的是复杂的物体,就要认真观察,认真分析才能综合。
如人物头像是非常复杂的,人们经多次艺术实践,艺术家们把人物头像比作蛋形。
根据每个人物头部的独特特征,可以将人头像分成不同的形状,如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田"字形、"国"字形、"用"字形、"由"字形、"申"字形等等。
你所描绘的物体像还是不像,基本形就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因此,在素描中必须很好地抓住基本形,这是掌握形体感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如果你抓不住基本形,哪怕局部画得再好也是徒劳的。
这些细节将是孤立的,互相之间是不会协调的,总的形体是不会准确的。
画家在进行素描时,通常会先勾勒出对象的整体形状,然后通过增加、减少或者同时使用增减的方法来突出对象的特征。增加法指的是在画出对象的基本形状后,再逐渐添加对象凸出的部分。
所谓减少法,就是把基本形画多了的那部分减去一些。
增减法交错使用的机会最多。
你也可以在星辰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素描入门教程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