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油画专业的老年学员学情分析
(一)绘画工具的选择
(二)如何让零基础学员直接画色彩
摆在零基础老年学员面前最难逾越的就是造型这一关。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是从素描开始的,画素描的目的就是让初学者掌握一定的造型能力,而后才会进入色彩绘画,或是艺术创作。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如果先从单调、枯燥的素描学起,势必会磨灭学员学习油画的热情,但如果直接画油画又会遇到学员缺乏基本的造型能力而无法进行起稿的局面。如何跨越造型这一难题直接进入油画的学习,就成为摆在零基础老年学员面前的首要问题。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可以解决初学者的造型问题,那就是“打格子法”。打格子的方法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九宫格”,这种方法其实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当时需要把提前画好的草图绘制在教堂巨大的穹顶或墙壁上,打格子的方法比较适合将草图放大数倍、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当然,打格子的方法也同样适合于起稿造型阶段,它可以将画面中的物体分解成若干个小画面进行精准定型。对零基础老年学员来讲,借助打格子的方法可以快速达到起稿的目的,久而久之,训练了眼睛的观察能力。
(三)绘画题材的选择
(四)初学者适合临摹还是写生
写生是学习者直接面对实物或实景进行绘画的过程,而临摹则是学习者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进行模仿的绘画过程,这两者都是学习绘画的手段和途径。对初学者来说,临摹与写生就好比是小学生根据课文仿写作文和直接写命题作文,难易程度显而易见。写生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绘画技能和处理画面的能力,显然初学者还是不具备这些能力的;而直接临摹艺术家经过艺术处理的绘画作品,就相当于学习者直接面对被临摹作品中包含的艺术语言信息,临摹显然更适合初学者学习。对零基础的老年学员,采取先临摹再写生的学习方法是最为有效的。老年学员在没有绘画基础的情况下,面对实景或实物根本无从下手,如果硬是要求他们写生,不仅学习效果极差,而且会使他们兴趣全无,得不偿失。如果先让老年学员进行临摹,情况就大为不同了,他们在看到被临摹作品的一刹那,就已经被艺术作品吸引,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马上就有动手绘画的冲动。除此之外,临摹作品已经是艺术家经过自己的理解、运用绘画语言进行的艺术表达,老年学员只需要将绘画作品中已经变成绘画语言的形体、色彩、冷暖、透视等信息仿照下来,这个学习过程就变得轻松、愉快、容易得多了。
三、教学反思
虽然这些年开放教育在零基础老年学员的油画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方法及经验,但仍需探索零基础和老年学员这两个特征与开放教育融合的教学方法。针对零基础这个特点,在运用打格子的方法直接进入绘画之后,在激发学员学习油画的兴趣之后,应该穿插开设基础素描课,因为油画终归是一门造型艺术,没有一定的造型能力,油画的绘画之路终究是走不远的,如果长期缺乏造型能力,也会反过来打消学习积极性和减弱学习油画的兴趣,限制个人专业的发展。针对老年学员这个特点,重点要分析、研究60岁以上老年学员和60岁以下中青年学员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特点以及年龄差产生的心理、生理、行为等差异,只有充分掌握和紧密围绕老年学员的特点,才能为老年学员制定学习计划和提供学习支持服务。60后出生的老年学员,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要远高于以前的学员,以后我们还会迎来70后和80后的老年学员,对这些出生在网络时代的学员来讲,信息技术对于他们不仅没有阻碍,还能够运用自如,成为他们得心应手的学习工具。因此,对于老年开放教育来讲,发展远程教育是必由之路,研究零基础和老年学员这两个特征与开放教育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喻放.艺术设计专业远程开放教育模式特征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
[2]徐航,任天淳,王迎,唐应山.在线学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以两门在线艺术课程为例[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
[4]唐应山,韩仪,谢军,黄岩,等.远程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以传统山水画绘画课程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8(12).
[5]谢凡.艺术类专业成人学习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佛山开放大学为例[J].艺术评鉴,2019(22).