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北外滩》国际水彩画、油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已于9月21日启幕。展览特请中国美协名誉主席冯远任总顾问,汇聚了世界各国近60位著名水彩画、油画大师创作的160余幅作品。
《风起云涌北外滩》
展览中最特别的作品,是长3米、高1.44米的大幅水彩画《风起云涌北外滩》,这幅新时代虹口版“清明上河图”由10余位中外画家在9月20日共同创作完成。
策展人史赟淇介绍,国际水彩画大师协会秘书长柳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委会委员池振明承担了这幅画的起稿、定稿工作。画面被分成多个板块,由艺术家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接力完成。中国水彩画泰斗关维兴起笔,黄华兆、欧阳松柏、赵明、EkaterinaSava、IgorSava、OlgaLitvinenko、王海涛、胡晓幸、袁诚、黄志刚等中外艺术家轮番上场,将自己对北外滩的印象挥洒于画作之上。最后,澳大利亚水彩画大师约瑟夫(JosephZbukvic)进行整体调整和收笔。
中国水彩画泰斗关维兴起笔
从左至右:约瑟夫(JosephZbukvic)、OlgaLitvinenko、EkaterinaSava
作为画作的起稿者,池振明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创作思考:如何展现北外滩的历史积淀,还能体现它日新月异的变化?最终,他选取了从四川路桥南段往虹口北外滩望去的角度,“既有历史建筑,也有世界会客厅等新的变化。”他还在画面中添加了一层似有非有的雾气作为伏笔,“在不久的将来,雾气之下,虹口北外滩还将有许多新的建筑拔地而起,这里的天际线将更灿烂、更阳光。”
池振明与其作品《阳光照耀北外滩》
“共绘北外滩”为此次展览开幕系列活动的第二篇章。此前,参展艺术家们还参与了活动的第一篇章“跟着艺术家去旅行”,走过由本次展览主展馆和分展馆所串联起的一条文旅路线,从上海大厦、中国证券博物馆、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到白玉兰广场,边欣赏绘画作品,边感受虹口厚重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
位于黄浦路15号的浦江饭店,如今是中国证券博物馆的所在地。在博物馆的长廊和孔雀厅包房内,近20幅绘画作品在此展出,其中不少画作描绘的正是这幢百年巴洛克式建筑及其周边风景。吉林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委员黄志刚的作品,从苏州河对岸眺望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绘出了建筑的庄严宏伟;而中国水彩画泰斗关维兴则将同样的建筑绘出了另一种轻松、活泼的风格,展现了艺术的多元性。
左:《俄罗斯驻上海领事馆》(黄志刚),右:《旧屋》(关维兴)
走在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艺术家们被浓厚的文化气息所吸引。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这里留下了鲁迅、茅盾、郭沫若等文学巨匠和丁玲、柔石等左联作家的足迹,也因为公啡咖啡馆、鸿德堂、孔(祥熙)公馆等建筑,成为海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馆”。偶然走进路边的画室,看到满屋画作,艺术家们便与主理人聊起了绘画心得,“这幅肖像画了多久?”“一个多小时。”“完成度很高,很不错。”在这里感受艺术,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在位于多伦路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里,陈列着本次展览的10幅画作。既有将纪念馆作为绘画主体的作品,也有多伦路的人文风光。画作自然地融入在建筑之内,消解了刻意展陈的意味,与空间相映成趣。
“人在画中游”,这是著名油画家、江苏省油画学会主席陈世宁的观展感受,“画上是这些建筑,又身在建筑之中,别有一番情趣。”
从位于白玉兰广场的主展馆俯瞰浦江两岸,风光无限。“北外滩,既能一览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本身又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历史积淀,还代表着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广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谢麟说,这次展览,用艺术家的眼光、笔触和色彩表现上海的历史,展现北外滩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遐想,是极有意义的。
葛敏敏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xinmin.cn2024AllrightsreservedTech-vm-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